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侵染性病害种类变迁及其发生概况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述了烟草侵染性病害种类及其发生危害状况,并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病害危害的烟草生育期发生变化、新的病害不断出现3个方面分析了近些年来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动态。
  关键词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动态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165-03
  Specie Changes and Occurrence Over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 Tobacco
  YUAN Wei1, TAN Haiwen2, LU Yanhui3 et al(1. Hezhou Branch Company of Guangxi Tobacco Corporation, Hezhou, Guangxi 542800; 2. Tianyang Agriculture Bureau, Baise, Guangxi 533600; 3. Tobacco Corpora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Guangxi 530022)
  AbstractThe species and damag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 tobacco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latest dynamic of the tobacco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we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secondary diseases rising as major diseases, change of tobacco growth period infected by diseases, continuous appearance of new diseases.
  Key wordsTobacco; Infectious disease; Occurrence dynamic
  世界上至少有97个国家种植烟草,每年种植面积约4.3×106 hm2,我国烟叶产量约占世界烟叶总产量的36%,是最大的产烟国。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烟草侵染性病害成为影响烟草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给烟草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烟草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7亿元。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烟草侵染性病害的种类进行了统计,并对近年来烟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烟草生产及烟草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1烟草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及其危害
  烟草生长期的侵染性病害种类繁多。1957年Wolf报道烟草侵染性病害有61种,Lucas于1975年报道为55种,陈瑞泰于1989年統计为65种(均不包括贮藏期病害)[1]。之后新发生的烟草病害被陆续报道,目前已知的全球烟草侵染性病害至少有109种,其中包括真菌性病害28种、细菌性病害19种(其中植原体病害5种)、病毒性病害39种、线虫病害10种、寄生性种子植物3种。根据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世界范围内烟草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霜霉病、赤星病、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2-10]。
  根据1989~1991年全国烟草病害普查结果[11],我国烟草已确诊的侵染性病害共有6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30种、细菌性病害10种(其中植原体病害2种)、病毒性病害17种、线虫病害3种、寄生性种子植物2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2007年统计,烟草侵染性病害中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的病害有黑胫病、赤星病和病毒病,其次为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根黑腐病和根结线虫病。仅上述8种病害的发生面积就达53.166万hm2,占全国总植烟面积的51.93%,产值损失高达88 133.99万元,占病虫害造成总产值损失的85.35%[12]。
  2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动态分析
  近年来,随着烟草种植区域、栽培管理措施、全球气候等因素的改变,烟草病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发生危害等情况相比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病害危害的烟草生育期发生变化以及新的病害不断出现。
