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奇珍“大定通宝”背“申酉”折十型银质大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定”是金朝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时的年号。完颜雍是太祖阿骨打的孙子,公元1161年当海陵王南下攻打南宋之时,在金东京(今辽宁辽阳)发动政变,即位称帝。当时面临着北方契丹人起义、统治者内部派系矛盾、南宋抗金三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威胁着他的统治地位。完颜雍即位就改元“大定”,表示要使金朝安定下来。
  据史书记载,完颜雍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他博览经史,崇尚儒学,熟悉汉族帝王的统治思想和方法。他虚心纳谏,任人唯贤,生活节俭。在治理国家上采取刚柔并用的策略,主张仁政、宽政。如:对北方人民起义采取镇压与招降两手。1162年初,派右副元帅完颜谋衍率领大军,镇压窝翰领导的契丹人起义,并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能自动投降皆不问罪。同年9月,窝翰被俘,契丹人起义失败。为了稳定政局,完颜雍对各派势力采取兼容并包政策,不管过去拥护自己或反对自己,支持海陵王或反对海陵王的,都加以任用。对海陵王时的宰相张浩,也给予连任宰相。又如对政敌纥石烈志宁,他抛弃前嫌,并任命其为临海节度使、左副元帅、平章政事。他的兼容并包政策,调整了统治者内部矛盾,使政局逐步稳定。对于南京抗金问题,完颜雍采取以战促和的战略,并无意扩大事端,1163年击败宋军后,于1165年宋金和议,史称“隆兴和议”,从此“南北讲好,与民休息”(《金史·世宗纪》)。此后三十余年,两国未发生较大的战争。
  在内外取得初步安定之后,着手进行改革。首先整顿吏治,严惩官吏贪赃枉法,革除前朝弊政。再次在经济上奖励农桑、发展畜牧业、注意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实行免奴为良措施,对于辽代遗留下的近似奴隶的“二税户”,均释放为民。又广开榷场,规定商税法,平均赋税徭役,开铸铜钱,以活跃市场,发展贸易。还取消金银矿税,让人民自行开采等等。史称“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金史·世宗纪》)。“大定”时期是金朝社会最稳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故而金世宗完颜雍被称为“小尧舜”。
  笔者藏有一枚金世宗时期所铸的“大定通宝”,钱体较为厚重,直径41毫米,厚5.5毫米,重55克。包浆似旧非旧,似新非新,钱面无锈迹,掷地有弹性,敲打有响声,不属铜钱与铅钱,应是银质币。正面“大定通宝”四字为仿瘦金体,笔划秀雅清晰。背面穿口上“申”下“酉”,楷书字体,端庄严谨。钱的表面和边缘有拼撞过的痕迹,虽经八百余年,仍银光闪亮,品相较好。
  查对钱谱,“大定通宝”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型;材质有:铜、铁、银及鎏金;背文有:申、酉、星、月、花纹等图案。惟独不见“申酉”同在一体的“大定”钱。这枚“大定通宝”背“申酉”大钱,难道是当今的臆造品?
  经过多年的查阅,终于在陈达农编著的《古钱学入门》书中,找到了文字根据,得到了完满的答案。其一,对银质钱问题,书中说:“另一种称作‘和银钱’,金大定大型小平钱及折二阔缘钱,可推为典型作品,白似鱼鳞、微泛着光,它的成色在七成左右。”(原书66页)如此说来,笔者这枚也是白似鱼鳞,微泛青光的“和银”钱了。其二,对“纪干支”钱问题。在书内“纪干支表二”中有,其中纪“申”一栏的钱有:康熙福、大定穿上、穿下、合面四种;纪“酉”一栏的钱有:康熙福、大定穿上、穿下三种;纪“申酉”一栏的钱有:大定穿上下一种(原书206页、207页)。书中还编有“中国古钱幕文歌”,歌词其中有:“大定范申酉,分列上下首,小平信守得,折十保守”一句。(原书242页)看来,这枚大定背“申酉”钱在古钱书中是有记录的,并非当今臆造之物。笔者多年疑惑,也就迎刃而解。其三,书内还写着:“金代钱中,‘正隆’、‘大定’及背‘申’、‘酉’纪年小平钱流传尚多,折二以上皆少见,‘大定’折二阔缘和银钱佳。特大钱奇珍。”(原书125页)读者看后,收获良多。陈达农编著的《古钱学入门》内容丰富,精妙绝伦,确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大定通宝”背“申酉”纪年钱,究竟铸于何时?按《中国历书纪年表》推算,金朝“大定”年号从公元1161年至1189年共29年,有三次“申”、“酉”年出现过,第一次是大定四年(甲申,公元1164年)、大定五年(乙酉,公元1165年);第二次是大定十六年(丙申,公元1176年)、大定十七年(丁酉,公元1177年)。这两次“申”、“酉”还未铸铜钱。第三次是大定二十八年(戊申,公元1188年)、大定二十九年(巳酉,公元1189年)。“大定通宝”钱是1178年开始铸造,那么背“申”、“酉”的“大定”钱,就是在第三次“申”、“酉”年中所铸,背“申”铸于1188年,背“酉”铸于1189年,而背“申酉”纪年钱,就铸于这两者之间的交接时间了。这个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因而“大定”背“申酉”钱,也就非常罕见了。
  笔者这枚“大定通宝”钱,材质是“和银”,背文是“申酉”,又是折十厚重型,当属金朝钱中的珍品、奇品,目前仍是仅见品。故借贵刊展示,供专家泉友鉴赏品评。图文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艺术的发展如江河后浪推前浪那样,不断地推进叠加着能量,继而一泻千里地融汇流淌于海的无尽天际。彩塑艺术,正如江河那样,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质朴醇厚的原始艺术,至雄健富于装饰美的殷商之风,到魏晋南北朝的超脱飘逸,隋唐的细腻饱满,宋元明清以探求生活中人的形象,赋予典雅的装饰之风,在其渐进流变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彩塑艺术风格,并日臻精炼与成熟。“泥人张”彩塑艺术就是在这五千年文化的长河以及特定地域文化的滋
