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银行和信用卡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gn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银行一般有两种账户。一种是Spar账户,只能存取款,不能转账;一种是Giro账户,就是转帐账户,存取款金额不限(但每月有最大提款金额),在德国很多东西都要转账。比如房租、购物、水电费等等。如果没有转账账户,用现金转账,每次要多交3欧元的转账手续费。所以说开一个转账账户几乎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免费转账(可跨行跨地)。
  到银行新开一个GIFO账户(开户一般是免费的),一般能免费得到一张EC卡(电子现金卡),可以直接划卡消费(有Ec标志的商店),可在欧洲绝大多数取款机上取款(有EC标志的),或者你可以要求得到Master或Visa信用卡(这两种信用卡没什么区别,就是可以透支,如果不及时偿还,利息会很高,要注意),这些信用卡有更多的服务,所以费用也高,一般每年5-20欧元固定费服务费。实际上有的Giro账户也是每月收服务费的。幸好多数银行对于学生(包括语言学校的外国学生)有优惠,不收服务费,开转账账户和信用卡的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比如Postbank仅仅对于26岁以下的人(或者每月用款大于1000欧元的)有免费优惠,如果你已经是26岁以上的德国大学生,你也需要为转账账户支付每月5.9欧元的服务费!
  德雷斯顿和德意志银行的转账账户开户和信用卡等对学生(包括语言学校)都是免费。
  办理开户手续后,银行一周内会把你申请的信用卡直接邮寄给你,两周内再把密码邮寄给你,所以如果你没有及时收到信用卡,就要立即去银行申请注销,看看是否地址有误(如果住在德国人家的信箱上有屋主的名字,就一定要写上德国屋主的名字:c/o XXX,避免误投和遗失)。如果不及时注销,发生了意外,如卡被人冒用等,银行是不负责任的。我就因为住址有误,耽误了半个多月,幸好卡没被人冒用。
  你在A城的银行开户,可以直接到B城的该银行免费享受同样的服务,如存取款、打账单等,如果搬家或者搬到其他城市,只要去银行登记新的联系地址即可。德国银行会把信息和账单及时寄到家里,所以必须要及时更换通信地址,保证有效的联系。
  尽量不要到不太知名的小银行开户,因为分支店面少,以后办理手续和转账都会很不方便。最大的几家是德意志银行、德雷斯顿银行(两家已经兼并部分项目,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机构)。Sparkasse银行,店面也较多。还有Postbank银行,其实就是德国邮政推出的银行服务罢了,德国的任何一个邮局都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和服务,也是很方便的。
  取款机取款的时候尽量要在本行的取款机,否则手续费用会很高(2欧元或更高)。一次我着急就在附近银行的一个取款机取款2j欧元,结果账单显示手续费是2欧元。绝大多数卡都有取款限制(不相同,具体看签约条款),比如一天不超过300欧元、一周不超过1500或2000欧元等等,既是为了安全,也能减少银行取款机的存款量。比如我为了买电脑,在取款机一次取款1000欧元,最后账单上扣掉了我10欧元的手续费。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卡的取款限制和条款,大额取款尽量分几天取出,每次不超过500欧元。
  个人认为国内办的信用卡在德国用处不大。在德国办理信用卡使用起来很方便,也没有费用,只要开了转账账户就可以要求银行给你信用卡。
  每个账户到了年底都要被扣掉15-30欧元的社会基金税Kapitalertragsteuer。学生可以免交的,但是银行默认是自愿交付,必须到银行填写免除申请Freistel-lungsauftrag fuer Kapitalertraege。以后就能免除此税务了。建议开户或者平时就去填写此申请,免得年底被扣了钱,再申请,然后要去财政局才能讨回钱。
其他文献
新西兰的12月,正是夏天。我们学校放了两个月假,说可以让学生回家探探亲。我跟几个朋友觉得回家又赶不上过年,倒不如找个地方打工。刚好一个朋友Simon已经去了南岛的猕猴桃果园打工,我们就直接去找他了。没去之前,他就给我们提了醒,说是很辛苦的活,我们不一定能撑的住。我们就抱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心态去了。  新西兰被称为猕猴桃的故乡,我们很奇怪,明明是中国先种的猕猴桃,怎么偏偏让这么小的国家占了先
期刊
我得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太安分守己的人。十多年前在上海一家大型国营企业上班时,我觉得我那份整天喝茶、看报、开会的党委办公室工作简直就是在耗费自己的青春,便想在上班的同时在外面开一家店做时装生意。    “邪念”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太多的。所以父母得知后,马上坚决反对,说我的这种想法就是“邪念”,不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走什么歪门邪道做生意。再说你是在党委办公室工作,被人知
期刊