  2.1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在过去,烟草猝倒病、立枯病和炭疽病为烟草苗床期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烟草漂浮育苗技术的全面推广,烟苗生态环境大大改变,苗期病害发生情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烟草灰霉病于1982 年首次在日本黄花烟草上被发现,美国、波兰等国均有发生。灰霉病之前仅在我国广东、湖南、贵州等省的部分烟区零星发生,危害轻。20世纪 90 年代以来,该病在黑龙江东部烟区发生普遍,个别苗棚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30%以上[13]。2012年卢燕回等[14]报道广西烟区漂浮育苗中普遍发生灰霉病,危害严重时导致烟苗成丛腐烂而死。这可能是由于漂浮育苗期间温度冷凉,棚内湿度大,烟苗密度大,通风透光较差,适合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烟草灰斑病是1990年在河南烟苗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当时仅属于偶发病害。但2007年罗正友等[15]报道,该病在贵州漂浮育苗上严重发生,病株率达10%~20%,可导致烟苗大量死亡。
  烟草根黑腐病在局部烟区的危害日趋加重,如在美国田纳西州以及中国贵州、云南、湖北等省,该病已成为当地烟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局部田块尤其是连作烟田,该病可导致全田绝收[16-17]。长期以来,烟草青枯病是我国南方烟区的重要病害[18],近年来逐渐向北扩展,湖北、河南、安徽、山东、辽宁等地均有发生,造成的损失逐步加重[19-20]。另外,烟草角斑病也在世界部分烟区再度流行并成为主要病害之一[10]。   曾经为次要病害的烟草病毒病目前成为世界范围内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且在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上不断加重[21]。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丛顶病毒(TBTV)复合侵染引起的烟草丛顶病仅在我国云南个别烟区零星分布,该病于1993年在云南保山大面积发生,之后在云南烟区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展,部分烟区频繁暴发,截至2001年,全省累计发病面积已达5.1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亿元,上升为云南尤其是其西部烟区的重要病害[22]。由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引起的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病于1964年在中国台湾发现,曾是中国台湾、美国东部烟区烟叶生产上的重要威胁因子之一,但在我国多个烟区一直属于偶发或次要病害。然而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山东、河南、云南等省的危害逐渐加重[23]。
  2.2病害危害的烟草生育期发生变化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烟草立枯病首次于1904年在美国报道,目前在所有产烟国家均有分布,同时也是我国烟区的常见病害之一。立枯病曾是烟草苗床期的常见病害,但目前苗床期很少发生,这主要是由于漂浮育苗技术的推广以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漂浮育苗采用无土育苗,烟种、无土基质、营养液及育苗场地等在使用前均进行严格的消毒,而且育苗场所又通过塑料大棚或温室同外界隔绝,相比常规育苗,漂浮育苗可以有效阻止病菌的传入与危害[24]。然而近几年来,该病逐渐演变为大田期病害,从团棵期至采收期都可发生,且已上升为世界烟草上的重要病害之一[25]。烟草立枯病在烟草大田期普遍发生,局部烟区严重发生,这可能是因为立枯丝核菌也是水稻和玉米上的重要致病菌,分别引起水稻纹枯病和玉米纹枯病,而多数烟区连年采用水稻或玉米作为烟草的轮作物,会促进病菌的积累与侵染。立枯病不仅演變为烟草大田期病害,且症状与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黑胫病有相似之处,都可引起病茎髓部形成碟片状,被害根系变黑腐烂,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凋萎,在田间容易混淆。如不能正确诊断,将难以实施科学正确的防控措施。
  2001年,国内在云南大理漂浮育苗上发现烟草“黑腿”病,在烟苗茎基部呈现黑褐色的坏死斑点,随后发病处组织腐烂,最终致烟苗枯死。之后在云南的其他产烟区也不断发生,适温高湿时发病严重。随即美国漂浮育苗上也发现该病。烟苗“黑腿”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侵染所致,而由该病原菌引起的烟草空茎病于1914年已在美国烟田发现,之后逐渐分布于全球多个烟区,也是我国烟草大田期广泛存在的一种病害。该病多在团棵期后发生,通常是在烟株打顶抹杈后盛发[26]。
  2.3新的病害不断出现1997年美国发现漂浮烟苗上发生一种由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引起的根茎腐烂病[27],津巴布韦于2010年也进行了相关报道[28],该病严重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在70%以上。2010年Bacharis等[29]在希腊以及2011年Gurkanli 等[30]在土耳其分别报道了由双核丝核菌(binucleate Rhizoctonia,BNR)引起的烟草根腐病。重庆市酉阳县在2014年发现一种由麻孢壳属的Gelasinospora reticulata引起的烟草根腐病,发病率为10%~40%,可造成50%~80%的烟苗死亡[31]。
  有些病害虽然在国外早有报道,但较长时间内在我国一直未发现,在近些年来才被陆续报道。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最先是在1973年由Fajola等[32]在尼日利亚发现,之后二十多年在我国一直未有报道。但在1998年关国经等[33]于贵州三都县烟区发现该病,之后调查发现该病在贵州五大产烟区均有分布,在局部烟区发生严重,烟叶损失率达15%~30%。如遇连续阴雨天,病害易暴发流行,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谭海文等在广西罗城县烟区发现烤烟棒孢霉叶斑病,同年4~8月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广西靖西县、富川县、德保县及南丹县烟区均有分布[34]。2005年,在辽宁烟区发现一种国内新的烟草叶斑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病斑有轮纹,病斑中心易破碎造成穿孔,形同枪弹射击后留在靶上的空洞,故将之命名烟草靶斑病。该病害潜育期短、流行速度快、危害严重,已对辽宁省部分县市的烟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5-36]。早在1948年就在巴西发现该病,此后美国、南非、哥斯达黎加和津巴布韦等国也相继发生。2006~2007年在云南的西畴县和昌宁县发现1种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侵染引起的烟草新病害,发生在苗期和团棵期,苗期发病可造成死苗,团棵期危害叶片和茎杆后产生不规则褐色斑点,严重时可造成烟草全株死亡。该病害曾于1975年在菲律宾发生,症状与野火病相似,当地称之为菲律宾细菌性叶斑病[37]。
