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处理好就业问题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难题,是缓解城镇收入差距的重要思路,进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条件。本文从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性角度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及原因基础上,从法律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就业与收入分配良性互动关系的具体思路,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收入分配;城镇困难群体;可持续就业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0-0057-04
  从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来看,收入差距是导致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从而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因为收入约束没钱进行消费是最简单的道理,而就业问题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因素。特别是辽宁处于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了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最终造成经济发展的成果未被有效共享。在辽宁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找到城镇困难群体可持续就业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有效促进内需,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一、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现状
  (一)辽宁城镇困难群体收入分配概况
  作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收入分配与就业是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辽宁转型期的重要发展阶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收入分配与就业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意义重大。近年来,总体上辽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也有显著提高。辽宁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倾向于民生方向改革,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但总体上,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辽宁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各阶层收入差距仍然很突出。从各市情况来看,2012辽宁14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基本较上年度增长都在13%以上,其中,抚顺增长最高为16.1%。,相对而言,沈阳和大连增长速度较慢,分别为13.3%和13.1%。沿海城市和辽西北的城市保持了较高的增长[1]。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辽宁收入最高的行业如垄断程度高和新兴行业,而收入低的行业基本上是传统和竞争性行业。从收入阶层来看,辽宁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差距较大,表明辽宁省的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上。具体的,初次分配方面,低收入者的收入问题得不到有效提高,特别是一些城镇原有困难群体和农村进城务工困难群体的就业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其收入水平低加上不稳定状态,导致了分配差距趋势的扩大。加上普通困难市民一般从事的都是非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在再分配环节,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的力量不可低估。而目前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在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状态也影响了其就业状况,进而严重影响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基本现状
  一般来讲,就业状况对收入差距影响较大,特别是辽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工业基地建设中进城务工人员和失业下岗人员增多,其收入状况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从理论上来讲一般城镇困难人口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为主的传统城镇贫困人口;二是20世纪90年代后转型期的以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性贫困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城镇贫困阶层,通常被称为新城镇贫困人口。辽宁省在全省转方式、促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困难群体就业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必将对解决城镇困难群体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从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2006-2011年辽宁城镇就业状况平稳,保持了4%的水平。然而,这一数据无法反映出未被登记的失业人群的实际失业情况。统计数据一般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者为准,但实际上仍存在大量的贫困群体未被统计,他们仍然处于临时就业或者未就业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大学毕业生等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性难题凸显。
  1.历史性和转轨性致贫者就业人数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经历了巨大危机,素称“东方鲁尔”的沈阳铁西区因为大批国企停产半停产、大批工人放假离岗而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度假村”,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主要对国企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约180万名国企下岗职工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工程。但涉及数十万下岗职工的厂办大集体问题,一直未能根本破解。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城镇困难群体就业也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原有的城市稳定的就业体系被打破,致使部分家庭陷入困境,这是改革和社会转型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现代社会发展必然要为此买单。
  2.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贫困群体就业连续性差。辽宁老工业基地在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就业政策致使企业内部沉淀了大量冗员,这部分职工实际处于隐性失业状态。他们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无法脱离体制性保护,因而在重新择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也有大量的下岗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但是因种种原因未被统计,隐性就业现象成为常态。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决定了城镇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缺乏,加上就业压力无法在政策范围内得到有效缓解,无法保持就业连续性,因收入不稳定而再次陷入贫困的概率较大。
