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电视剧看中日寒暄语的差异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因此,在生活中,最基本的莫过于日常寒暄语。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哪个国家,在不同的场合,人与人之间都要进行寒暄。而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对象,寒暄用语的使用方法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中日日常交流时的寒暄用语为中心,探讨中日文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 寒暄语;中日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06-02
  一、见面时的问候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知从何时开始,“食”已经成为中国人关注的头等大事,直到现在也一样是如此。因此在中国,刚见面时会直接询问对方:“你吃了吗”,或者是“刚刚吃了什么”,以此来作为一种寒暄方式。久而久之,这种以“食”为主题的寒暄语就被一直流传下来。
  相比中国对于“食”的关注,日本的寒暄主题就显得不太一样了。由于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正因为日本温差大、气候变化显著,使得日本人在寒暄时,除了简单的问候,还会侧重于天气状况。例如:“今天天气真不错”“最近的天气不是特别好”……而在中国,虽然气候复杂多样,但总体来说,气温变化有规律。因此,见面时很少谈论与气温相关的话题;但如果出现了气温骤变的情况,大家也会在寒暄中体现出来。但总体来说,不会作为日常的寒暄话题去提及。
  如果是经常看日剧的人可能会发现,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貌,他们待人的礼貌是一种习俗和习惯。因此,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日本人都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以和为贵。所以会发现,日本人在说话时都会使用一种委婉的态度和语气,处处都会先为别人考虑。他们在回答寒暄的时候,也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因此不会去轻易地否定别人说的话。
  古往今來,中国人一直注重诚实和诚信,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坦诚相见。因此,中日在应答寒暄语的时候是有差异的。例如:在谈及最近的天气状况时,日本人可能会直接应和:“是的”,为了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他们大都不会过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在中国,说话比较委婉的人可能会先应和回答一句:“嗯,是呀”,随后也会附和一下自己原先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气温还是有一点略高”“一会儿很有可能还要下雨”……这便是中日两国在应答寒暄语方面的差异。
  中国有句话这样说道:“远亲不如近邻”,这就使得中国人在与人交往中愿意多说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甚至是一些私人问题,以此来表达对对方的关爱;但对中国人来说,可能还会因为这类主题而打开话匣子,不仅不会让双方感觉到尴尬,而且会让双方的感情愈加深厚,从而达到沟通情感的目的。例如,与朋友见面后会来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准备考研”“因为疫情在家待了这么久有没有吃胖”等等。和日本人相比,中国人的寒暄语是十分贴近生活的。
  二、结束对话时的用语
  中国人在结束对话时经常会直接使用“再见”。但是在日语中,仅仅是“再见”,就有很多种说法,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1.「さよなら/さようなら」很多人都知晓这个说法。但其实,这种说法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使用「さよなら」最为常见的场面是和听话者长时间不能见面时,或者在学校学生向老师说的告别语。
  2.「また(ね)/じゃあ(ね)」这种说法是一种很轻松随意的告别语,常在关系最为亲密的亲戚朋友之间使用。例如和听话者分别、日常打电话时都可以使用。
  3.「バイバイ」这种说法取自英语中的“ByeBye”,一般都是小孩子、小学生等年纪较小的人常用的告别语。
  4.「また明日/また今度」 「また+时间」这种说法和「また(ね)、じゃあ(ね)」使用的情境一样,一般用于和听话者已经预约了下次的见面时间,是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常使用的告别语。
  5.「お先に失礼します」这种说法是一种正式说法,多用于工作场合。例如下班时间,先要离开的人在离开时可以使用这句话来对其他人告别。
  6.「元気でね」这种说法是指要和对方分别较长的一段时间。例如,朋友因为要去留学,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见面时,可以使用「元気でね」。
  三、日常交际中的致谢语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人表示谢意有几种表达方式。
  1.谢谢您/谢谢你/谢谢这种致谢语是中文里最常见的一种,针对各种各样的大小事情。“你”和“您”的选择,则需要看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如果是向长辈以及不熟悉的人致谢,则大多需要使用“您”;如果说话者是年幼或是和自己熟悉的人,则用“你”即可。
  2.还有一种较为礼貌的说法——非常感谢/非常感谢你,一般在某些重要的或者需要客气的场合使用,说话对象也大都是不太熟悉的人。但也有另一种特殊情况,在某些正式和较为严肃的场合,需要对自己的亲人或者老师说“非常感谢您”,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例如:当自己突然出现意外情况,这时有人向你伸出援手,你便可以说“非常感谢”。每当你要感谢老师或者是父母的教导时,也可以说“非常感谢”。
  3.太谢谢了/太感谢了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说法,主要是用于以情感色彩为主的场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例如:当病人突发状况,医生及时地挽救了生命,这时候家属并不是表达客气,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因此,用“太感谢您了”比“非常感谢您”更具有人情味。
