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过生病不愿上医院,凭经验到药房买药服用的情况吗?拿出药品中的说明书,懵懵懂懂的时候吗?殊不知药物说明隐含的健康提示,如果不注意,轻者影响药效,重者带来副作用。
据调查,大多数人缺乏安全用药常识,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如果药不对症,就跟服毒没什么两样,专家们认为,读懂读透药品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
五步法则教你读懂药物说明书
第一步:核对有效日期
在有效期内服药是安全服药的第一步重要环节,大部分药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有效期,另外一小部分药可能会在包装上只标明了生产日期,片剂药品的保质期多数是三年,算准时间,药品超过有效期则为过期失效,是绝对不能服用的。
第二步:确定药物的储存方法
药品说明书上都注明有该药的保存方法。合理地保存药品既能确保药效的稳定性,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多数药品均需避光,密闭并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许多生物制品需冷藏或低温保存,温度应控制在2~8℃的范围之内。
第三步:看清药物的通用名和成分
近几年处方药物的通用名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商品名,所以即使病人在不同医院所开的同一种药或同一类药也不再容易重复服用导致超剂量了。中成药制剂标的都是处方名,西药往往在标出该药商品名的同时,还标出该药的化学名,如息斯敏的化学名为阿司咪唑片,吗丁啉的化学名为多潘立酮片,有的还标明化学结构式。
第四步:认真阅读不良反应
认真阅读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提示。现在越好的药,说明书上列举的药物不良反应越多,但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发生几率很小的,如果您有说明书中所列禁忌症,切莫侥幸使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要停止用药,及时就诊,加强自我保护。另外,看看是否与自己的常用药相作用,如果自己判断不了要及时咨询医生和药剂师。
第五步:阅读核对用法、用量
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要随意擅自改变,用量过大就很有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用量过小则无法发挥药物疗效。
Tips
全家人服药处方
“一日3次”或“一日2次”,是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的代谢速度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成三段或两段,每8小时或12小时服用一次。按时吃药,才能保证体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即使孩子睡得很香,家长也应叫醒孩子,不能因不忍心叫醒孩子而耽误喂药时间。
服药安全守则
掌握宝宝的服药标准
儿童用药应根据患儿的体重,而不是根据年龄来计算剂量,因此,应经常给孩子称体重。给孩子喂药时不能随便加大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而剂量过小,病情则得不到控制,使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如何掌握科学的服药剂量呢?
方法一:按年龄计算
年龄 剂量
出生1个月内 成人剂量的1/18
2个月 成人剂量的1/14
6个月 成人剂量的1/7
1岁 成人剂量的1/5
2岁 成人剂量的1/4
4岁 成人剂量的1/3
6岁 成人剂量的2/5
9岁 成人剂量的1/2
方法二:按体重计算
小儿用量=成人用量×小儿体重(公斤)/成人体重(50或60公斤)
老爸老妈多药同服注意错开时间
人老了,常常是慢性病增多,可能同时服用几种西药或是中药,西医每次开药时,都会同时开出几种药物,服西药的同时,会辅以中药作调理。以目前医学来说,中药与西药各有各的理论,但两者能否配合,尚未有足够研究,在未知的情况下,最好避免同时服用两类药物治疗。
上班族服药注意要满疗程
医生所开出的药物大都以一个疗程为周期,应该全部吃完为止,才算一个疗程。不少年轻人因为工作忙,觉得病情好转就终止服药,体内病菌虽已受到抑制,然而这并非表示体内病菌被清除,应继续将药吃完,直至病菌被消除为止,否则,病菌又会“死灰复燃”。
服药禁行道
不要什么药都用温开水送服
维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属于水溶性制剂,很不稳定,遇热后容易被破坏而失去疗效。
益生菌:一些对肠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制品,用温度稍高的水服用,可能会杀灭菌群而影响药物效果。
预防疫苗:给宝宝吃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糖丸前后,都应避免食用热的食物或喝热的饮料和水,因为疫苗会在高温下被杀死而失去活性。
助消化药:一些帮助开胃助消化的药物,是通过药中所含的一种活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这种酶遇热后会凝固变性失去作用,从而达不到助消化的作用。
不要吃药后马上睡觉
服药后马上睡觉,往往会使部分药物粘黏在食道里,这样,既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又可能损伤食道,最好半小时后再睡觉。
不要漏吃药,补不补,看情况
普通的药物漏服一次没关系,但若是需长期服用的药物,漏服就会影响疗效,甚至加重病情。多数药物漏服,如已接近下次吃药的时间,就不要补服了。
不要吃药时只喝一点点水
因药物会不同程度损伤肝脏和肾脏,需用水来加速代谢,一般药物,喝60-100毫升的水,服用抗生素类、退热药、止泻药等药物时,每天至少要喝200毫升以上的水。也有服药后5分钟内不喝水的,如止咳糖浆。
不要掰碎水溶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被药片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是中成药,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可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
不要忽略服药时间
饭前服用:是指饭前1或2个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很多止泻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
饭时服用:是指在饭前或饭后片刻服用。一些开胃的或帮助消化的药物应在饭时服用。
饭后服用:是指饭后半小时或1个小时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一般来说,抗生素类等大部分药品都适合在饭后服用。
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
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试验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药浓度约降至不吸烟时的1/20。
