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中意之间的国际谈判经过两周的交锋仍未分出胜负。意方谈判代表要求中方降低35%的费用,中方坚持意方提升15%的经费。意方代表终于显现出了不耐烦的神色,从包中掏出一张机票,在中方团队的面前摇晃着,说再不拿出诚意他就要乘坐当天下午的飞机回国了。中方团队中有些成员开始慌张,真担心失去这个上亿元的项目,可谈判代表不紧不慢,依旧坚持着原有的态度。
最终合同按中方意见签订了,意方代表也没有离开。
团队庆功时有人问谈判代表为什么没有上意方的当,代表说:只因为他的脚尖从未转向门的方向。
中方代表运用了微表情理论,分析的结果是:脚出卖了意方代表的真实想法。嘴上威胁着要离开的人,尽管手中握着机票,但他的脚仍然接收到大脑的支配信号,明确地知道自己是要留在原地的。如果他真的想逃跑,那么他的脚会不自觉地指向门的方向。
据说除了大企业进行重要谈判时会请微表情专家到场,FBI破案时也需要微表情专家的分析助力。你一定想起了被众多媒体和心理学书籍热议的美剧《LIE TO ME》,剧中男主角通过肉眼就能辨识谎言,堪称人体测谎仪。剧迷们自学了不少微表情理论,比如男人说话时揉鼻子就是在说谎;人的眼睛向左看是回忆思考,向右看是说谎;边摇头边肯定,是在说谎……不少畅销书也传递着微表情传奇的功能:FBI识人秘籍,1秒学会读心术,谎言逃不过你的眼睛等等噱头,让人们相信,学会了微表情的辨别术,就能像X光机一样看穿一切了。
不要再被FBI黑色西装搭配太阳镜的帅气造型蒙蔽了。一位知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用摄像机录下实验对象说谎或阐述事实的过程,播放给不同行业的人看。结果显示,教师识别谎言的能力最强,达到60%以上;FBI的正确率最低,还没有触及50%的平均线。老师们解释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大概就是看到一张脸就知道对方在说谎;FBI掌握的理论体系却相当庞大,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微表情。
微表情小课堂
微表情虽然没有过于神奇的作用,但确实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不同表情的间隙,或者某一个表情里,面部会无法自制地展现出大脑的信息。这个信息泄露的过程,就是微表情,而整个过程最短可持续1/25秒。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10%的人能够察觉到微表情的存在。尽管微表情会被人们的眼睛忽略,但大脑仍然会受到影响。正如同样是保持笑容的面孔,在表示友好的“微笑”表情中,增加1/25秒的“嗤笑”,人们则会判断这张面孔是“不可信任”或者“狡猾”的。肢体动作也包含在微表情的范畴内,同样会对大脑产生影响。
微表情是心理应激的一部分,不受思想的控制,当然无法伪装。再擅于隐藏真实想法的人,在有效的刺激下,也会无法抑制地出现微表情,而伪装是在微表情出现过后的表演。因此,微表情是了解个人内心想法的准确线索。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以某原始族群为实验对象,做了一系列关于表情认知的实验。这个族群未接触过现代文明社会,未发展农业,以在深山中打猎为生。实验中,该族群人能正常分辨高兴、伤心、愤怒、厌恶和轻蔑等基础表情,但对恐惧和惊讶无法分辨。原因就在于,打猎时大型猎物出现的时候,人的惊讶和恐惧是同时产生的,经过长年累月的遗传及环境影响,致使该族群对人类基础表情认知不完善。
文化差异和个人习惯的不同,会使微表情在理论基础上有所变化。利用微表情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时,既要了解这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又要了解这个人的表情习惯,也就是他的表情基准线。
以基准线为根据,微表情才更为科学。比如某人颈椎有伤,头习惯性地向前探,说话时偏向左边,无论何种谈话,他都会保持这样的姿态。那么微表情理论中,头自然偏向一侧是心理放松、非常舒适的状态,就不适用于这个人。
微表情之于商人,是谈判的利器;之于警察,是审讯的突破口;之于老师,是教育的指引;之于上班族,则是获得好工作、升值加薪的捷径。
Situation2沟通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是否受到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欢迎有多重因素,但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职场人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
同样的沟通内容,用不同的语气阐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除了对语言技巧的把握之外,微表情在沟通中传递着语言无法表明的信息;沟通效果一般由语言文字、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三部分组成,语言文字占7%,有声语言占38%,而肢体语言占比高达55%。可该怎样有效地利用微表情把握肢体语言呢?
