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 叶公其实是个英雄人物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公好龙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丢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大多含贬义。
  孔子与叶公“道不同”
  叶公好龙的出处说法颇多,北宋《太平御览》称,叶公好龙的典故出自于《庄子》,只是不知为何北宋之后的《庄子》中,便不见了此故事。清朝末年学者马国瀚所著专门收集散佚典籍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则称,此典故乃是源于战国时期韩国丞相申不害所著《申子》一书。
  目前普遍以为,叶公好龙典故的最早出处则是西汉学者刘向所著《新序》一书,中云:“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意思是说孔子的弟子子张想去鲁哀公那里讨生活,结果不被待见,羞恼之下,说了这么个故事出来讽刺鲁哀公。
  叶公是谁?是子张或者他人编造出来的,还是确有其人?
  《论语·述而》第七篇中就有提到叶公,说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情况,子路竟然答不上来,孔子得知后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论语·子路篇》中,就有了叶公与孔子的一番“畅谈”——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问为政之道,孔子称为政之道就是让远近的人都快乐。这种看似没什么毛病的回答却也是没什么实际内容的假大空。墨子曾对此犀利地表示:“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者而旧者新者哉?而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所不智告之,而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墨子·耕注》)
  由此可见,孔子与叶公的“道不同”。而由《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可知,孔子与叶公相见,乃是前者去拜访后者,目的嘛,大约是求官了。前去求官,却与被求者闹了个“道不同”,至于此后两人间的交往,便没有了下文。
  所以可以推测,“叶公好龙”这个典故,可能是孔子的某位弟子编出来的,用以讽刺“不真心爱人才”的叶公的。
  历史上真实的叶公
  在其他典籍中,对叶公的评价很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英雄。
  《汉书·古今人表》乃是班固在太史公的框架下难得的自我突破,其中古今名人被列为九等,而叶公竟然位列上等中的“智人”行列。刘向是西汉经学家,而班固是东汉时期的人,可见班固无视刘向荒诞的“叶公好龙”之说,而是根据叶公的历史记载,还其一个清白了。
  而在《左传》中,更是有关于叶公伟大功绩的精彩记载:
  “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楚子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反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遇箴尹固,帅其属,将与白公。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乃从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诸梁兼二事,国宁,乃使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而老于叶。”
  白公即春秋时期楚国著名叛乱王孙,又名白公胜。在此君叛乱之后,叶公与其他将领起兵前去平叛,结果民望所归,竟然引得白公胜的手下倒戈相向,逼得这叛乱王孙自杀而死。
  叶公之伟大功绩,从其平叛之后所封官职也可以看出一二:“诸梁兼二事,国宁,乃使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诸梁兼二事”,意为叶公沈诸梁被楚王同时封了两个官职。从后文判断,当是令尹和司马,令尹为楚国最高官职,司马则是楚国最高武职。同时兼有军政两大要职,叶公之于楚国,可谓栋梁之于大厦了。而在楚国恢复秩序之后,叶公选择了让位于贤,最后得以善终。
  更鲜为人知的是,叶公,这位早于秦国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差不多有一个世纪的楚国大夫,带领他所治区域叶邑(今河南叶县)的子民,修建了一个比都江堰早得多的水利工程——东西二陂。此工程遗址如今仍然存在于叶县境内,大体位于南北两水城处。
  叶公虽然名为沈诸梁,但因为其所封地为叶邑,号为叶公,其后人便有改姓叶氏者。据叶姓人士称,此即为叶姓的起源。这种说法已得到很多叶姓人士的赞同,每到清明时节,叶县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尽是回乡祭祖的叶姓子孙。而在中国台湾更是有名为“台北市全台叶姓祖庙”的民间团体,其对叶公史料的收集整理,颇下了些功夫,只是其整理的内容中,却不见了“叶公好龙”的章节。
其他文献
什么是互联网精神  你从计算机学会到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再到互联网协会,我想问问,中国互联网最初有这么多部门在管,你觉得这个管理机制是怎么形成的?  使我感到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的生长跟互联网蔓延到全球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驱动力是自下而上、科技界自发的首创精神,我觉得真的是这样起来的,而且是Multi-Stakeholder(多方利益相关者)。到后来2003年、
