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应倡导勤读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s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语感能力。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大多容易理解,学生对全篇课文若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出重音、停顿,就基本上读懂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就是说课文中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就可以明白,所以,要尽量利用朗读的方法,代替从头到尾的串讲,做到勤读精讲。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感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体验,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识字量的限制,所学文章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浅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阅读。如课文写了什么事,什么人等等,都可通过“读”来解决。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把多读多悟当作一种良好的习惯加以培养。因此,教师要把相当一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诵读、揣摩。在读准确字、词,读通顺句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所表现的意境,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字词句所包含的无尽意境,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怎样进行阅读训练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摸索,有几点肤浅的体会。
  1范读引路,给学生做楷模,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比较形象直观。因此,教师对课文要善于调动学生去读,在读的过程中用已有的生活感受去联想、去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小,阅读困难,而老师有感情、正确、流利的范读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之处。模仿力强是低年级儿童的共同特点,老师把无声的、抽象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佩服老师,愿意模仿,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想跟着读。在读的过程中,把生字顺下来,认读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段学生识字的要求。如第一册语文第8课《阳光》。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阳光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的美好,阳光明媚的世界多令人陶醉。在读的过程中再让学生明白阳光不仅美好,而且还是非常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培养他们从小热爱世界、热爱生命、珍惜时间、爱惜生活每一天的意识。理解体会了这些内容后,再去诵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虽然学生的理解有深有浅,但只要通过读,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了,其着眼点是能点燃情感的火花,产生心灵的共鸣。再如二年级上册有一篇《秋天到》的儿歌,老师如果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感和节奏感,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琅琅上口,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2创设情景,通过学生说、读,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情景教学可以增加教学环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低年级的课文写的有声有色,生动有趣。我就充分利用挂图、绘图(因地处农村还没有多媒体教学)叫学生读、说挂图、绘图的内容、再现课文的情景,把生动的画面变成书面语言,例如一年级下册《特别的作文》一课,我让他们先想象美丽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我把柳树、花朵、燕子画在黑板上,然后叫他们口述,老师领导学生加以概括,形成书面语言,然后让他们再想象破坏环境将会一无所有。在这种情景的感染下,小学生才能更好的体会到,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去爱护,再读课文时就更加有感情了。
  3明确目标,提出具体读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如果老师不给出一定的目标,他们就不会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会使他们感到乏味,所有我们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朗读,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第一册语文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全文只有短短的三句话三十四个字。教学时可这样安排:①看图感知画中景物之美。②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③想象说话,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④再读课文:要求用朗读展现景物的美。⑤适时引导:你会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⑥三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内心的喜悦。在读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如可运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领读、范读、回答读等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阅读,教学在趣味朗读中完成老师的问题,这样既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锻炼,还使学生受到品德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朗读来感悟文章的意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巧方设法,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教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欣赏语言,有意识地把文章中的典型、精美语言,通过圈、点、画、批注、用吟诵等方法推敲、品味。教学时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启发想象。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运用中就能逐渐具备正确的感知、理解能力。如第一册语文第7课《小小的船》语言比较优美、节奏感很强。在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这句时,可先提问:弯弯的月儿象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小小的船象月儿(因为小小的船两头都是尖的),那么你觉得它还象什么(像镰刀、像眉毛、像柳叶),那么“圆圆的月儿”像什么(像圆盘、像月饼)。再填空:弯弯的月儿像(),像(),像()。引导学习第二句,可以提问:如果你坐在这么好看的月亮船里,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另外,课文中的插图意境也很美,有条件时,还可以开展配乐朗读并背诵。可让学生看图,伴随着轻柔优美的音乐边读边背课文,欣赏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如学了第2课《四季》中的句式“(什么)(怎么样),他对(什么)说:“我是(什么)。
  可让学生用这种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这种句式仿照课文编成几个小节,说写下来。语言教学是以读书训练为主线,并有机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及各项基本功。
  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动脑筋。如我在教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时,开始我这样对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喜不喜欢讲故事,我们利用下午的自习课开个故事会好吗”?同学们来了兴趣,齐声回答:“愿意”!实际上,我是想借此引起同学的读书兴趣,接着,我相继提出要求:“要想讲好故事,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谁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谁就能把今天的这篇故事讲生动,下午,我们就请他来做故事会的主持人”。一时间教室里书声琅琅,读书的气氛非常浓厚。
  5有感情的阅读
  在初读的基础上,学生以大致理清文章脉络,对书面语言、文字符合已有充分的感知了。再读书时已能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语言。于是,便可以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小蝌蚪第一次遇见鲤鱼妈妈,它的语气是客气、有礼貌的。而第二次问乌龟时,语气变得有些急躁。它的这些语气变化,即表明了它的生长变化,又说明它想见到妈妈的那种迫切的心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也能关心到写作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低年级的讲读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文章,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但能应坚持勤读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直行走在路上,这是一个有起点没有终点,循环往复,优化课堂的过程。课改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坎坷坷,“高效”、“三维目标”、“以人为本”、“评价过程”等词语成为评价课堂的“公众话语”,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已被摒弃,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正被教师所接受、运用。春风拂过,绿色葱葱,更有鲜花争艳,这都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但热闹、喧哗给课堂教学蒙上了一层改革的面纱,课堂教学貌似改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
期刊
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在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树立五种意识。  1创设问题载体,树立探究意识  良好的问题情境易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探究兴趣,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学生习体验。问题可以由展示一案例,介绍某些背景和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培养 自我锻炼能力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得到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情景 学习方式 转变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新课程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是教学方法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的代称。这些新的变化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其产生的结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全面的发展。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就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
期刊
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活动是由学习者主动根据当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新课程提倡主动、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要发展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即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以此为基础,我们要转变“作业就是为了课后巩固”的传统观念,把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作业导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然而,直面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似乎不是那么令人乐观。记得一位朋友有一次向我诉苦:“我的女儿每次作文都能得高分,可文章的内容几乎都是编造出来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和传授知识已成为我们教学中两个不可缺少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1尊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作为毕业班的老师,内心更多的是紧张和忧虑,但不管怎样终将面对。未来学家埃利亚德说过,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为了决胜高考,我认为毕业班的同学应做好如下准备:  1思想准备  1.1调整心态,改变认识。高考前,要调整对考试的不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顾虑思想。高考与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试没什么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一般来说,只要准备充分,考出好成绩是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