腿-脚 脚总是能够如实表达一个人的感觉和意图。 脚和腿的动作可以告诉别人你的感觉如何,自信?轻浮?高兴?紧张?受胁迫?害羞?还是想离开?
以坐姿沟通时,躯干保持静止,但是腿和脚在不停摆动,大部分情况是有些不耐烦或是希望尽快将事情的进度向前推进。
左右摇晃的脚,被称作“快乐的脚”,就像有开心的事发生时头会不自主的左右点动一样,是肢体对于快乐刺激的反应。一旦腿脚的轻摇变成“踢”的动作,那代表当事人对于周围发生的事物回应可能是消极的,恨不得一脚把它踢开。
双腿叉开是一种人要捍卫私人空间时常做的动作,可以代表“这是我的地盘,我谁都不怕”或者“在这儿我说了算”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想引起别人重视,或怕被别人看扁的时候,常会做出双腿叉开的动作。
双腿交叉时,双方交谈得很愉快,放在上面的那条腿的脚尖会指向对方的方向。 相反,交谈得不愉快,那么放在上面的那条腿的脚尖会指其他的方向。
沟通时看到对方的脚左右摆动,代表心情良好,可以探讨些并不容易接受的事情;如果脚前踢,代表开始厌烦,可以考虑另约时间沟通;对方叉腿而坐,就暂时把影响对方地位或自信心的内容去除,或者可以先肯定对方的成绩、贡献和地位。
当交谈方突然将脚踝锁在椅子腿上,是冻结反应的一部分,说明动作实施者的不适、焦躁或不安。有研究证实,人们说谎时会故意限制他们的手臂和腿部的动作。看到这样的动作时,就该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信息真伪了。
手臂-手
手和手臂在沟通中负责了更多的肢体信息,即使语言不通时,比手划脚都能够进行沟通,聋哑人更是能够用手语表达出所有的意思。手部的动作可作为语言沟通的补充,丰富传递的信息。
站立沟通时,手叉腰,大拇指冲后,说明这个人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如果冲前,则是一种疑问的态度的流露。
对方将自己的双臂收回,通常是将手放在背后,那么这是他希望与讲话人保持一定距离。这一动作有时也称为“帝王的站姿”,它表达的意思是“不要靠近”。喜欢背手走路的人通常思想成熟或城府较深。
手指张开并且指尖按于桌面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自信和权威的动作。在地位较高的人群中,经常能看到把手插入口袋,但将拇指伸出口袋的动作,这是一种高度自信的表现。手指搓动手掌或搓动双手,则是用来缓解不安或紧张的;十指交叉紧扣,是典型的缺乏自信或紧张的手势动作,潜意识是祈祷。
沟通时,尽量手臂放松自然下垂,希望表达对自己所说内容极度自信时,可以摊开手掌,向对方的方向轻微点指。
看到沟通对象十指紧扣时,应该考虑谈话内容让对方无所适从,并没有十足把握;而对方把手背后时,则可以放心将事情托付给对方,至少他相信自己有把握完成你所说的事。
头-五官
沟通过程中,头部和五官是最能体现沟通态度的身体部位。
头:人只有在感觉非常舒服的时候才会倾斜头部,尤其是将自己的头倚放在他人的身上;感到不安、不适、恐惧或忧虑时,人们会用手掩盖颈窝;举棋不定、遗憾或者感到某种不适时会摩擦前额。
眼:想表示对别人的轻视时,可能就会眯起眼睛、闭上眼睛或遮住眼睛,进行视觉阻断,在受到拘束时不只会眯起眼睛,还会压低自己的眉毛;而瞳孔扩张,眉毛弯成弓形,眼睛睁大时,则是我们因见到某人而兴奋不已,或充满自己抑制不住的积极情感时可能会出现“闪光灯眼”。当我们感到兴奋、烦乱、紧张或忧虑时,眼睛眨动的频率就会提高;放松下来,它又恢复正常。当一个人感到压力时,他眼睛眨动的频率就会增加。
嘴:圆满的嘴唇说明一个人感到比较满足。遇到压力时,人们常会把嘴唇藏起来或把它拉紧;嘴唇挤压反映的是压力或忧虑,这种动作很可能是发展为嘴唇消失;当嘴唇被藏起来时,嘴角会下拉,情绪和自信会跌至谷底,而忧虑、压力和担心等会急速上升;表示不同意时会常常缩拢嘴唇。
沟通时,对方眼睛倾斜,嘴角挂着冷笑,是一种表达轻视的举动。见到这样的表情时,就可以停止沟通了,这种表情反映一种不尊重,就像在说“我不在乎你或你的想法”。
如果对方在沟通过程中咬着嘴唇,或者不自觉地收拢嘴唇,说明你们的交谈给对方比较大的压力,可以考虑给对方一些思考的时间。
最终合同按中方意见签订了,意方代表也没有离开。
团队庆功时有人问谈判代表为什么没有上意方的当,代表说:只因为他的脚尖从未转向门的方向。
中方代表运用了微表情理论,分析的结果是:脚出卖了意方代表的真实想法。嘴上威胁着要离开的人,尽管手中握着机票,但他的脚仍然接收到大脑的支配信号,明确地知道自己是要留在原地的。如果他真的想逃跑,那么他的脚会不自觉地指向门的方向。
