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杰出艺术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生活中到处有美育。美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术课作为美育中的一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脱离了生活,美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永远是第一性的。动人的美术创作学习,自然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生活。如果承认教学应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就理所当然地要肯定属于学生生命所依托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美术教学应源于生活、融合生活、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美术,体会美就在身边,创造就在自己的手中。为此,笔者以《变化的线条》教学为例,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造情境,观察比较,让学生见识线条
片段一:
课前准备:在各组课桌上,摆放生活中的各种线材。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桌上有些什么呀?
生:有毛线、玻璃丝线、铅丝、绸带……
师:请你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感觉?
(生用眼看、手摸、感受线条。)
生:毛线较粗,蓬松、柔软;铅丝较细,光滑、圆劲……
师: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线条,想不想跟老师去找一找?
(看录像中选录的自然界中的水波纹、山石纹,动物身上的斑纹,以及生活用品、建筑、服装等。)
师:当我们一起把彩带舞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呢?
(师生舞动彩带)
生:我看到了活泼自由、流畅优美的曲线,感到心情喜悦舒畅。
师:哪位同学上来把这根铅丝折一折?
(学生上台把铅丝折成折线)
生:折线挺拔、坚硬,让人感觉很严肃。
师:线条是有情感的,不同的线条能表现不同的情感。你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怎样的线条呢?(学生用钢笔、毛笔、彩笔等各种笔画线条,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线条被艺术家看成是最简单、最质朴和最富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绘画线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的思维发展需经过具体的形象思维和简单的概念认识,逐步发展到类化、推演、综合,以致抽象理念的建立,这样一个必然过程。因此,有形有色的直接体验所产生的感受,是形成审美经验与审美表现能力的必要条件。
二、名画引领,观赏品味,让学生了解线条
片段二:
出示克利的两幅线造型作品:《弦外之音》《教堂》。
师:请同学们细细体会并讨论:这两幅画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不同看法。)
生:《弦外之音》以曲线为主,像一首轻松自由的乐曲。《教堂》以直线为主,感觉庄重严肃。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我国画家对线条的研究更是精湛。请看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的画《马》,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生稍作交流)
生:这匹马身形矫健、神采奕奕,它抬起前蹄,正欲奔驰而去。我感觉它在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师:画家是用什么工具、什么手法来表现这匹马的?
生:画家是用水墨画工具和线条的形式来表现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感受这幅画中线条的魅力!
……
教师要善于把问题分类化解,然后再提出小问题让学生探讨,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了解知识,而不是代替他们说出结果。也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应结合问题有意引导,扶一把,暗示一下,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公园散步,拓宽视野,让学生学画线条
片段三:
师提议:今天,老师同大家一起去鹅鼻嘴公园散步,好吗?
(学生欢呼雀跃)
师:今天散步,你们要带上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同时牵上一根变化的线条,把你们发现的“美”画下来!
(带学生进入鹅鼻嘴公园)
师:走!我们先去爬山!看谁第一个先爬到山顶!
(学生奋力爬上山顶)
师:当你爬到山顶时,会有怎么样的心情?能用线条画出来吗?
(学生用各种线条描绘心情。)
生:爬上山顶,看到一望无际的长江,我的心情好舒畅。所以我的心情要用流畅的曲线来表现。
生:上山时,我不小心被树上的刺刺了一下。于是,我用尖利的折线表示我很疼!
……
师:同学们找到了很多美丽的线条,你能用你手中的笔,把它们画下来吗?
(学生用各种线条表现景物。)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自然的一切感染着学生。学生们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富有个性的线条捕捉大自然的美。一路上,他们发现了很多很多,也描绘了一幅幅绝妙的作品。欢腾的长江水绽放着笑颜;江边蜿蜒的栈道若隐若现;有的画得工整细致;有的画得大胆粗放。越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越具有创造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的每一根线条都充满着生命力。生活会赋予学生灵感。有同学用矿泉水瓶灌满了水,在瓶盖上戳一小洞,挤出水线在平地上画,水洒的线条有断续、生涩、打结的效果,附着力很强,也比较方便控制,他很快就画好了一只展翅的小鸟,造型生动洒脱。还有的学生用水粉笔直接在岩石上画、树干上画,特有的纹理和线条组合得恰到好处。学生开阔的思维着实令人吃惊,此时,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似乎成了我唯一能做的事。
生活是美术学习的养料,美术则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由衷地体会到生活真美,艺术真美,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培养他们艺术的情感。为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养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丰富多样。
美术课作为美育中的一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脱离了生活,美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永远是第一性的。动人的美术创作学习,自然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生活。如果承认教学应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就理所当然地要肯定属于学生生命所依托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美术教学应源于生活、融合生活、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美术,体会美就在身边,创造就在自己的手中。为此,笔者以《变化的线条》教学为例,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造情境,观察比较,让学生见识线条
片段一:
课前准备:在各组课桌上,摆放生活中的各种线材。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桌上有些什么呀?
