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期待到遗憾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湖南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第一次接触是陪同我校一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参加赛课,从她的第一次试教到最后省赛结束,整个磨课过程一直在旁学习,收获颇多。第二次接触则是自己作为参赛教师参与其中,亲身经历更能体会这其中的痛与乐。
  现场上课时,经验的不足和时间把握不够好,导致结课时虽做到了首尾相应,却未能完整地呈现出整个课堂,关键的点睛部分没有出來,心底的遗憾久久不能释怀。但回顾整个过程,收获满满。
  一、同课异构、挑战区赛
  区赛采取的是同课异构的形式,课题得上课前一周才公布,这意味着过去三个月辛苦准备的课要临场撤换,意味着要在一周之内重新打磨出一节新课。
  周二接到课题《谁在运动》后,马不停蹄地研读教材、研究教参、查找资料、观看实录,终于在周四晚上定下初稿,周五早上第一次试教。这次试教首要的就是确定基本方向:由乘车经历引入课题,通过游戏“谁动过”认识运动和静止,分析教材中“刘民的运动和静止”,完成书上的表格,拓展延伸。
  第一次试教,教研组老师发现了较多问题——
  由“找不同”导入不够吸引人,学生兴致不高;
  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时,游戏“两人三足”不够严谨,且在分析教材场景时只判断一个物体,展开不够,学生未能真正理解;
  拓展部分包括竹排、空中加油、过山车、宇宙飞船等,层次较乱;
  ……
  综合以上意见、建议以及自己的上课感受,整个周末就在反思教学、修改课件、费心寻找剪辑素材、请高手制作地球自转的动画。
  周一回校第二次试教,基本解决第一次试教中出现的问题。
  1.导入由音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和毛主席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再由他们的乘车经历引入课题,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被激发,思维被开启。
  2.在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环节,删除“两人三足”游戏。同时,在分析教材时由点及面,由一个人到整个立体场景中的其他物体。这样更改后,孩子们对“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的认识更深刻,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调整拓展部分内容,按照“陆地—空中—地球—太空”的顺序,选取空中加油、飞船升天、行星运转这些素材,由浅入深。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游戏“谁动过”环节,在移动一个孩子位置时,总会出现多个孩子移动的状况;每次素材后均有一个选择参照物原则的介绍,课的重点似乎放在了选择参照物的原则上。
  经过评课、反思,我们进行了调整:游戏环节,一开始便调整好位置间距,轻声叮嘱孩子们不要动;将选择参照物的原则作为常识加以介绍,不进行重点强调。
  周三第三次试教,效果颇佳。周四进行区赛,尽管对学生预设不够,临场应对不够灵活,但幸运的是,最终拿到了进军市赛的资格。
  二、打磨细节、备战市赛
  区赛结果出来后,校长问我市赛准备上哪节课,考虑到《谁在运动》这节课思维性很强,自己又不是物理专业,担心在某些表述上出现科学性错误,所以当时就想放弃《谁在运动》这一课。可能是命中注定吧,在与赛场学校沟通时发现,我准备的另一节课所有的班级都已学过,而《谁在运动》却还有唯一一个班级未学。如何选择?
  经过几天的思考,在查阅中学《物理》教材,深入学习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识,确保自己不会出现科学性错误后,我再次选择了《谁在运动》一课,进入又一轮的磨课之中,力求打磨细节、锦上添花。接连两次试教之后,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1.导入逻辑不清,改进了导入顺序。将“坐地日行八万里”放在前,“巍巍青山两岸走”放在后,通过毛主席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充分激疑,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降低难度播放音乐,解释“青山走”,并引出生活中相似的体验,从可感知的矛盾引入课题。
  2.改进板书形式,副板书与主板书一一对应。
  3.课堂结束得太突然。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渗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思想,在课的收尾时配上轻柔的音乐、舒缓的语言,带领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坐在地球船上在宇宙中穿梭的感觉,并由此过渡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
  4.本节课动手不多,显得课堂比较沉闷。为消除这种沉闷,我在整堂课中尽量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建构概念、发展思维。
  为了达到理想的感觉,我特意借到学校舞蹈室的钥匙,每天晚上对着镜子练习,一会充当老师,一会模拟学生,一次次练习语音语调,再通过听自己的录音一遍遍调整。苦练还是有成效的,市赛比较成功。
  三、反复磨课、遭遇瓶颈
  在市赛现场上课时,一个女生对船相对于水是静止状态的分析让我困惑,她认为湖水是一整块的,将湖水看作一个整体,船一直在水面上,所以以水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也为了确保课堂语言表述的规范性,我的老师特意请了教研室物理专业的专家来听课点评,专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关于湖水,若船是靠外力在湖面上前进,则船相对于水来说是运动的;若船是顺水而行,则船相对于水来说是静止的。二是关于学生概念的建构,可用电子板书的形式,四个物体进行类比,由学生观察找到共同点,得出结论,发展学生思维。
  综合专家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我及时修改了教案和课件,但是陆续进行的几次试教中却遭遇瓶颈,感觉一次不如一次,问题主要是语气僵硬,没有语调的变化,甚至有一种课无法进行下去的窒息感;课堂节奏太快,几乎每次都有四五分钟时间剩余。
  可能是试教次数太多的缘故,自己内心疲惫,找不到上课的感觉。为克服这种困境,我尝试将对生试教改为对老师一人试教,将老师当“学生”,只进行一个“学生”的试教,这才逐步调整出心态,慢慢找到感觉。
  四、初上擂台、遗憾于心
  终于踏上省赛的舞台,想着和我一起合作的学生估计也会紧张,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游戏“1、2、3,木头人”:学生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舞动,当音乐停止或听到口令“1、2、3,木头人”时,保持舞动的姿势不变。由于课前留给我的时间不多,游戏只进行了两次,和预想有些差距。
  在课堂进行中,我忘记了台下的评委与老师,眼里只有和我合作的孩子,那种人课合一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也许是因为前几次试教的时间有剩余,也许是太享受学生在思考的感觉,也许是自身感受不到却依然存在的紧张感,在学生总结归纳的环节中耗时较长,概念图的推导与概念建构太过繁杂,导致后面环节比较紧凑,只得延长课堂时间,勉强呼应导入,强行结课。
  这也导致这节课的灵魂,这节课要上升的高度——让学生感受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中的这一环节没有来得及展现。在那个舞台上,在那种氛围中,配上音乐,带领学生感受物体都是运动的,让他们意识到运动是绝对的,如果呈现出来了,我不知会是什么感觉,但绝对不会是此时深藏于心的遗憾。