据说除了大企业进行重要谈判时会请微表情专家到场,FBI破案时也需要微表情专家的分析助力。你一定想起了被众多媒体和心理学书籍热议的美剧《LIE TO ME》,剧中男主角通过肉眼就能辨识谎言,堪称人体测谎仪。剧迷们自学了不少微表情理论,比如男人说话时揉鼻子就是在说谎;人的眼睛向左看是回忆思考,向右看是说谎;边摇头边肯定,是在说谎……不少畅销书也传递着微表情传奇的功能:FBI识人秘籍,1秒学会读心术,谎言逃不过你的眼睛等等噱头,让人们相信,学会了微表情的辨别术,就能像X光机一样看穿一切了。
不要再被FBI黑色西装搭配太阳镜的帅气造型蒙蔽了。一位知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用摄像机录下实验对象说谎或阐述事实的过程,播放给不同行业的人看。结果显示,教师识别谎言的能力最强,达到60%以上;FBI的正确率最低,还没有触及50%的平均线。老师们解释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大概就是看到一张脸就知道对方在说谎;FBI掌握的理论体系却相当庞大,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微表情。
微表情小课堂
微表情虽然没有过于神奇的作用,但确实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不同表情的间隙,或者某一个表情里,面部会无法自制地展现出大脑的信息。这个信息泄露的过程,就是微表情,而整个过程最短可持续1/25秒。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10%的人能够察觉到微表情的存在。尽管微表情会被人们的眼睛忽略,但大脑仍然会受到影响。正如同样是保持笑容的面孔,在表示友好的“微笑”表情中,增加1/25秒的“嗤笑”,人们则会判断这张面孔是“不可信任”或者“狡猾”的。肢体动作也包含在微表情的范畴内,同样会对大脑产生影响。
微表情是心理应激的一部分,不受思想的控制,当然无法伪装。再擅于隐藏真实想法的人,在有效的刺激下,也会无法抑制地出现微表情,而伪装是在微表情出现过后的表演。因此,微表情是了解个人内心想法的准确线索。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以某原始族群为实验对象,做了一系列关于表情认知的实验。这个族群未接触过现代文明社会,未发展农业,以在深山中打猎为生。实验中,该族群人能正常分辨高兴、伤心、愤怒、厌恶和轻蔑等基础表情,但对恐惧和惊讶无法分辨。原因就在于,打猎时大型猎物出现的时候,人的惊讶和恐惧是同时产生的,经过长年累月的遗传及环境影响,致使该族群对人类基础表情认知不完善。
文化差异和个人习惯的不同,会使微表情在理论基础上有所变化。利用微表情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时,既要了解这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又要了解这个人的表情习惯,也就是他的表情基准线。
以基准线为根据,微表情才更为科学。比如某人颈椎有伤,头习惯性地向前探,说话时偏向左边,无论何种谈话,他都会保持这样的姿态。那么微表情理论中,头自然偏向一侧是心理放松、非常舒适的状态,就不适用于这个人。
微表情之于商人,是谈判的利器;之于警察,是审讯的突破口;之于老师,是教育的指引;之于上班族,则是获得好工作、升值加薪的捷径。
Situation2沟通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是否受到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欢迎有多重因素,但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职场人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
同样的沟通内容,用不同的语气阐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除了对语言技巧的把握之外,微表情在沟通中传递着语言无法表明的信息;沟通效果一般由语言文字、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三部分组成,语言文字占7%,有声语言占38%,而肢体语言占比高达55%。可该怎样有效地利用微表情把握肢体语言呢?
腿-脚 脚总是能够如实表达一个人的感觉和意图。 脚和腿的动作可以告诉别人你的感觉如何,自信?轻浮?高兴?紧张?受胁迫?害羞?还是想离开?
