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我国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对象。同时,公民意识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这一直接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值得思考的。本文通过对昌吉州部分中学师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研究中学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公民意识教育
  引 言
  在许多学校,学生民主竞选已成共识,志愿者活动已从校园走向社会,部分学生还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但很多教育者没有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和开展这些活动,而是把它们归为“德育”或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看到了这些活动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却忽略了教育还应为公民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性。那些在学校生活中呈现出的令人欣喜并充满希望的公民教育因素,不应该若有若无地存在,需要我们高举公民教育的大旗,鲜明地、有意识地提炼和总结、坚守和践行;而学校生活里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师生关系的不民主、教师忽视学生的部分公民权利、学生公民行动能力的缺失等等,都期待着通过公民教育得以解决,而公民教育的贯彻首先应当是公民意识的提升。
  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德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初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教学资源,因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中涉及了公民意识中的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等内容,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与公民意识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公民意识教育要从学生抓起,特别是中学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和行为的培育阶段,易于接受新思想,而且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必须通过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计划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呢?这成为了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发现学校主要是通过班级活动、年级讲座和校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但这样的活动由于教育的对象太多,没有针对性,所以并未取得实际效果。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因此,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着重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如何将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内容结合起来。
  1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意义
  1.1 (一)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概述
  公民,就是指具有本国国籍,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它是相对于不具有本国国籍的外国人而言。
  公民意识,则是指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體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1]这样看来公民意识就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它是以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的集合。国民的公民意识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高低直接反应了其在这个社会中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程度,也就是说公民意识的强弱是关系公民切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因此必须增强公民的公民意识,以便更好的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意识教育是指以公民意识为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教育与现代国家的兴起相伴随。1765年,英国教育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发表《论一种旨在文明而积极生活的自由教育课程》,被看作是有关公民教育的最早主张。而我国,长期以来在传统封建思想中,只有子民、臣民、顺民,没有公民。直至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现代公民”概念,才开启了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先河。现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中,第一次将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由此可见,公民意识教育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新时期公民。[3]因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进步和发达,不只是看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还要看这个社会的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意识是否发达,只有公民意识提高了,社会的各种资源才会被合理有效的分配和利用,才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才会将社会推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合格现代化公民的一种手段,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所研究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以公民权利义务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公民参与意识和法律意识为主要内容,着重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使中学生逐步掌握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进而促使其成为新时期合格公民。
  1.2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1.2.1主要体现为:是创新和完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需要;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过分重视和片面强调道德教育,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一味的强调和要求学生履行义务,服从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在一定客观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和人人平等的权利,从而造成学生一上思想相品德课就觉得枯燥乏味,很空洞,不实际,一谈及思想品德课就觉得它是说教课。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而且还可以创新和完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1.2.2是培养新时期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命运。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广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升学率始终是绝大多数学校追求的目标,我国公民意识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还不适应,引发了诸如法律意识不足、道德意识滑坡、信仰意识缺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公民意识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被唤起和培养的,中学生时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正当其时的抓住中学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初中所有学科里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非常必要的。
  1.2.3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落到实处的需要。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内容已经在川教版八年下册思想品德课本中明确提出,之所以提出就说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虽然在人教版思想品德课中还未明确提出,但也涉及到了法制社会下的一些基本的权利义务和法律知识。因此,利用思想品德课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合格的人才基础,是为更好地落实民主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需要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公民参与建设和管理,而中学又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公民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特别是从中学生着手。
  2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其一,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中学思想品德课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狀。本研究对50位昌吉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和100名昌吉市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教师有效问卷50份(占100%),学生有效问卷100份(占100%)。
  从笔者所发问卷的情况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1 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公民意识这一概念;
  在《初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显示:
  由表2-1可以看出,有52%的教师认为公民意识这一概念在思想品德课本中没有明确提出,而有36%的教师认为大部分涉及到了,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公民意识教育这一概念,还有部分教师感觉在思想品德课本中提到了公民意识的内容,但也没有明确其概念。这样看来如果公民意识的概念没有在教材中明确提出,那么就不会引起中学生和思想品德教师的特别关注,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也就很少强调公民意识,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公民意识也就很难扎根,又何谈在学生行为上外化公民意识呢?
