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核能合作:是福是祸?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9月26日举行的联大有史以来首次核裁军问题高级别会议上,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呼吁国际社会结束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歧视行为。他虽然没有点出美印核合作问题,但所指已然十分明确。他说:“巴基斯坦遗憾地注意到,近年来有关国家由政治和利益因素主导的核政策正在改变南亚均势,歧视性的核政策将对巴国家安全和国际防扩散机制产生严重消极影响。”
  巧合的是,也就在同一天,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与印度国家核电公司(NPCIL)签署了首批价值1500万美元的核能合作合同,帮助印度在古吉拉尔邦建造核电站。两国随即在辛格总理访美的“联合声明”中将这一合作予以正式宣布,这也成为自2008年美印核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两国之间的第一笔核能合作合同。
  在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本来已经遭遇重大挑战的背景下,美印核合作无疑使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的努力面临更多困难。美印两国是如何使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逐渐变为现实,且仍在不断推进?
  谁对谁的需求更急迫
  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现实的最有力推手就是美印两国政府。2005年7月,辛格总理访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在民用核能方面全面合作,并勾画了合作基本框架。次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回访印度,双方就实施该民用核合作计划达成协议。但是,要使这一协议付诸实施,美国方面还必须克服国内立法障碍,需由国会出台相关法案。布什总统于2006年底签署了这个《美印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法案》(简称“海德法案”),正式批准向印度出口民用核燃料和核技术。在此基础上,美印于2007年8月达成《关于和平利用核能双边政府合作协定》。经过上述步骤,印度得以豁免于美国国内法律有关禁止美国政府与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缔约国进行核交易的条款,可以向美国购买民用核能技术和核燃料。
  纵观美印核合作协议谈判全过程,美国对印度的急切和需求似乎超过了印度对美国。美国为了在战略上拉住印度,不惜在防扩散政策上向印度作出了更多妥协。美印核能合作的发展历程表明, 美国毫不避讳地在防止核扩散方面采取双重标准。正因为如此,美印核合作既不是一个“平衡协议”,也不是一个“特殊问题需要的特殊解决办法”,更不是表明“国际社会已经认可印度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中的特殊地位。”
  “历史性灾难”与“绝对双重标准”
  自197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以来,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加入这个条约。而印度是少数拒绝加入条约的国家之一。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与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相互捆绑、互为条件的三大支柱目标。尽管现存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建立在国家间契约和自愿的基础上、而且存在很多弊端,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它毕竟还是给国际社会成员造成一种比较普遍的压力,有效地遏制了核武器及核原料的大肆扩散,也促进了核军控与核裁军的进展。
  美印核合作客观上将造成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权威性的进一步削弱,加深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双重标准”。用美国资深民主党议员马基的话说,美印核协议是个“历史性的灾难”,将使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时任国务卿赖斯2006年4月在发表演讲时明确承认,美国在对待伊朗、印度的核问题上“绝对存在双重标准”,但她辩解称,“这个双重标准是伊朗自己造成的,因为德黑兰方面不但没有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规定的义务,还把国际社会拒之门外”。
  可以预见,美印核合作将对伊核、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带来消极的“示范效应”,并可能对推动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两核问题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强化两国国内主张发展核武器的强硬派声音,弱化国际社会根据安理会决议对两国的核管控努力。
  另一方面,在印巴关系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改观的现状下,美印核合作还将使印巴本来就比较悬殊的国力差距更加拉大。美印关系的加强可能挑起巴基斯坦的怨恨,导致印巴关系更加脆弱,给失衡的南亚国际关系格局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实早在2006年美印即将签署核合作协议时,巴基斯坦外交部就发表声明说:“美国通过美印核协议将对南亚安全环境和国际防止核扩散努力产生严重影响。巴基斯坦和印度都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美国只有采取平等态度对待这两个国家,才有助于实现南亚稳定和全球防止核扩散的战略目标。”
  随着美奥巴马政府收缩全球反恐战线,巴基斯坦对美全球战略的价值和重要性相对下降,巴基斯坦试图从美国那里获得与印度一样的核待遇,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是看不到希望的。因此,巴基斯坦一再对南亚核军备竞赛表达关切,谢里夫总理在今年联大高级别会上警告,核冲突可能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指出巴基斯坦不想在南亚进行核军备竞赛,同时巴将对南亚地区安全形势演变保持高度关注,坚持“最低可信”核威慑政策,以保证国家安全利益和确保南亚战略稳定。
  国际核秩序的十字路口
  无论如何,美印核合作协议是战后美印核关系的里程碑事件。美国将与印度开展核合作视为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认为“核合作将帮助两国面对21世纪的能源和安全挑战。美印是天然伙伴,曾使两国产生隔阂的对抗已经不复存在。”对印度而言,美印核合作“是辛格政府的重大外交成就,使印度摆脱了1974年‘和平核爆炸’和1998年‘公开核试验’后的核孤立阴影,打开了美印关系的新局面”。
  国际核秩序正处在一个重要十字路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后,已成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当前,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得到更广泛认同,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共识进一步加强,核能和平利用的需求依然强劲。与此同时,国际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愈发严峻。正如中国裁军大使吴海涛2013年10月在第68届联大的辩论发言中所说,尽管当前核裁军进程取得一定进展,但持续深入推进、最终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任务艰巨,核扩散问题依然突出。