以坐姿沟通时,躯干保持静止,但是腿和脚在不停摆动,大部分情况是有些不耐烦或是希望尽快将事情的进度向前推进。
左右摇晃的脚,被称作“快乐的脚”,就像有开心的事发生时头会不自主的左右点动一样,是肢体对于快乐刺激的反应。一旦腿脚的轻摇变成“踢”的动作,那代表当事人对于周围发生的事物回应可能是消极的,恨不得一脚把它踢开。
双腿叉开是一种人要捍卫私人空间时常做的动作,可以代表“这是我的地盘,我谁都不怕”或者“在这儿我说了算”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想引起别人重视,或怕被别人看扁的时候,常会做出双腿叉开的动作。
双腿交叉时,双方交谈得很愉快,放在上面的那条腿的脚尖会指向对方的方向。 相反,交谈得不愉快,那么放在上面的那条腿的脚尖会指其他的方向。
沟通时看到对方的脚左右摆动,代表心情良好,可以探讨些并不容易接受的事情;如果脚前踢,代表开始厌烦,可以考虑另约时间沟通;对方叉腿而坐,就暂时把影响对方地位或自信心的内容去除,或者可以先肯定对方的成绩、贡献和地位。
当交谈方突然将脚踝锁在椅子腿上,是冻结反应的一部分,说明动作实施者的不适、焦躁或不安。有研究证实,人们说谎时会故意限制他们的手臂和腿部的动作。看到这样的动作时,就该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信息真伪了。
手臂-手
手和手臂在沟通中负责了更多的肢体信息,即使语言不通时,比手划脚都能够进行沟通,聋哑人更是能够用手语表达出所有的意思。手部的动作可作为语言沟通的补充,丰富传递的信息。
站立沟通时,手叉腰,大拇指冲后,说明这个人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如果冲前,则是一种疑问的态度的流露。
对方将自己的双臂收回,通常是将手放在背后,那么这是他希望与讲话人保持一定距离。这一动作有时也称为“帝王的站姿”,它表达的意思是“不要靠近”。喜欢背手走路的人通常思想成熟或城府较深。
手指张开并且指尖按于桌面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自信和权威的动作。在地位较高的人群中,经常能看到把手插入口袋,但将拇指伸出口袋的动作,这是一种高度自信的表现。手指搓动手掌或搓动双手,则是用来缓解不安或紧张的;十指交叉紧扣,是典型的缺乏自信或紧张的手势动作,潜意识是祈祷。
沟通时,尽量手臂放松自然下垂,希望表达对自己所说内容极度自信时,可以摊开手掌,向对方的方向轻微点指。
看到沟通对象十指紧扣时,应该考虑谈话内容让对方无所适从,并没有十足把握;而对方把手背后时,则可以放心将事情托付给对方,至少他相信自己有把握完成你所说的事。
头-五官
沟通过程中,头部和五官是最能体现沟通态度的身体部位。
头:人只有在感觉非常舒服的时候才会倾斜头部,尤其是将自己的头倚放在他人的身上;感到不安、不适、恐惧或忧虑时,人们会用手掩盖颈窝;举棋不定、遗憾或者感到某种不适时会摩擦前额。
眼:想表示对别人的轻视时,可能就会眯起眼睛、闭上眼睛或遮住眼睛,进行视觉阻断,在受到拘束时不只会眯起眼睛,还会压低自己的眉毛;而瞳孔扩张,眉毛弯成弓形,眼睛睁大时,则是我们因见到某人而兴奋不已,或充满自己抑制不住的积极情感时可能会出现“闪光灯眼”。当我们感到兴奋、烦乱、紧张或忧虑时,眼睛眨动的频率就会提高;放松下来,它又恢复正常。当一个人感到压力时,他眼睛眨动的频率就会增加。
嘴:圆满的嘴唇说明一个人感到比较满足。遇到压力时,人们常会把嘴唇藏起来或把它拉紧;嘴唇挤压反映的是压力或忧虑,这种动作很可能是发展为嘴唇消失;当嘴唇被藏起来时,嘴角会下拉,情绪和自信会跌至谷底,而忧虑、压力和担心等会急速上升;表示不同意时会常常缩拢嘴唇。
沟通时,对方眼睛倾斜,嘴角挂着冷笑,是一种表达轻视的举动。见到这样的表情时,就可以停止沟通了,这种表情反映一种不尊重,就像在说“我不在乎你或你的想法”。
如果对方在沟通过程中咬着嘴唇,或者不自觉地收拢嘴唇,说明你们的交谈给对方比较大的压力,可以考虑给对方一些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