  2.1.2 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在《初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显示:
  由表2-2可以看出,有24%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4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又有16%的教师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可有可无的,还有20%的教师认为根本没必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从这四个数据来看,尚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的密切关系,从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少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2.1.3 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生的新闻和大事件关心不够;
  在《初中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中显示:
  由表2-3可以看出,有35%的学生是经常关心国家和社会的新闻和大事件,有55%的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发生的新闻和大事件是偶尔关心,还有5%的学生从来都不关心国家和社会上发生的新闻和大事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他们对书本上的法律、责任、权利义务等知识点比较了解,甚至可以背诵的滚瓜烂熟,对于大道理说的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表现的很薄弱,试想如果他们很注重实际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的维护的话,那么怎么不随时关注与权利义务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渠道呢?所以,中学生公民意识是十分淡薄的,更别说国家主人翁的参与意识了。
  2.1.4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手段不利于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在《初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显示:
  其五,
  由表2-4可以看出,学校采取的教学手段一般主要是年级讲座、班级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其中以班级活动的形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象是最普遍的,占72%;其次是以年级活动的形式,占68%;最后是以校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仅占34%。从这三点来看,学校和思想品德教师很少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学者说“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必须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5]如果不能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行脱节现象。因此,学校和教师通常采取的年级讲座和班级活动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反而对公民意识教育产生空洞的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别说行为上的外显了。
  2.1.5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实践体验。
  在《初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显示:
  从下表2-5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思想品德教師从来都不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28%的老师很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只有15%的老师会经常带学生出去实地参观访问,这样看来学生总体是比较缺乏实践体验活动的,这样是极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真正形成。毛泽东也增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因此,公民意识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只有通过情感体验和实践锻炼才会真正内化于学生的意识,外化于学生的行为。   2.2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主要有:2.2.1 教材编写中没有明确公民意识的概念
  从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和内容看,中学德育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泛化”的,并没有在课程标准或内容中明确提出公民意识这一概念,它只是涉及到了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比如说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等,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对于公民意识编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公民意识需要专门而系统的学习,不能在课程标准或课本中简单的一带而过,必须对其合理的设计和编写,既不能影响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认识和情感培养,而且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2.2.2;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着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
  由于公民意识教育是近几年被社会所关注的,而且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在大学阶段也并未接受过公民意识教育,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其实也是公民意识缺失的人群之一。另外,由于目前大多数思想品德教师都是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选取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和手段,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只有转变思想品德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2.2.3理论性较强的新闻或大事件导致学生对其失去兴趣
  由于国家和社会发生的新闻和大事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和专业性,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深入认识,而且在社会经验方面也很薄弱,这样就使学生觉得国家新闻和大事件太枯燥,太乏味,而且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认为那都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中学生一般很少关注国家新闻和大事件。
  2.2.4;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缺乏与实际生活连接的兴趣;
  雖然现在我们倡导要按照新课程理念来教学,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公民意识教育还只是对学生进行大道理的灌输,这样就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让正处于活泼好动时期,求知欲旺盛的初中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组织教学时尽可能地选择既符合公民意识教育内容需要又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另一方面在学习知识时,将事与理结合在一起,克服理论与实际两张皮脱离的现象,使教学更有实效性。例如,我们在进行宪法意识教育时,如果只是介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学生会觉得《宪法》的学习很枯燥,距离很遥远,缺乏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12月4日宪法日的由来入手,并让学生思考我国从建国以来的几部宪法,为什么宪法的修改和其他法律修改不一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更易被学生接受。
  2.2.5学生实践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实践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点:(1)学生安全是学校和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近几年频频发生校车交通事故、校门口小学生被杀等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给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2)思想品德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使教师倾向于选择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所以就很少选择实践活动形式的教学手段。(3)教师缺乏合理利用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具体有效设计,大多数思想品德教师只是简单的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来代替课外实践活动。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是两种效果不同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倾向于理论的学习,而课外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情感和技能的体验,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课堂与课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室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3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策略探讨
