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词的文化理据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认知角度考察英语语词,指出英语语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文化理据。心理联想是构建英语语词文化理据的主要依据,显性或隐性的呈现方式是语词文化理据的主要特点,人们对语词文化理据的解读是以其对语言文化系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的。
  关键词:语词;文化理据;心理联想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8-0037-4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cognitive view and believes that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s the principal factor behi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cultural motivation of words are both explicit and tacit. The method of unscrambling the cultural motivation behind words and phrases is based on the reader's cognitive ability in the system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Key words: words and phrases, cultural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英语词文化理据的研究
  
  词和词组统称为语词。语词的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语词理据有词外理据和词内理据之分,词外理据即文化理据,词内理据即语文理据。(王艾录、司富珍,2002)
  语言中,语词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无一不在语词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某些奥秘”(陈原,1983),“词汇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王钢,1988)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语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制约的心理联想。因此,语词的文化理据从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宗教、风俗、民情,以及思维方式、认知特点、审美习惯、命名取向等侧面记录着语词产生、变异和发展的轨迹。
  如果说语词是社会文化的镜像,那么,理据就是语词的文化特征的内在表现,是语词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理据;理据与语词之间、理据与语义之间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语词(形式)和意义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陆云,2002)
  最早研究语词理据的是英国语言学家史蒂芬·乌尔曼(Stephen Ulmann),他在《语义学》(1962)一书中将语词的理据分为三类:语音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其中语音理据被称作“绝对理据”(absolute motivation),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被称作“相对理据”(relative motivation)。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通过对语言的考察研究,发现了不断变化的世界自组织系统中恒定的东西,认为人类语言的结构可以在世界的结构那里找到理据。德国思想家赫尔德(J.G.Herder)从摹声和声音象征中寻找语词理据,他认为人类的文化是通过语言得到继承的。“一种文化的生长是文化延续性的结果,它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创造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永远消失”。如果没有语言作为载体,民族文化就无法得以保持下来。因为语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生活。“每一个法庭、每一所学校、每一种职业、每一个团体、每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的语言”。(Johann Gottfried Herder,1998)19世纪70年代的哲学家诺埃利提出了“劳动叫喊说”,也称为“汪汪论”(bow-bow theory),希望从“吭吆吭吆”的劳动号子中找到语词理据。
  我国的理据研究始于先秦,公孙龙子在其《指物篇》中提出“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的理论,已经触及到了事物与名称的词外理据范畴。宋代戴侗在《六书论》中说:“‘昏’本为日之昏,心、目之昏犹日之昏也,或加‘心’与‘目’焉。嫁娶者必以昏时,故因谓之昏,或加‘女’焉。”首开文化理据研究之先河。现在国内学者(张永言、徐通锵、伍铁平、许国璋、沈家煊、朱永生、严辰松、王艾录、司富珍等)对理据有了初步研究,他们认为,语词外理据是指语词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语词内理据是语词内部系统所产生的理据。文化无处不在地制约着语词在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线索和关系,同时也使语词产生了文化理据。
  