  4.您辛苦了/辛苦你了,当我们需要向父母、老师等亲密关系中的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谢时,说话人其实是承认对方为自己付出了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付出都被说话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非常感谢他们。另外,如果是和自己不熟悉的人,这样表达是非常礼貌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自己的自谦。例如:谢谢您/你为我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辛苦了。谢谢您/你帮我做这件事,辛苦了。   5.很谢谢/很感谢/很感激这三种说法就是属于比较灵活的说法。谢谢的程度最低、感激的程度最深,而感谢则位于中间位置。例如:今天天气这么热,很谢谢您能够帮我的忙。
  和汉语一样,日语中对人表示谢意也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有的表达方式较为随意,适合在各类日常生活场合中使用;有的则比较正式,一般在正式场合中使用;还有的只能在特定情境下使用。
  1.首先是日常场合较为随意的“谢谢”——「どうもありがとう」。这种说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熟悉、最常用的话语。坚决不能向上级表达,正式场合也要避免。这种说法还可以简化为稍微随意一些的「ありがとう」。这种说法一般用于朋友、家人之间,如果对上级说就显得不够尊重。「どうもありがとう」简说成「どうも」,介于随意与正式之间。「どうも」原意是“非常”,但在一些固定情况下,也可单独表示谢谢。
  2.接下来是正式场合的“谢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它常用于对上级和长辈等表达感谢,是一种很正式的致谢方法,意思是“非常感谢您”。「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是一种更为礼貌的致谢说法,常在和上级讲话的场合中使用。在日语中,“谢谢”的过去式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如果有人是最近帮助过你的,为你解决了一些问题,对其致谢时就要使用过去式。
  3.其次,还有一种特定的“谢谢”是在饭桌上使用的——「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如果你到别人家吃饭或者别人请你吃饭,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开始吃饭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吃完后你就要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4.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致谢语——「お疲れ様です」。它的本意是“感谢你的辛苦工作”,平时都使用其衍生意——“你辛苦了”。当你经历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下班时就需要对同事说「お疲れ様です」;当老师上了一天的课,下课时学生应该对老师说「お疲れ様した」。这句话代表着听话者已经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对其非常感激,其也应该好好休息了。
  5.在大阪有一种特有的方言——「おおきに」,是“谢谢”或“请”的意思,常用于向熟悉的人表达感谢。「おおきに」原意是很、非常,常跟「ありがとう」连用——「おおきにありがとう」。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致谢方式简化为「おおきに」。
  6.对于各种“谢谢”的回答,都是「どういたしまして」。无论是在哪一种场合、听话者是谁,都可以使用,表达的是“不客气”之意。在某些短暂的、很随意的场合,也可以说「いいえ」,表达了“这没什么”的意思。
  四、日常交际中的致歉语
  除了“谢谢”,多礼的日本人连“对不起”的说法都有好几种,根据场合、长幼亲疏关系,道歉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1.比较正式的场合——「すみません」,此时说话者并没有真的做错什么事情,而只是出于礼貌性地希望对方谅解,相当于汉语里的“不好意思”。例如:當听话者正在工作时,就要说「お忙しいのに、どうもすみません」——“明知你在忙,真的不好意思”。
  2.比较熟的人之间——「ごめんなさい」,此时的说话者是犯了实实在在的错误,正在诚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并请求对方原谅,相当于汉语里的“对不起,请你原谅我”。例如:和别人约定好了见面时间,自己却没有准时到达时,就要用「遅れてごめんね、寝坊しちゃった」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对不起,不好意思我迟到了,不小心睡过了”。
  3.还有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致歉方式——「申し訳无い(もうしわけない)」,此时的说话者犯了错,注重强调自己的失职。例如:在工作中如果自己犯了错,被上级训斥时说「大変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すぐに直ります」——“真的非常对不起,我立刻改正它”。
  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了中日寒暄语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学会在不同的场所下运用精确的交流语言,这样可以使说话者准确地描述想要描绘事物的状况,也能够帮助听话者准确地领悟到说话者的用意,这样可以使每个人拥有高质量的沟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与愉悦。
  作者简介:
  由佳,女,汉族,山西吕梁人,本科在读,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研究方向:中日文化差异。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清代下层女性犯罪的研究出现,清代的宗室女性犯罪也开始得到关注。本文将根据现有的宗室女性犯罪相关史料,以此视角分析宗室女性犯罪的具体原因,从而了解清代宗室女性的地位与社会生活状态。  【关键词】清代;宗室女性;犯罪原因 ;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56-02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对清代的皇