  3.1 (一)在教材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3.1.11.在教材中明确公民意识的概念
  在我国进行公民意识教育首先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明确指令和决策。我们期望并呼吁在新修订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纲要》等文件中,增加具体明确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和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也应该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审定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和要求。因为,如果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要想真正被学校和思想品德教师所重视,那么就必须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课本中明确公民意识教育这一概念,将公民意识教育真正提上日程。
  3.1.2 2.在教材中完善公民意識的内容
  虽然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涉及到公民意识的大部分内容,但是有些内容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讲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本“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这一内容时,我们只讲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结伴同行,但是没有明确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这一点,这样也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的师生平等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平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本中应合理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3.2(二)对思想品德教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3.2.1 1.教育部门应重视对思想品德教师的培训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专项教育,是一个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教育。公民意识是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集合,要求公民个体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以主体身份主动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教师是公民意识的教育者、宣传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对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都要有相当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没有一支有强烈公民意识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公民教育就无法开展。对在职思想品德教师补上公民意识教育这一课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在教师培训中增设相关课程,也可以组织教师在学科教研进修中作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公民的公民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且要以严格的立法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作保障,但根本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在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其内在的共鸣,在心灵上产生情感的激荡,这就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最深刻的时候,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知识上、情感上都能做到让学生信服和接受。同时,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要求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必要的手段、措施,通过各种教育的有效形式,让思想品德教师有能力承担起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责任。   2.3.2.2 思想品德教师应在培训和教学中不断自我反思
  我们都知道,成功所必须的一个条件就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和事情。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担负着教育好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在公民意识教育的培训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反思,从而找出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好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依据和方法。
  3.3(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3.3.1 1.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
  要想将国家和社会的新闻或大事件趣味化,其实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现。比如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周的新闻或大事件的信息采集任务,不需要多,只需要具有代表性的一到两个。其次,该组要负责主持课堂,将采集到的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然后再组织大家讨论。再次,该组要做最后的讨论总结。第四,老师在进行总结点评,对该组的表现打分(打分的标准是:信息搜集准确3分;课堂组织流畅3分;对新闻或大事件的认识总结到位4分)。最后,在学期快要结束时对所有组的总得分进行排名,评选出最佳关注新闻大事件模范组,并且予以奖状和物质的鼓励。
  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强化,而且还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3.3.2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所用的课程资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7]那么,从这个具体的改革目标来看,其实也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其实,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这个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不是机械地去进行,肯定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去具体地去应对,这也就需要老师们要有一种教学的智慧。对于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来说,我们可以选择情景再现法和讨论法,也可以选择探究法和讨论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实践活动。
  3.4 (四)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体地位
  3.4.1 1.创立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是一种活动式、开放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新型教育模式,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只有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练意志,形成信念,形成稳固的行为习惯,获得对公民道德、义务的理性认同。总之,加强中国当代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必须由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和实践去获得,必须在具体、确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显示、表现和强化。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可以抽出时间带学生到社区、法院、市场、乡村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人权意识、民主权利意识、人们的道德水准、环保意识等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向往成为现代化社会的真正公民。
  3.4.2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客观,所以常常会出现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所讲的内容发生沖突,就会引起学生的质疑,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敢跟老师提出来,认为老师肯定会否定自己的看法,打击其自尊心和信心。所以,作为教师有时应虚心的接受学生的质疑,对的就予以讲解,错的就及时改正,这不但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而且也体现出一位教师的素养的高低。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心学习公民意识的渴望性和积极性。
  3.5 (五)合理设计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活动
  3.5.1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但是,在课堂上只讲理论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平时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有效地公民意识实例,或者多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东西,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就是纯粹的说教课与不切实际课,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并且得到教师的重视,才会让学生觉得我也是其中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