  除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外,引起烟草病毒病的病毒种类也趋向多元化。FialloOlivé等[38]报道了古巴新发生的2种烟草病毒病,病原分别是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的一个新种Tobacco yellow crinkle virus(TbYCV)和大戟花叶病毒(EuMV)。2010年之前,我国陆续报道的烟草曲叶病病原有5种,2012年蒙姣荣等[39]在广西发现烟草曲叶病病原至少包含 4 种双生病毒或其重组病毒:除已知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外,还有中国番茄曲叶病毒(ToLCCNV)以及分别由TYLCCNV 和ToLCCNV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PepLCYNV)重组而来的 2 种重组病毒。由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烟草番茄斑萎病是世界上对烟草具有毁灭性破坏的一种病害,2011年在广西发现由番茄斑萎病毒属新成员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ZSV)引起的烟草番茄斑萎病,局部田块发病严重[40]。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VMV)引起的辣椒病毒病比较常见,但有报道称ChiVMV 在我国还可危害烟草[41]。   3结语
  烟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受到地域、气候、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产烟区幅员辽阔,各烟区的生态条件、烟田类型、耕作制度变化多端,这种差异在为生产各类特色烟叶提供适宜条件的同时,也导致世界各地烟叶病害种类繁多、分布不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害种类不断发生变迁。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持续系统地对烟草的病害种类、分布及其危害情况进行调查,随时掌握当地烟草病害的最新动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轻烟草病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陈瑞泰.世界烟草病害形势[J].中国烟草科学,1989(3):5-11.
  [2] BITTNER R J,MILA A.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bacterial wilt,caused by Ralstonia solanacearum,incidence in tobacco cultivars[EB/OL].[2015-12-20].http://www.apsnet.org/meetings /Documents/ 2010_Meeting_Abstracts/a10ma83.htm.
  [3] GALLUP C A,SULLIVAN M J,SHEW H D.Black shank of tobacco[EB/OL].[2015-12-20].http://www.apsnet.org/edcenter/ intropp/lessons/fungi/Oomycetes/Pages/BlackShank.aspx.
  [4] HAJI H M,BRANDLE J E.Evaluation of host resistance and soil fumig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black root rot of tobacco in Ontario[J].Plant disease,2001,85(11):1145-1148.
  [5] MCKEEN W E.Blue mold of tobacco[EB/OL].[2015-12-20].http://www.apsnet.org/apsstore/shopapspress/Pages /40977.aspx.
  [6] SIEVERT R C.Effect of potato virus Y and tobacco mosaic virus on fieldgrown burley tobacco[J].Phytopathology,1978,68:823-825.
  [7] VOVLAS N,SIMES N J O.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s in tobacco plants infected with a rootknot nematode(Meloidogyne incognita)population from the Azores[J].Phytoparasitica,2004,32(2):167-173.
  [8] ZHANG H Y,YANG Y M,LI F S,et al.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a RAPD marker of tobacco brownspot resistant gene[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7(15):2559-2561.
  [9] 劉雅婷,张世.烟草野火病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2):197-200.
  [10] 姜新,白建保,王左斌,等.烟草角斑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14-2015.
  [11] 陈瑞泰,朱贤朝,王智发,等.全国16个主产烟省(区)烟草侵染性病害调研报告[J].中国烟草科学,1997,l(4):1-7.