生:有毛线、玻璃丝线、铅丝、绸带……
师:请你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感觉?
(生用眼看、手摸、感受线条。)
生:毛线较粗,蓬松、柔软;铅丝较细,光滑、圆劲……
师: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线条,想不想跟老师去找一找?
(看录像中选录的自然界中的水波纹、山石纹,动物身上的斑纹,以及生活用品、建筑、服装等。)
师:当我们一起把彩带舞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呢?
(师生舞动彩带)
生:我看到了活泼自由、流畅优美的曲线,感到心情喜悦舒畅。
师:哪位同学上来把这根铅丝折一折?
(学生上台把铅丝折成折线)
生:折线挺拔、坚硬,让人感觉很严肃。
师:线条是有情感的,不同的线条能表现不同的情感。你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怎样的线条呢?(学生用钢笔、毛笔、彩笔等各种笔画线条,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线条被艺术家看成是最简单、最质朴和最富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绘画线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的思维发展需经过具体的形象思维和简单的概念认识,逐步发展到类化、推演、综合,以致抽象理念的建立,这样一个必然过程。因此,有形有色的直接体验所产生的感受,是形成审美经验与审美表现能力的必要条件。
二、名画引领,观赏品味,让学生了解线条
片段二:
出示克利的两幅线造型作品:《弦外之音》《教堂》。
师:请同学们细细体会并讨论:这两幅画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不同看法。)
生:《弦外之音》以曲线为主,像一首轻松自由的乐曲。《教堂》以直线为主,感觉庄重严肃。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我国画家对线条的研究更是精湛。请看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的画《马》,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生稍作交流)
生:这匹马身形矫健、神采奕奕,它抬起前蹄,正欲奔驰而去。我感觉它在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师:画家是用什么工具、什么手法来表现这匹马的?
生:画家是用水墨画工具和线条的形式来表现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感受这幅画中线条的魅力!
……
教师要善于把问题分类化解,然后再提出小问题让学生探讨,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了解知识,而不是代替他们说出结果。也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应结合问题有意引导,扶一把,暗示一下,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公园散步,拓宽视野,让学生学画线条
片段三:
师提议:今天,老师同大家一起去鹅鼻嘴公园散步,好吗?
(学生欢呼雀跃)
师:今天散步,你们要带上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同时牵上一根变化的线条,把你们发现的“美”画下来!
(带学生进入鹅鼻嘴公园)
师:走!我们先去爬山!看谁第一个先爬到山顶!
(学生奋力爬上山顶)
师:当你爬到山顶时,会有怎么样的心情?能用线条画出来吗?
(学生用各种线条描绘心情。)
生:爬上山顶,看到一望无际的长江,我的心情好舒畅。所以我的心情要用流畅的曲线来表现。
生:上山时,我不小心被树上的刺刺了一下。于是,我用尖利的折线表示我很疼!
……
师:同学们找到了很多美丽的线条,你能用你手中的笔,把它们画下来吗?
(学生用各种线条表现景物。)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自然的一切感染着学生。学生们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富有个性的线条捕捉大自然的美。一路上,他们发现了很多很多,也描绘了一幅幅绝妙的作品。欢腾的长江水绽放着笑颜;江边蜿蜒的栈道若隐若现;有的画得工整细致;有的画得大胆粗放。越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越具有创造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的每一根线条都充满着生命力。生活会赋予学生灵感。有同学用矿泉水瓶灌满了水,在瓶盖上戳一小洞,挤出水线在平地上画,水洒的线条有断续、生涩、打结的效果,附着力很强,也比较方便控制,他很快就画好了一只展翅的小鸟,造型生动洒脱。还有的学生用水粉笔直接在岩石上画、树干上画,特有的纹理和线条组合得恰到好处。学生开阔的思维着实令人吃惊,此时,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似乎成了我唯一能做的事。
生活是美术学习的养料,美术则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由衷地体会到生活真美,艺术真美,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培养他们艺术的情感。为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养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