  3.5.22.合理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为了使公民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外化为行动,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多样化,应该注重实践环节。[8]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注重和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并且让其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带学生出去参观,活动的每一个过程都应制定其教育目标。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这一课时,老师带学生到法院参观,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法院的威严和气势,让学生知道公民应守法护法;第二个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可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只有设计这样明确的目标,才会指引整个活动取得有效地教育意义。   结 语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加强中国当代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公民意识教育的實践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要想克服这些不利因素,那么就必须寻找合理有效地解决方法。在笔者认为初中时期是青少年公民意培养的重点时期,所以必须挖掘初中一切有利教学资源对中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最终本文通过研究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优越性,寻找出了一些促进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对策。这样不但可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还可以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未来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中,如何使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中国化,使其更符合中华民族公民的精神需要,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另外一个视角,也是教育者们不断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路径。
  注 释
  [1]江凤﹒德育课教学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公民教育,2009
  [2]鞠文灿﹒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M]﹒《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O卷:第7期第31—33页
  [3]张如良、王小莉﹒公民意识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内容[J]﹒教育论坛,2009年,第2期
  [4]《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2001﹒10
  [5]曾熙.学校公民意识教育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甘青高师学报,2010年4月15日,第15卷:第4期
  [6]《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卷:第291页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8]曾熙.学校公民意识教育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甘青高师学报,第2010年4月15日,第15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石国亮、高敏﹒对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若干探讨[J]﹒北京亲年工作研究,2008.9
  [2]张宜海﹒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思想前沿,2010
  [3]章秀英、万斌公民意识的共时性考察[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1
  [4]《公民教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
  [5]陈均明、戴志伟﹒论公民意识的教育[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9月,第14卷:第3期
  [6]何克抗﹒建构主义聚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7]鞠文灿﹒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M].《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O卷:第7期第31—33页
  [8]鞠文灿﹒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
  [9]薛燕、张汉云﹒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5
  [10]郭明侠﹒浅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1
  [11]张毅﹒在德育课中渗透公民教育[J]﹒教育现代化,2006﹒2﹒2
  [12]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C]﹒政法社会学,2008﹒8
  [13]马兰﹒中学历史应重视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J]﹒教材教法,2011.1
  [14]王元珍、李晓丹﹒影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J]﹒2010年6月,第25卷:第3期
  [15]原 宙﹒青年政治观养成视阈下的公民意识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2月,第2卷:第1期
  [16]陳文斌、刘学﹒日本的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视野,2006年,第11期
  [17]王传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确立对道德建设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年,第5卷:第28期
  [18]胡小剪﹒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公民意识的培育[J]﹒社会学研究,2010年10月刊,总第296期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边 塞﹒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l2月,第28卷:第6期
  附录1:初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欢迎您参加初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的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下列问题,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答案的选择对您无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对于您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填写方法:
  一、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并在括号中填入你的选择,可与他人讨论。
  二、每个问题一般只选择一个答案(特别要求除外)。
  注意:调查问卷用后需收回,请不要在问卷上做任何记号。
  1、您觉得思想品德课在您所在学校的地位是( )。
  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一般重要 D、不重要
  2、您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在下列哪一学科中体现的最直接( )。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思想品德 E、历史
  F、地理 G、物理 H、化学 I、生物 J、其它
  3、您觉得有必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吗( )。
  A、非常有必要 B、 有必要 C、有没有都行 D、没必要
  4、您觉得公民意识的概念在思想品德课本中是否明确提出( )。
  A、是明确提出了 B、大部分都有涉及到   C、只涉及到一小部分 D、没有明确提出
  5、您能否掌握公民意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吗 ( )。
  A、足够能 B、能 C、基本能 D、几乎不能 E、根本不能
  6、您觉得目前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强吗( )。
  A、非常强 B、强 C、一般强 D、不强
  7、您所在学校注重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吗( )。
  A、非常注重 B、注重 C、一般注重 D、不注重
  8、您所在学校一学期会进行几次公民意识教育活动( )。
  A、一到两次 B、一到五次 C、五到十次 D、十次以上
  9、您所在学校平时是通过怎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 )。
  (多选)
  A、以年级讲座的形式 B、以班级活动的形式
  C、校外实践活动形式 D、其他
  10、您觉得在思想品德课中应该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多选)
  A、最好在课本中明确相关内容 B、多参加校外交流访问活动
  C、对思想品德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D、其他
  11、您能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吗( )。
  A、足够能 B、能 C、基本能 D、几乎不能 E、根本不能
  12、在终考的指挥棒下您认为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效果吗( )。
  A、 效果很大 B、效果一般 C、没效果
  13、对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您有什么良策?