  [12] 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2008年全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EB/OL].[20151220].http://www.yntsti.com/PestMonitoring/2008nian4yuebingchongcebao/cebaozhangongzuo/2009/830/30963.html.
  [13] 郭兆奎,辛钢,孙剑平,等.烟草灰霉病侵染条件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7(3):15-18.
  [14] 卢燕回,谭海文,袁高庆,等.烟草灰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3):61-66.
  [15] 罗正友,刁朝强,桑维钧,等.烟草灰斑病在贵州烟草漂浮苗上的发生及鉴定[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5):12-14.
  [16] 赵永强,张成玲,张薇,等.烟草根黑腐病菌的PCR分子检测[J].植物病理学报,2009,39(1):23-29.
  [17] HADDEN C H.Black root rot of tobacco[EB/OL].[20151220].http://www.utextension.utk.edu/publications/spfile.
  [18] 王五权,岑贞陆,韦忠,等.广西百色烟草青枯病的危害调查与病原菌分离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5(6):2552-2557.
  [19] 李小杰,王海涛,李淑君,等.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危害调查及病原鉴定[J].中国烟草科学,2015,36(3):86-89.
  [20] 成巨龙,罗晶,邹航,等.陕西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J].中国烟草学报,2014,20(5):87-92.   [21] 高玉亮,高崇,張贵峰,等.延边地区烟草病毒病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1):74-77,87.
  [22] 秦西云.烟草丛顶病在中国的发现及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5(3):45-48.
  [23] WANG H Y,ZHU T S,CUI T T,et al.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tobacco isolate of the 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strain prevailing in China[J].Archives of virology,2010,155(2):293-295.
  [24] 彭细桥,吴践志,陆中山,等.我国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3):90-94.
  [25] TARANTINO P,CAIAZZO R,CARELLA A,et al.Control of Rhizoctonia solani in a tobaccofloat system using low rates of iprodione and iprodioneresistant strains of Gliocladium roseum[J].Crop protection,2007,26(8):1298-1302.
  [26] XIA Z Y,MO X H.Occurrence of blackleg disease of tobacco caused by 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 in China[J].Plant pathology,2007,56(2):348.
  [27] ANDERSON M G,FORTNUM B A,MARTIN S B.First report of Pythium myriotylum in a tobacco seedling float system in south Carolina[J].Plant disease,1997,81(2):227.
  [28] SIGOBODHLA T E,DIMBI S,MASUKA A J.First report of Pythium myriotylum causing root and stem rot on tobacco in Zimbabwe[J].Plant disease,2010,94(8):1067.
  [29] BACHARIS C,GOUZIOTIS A,KALOGEROPOULOU P.Characterization of Rhizoctonia spp.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dampingoff disease in cotton and tobacco seedlings in Greece[J].Plant disease,2010,94(11):1314-1322.
  [30] GURKANLI C T,OZKOC I.First report of B.N.Rhizoctonia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 L.)in Samsun,Turkey[J].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2011,43(1):51-57.
  [31] WANG J,KONG F Y,ZHAO T C,et al.First report of tobacco root rot caused by Gelasinospora reticulata[J].Crop protection,2014,66:86-89.
  [32] FAJOLA A O, ALASOADURA S O.Corynespora leaf spot, a new disease of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J]. Plant disease reporter, 1973, 57(4): 375-378.
  [33] 关国经,张长华,张永春,等.在贵州烤烟上发现由棒孢霉属病菌引起的叶斑病[J].中国烟草科学,2000(1):5-6.
  [34] 谭海文,卢燕回,王雅,等.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补充[J].植物保护,2012,38(5):35-39.
  [35] 吴元华,王左斌,刘志恒,等.我国烟草新病害——靶斑病[J].中国烟草学报,2006,12(6):22-23.
  [36] 吴元华,伏颖,赵秀香,等.烟草靶斑病菌菌丝融合群及 ITS 序列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13,43(2):215-218.
  [37] YU L,QIN X Y,DU J,et al.Bacterial leaf spot of tobacco ca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China[J].New disease reports,2008,17:3.