期刊
窥伺的眼睛,混在几百道满溢着激情和焦灼的目光中,一起等待着主角的登场。下午三点钟,已经被唾沫飞溅的致辞和介绍鼓动得心潮澎湃的听众,终于等到了他们心目中的传奇偶像闪亮登场。孙文,缔造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的革命领袖,穿着他常穿的深色西装,留着他招牌的日式胡须,用带着浓重广东腔的国语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很令台下的听众陶醉倾倒。尽管演讲的时间足有一个小时,但并没有人感到厌倦,根据那名混在人群中的窥伺者干巴巴的
期刊
八世纪,莲花生大师遍访仙山圣地,到此发现殊胜之象,遂弘扬佛法,取名“白玛岗”。  十九世纪,白玛岗改地东宗,后迁址于墨脱村,更名为墨脱宗。  千百年来,佛教徒舍生忘死来此朝佛,徒步者不远千里前来穿越。  墨脱现辖七乡一镇:墨脱镇、背崩乡、德兴乡、达木珞巴民族乡(以下简称达木乡)、格当乡、帮辛乡、加热萨乡、甘登乡。以往,外界入墨主要有六条徒步线路:  1.由派镇翻越多雄拉山到达背崩乡。  2.走墨脱
期刊
时 间:2014年4月7日  地 点: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  主持人: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参与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硕士、博士生、访问学者:王东东、黄锐杰、路杨、赵楠、张玉瑶、孙尧天、桂春雷、秦雅萌、刘东(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本科生)、赵婕(《看历史》杂志主编)、温凤霞(山东财经大学)、徐淑贤(烟台职业学院)  吴晓东:《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以及随后在国内的公映所引起的反
期刊
法国摄影师阎雷生于1962年,他在16岁那年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18岁成为职业摄影师。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30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了中国城乡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衣食住行。策展人那日松如此评价阎雷的照片:“看阎雷的照片就像在看一幅完整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变迁的风俗画。这种拍摄的力度和完整性在中国摄影家中也非常少见,或者说几乎没有。”  阎雷不是一个新
期刊
丘吉尔离任英国首相后,带了两个好朋友一起去西西里:一位是他认识了35年的彻维尔勋爵,另一位是在过去15年里在他的私人办公室工作了8年的乔克·科尔维尔。一天,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丘吉尔表示,在1951年到1955年担任首相期间,彻维尔和其他人曾提出英国无法培养足够的技术专家,他没有采纳这些意见,对此他感到非常遗憾。彻维尔和科尔维尔回答说,现在还不晚,于是他们产生了在英国建立一座与麻省理工学院类似的学
期刊
美国追慕中国风  看过华盛顿·欧文的短篇小说《沉睡谷传奇》(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的读者都会记得,主人公克莱恩拜访荷兰富农范·塔塞尔的宅第,以求其女的芳心。当时是1790年,宅子坐落于纽约塔里敦,哈德逊河东岸一个叫做沉睡谷的偏僻峡谷。步入宅子的客厅,克莱恩看到“一桌地道的荷兰乡下茶点,在一年中最丰裕的秋季……一碟碟堆得老高的蛋糕,各种各样,几乎无法形容”,还有美味
期刊
卢汉超:中国历来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譬如说,司马迁的《史记》就既是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中丰富的笔记小说类作品,也往往是珍贵的史料。在我看来,您的作品也是两者兼而有之。《王氏之死》和《太平天国》,读起来就分别像一部侦探小说和一出历史悲剧,而它们同时又是扎实的历史著作。在当前西方的中国史领域内,您的这种研究和写作风格似乎是独此一家,但我倒觉得这有点像司马迁的中国式的“文史不分家
期刊
公元641年的长安城,16岁的文成公主辞别故土,远嫁吐蕃,各类嫁妆组成的车队延绵10里。文成公主进藏历时三年,旅途艰难曲折。她所走的进藏之路在历史上被称为唐蕃古道。在文成公主之后,另一位大唐公主金成公主也是通过这条道路再次进藏和亲。唐蕃古道自唐王朝的国都长安始,以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为终,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送亲队伍抵达柏海滩(今青海玛多县境内)
期刊
笺纸,简单地说是精美小巧供题诗写信使用的纸张,以手工制作,经过染色、加料、砑光、洒金银粉,或刻印图案等各种手续完成的五彩缤纷、琳琅雅致的小幅纸张。用以书写信札叫“信笺”,用以题诗吟咏叫“诗笺”。有人将藏书票称为纸上宝石,则称笺纸为纸中美玉亦不为过。  纸自东汉蔡伦发明改良之后,逐渐普遍使用;而“笺纸”之作,自唐朝开始,各朝都有各种名称及花样。  唐朝:  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唐薛涛尚斯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