期刊
瓯江的水,源出于丽水的百山祖。八百里苍龙脉动,千回百转,奔腾到东海,如同伟大母亲甘甜的乳汁,无私地孕育了大河两岸的万千生灵,铸就了无边的氤氲气象、勃勃生机,谱写了诗画山水人文厚重的乐章。江之首有龙泉的宝剑、青瓷;浪到中流,呈现给人世的是奇珍青田冻石;当最后深情地扑向大海的瞬间,一个龙回头,它把百工的纤巧技艺永久地留给那片土地,于是星斗般洒落了瓯绣、瓯塑、瓯柑……当然,还有那些美轮美奂的瓯窑的瓶瓶罐
期刊
涉世不深、敢闯艺海的上海闻天广告公司总经理张雄雄,抱着玩赏、研究、珍惜传世之宝的心态,以过人的智慧,惊人的魄力,出巨资收入1000多方名家篆刻的印章。  前不久,笔者慕名走访了张雄雄。步入他的“闻天堂”收藏馆,只见三间共5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数百件精美的古代佛像、瓷器、玉器、字画和明清家具等文物。他家的陈列室里还珍藏着名家篆刻、名人玩赏使用过的千方印章。这些艺术瑰宝出自汉代、宋代至明、清、民
期刊
一眼望去,艺惊四座。佛法西来,高人得道,虚云大师端坐于巨石之上,大德无边,心定禅定,鹤发童颜,肃然仙风。此乃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陈毅谦所塑虚云大师像,神态安详,如生栩栩,让人唏嘘,令人赞叹!  据言虚云大师以百岁高龄,尽瘁弘化,曾亲手建造大小寺刹数十座,皈依弟子百万之众。生前一年洗一次澡,终年洁净;一年剃一次发,届时剃光;一年生成,来年再剃,直至百二十六岁。高山仰止,疑为天人。  津门陆书龄曾
期刊
一提到收藏,人们也许只会想到书画、玉器、陶瓷器、石佛、金银器、泉币等,抛开上述东西的真伪,在生活中不乏见到这些古董,可从没听过有人收藏古代皇帝圣旨的,更别说以圣旨为专题的博物馆了!然而确有一个以圣旨为专题的博物馆,那就是江苏省徐州圣旨博物馆。    何为圣旨?    我们常说的圣旨,其实是对皇帝授官或赐爵诏令的一种俗称。这种诏令有两种,即诰命和敕命。诰命和敕命始于西周之时,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期刊
一位农民的儿子,一位普通的木匠,一位艺术的全才,一位长寿的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齐白石先生是一位各方面艺术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的人品、绘画、诗词、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其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堪称中国近代画坛的泰斗。  齐白石先生以花鸟画闻名于世,他曾立志“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他的花鸟鱼虫题材极
期刊
如斯八月,一个炎炎的盛夏时节。火热的春拍已经结束,《收藏界》的路在脚下延伸。这一夏,无暇眷顾绿树浓荫、山涧清泉,还是柳岸翠绿,只想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你及时送上一本《收藏界》杂志。  本期的看点很多,首先是“藏界视点”,一开篇就告诉你:“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中国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但也有人认为“亿元”已快过时,准5亿时代已经开启,而距离10亿时代只需读秒……”看到这里,不禁令人血脉膨胀。作者也参
期刊
民国时期,广东画坛是“传统派”和“折衷派”争胜的局面,后来变为“岭南派”独盛的天下,诸多有影响的传统画家被遗忘和忽略。新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派”有他们的价值所在,知道了广东还有“国画研究会”,慢慢地开始熟悉温幼菊、赵浩公、潘致中、邓芬、卢子枢、黄般若、佃介眉、王兰若、刘昌潮这些名字。近年来,广东年轻画家开始超越地域与派别,重新认知中国画传统,在艺术上开拓出新的境界,李照东即突出之一例。  李
期刊
对于古玉收藏家和许多爱玉的人来说,周南泉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玉器研究、鉴定的权威专家,周南泉先生以其全面深厚的学识、大量的著述和多年的鉴定实践,成为古玉收藏家和爱玉人的良师益友。  1964年的初秋时节,紫禁城护城河畔的柳树上,喧闹了一夏的蝉声渐渐稀落了。刚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周先生走进了故宫,得到了一份他喜爱的工作:研究中国古代玉器。从此,与玉相伴的生涯开始了
期刊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度左右的温度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钴料在釉下呈现出蓝色,习惯上被称为“青花”。  我们荥经县前年在河边修建公园,挖出了大量青花瓷残片,放学时,我收集了不少精美的残瓷,又花去了整个暑假,冒着烈日,苦苦搜寻,避免了这些瓷片被再次埋入地底。通过这些残瓷,我了解了古人巧妙的构思以及精湛的技艺。  明代民窑青花瓷的画风比较随意,图案也画得比较抽象,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