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之火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在现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运用。实践证明: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形、情、境、理熔于一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索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业生面前,创设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
  例如,我们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软件: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事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老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学生学会了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创设了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也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探索方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生动有趣的实例又因表达的困难而不易讲清,于是造成了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因此,在指导学生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将庞杂的问题明晰化,将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建构打下基础,也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时,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而利用多媒体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三个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ABC,并分别作出其内角A的平分线(红色)、BC边的垂直平分线(黄色)和中线(绿色),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拖动三角形,使三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
  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这是使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能力,同时也是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前提。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教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在这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奇妙绚丽的声、光、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变维、变序的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例如:在证明“从四边形ABCD的顶点A、B、C、D向形外任意直线MN引垂线AA′、BB′、CC′、DD′,垂足分别是A′、B′、C′、D′,求证AA′+CC′=BB′+DD’。现将直线MN向上平移(多媒体演示),使得A点在直线一侧,B、C、D三点在直线的另一侧,继续将MN向上移动,使两侧各有两个顶点两种情况下AA′、BB′、CC′、DD′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相加的两条垂线段在多媒体中用同一颜色不断闪烁,直线MN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不断变化,使四条垂线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教师的同步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类比——联想——猜想——分析——归纳”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达到了落实思维训练的目的,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训练和提高。
  总之,教师“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探索;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探”互补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真正去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其他文献
我校位于县区的最北端,是县里发展的重要区域乡镇,却是一所只有10个教学班、不足六百人的农村中学。因为客观条件限制,生员不足,场地小,体育器材奇缺,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故学校体育工作还需加大开展力度,尤其是大课间活动。课间操作为学校作息制度的教育手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更是学校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同时也
期刊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心。”“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我认为,教育学生首先要有爱心,要循循善诱,时刻尊重、信任他们,相信爱能创造奇迹。  刚接手这个班时,就听别的老师说起班里的一个男生,虽然聪明,但学习成绩一般,性情孤僻,多次触犯校纪校规。初二时,曾因
期刊
我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已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年。作为初中一线教师的我,尽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对初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自认为是比较熟练r 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是用现有教参的答案固定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还是彰显学生的个性思维,对文本大胆质疑?是为追求功利去热衷于解题的操作,还是重视整个
期刊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各种教育途径都应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导;反过来,体育锻炼又能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体育活动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之中。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教育 
期刊
事实证明: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离婚率上升,外出务工人数上升,这使得很多孩子都成为心灵的“孤儿”。而我们朝鲜族学校的学生更是令人心痛,作为班主任的我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我们班级里绝大多数学生是属于单亲子女,或者是留守孩子,甚至有五分之一的孩子竟是父母不管,由亲戚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让我
期刊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思想,创设各种教育环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千方百计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在指导命题、写作、评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自由命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提到写作文,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诱因。好的题目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
期刊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有所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才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进行新的探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培养他们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对学生进行“质疑”的学习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教学生“在什
期刊
在中小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总目标、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在已知领域里有新的突破,在未知领域里有新的发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实践中,笔者认为:创造条件适时引导,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启迪学生求异思维等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适时引导,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引导
期刊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全世界民族之林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社会方方面面的创新性人才和建设性人才,肩负着民族教育的特殊使命。但教学又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具有明晰而深
期刊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和浑浑噩噩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教师的职业要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要求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