期刊
【摘要】马克思异化理论认为,异化是社会历史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形态的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人们仍无法摆脱异化,现代人的异化也体现着诸多时代的特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人类社会的异化却呈现出生产异化、交往异化及人的主体性丧失等总体性态势,因此,必然要求对现代人的异化进行扬弃与超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化解,复归人的本质力量。  【关键词】现代化;异化;超越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对于科举而言,或是对于童蒙读物来说,宋代都是绕不开的繁盛的朝代。宋代科举改革之后,重文轻武,举经义,从思想上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皇权的地位;童蒙读物发展至宋代,不仅在数量上、类型上,还在质量上达到了高峰。文章认为二者是交互影响的关系,宋代科举制对童蒙读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童蒙读物的编撰、创作及传播上,其中,传播主要涉及教育,指的是私塾的传播。而童蒙读物对科举制度也有反哺的影响,如顺应、巩固和加强
期刊
【摘要】在对现代性问题的哲学思考之下,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哲学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大思潮总体上都将传统西方哲学的危机根源归结为形而上学的危机。马克思正是从对这一危机的反思与批判着手进行道路探索,因此马克思是探索传统西方哲学现代性转换的领路人。马克思认识到哲学思想的危机从根本上是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本身的危机,为找到一条现实的、科学的走出异化回归人以及人类社会本质的通路,他提出人类通过自己
期刊
前情提要  天刀门五雄在铁热克村遭遇神秘的人头收割者,原本就受伤不轻的众人,终究是无力抵挡,死伤惨重。吴土焙被当作活口,擒至钟山。在钟山遇到阿依古丽,并且阴差阳错之间,吴土焙帮助雷六鼎击杀魔头潘笑夫。休整数月后,吴土焙带着阿依古丽离开钟山,前去铁热客村寻找谭火池,并踏上了返回山东的旅程。  第四章 斗蛟擒鳌  山叠嶂,水流长。烈日炎,月色凉。竹箫一曲断人肠。风尘满面心如洗,应知路途多风光。驼铃嘹喑
期刊
【摘要】随着近代中国的国门被外来势力打开,殖民经济传入并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小农经济体制,外来的思想文化也不断地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思想文化传入,国内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思想道德伦理被打破。五四运动时期,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知识分子对封建礼教进行鞭挞,提出人人平等。女性权利平等作为民主的一部分,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女权思想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这前所未有的女
期刊
【摘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加剧,离不开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发展的一个标志是铁的使用技术愈加精湛。冶铁技术催化加速了农业和军事上的革新,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助长了诸侯欲取代周天子的勃勃野心。  【关键词】战国;铁器;冶铸技术;兼并战争  【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39-0054-02  平王东迁后中国社会进入了
期刊
【摘要】宋玉其人及作品中的文学典故、文学主题在清代散曲中被频繁提及和援引,通过梳理全清散曲发现,对于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既呈现出和元明散曲中一以贯之的承袭特点,即多附会于男女情事,同时亦有向本事本义回归的出新。  【关键词】清代散曲;宋玉;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43-04  宋玉批评自汉代始,史载可查者
期刊
【摘要】婚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事项在几千年的流传中既保存了对特定仪礼的传承,也发生过一些变迁。本文以婚俗中的“相亲”为例,简要梳理了宋代开始至今,相亲活动在流传的普遍性、发起者、参与者、活动地点与形式等方面的传承与变迁情况。  【关键词】婚俗;变迁;相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64-02  中国的婚俗源远流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了我国的民族精神,映现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活跃于我国民间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速度也在加快,其命运堪忧。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生存的土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因此,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对有关盐城非遗文化的影像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归纳总结其在传承与保护中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合适的传播策略。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