  3.大学生毕业峰值,就业难度凸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的一个突出现象。近年来,大学扩招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同年会出现大量毕业大学生,2013年辽宁省预计高校毕业生人数27.2万,比2012年增加80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2]。而往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并未参加失业登记,有的农村学生仍然留在城市复习考研、考公务员,有的在寻找就业机会,有的在打零工,这部分急需就业的学生队伍数量惊人,给原本压力巨大的城市就业增添了新的难题。   依据辽宁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2年,辽宁生产总值是逐年提高的,但其增长速度却明显处于下降趋势。这与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不无关系,促进就业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找到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的具体原因,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二、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居民生活问题的根本,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是目前辽宁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总体经济低迷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是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尚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难题的根本原因。具体的,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
  (一)下岗失业者自救能力差,缺乏就业优势
  下岗失业者自救能力差,缺乏就业优势,这是其就业难题的主观因素。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产生的下岗失业者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工作技能的人就比较容易寻找到工作,或者在政府安置的再就业岗位中保持就业的连续性。而那些自身素质差的、缺乏就业技能者,就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临时就业也很难保持连续性。辽宁省也受中央政策影响,比如受出台的“八项规定”的影响,公款消费受到了一定的遏制,据统计,2012年餐饮业同比2011年增幅不到10%,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高端餐饮开始裁员,直接导致一些收入较低、保障性差岗位的服务员失业,进而致使其陷入新一轮的就业困顿之中。
  (二)政府政策帮扶能力有限,无法实现人人就业
  政府政策帮扶能力有限,这是导致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的客观因素。政府政策帮扶在促进就业中作用举足轻重,但政府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无法实现人人就业。特别是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过程中,政府加大力度对国企改革中约180万名下岗职工实施了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将这部分人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工程中,然而,受政府财力限制,数十万厂办大集体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破解。此外,目前辽宁省大学毕业生高峰期,除了短期内大学生申报失业、参与就业援助计划、选调村官等措施外,尚无法准确把握这类人群的实际就业趋势,加上进城农民工的流动性等特点,光靠政府行为无法实现更高的就业率。
  (三)新增城镇困难群体社会保障缺失,易再次陷入贫困
  新增城镇困难群体社会保障缺失,也是导致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的重要客观原因。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性,而进城务工者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工地的临时工随时面临工伤和医疗等问题,实际上很多农民工并没有得到政府政策范围内的保障,更不用提城市融入问题了。由于农村的土地被强征,土地流转等原因,部分农民开始尝试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部分人一般具有文化层次较低、就业技能差等特点,缺乏市民应该具有的社会保障,因此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很容易在城市生活中陷入贫困。
  (四)高校未充分提供准确就业信息平台,易丧失就业机会
  高校未充分提供准确就业信息平台,这是导致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具体原因之一。目前辽宁高校除了在学校主页设置就业板块一栏之外,鲜有高校能够在课堂上强化学生就业信息,以及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大学生在漫长的大学生活中,一般就是以课堂上基础理论的学习为主,课堂中鲜有老师对学生专门的职业培训思想的传授,更不用提课后的职业实践锻炼了。因此,大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融入就业市场竞争而丧失就业机会。
  此外,从就业权利来看,当前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因性别、地域、户籍、种族、年龄、容貌或其他与岗位职责无关的条件因素而受到的歧视现象严重,这种在录用环节以及工资待遇方面的就业歧视使部分农民工、残疾人等收入减少甚至丧失就业机会。就业权利的丧失是劳动力市场缺乏法律规范的重要表现,也突出反映了目前收入差距的原因。
  三、促进城镇困难群体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推动城镇困难群体就业,以做大做好“蛋糕”为目标的同时要合理分好“蛋糕”是建立就业与收入分配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辽宁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针对目前辽宁收入分配状况,制度设计要兼顾激励就业和约束依赖失业救济金的行为,同时要保护劳动者合法就业权益,这是健全有活力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开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增强困难群体就业制度保障
  2012年辽宁省就业促进条例的实施,各地积极实践,制定了相应的就业战略,如鞍山市“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把保民生、促就业融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使鞍山市的就业工作走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但总体来看,目前在各地自律不足、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的情况下,尚未形成对城镇困难群体就业的有效监管机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严格执法维护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合法就业权益,打击各类侵害这部分弱势群体就业权的行为,是促使城镇困难群体就业的法律制度保障。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辽宁城市新增困难群体就业保障纳入就业法律体系中,并增加政府基层工作投入,特别是稽查人员队伍亟须壮大,并严格考核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以免寻租行为的经常性发生,以此确保实现政府就业战略充分落实。在定期对政府的就业策略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实施通过政府雇员和特殊培训等方式吸纳弱势群体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就业战略。比如从2005年开始,辽宁首次以招聘政府雇员的方式促进就业,吸引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3]。这种新兴岗位发展延续至今,为推动我省就业市场发展增添了活力。但这种岗位一般要求具有本科学历以上,对于部分就业困难者还是有一定的门槛限制和难度。但无疑为部分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待业青年提供了就业的良机。
  (二)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困难群体就业市场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是为协调初次收入分配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创造条件,从而为合理分配提供基础。这是辽宁实现全面小康和幸福辽宁的重要保障。调整产业结构以此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辽宁省要以实现大工业作为目标,加大对大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工业区为平台,发展现代工业经济。从而凸显辽宁老工业基地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为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提供有利就业环境。财政分配理应更好地承担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特别是为实现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摆脱贫困,扩大内需方面提供保证。依据目前辽宁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够的情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大服务业的竞争优势,比如重点园区建设能够尽快有效实现劳动力就业。
  (三)完善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融入社会