  回首整个过程,有期待,有困惑,有痛苦,有纠结,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快乐,是享受,是感动,是突破。感谢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有他们,才有这节课!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411100)
其他文献
小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并不断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将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能力相结合,开展一些户外探索是十分有意义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建构一些科学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也能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此外,户外探索还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智能,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  随着学生对自然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他们也在逐步建构对事物规律的理解。教育家威尔逊认为:“在户外的经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
期刊
湘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周围常见现象、事物的特征或性质及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设计了33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关注人与自然
期刊
教育部2017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科学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要多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可见,新的课程标准把游戏提到了一个重要
期刊
编者按: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媒体的建议”指出:“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它能将抽象的科學概念具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它可以创设虚拟的问题情境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信息技术日益普及、软硬件不断完善的今天,3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经在电影、游戏等领域取得成功,它作为一种教育技术,已经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方面有了
期刊
主持人簡介:史瑞娣,曾代表我国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优秀示范课的拍摄活动,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班”学员,江苏省无锡市科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无锡市“又红又专青年教师”,江苏省无锡市“十佳教师”。  勇辉,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国培计划(2015)”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后备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江苏省无锡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  一年前初
期刊
国产网游大作《航海世纪》进入公开测试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运营公司也在不断地增加服务器,游戏在线人数也节节攀升。作为第一款以航海为题材的网络游戏,在经过了漫长的封测和内测,《航海世纪》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玩家的面前,比起封测和内测,游戏做了相当大的改动,无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都与先前有着太多的不同。即使是参与过封测和内测的玩家,在公测版本的《航海世纪》面前多少也会显得有些不适应,对于刚刚接触
期刊
3D虚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进行自然交互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其技术可大致分为AR和VR两类。AR技术是在体验者能够看到现实景象的基础上融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体验者所感受到的情景是现实情景在虚拟部分的增强,而不是完全的虚拟,其特征是虚实结合;VR(狭义)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
期刊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学习内容属于解暗箱的类型,这些内容是不能直接被感知的,但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外部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来。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常常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感知那些可感知的事物的外部情况,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的突破口,间接推断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探索其内部奥秘。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一节典型的“解暗箱”课。本课教学,通常的做法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人体解剖学的图示,辅以各种食物在部
期刊
主持人简介:辽宁省沈阳市科学学科首席教师,辽宁省沈阳市名教师,辽宁省沈阳市优秀教师。  2013年9月,张丹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那是我的新起点。  三年多的摸索实践,使我懂得了自己不应只是领头羊,更应是引路人。我的职责就是在泥泞处拉一把,在茫然时点一下。不能“一枝独秀”,而要“百花齐放”。  2015年,我所在的文艺二校将我的名师工作室由最初的“蜗居”改建成“豪宅”。新工作室设施齐全,既可办公,也
期刊
3D(3 Dimensions)是虚拟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VR有三个“I”特性:交互性(Interaction)、沉浸感(Immersion)和想象(Imagination)。  一、3D/VR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也显示出诸多不足。相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