过年的感觉,应该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这一天开始的。就算你对过年的感觉再淡漠,到了祭灶这天,听着街上隐隐传来的鞭炮声,想年的情绪总会有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一天的活动,可以认为是春节前最盛大的彩排。不过腊月二十三这天,让小孩子们最为兴奋的还是两件事:一个是有粘牙的灶糖可吃;另一个是祭灶的仪式,不过这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过去农家多是烧柴火,灶房的正墙上总要贴一张烟熏火燎得黑糊糊的老灶爷像。
期刊
我本来是准备回老家的,可是领导让我加班,开始我也很委屈,可是听到颜振豪的《春节不回家》MV后,让我的心灵一下子“回家”了。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对长辈亲人来说,春节“不回家的人”不懂人情世故。虽然这里有太多客观因素:车票难买、社会的压力、快节奏的工作……同样身为人子人女,扪心自问,谁愿意扔下自己的老母亲独守乡间空屋,一年到头盼干两眼?  《今年春节不回家》代表“恐归族”刷新着中国人传统节
期刊
我害怕过春节。而今年这个春节又在我的生命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把我的父母接进了城养老。从这个春节开始,父母就要在城里生活,并且每年要在城里过春节了。可是我并没觉得这个春节与其他年份的春节有什么重大区别。我的内心里多的是生存的压力,是盘算如何完成我的写作计划,过年之前还得写完哪几篇小说和散文,还得为父母和孩子准备一些什么物资,还得制定单位和个人来年的计划等等。这种情况随着我步入成年时期就基本上
期刊
去年我受二姐的邀请,去澳大利亚看望她。到达澳大利亚时,正是大年初一。前来飞机场接我的大姐,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国内的春节气氛怎么样,我告诉她,国内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节日气氛很浓。大姐告诉我,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家庭,也在庆祝中国新年的到来。  从飞机场来到大姐所居住的国际公寓,打开楼门,跃入我眼帘的就是墙上挂满的制作非常精美的中国结,中国结的上面还写着“Happy Chinese New
期刊
众所周知,现在的职场竞争十分激烈,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职场上还有大量择机跳槽的人员,在残酷的竞争面前,对于只有大专文凭的人来说,想找到的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让自己在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是需要不断补充自己工作所缺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  很多人意识到,个人的发展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对异国他乡的憧憬,离开父母的庇护,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走出国门
期刊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流行歌曲唱:“远的风景总是动人。”对外交流的频繁,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国外的自然环境、风土文化、福利制度让不少年轻人心向往之。而国家政策的开放更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有了重新选择居住地的机会。于是乎,在30-40岁的白领中,技术移民的风潮正在悄然流行。  技术移民的门槛到底有多高?放弃一切重新开始的代价到底有多大?移民生活是天堂还是地狱?对于这些疑问,希望以下几位相关人
期刊
英国内政部于近日修改了原有的英国投资移民项目,新项目为中国公民提供了开启欧洲之门的金钥匙,很多人移民英国的梦想将有机会得以实现。    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英国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800万。具有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迷人的欧洲风情。目前英国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以及贸易中心之一。    国民教育体系完善    英国
期刊
唐人街是纽约著名的观光景点。不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到纽约旅游,如果没有到过中国城,就像白来了一趟。中国的烹饪技术世界首屈一指,中餐业是纽约唐人街的龙头行业与经济支柱。这里有几百家中餐馆,加上为中餐业服务的行业,占了中国城工、商、服务业的大半天下。  到纽约的那天,恰好是中国的大年二十九夜晚。纽约的夜,张灯结彩,纸醉金迷,霓虹闪烁,香艳迷人,让人有一种神奇迷幻的感觉。那些弧形的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