  目前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加上历史性因素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城市待业成为特殊的城镇困难群体,有的大学毕业生与城市农民工在劳务市场竞争,其收入甚至低于部分农民工,成为全省整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为缓解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改善收入差距现状,扩大经济增长,除了要做好“善后”工作外,就业预警机制建设必不可少。具体的,应依据学生特点,切实加强校企合作的规范性,完善校企合作。并使其制度化,以此增强困难群体就业的制度保障。可以尝试学习部分高校校企合作的典型例子,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着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就业实践能力。学校特别是应与广泛吸纳劳动力的民营企业合作,并与之建立常态联系,以学生实习的方式,实现共赢。
  ?穴四?雪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困难群体安心就业
  就目前来看,政府通过对城镇困难群体实施转移支付是可行和有效的。数据显示,2012年辽宁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00亿元[4],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13年辽宁省保持了振兴以来的良好势头,这不仅体现了全省经济增长的态势,同时也为促进对城镇困难户实施财政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完善对城镇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安心就业,这对于实现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良性增长意义重大。具体的应做到:在不影响其他财政支出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用以推动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化建设,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如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农民工等新增城镇困难群体,应给予相应市民待遇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使其充分享受医保、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险待遇,这一政策能够促使城镇困难群体安心就业,也必将有利于降低市民的收入差距,并拉动内需,进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
  总的来说,当前辽宁省城镇就业处于矛盾凸显期,在收入分配格局正逐步合理调整的过程中,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应共同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就业体制,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以及劳动者个人联动机制的建立,才能够尽快完善目前的就业体系建设,为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后应该提出的是,如何实现低收入者的收入倍增计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难点,特别是收入渠道无法准确评估的情况下,如何有效促进就业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居民人均收入排行 大连成亚军盘锦夺冠[N].半岛晨报,2013-01-22.
  [2]吴世勇.辽宁高校毕业生人数今年预计达27.2万[N].辽宁日报,2013-05-18.
  [3]葛红霞.辽宁中部七城市招聘会首次招聘政府雇员[DB/OL].新华网,2005-04-24.
  [4]方亮.辽宁地方财政收入破3100亿成为北方第一富省[N].辽宁日报,2013-01-0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其他文献
[摘 要]实现中国社会发展,实现人和社会的现代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就其途径、道路、方式和方法而言,必须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理念,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统筹兼顾与社会和谐。  [关键词]发展理念;中国特色;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统筹和谐  [中图分类号]B03;D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当下,部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以及制度缺失,是导致党脱离群众的三个主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正是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根据这一精神,绍兴市以乡镇干部为主体,设计实施“民情通”为载体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融合党群沟通、利益整合以及政策输出等环节,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民情工具的普及使用、民情信息的动态更新、民情分析的有效运用以
期刊
[摘 要]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请愿权;信访权;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发使用新能源已成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丰富、洁净和可再生的新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均从能源安全战略角度出发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也是我国未来保障能源供应、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  [
期刊
[摘 要]公共选择理论对现实中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学理上的解释。提出“理性的无知”导致了公民不参与投票,“集体行动逻辑”是公民不参与团体行动的原因。公共选择理论这些具有启示性的解读为我们解决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可以从构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信息机制、激励机制与规模问题三方面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选择理论;信息机制;激励机制  [中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特别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要求,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培养造就好干部队伍现实需要的战略高度和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抓好
期刊
[摘 要]本文对辽宁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辽宁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辽宁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辽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38-03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
期刊
[摘 要]目前,辽宁省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对主导市场过于依赖,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同国内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等政策建议,应对目前辽宁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条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欲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土壤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中国的文化土壤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但以往学者对中国文化土壤的研究视线基本上都停留在甚至可以说局限在中国儒家身上,思路远远没有打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绝不限于儒家,其他流派的思想文化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例如中国的墨家思想即是如此。选取
期刊
[摘 要]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但是,强调经济发展绝不能忽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本身是人的生活和实践及其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里,人是根本、主体、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物则属于人,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服务的;人为自身目的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各种对象、关系、规范、制度则是人的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方式和形式;经济活动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文化、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