据调查,大多数人缺乏安全用药常识,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如果药不对症,就跟服毒没什么两样,专家们认为,读懂读透药品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
五步法则教你读懂药物说明书
第一步:核对有效日期
在有效期内服药是安全服药的第一步重要环节,大部分药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有效期,另外一小部分药可能会在包装上只标明了生产日期,片剂药品的保质期多数是三年,算准时间,药品超过有效期则为过期失效,是绝对不能服用的。
第二步:确定药物的储存方法
药品说明书上都注明有该药的保存方法。合理地保存药品既能确保药效的稳定性,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多数药品均需避光,密闭并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许多生物制品需冷藏或低温保存,温度应控制在2~8℃的范围之内。
第三步:看清药物的通用名和成分
近几年处方药物的通用名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商品名,所以即使病人在不同医院所开的同一种药或同一类药也不再容易重复服用导致超剂量了。中成药制剂标的都是处方名,西药往往在标出该药商品名的同时,还标出该药的化学名,如息斯敏的化学名为阿司咪唑片,吗丁啉的化学名为多潘立酮片,有的还标明化学结构式。
第四步:认真阅读不良反应
认真阅读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提示。现在越好的药,说明书上列举的药物不良反应越多,但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发生几率很小的,如果您有说明书中所列禁忌症,切莫侥幸使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要停止用药,及时就诊,加强自我保护。另外,看看是否与自己的常用药相作用,如果自己判断不了要及时咨询医生和药剂师。
第五步:阅读核对用法、用量
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要随意擅自改变,用量过大就很有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用量过小则无法发挥药物疗效。
Tips
全家人服药处方
“一日3次”或“一日2次”,是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的代谢速度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成三段或两段,每8小时或12小时服用一次。按时吃药,才能保证体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即使孩子睡得很香,家长也应叫醒孩子,不能因不忍心叫醒孩子而耽误喂药时间。
服药安全守则
掌握宝宝的服药标准
儿童用药应根据患儿的体重,而不是根据年龄来计算剂量,因此,应经常给孩子称体重。给孩子喂药时不能随便加大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而剂量过小,病情则得不到控制,使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如何掌握科学的服药剂量呢?
方法一:按年龄计算
年龄 剂量
出生1个月内 成人剂量的1/18
2个月 成人剂量的1/14
6个月 成人剂量的1/7
1岁 成人剂量的1/5
2岁 成人剂量的1/4
4岁 成人剂量的1/3
6岁 成人剂量的2/5
9岁 成人剂量的1/2
方法二:按体重计算
小儿用量=成人用量×小儿体重(公斤)/成人体重(50或60公斤)
老爸老妈多药同服注意错开时间
人老了,常常是慢性病增多,可能同时服用几种西药或是中药,西医每次开药时,都会同时开出几种药物,服西药的同时,会辅以中药作调理。以目前医学来说,中药与西药各有各的理论,但两者能否配合,尚未有足够研究,在未知的情况下,最好避免同时服用两类药物治疗。
上班族服药注意要满疗程
医生所开出的药物大都以一个疗程为周期,应该全部吃完为止,才算一个疗程。不少年轻人因为工作忙,觉得病情好转就终止服药,体内病菌虽已受到抑制,然而这并非表示体内病菌被清除,应继续将药吃完,直至病菌被消除为止,否则,病菌又会“死灰复燃”。
服药禁行道
不要什么药都用温开水送服
维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属于水溶性制剂,很不稳定,遇热后容易被破坏而失去疗效。
益生菌:一些对肠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制品,用温度稍高的水服用,可能会杀灭菌群而影响药物效果。
预防疫苗:给宝宝吃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糖丸前后,都应避免食用热的食物或喝热的饮料和水,因为疫苗会在高温下被杀死而失去活性。
助消化药:一些帮助开胃助消化的药物,是通过药中所含的一种活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这种酶遇热后会凝固变性失去作用,从而达不到助消化的作用。
不要吃药后马上睡觉
服药后马上睡觉,往往会使部分药物粘黏在食道里,这样,既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又可能损伤食道,最好半小时后再睡觉。
不要漏吃药,补不补,看情况
普通的药物漏服一次没关系,但若是需长期服用的药物,漏服就会影响疗效,甚至加重病情。多数药物漏服,如已接近下次吃药的时间,就不要补服了。
不要吃药时只喝一点点水
因药物会不同程度损伤肝脏和肾脏,需用水来加速代谢,一般药物,喝60-100毫升的水,服用抗生素类、退热药、止泻药等药物时,每天至少要喝200毫升以上的水。也有服药后5分钟内不喝水的,如止咳糖浆。
不要掰碎水溶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被药片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是中成药,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可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
不要忽略服药时间
饭前服用:是指饭前1或2个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很多止泻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
饭时服用:是指在饭前或饭后片刻服用。一些开胃的或帮助消化的药物应在饭时服用。
饭后服用:是指饭后半小时或1个小时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一般来说,抗生素类等大部分药品都适合在饭后服用。
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
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试验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药浓度约降至不吸烟时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