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派珀的艺木生涯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德里安·派珀(Adrian Piper,1948—)是美国概念艺术家、哲学家。她的作品以揭露排斥性、差异性、种族漠视和种族歧视为主。2012年,她获得学院艺术协会的杰出作者奖。在2015威尼斯双年展上,她因参与奥克威·恩威泽(Okwui Enwezor)的主要展览“全世界的未来”(All the World’s Futures)而获得最佳艺术家金狮奖。
  阿德里安·派珀出生于纽约曼哈顿岛一个中上层家庭,从小在富人子弟居多的私人学校上学。她于1969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并取得了副学士学位,随后进入纽约市立学校学习哲学并于1974年获得学士学位。1977年获得啥佛大学硕士学位,1981年获得博士学位。她还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过。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派珀受到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和伊冯·莱娜(Yvonne Rainer)的影响。1969年,她在赛斯·西格尔劳博美术馆工作,该馆以概念艺术展览闻名。1970年,她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信息”(Information)展并进入学校学习哲学。派珀曾说那段时间她因种族和性别而被驱逐出艺术界,所以她在创作中开始揭露排斥、差异、种族漠视和种族歧视。在看到伯格(Berger)《种族主义批判》(Critique of Pure Racism)后,派珀表示当她发现可赞扬的种族主义理论时,她会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帮助人们面对这些理论主张。
  在1979至1982年间,派珀获得美国艺术基金会的视觉艺术奖学金,1989年获得古根海姆学者奖。1991年,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哲学教授荣誉的非洲裔美国人。派珀在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担任视觉艺术研究员,并于1989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担任研究员。派珀曾任教于卫斯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乔治城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1991年,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哲学教授荣誉的非洲裔美国人。2008年,当她得知美国交通安全局将她列入可疑旅行者名单后拒绝回美国,当她在德国度无薪假期时,卫斯理学院终止了她的终身教授职位。
  派珀离过婚且膝下无子,她现在柏林生活和工作。参与《柏林哲学杂志》和《阿德里安·派珀档案研究》工作。2011年获得美国哲学协会授予的荣誉教授称号,2013年获得女性艺术中心所要颁发的2014年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最佳艺术家金狮奖。
  1969年3月,《村声》(Village Voice)杂志首次从艺术家角度报道派珀,是对派珀首次个展——邮件艺术项目“三个无名项目”(Th Fee Untitled Projects)的反响。她向个人和团体寄送出最后一页是展览地点的小册子。在这个项目中,派珀将自己的作品根据自己的定价,成功地推销给她选定的超过150多位来观展的艺术家、管理者和经销商。
  1970年,派珀开始参与一系列街头表演,并将其命名為《催化剂》(Catalysis),表演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将衣服染成白色,并在上面写上“油漆未干”的标志;到梅西百货公司购买袜子和太阳镜;先把一个巨大的白色毛巾塞到嘴巴里,乘公交、地铁以及帝国大厦的电梯,然后将自己浸在醋、鸡蛋、牛奶、鱼肝油的混合物里,随后又花一周的时间在纽约地铁和书店之间穿梭。《催化剂》表演的目的是从公共及私人行为间的穿着、理智、差别层面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挑战社会秩序。
  派珀的《神话》(Mythic Being)系列开始于1973年,在该系列中艺术家头戴圆蓬式假发和胡须,在公开场合表演第三世界中充满敌意的工薪阶层。
  派珀的许多作品都以表现美国的种族漠视和歧视为主题,例如她1986年的作品《名片》(Calling Card),是一张她可以送给任何在公共场合发表种族歧视言论的人的卡片。《所有事物5.2号》(Everything #5.2,2004)是一个像墓碑一样的表面并能反射观众影像的镜面玻璃,其文字“一切将被带走”(Everything Will Be Taken Away)以及内部的构造都在美术馆的石灰墙壁后。该作晶的涵义是刺激观众去质疑体系的力量,确立艺术品的共同价值以及追问自己的世界究竟在哪里。
  在2015威尼斯双年展获得最高荣誉的作品中,派珀要求观众在他们自己张贴的系列海报上签名并践行其词语内容,例如“我一定要说到做到”等。评委会的颁奖评语中说“派珀对概念主义艺术的改革实践涵盖了个人——她自己、她的观众,以及全体公民的主体性。”他们还注意到该作品要求观众“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并坚守一生”。
  作为一个概念和行为艺术家,阿德里安-派珀包含强烈政治性的作品令人深思,意在揭露种族、阶级和性别区分的指向会使许多观众感到不舒服,因为她迫使他们面对自己的偏见和歧视。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哲学家,通过众多的学术书籍和文章,她致力于元伦理学和康德的形而上学的研究,她经常使用语言(书面和口头)作为一种与人交流的手段,希望能够通过出现在公共领域中的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依据个人立场来解决普遍的道德问题。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形式和工艺,而在于作品背后的想法。她作为唯一的非裔美国女性艺术家,曾受邀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开创性的概念艺术展(Concept Art,1969)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信息展(Information,1970),但她仍然是当代艺术界中一个有争议的艺术家,引起争议的部分原因,是她长期以来的批判种族主义的言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围绕弗里斯兰德的社区公共艺术观念进行讨论,其“开放社区”的概念纽带性地将自然、社区、历史与人文精神相连。弗里斯兰德通过公共艺术形式塑造社区文化并打破社区之间的界限,同时以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的“水文化”作为切入点,设立了多个与“水”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项目,并邀请当地人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使得艺术项目真正与“社区”发生关联。  关键词:欧洲文化之都:公共艺术;开放社区  “欧洲文化之都”(Eu