  附录2:初中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您参加中学生公民意识的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下列问题,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答案的选择对您无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对于您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填写说明:
  一、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并在括号中填入您的选择,可与他人讨论。
  二、每个问题一般只选择一个答案(特别要求除外)。
  注意:调查问卷用后需收回,请不要在问卷上做任何记号。
  1、您喜欢思想品德课吗?( )
  A、 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喜欢 D、 没有兴趣
  E、其他
  2、您所在的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是( )。
  A、很重视 B、重视 C、一般重视 D、不重视
  3、您认为思想品德课上谁是主角?( )
  A、老师是主角,多数时间是老师在讲
  B、学生是主角,大家都在积极交流自主学习
  C、谁是主角无所谓
  D、说不上来
  4、通过思想品德课您是否能感受到自己是國家主人翁( )。
  A、完全感受到了 B、基本感受到了
  C、感受到一点 D、一点也没感受到
  5、通过思想品德课您觉得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
  A、我们只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好 ,目前我们也没什么义务可尽的
  B、我们只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就好,有的权利我们也没办法争取,就算了
  C、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
  D、其他
  6、通過思想品德课您觉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您必须要尽的义务多吗?( )
  A、非常多 B、比较多 C、一般多 D、几乎没有 E没有
  7、通过思想品德课您觉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您享受并维护权利的机会多吗?( )
  A、非常多 B、比较多 C、一般多 D、几乎没有 E、没有
  8、在平常生活中您会主动关心当前国家和社会所发生的新闻和大事件吗( )。
  A、经常关心 B、偶尔关心 C、从不关心 D、其他
  9、对于课本中的法律知识,您是( )。
  A、完全掌握了 B、基本掌握了
  C、认真学了,但记不住 D、不感兴趣,纯粹没看
  10、您认为法律对我们的生活重要吗( )。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
  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C、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
  D、没觉得有作用
  E.、法律根本没用
  F、其他
  11、如果您在商店买了一件伪劣商品,您会怎么做( )。
  A、只能怨自己倒霉
  B、到商店与售货员打架也要退货
  C、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其他
  12、周末如果学校组织一项帮助残疾人的义务活动,您会( )。
  A、积极参加 B、别人去我就去
  C、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想去 D、其他
  13、在公交车上遇见老、弱、病、残、孕乘客,您愿意让座吗( )。
  A、非常愿意 B、不太愿意 C、因情况而定 D、就当没看见
  E、其他
  14、您觉得思想品德课有必要到校外去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活动吗( )。
  A、有必要,因为有利于我们理解书本内容
  B、去不去都行 ,跟我没有多大关系
  C、没必要,因为太麻烦
  D、其他
  15、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会带大家去校外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活动吗( )。
  A、 经常参观 B、 偶尔参观 C、从不参观
  16、你喜欢老师怎么给你们上思想品德课( )。
  A、照本宣科,就讲书上的 B、到校外交流访问,多参加实践活动
  C、怎样讲都行 D、其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一直以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游戏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并陈述了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教学设计  一.、前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操作,并能将之应用于实际学习与生活,培养小学生形
期刊
教材和学情分析:  “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第1课时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之后,进一步获知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的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教材在内容的处理上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对有关资料的调查、实验探究、结果对比等得出相关结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把一些枯燥的文字变成能感受的物质,实验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取材方便、
期刊
摘要:基于学习者主体的教学设计不同于基于教师主体的教学设计。结合Synthetic study and practice of Unit 4’s Text: The Professor and the Yo-Yo这堂课的教学,本文从说课程、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分析与评价六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学习者主体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与理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读写课 学习
期刊
这是一个有着宽阔方正的脸颊和下巴,眉目匀称,鼻峰挺拔的男孩,罗某,今年4月刚满15岁。用时下的流行语言说,这整个一正萌的正太,未来的花样美男。  甫升中学,他表现很正常,按时上下学,不拖欠作业,课堂上很安静。这应该是一个很省心的小孩,但是冷淡的眼神,不屑一顾的表情,独行侠般的行为,让很多同学不喜欢和他交往。一些满怀热心的孩子,在其诸如这样的“毒舌”下——罗某:你不要逼我在我和你妈之间加个动词。热心
期刊
课标要求:  1.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學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通过地图,分析印度地形特点。  3.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培养由表及里地剖析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会写“太、阳”这两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期刊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语句,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说出故事的大意。  3.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读出故事反映出的寓意。  4.会运用“读故事,知大意,读故事,明道理”的方法自  学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说出故事的大意,有感情朗读  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读出故事反映出的寓意。  2.会运用“读故事,知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养成,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全面发展,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贯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  本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验的设计,合理安排学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在关注应用意识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又要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十分重视探究应用的活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发展
期刊
本节课《摘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部分迁移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感到比较容易;有少部分迁移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教材中只提供了“摘苹果”这一情景,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算,方法是什么。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和适当地运用估算。通过设计适当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