  [38] FIALLOOLIV E,RIVERABUSTAMANTE R F,MARTNEZZUBIAUR Y.Tobacco yellow crinkle virus,a new bipartite begomovirusin infecting tobacco and pepper in Cuba[J].New disease reports,2009,19:10.
  [39] 蒙姣荣,李战彪,韦茂春,等.广西部分烟区烟草曲叶病病原的分子鉴定[J].植物保护,2012,38(2):37-41.
  [40] 蒙姣荣,赵家新,蔡琦,等.广西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原病毒的鉴定[J].广西植保,2012,25(4):1-2.
  [41] DING M,YANG C,ZHANG L,et al.Occurrence of 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 in Nicotiana tabacum in Yunnan,China[J].Plant disease,2011,95(3):357.4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的自然感染状态,为今后该病的净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和病毒分离方法,对国内10个地方鸡种开展了ALVAB和ALVJ主要外源性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并进一步对其中4个品系的F2代鸡群进行ALV跟踪监测,同时对饲养过程中使用的弱毒活疫苗也进行了ALV抽样检测。[结果]ALVP27抗原阳性率为0~62.1%,ALVAB抗体阳性率为0~25.0%,ALVJ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有机蓝莓园大窠蓑蛾的有效生物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4种目前常用的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活性最高,LD50为2.15×106 PIB/mL,4种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
期刊
摘要[目的]寻找烟草烟青虫有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2.5%溴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烟青虫的效果。[结果] 2.5%溴氰菊酯水乳剂在18.75和22.50 g/hm2这2个处理浓度下对烟青虫的杀虫和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平均残虫数为1.00,防治效果最高达91.02%。  关键词烟青虫;25 g/L溴氰菊酯水乳剂;烟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腺病毒和慢病毒侵染牛肌肉卫星细胞MOI值的差异,选择较优的侵染方式。[方法]从新生牛犊背最长肌中分离并纯化出牛肌肉卫星细胞,通过病毒侵染靶细胞的方法比较腺病毒和慢病毒对牛肌肉卫星细胞的侵染能力,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结果]成功分离出牛肌肉卫星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可以用于细胞侵染研究;随着MOI值的增大,腺病毒和慢病毒侵染的
期刊
摘要介绍了扬州市近5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并从树立及普及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理念、建成较为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防范制度、加强森防队伍建设、加强科学防治、加大资金投入6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对策。  关键词扬州;林业有害生物;现状;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五加芪粉对鸡免疫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五加芪粉与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配合使用,探讨五加芪粉对鸡新城疫抗体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35日龄、42日龄各组鸡体内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其中五加芪粉中、高剂量组与疫苗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8、35、42日龄,中、高剂量五加芪粉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五加芪粉与鸡新支
期刊
摘要蒙阴县云蒙湖是临沂市城区重要水源地,湿地建设对水质净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研究介绍了云蒙湖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细致阐述了湿地公园建设的可行性、生态区的总体目标、远近期目标,分析了云蒙湖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期望对其他地区的湿地公园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云蒙湖;湿地公园;可行性;生态建设;目标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204-
期刊
摘要从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毒副作用、药理活性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沼委陵菜属植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沼委陵菜;西北沼委陵菜;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11-03  Research Advanc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藏药铺散亚菊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铺散亚菊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相对保留指数进行组分分析鉴定,并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筛选铺散亚菊挥发油对常见13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 [结果]从铺散亚菊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分离出127个可识别峰,含量高于0.02%的化学成分为46种,占总萃取物的67.30%。铺散亚菊挥发油对乙型副伤寒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五大连池火山泥生态,并为其演变规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五大连池新生代火山泥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熏蒸浸提法测定火山泥微生物碳、氮;利用化学滴定和比色法测定火山泥酶活性各指标,利用国标规定的土壤指标检测方法测定火山泥养分各指标。[结果]微生物量碳、氮分别以药泉山、火烧山火山泥带最高,5条泥带碳氮比均在10.00~13.00。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含量分别以莫拉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