  面对上述挑战,只有不断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才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国际社会需要思考如何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止核武器扩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尽早将游离于条约外的国家纳入国际防扩散体系,使其从“局外人”转为“利益攸关方”,并在此基础上享有和平利用和发展核能以及国际合作与援助的权利。这也将成为201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一个焦点和难点。
其他文献
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重要进展。我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双方就进一步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新的共识。总的来看,无论是在经贸、两军、人文、网络安全等领域,还是在气候变化、伊朗核等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中美的协调与合作都很有成效。  习近平强调,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中美双
一名叫克雷格·赖特的澳大利亚男子近日声称,自己就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赖特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证据,此外,他的说法也得到比特币圈内大老的认可。  据报道,赖特提供了证实自身说法的证据,这样的证据为“比特币之父”所独有。在一段视频录像中,赖特使用了比特币上线交易之初的密钥。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乔恩·马托尼斯日前发表文章称,他“坚信”赖特就是中本聪,他已经见到支撑这一说法的三类证据
2013年,转型与动荡相互交织构成了中东地区形势的典型特征,转型之难和动荡之痛交互影响,使中东地区秩序与地区格局处在艰难的重建过程之中。  在2013年,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与社会转型已进入更加艰难的深水区,宗教与世俗、民主与民生、改革与稳定的矛盾异常尖锐。埃及“二次革命”废黜穆尔西政权构成了转型国家动荡的风向标;其他尚未发生政权更迭的阿拉伯国家也在谋求程度不等的改革,但均面临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与此同
9月下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出席联合国大会后访问古巴,他也成为首位访问古巴的日本首相。在美古关系“破冰”的情况下,日本“借势而上”,寻求强化日古关系,力图把基于历史交往的“友好传统”转化为新时期的“战略合作”。发展与古巴的经贸合作,为日本的海外经济势力在西半球确立新的据点,是日本对古政策公开声称的首要目标。但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战略性外交”的框架下,日本积极填补在古巴的外交空白,增强在
2016年8月26日,“中菲关系发展的前景与挑战”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和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共同主办。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主持会议,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教授、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主任Joefe B. SANTARITA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研讨会是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裁决公布后复旦大学首次与菲
2015年1月18日,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铁路专运线试运行。专运线开通运行后,将有效提升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门户的辐射能力,连云港港口也将成为哈国通过中国进出口过境运输惟一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  我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趣由来已久。1913年,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首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他在其所著《西突厥史料》中提出:“丝路有陆、海两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
《创造性介入》三部曲是王逸舟耗时五年观察中国外交的心得体会。王逸舟介绍说,“创造性介入”的命题是从2010年开始构思的,灵感来源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所感受到的中国“气场”发生的变化。第一部《中国外交新取向》所概括的“新取向”实际上指中国不再守拙,而是在全球展现出更加活跃的姿态,发生了从“奉行搭便车式逻辑”到“主动承担、有所作为”的转变,越来越有底气、有作为,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也
2月4日,中国和阿根廷在京签署《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将对采用中国核电技术的阿根廷项目,提供利率优惠的资金支持,两国政府授权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负责具体执行落实合作协议。据报道,合作协议签订后,阿根廷核电公司仍有可能采取招标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只不过中核集团优势明显。  中核集团官网评论称,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为中阿战略合
【美】《国家利益》2015年9/10月  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1923年生于德国,是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中,他担任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但是尼克松赢得大选,他看中基辛格的外交才能,让其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1977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中美建交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撰写的部分著作,由于缺少抽象艰深的理论,始终无法通过美
清华大学外交系副主任赵可金认为,中国外交在变化,它的另一个镜像是,中国社会的进步走到了新的关口。相对于国内的改革发展,外交是第二位的问题,不是第一位的问题。外交服务于国家,国家服务于人,所以相比较而言外交不是最优先的问题。外交人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外交的“核心关照”,应是通过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外交人必须了解国内改革发展正在发生的变化,办外交也必须做到名实相符,切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