期刊
杭间,艺术史学者,批评家,资深设计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担任“仁:设计的善意——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总策展人,“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系列展览总策展
期刊
摘要:自获得特纳奖以来,格兰比四街改造更新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主要以Assemble团队为主要入手点,分析该项目更新方式与意义。本文试图超越Assemble的单一主体和参与年限,更全面地探讨当地居民自下而上的实践和艺术家外来介入的相互关系,并从所有权的角度分析社区土地信托基金会模式对该项目的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可能。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住房所有权;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品质空间”板块进行讨论。策展人方晓风从六个关键词入手,在公共性层面上以具体案例对“品质”进行解读,将品质的内涵视为一种内在价值体系的从粗放到精微、从经济到人文、从炫技到关怀的转变。设计通过善意来定义品质,推动“新时代”的“新生活”,向世界传达一个更均衡更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品质;公共艺术;公共性;建筑设计  2019年1月11日,经过
期刊
一、低俗文化  低俗文化(Low culture)是一个贬义词,泛指受广大群众追捧的各种流行文化,时下流行的食品外卖、八卦杂志及畅销书均是这种文化的产物。近代的浪漫主义运动是最早重振低俗文化的运动之一、如曾经广受批评的中世纪骑士文学就在浪漫主义运动的推广下重新焕发光彩。当代美国人杰夫·昆斯(Jeff Koons)则是低俗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作品中充斥着低级趣味和色情描绘。  
期刊
摘要:贝内代托·布法利诺是法国当代活跃的青年艺术家,近年来以多产高质、创意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布法利诺2007年至今的作品进行梳理,详细分析了其最具知名度的几件作品,并总结出他对工业产品艺术化、公共空间娱乐化等两大创作手段,最终尝试解读布法利诺的创作思路、风格和艺术语言,走进布法利诺与众同乐、玩物有志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公共艺术;法国艺术家;贝内代托·布法刹诺;游戏艺术  贝
期刊
何人可教授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设计引擎(Design Engine)创新联盟发起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设计学组)成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并担任德国红点设计奖、日本GMARK设计奖评委。他翻译的丹麦建筑师扬·盖尔的著作《新城市空间》《交往与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是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以及研究公共艺术、城市公共
期刊
近年来,在上海,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四届。每一届的展览水平、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静安国际雕塑展”折射出整个上海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定位和新追求。  一、立足新静安的公共艺术面临新挑战  2016年,上海“撤二建一”成立新“静安区”。“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将聚焦居住、出行与城区面貌等三大短板问题,发起三
期刊
一、“新通道”源起背景  在一些偏远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大量隐形文化资产。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他们的传统社区被现代生活方式深深影响,两者的文化碰撞使得他们的文化特征正一天天地被消磨,这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和服饰等一种显性方面,在习俗、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方面,也在趋向同质化。文化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同样重要,它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
期刊
竹林清风,文人气节;非遗创新,智慧再造;美丽乡村,地方重塑。  竹子是最具中国风的植物,也是中国人传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材质。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习计划之“一竹一世界”国际竹创意设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执行,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共同主办,旨在推动文化创意与乡村业态发展的互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提升竹文化的非遗传承发展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