  2. 英语语词文化理据的构建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的奥格本、亨根斯等在泰勒的概念中增加了“实物”(司马云杰,1987),使文化的辐射范围更加广阔。语词理据是民族文化的烙印,通过语词理据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王艾录、司富珍将理据进行共时分类 :内外类别、真假类别、显隐类别。(王艾录、司富珍,2002) 陆云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神话故事、经典作品、审美取向七个方面阐释了语词的文化理据。笔者以为:这些研究侧重于揭示语词产生的文化渊源。只有符合社会认知规约的心理联想才是社会集团成员容易对语词理解并执行的主要因素,因为“个人言语行为并不能直接成为民族语言的构素,只有当个人言语行为和社会普遍接受的语言模式相一致时,它才可能成为语言系统的构素”。(林纪诚,1990)例如:
  (1) 中美关系解冻之际,美国《时代》周刊曾将第37任总统尼克松访华报导标题为襈ixon誷 Odyssey to China樱渲蠴dyssey原为荷马所著史诗名,诗中描绘主人公古希腊英雄Odysseus在古城Troy陷落之后所经历的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相同的心理联想和认知规约赋予襉dyssey樱ㄏ执⒂镏薪鬃帜感⌒矗┬碌奈幕诤阂a long trip or period involving a lot of different and exciting activities, esp. while searching for something樱–ambridg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此处用以喻指中美关系正常化来之不易,经历了一段漫长岁月。“His odyssey of passion, friendship, love, an revenge was now finished.”译为他的热情、友谊、爱情和复仇的漫长历程,到此结束了。(英华大词典1984 p.958)
  (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轰动一时的襑ater-gate scandal?水门事件)一词成为政界丑闻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 :襂rangate?伊朗门事件)是指美国里根政府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后而造成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 ;襑hite Watergate?白水门事件)指1994年司法部对克林顿就任总统前的商业活动,阿肯色州白水开发公司进行调查,却无意中发现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 ;襠ebategate?辩论丑闻)指1980年里根和卡特两位总统进行最后一次电视竞选辩论前,里根的竞选班子得到了一份卡特如何和里根进行辩论的文本,从而使里根在这次关系重大的辩论中占了上风 ;襅oreagate?韩国丑闻)指韩国一商人收买美国议员而震惊美国国会的事件;襇onicagate?莫尼卡丑闻)指莱温斯基(Monica Levinsky)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桃色事件 ;褼ianagate又傅牟槎雇踝佑氪靼材韧蹂乃接玫缁氨还野踩棵徘蕴氖录?;褾ilegate?档案丑闻)指克林顿政府调阅秘密档案的事件 ;襈annygate幼畛踔缚肆侄偕先魏笤谌蚊运痉ú砍な北龅某笪牛种腹陀梅欠ㄈ刖车耐夤丝春⒆印⒌北D?;还有克林顿的“拉链门”、希拉里的“资金门”、小布什的“安然门”、“伊拉克门”、“虐囚门”……对这些“门”的认知与联想为“gate”提供了理据。现在很多非政治丑闻的词也加上-gate: gospelgate, Contragate, Keelgate, Godsgate等,每个词的背后都为这个词的理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理据。
  例(1)中的odyssey和例(2)中的gate能在语言交际中衍生出许多新词新义,直接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该词的心理联想和认知程度。“联想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指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种事物的经验。”(张向阳,1999)语词产生之初原本是非常具体和简单的,之所以有些语词被标褒贬,也是源于人们的心理联想。受文化制约的心理联想与语词意义的确立有直接关系,所以,1)不同的心理联想和认知规约会赋予相同语词不同的词义。fix用在船只、卫星、无线电等方面表示“定位、方向”,但用在政界选举等方面却表示“贿赂、串通”等。“love”是一个极富情感意义的词,但在网球运动中,则意味着令人沮丧的比赛失利——“零分”。chicken一词使人想起可爱的“小鸡”,而在美国俚语中,该词义变为令人作呕的“同性恋青年男子或男妓”;2)相同的心理联想和认知规约会赋予同一事物不同的语词形式,例如,汉语“父亲”,梵语是pitár,希腊语是patér,德语是vater,英语是father ;3)不同的心理联想导致同一语词意义的变异,如:I誱 a Dutchman, if I do.(如果我干了,我就不是人!)这里Dutchman(荷兰人)变成“不是人”了。Mexican breakfast,指的是a glass of water and a cigarette(一杯白开水和一支烟),这等于“没饭吃”,“挨饿”。(顿祖纯,2000)
  
  3. 英语语词文化理据的解读
  
  语词的文化理据为语词意义的理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在信息解码过程中必然受到自己母语文化的制约,在联想、判断、解释、评价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中无不用本民族语言的规约去正异文化之方圆,这就必然要涉及到语词的文化理据的解读,解读正确与否与交际者已有的语言文化认知水平呈正相关。
  
  3.1 从语词的源头上找理据
  例如 :Rambo(兰博)源于史泰龙在几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最早是1982年所拍的《第一滴血》)中的角色的名字,他是很具有阳刚之气的英雄,故此词后来泛指阳刚男子英雄。再如,Shangri-la一词源出英国小说家希尔顿(James Hilton)的名作《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该词是书中虚构的喜马拉雅山山谷名,那里的人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因此,Shangri-la喻指“世外桃源”、“乌托邦”,但人们似乎更喜欢将它音译为“香格里拉”。“rugby”现指“橄榄球”或“橄榄球戏”,原为英国地名Rugby,那里有所学校叫Rugby School,该校以玩橄榄球出名。“dark horse”(黑马)原是指赛马中一匹不被专家看好的、无获胜希望的马,却出人意料夺得了第一名,后喻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能力深藏不露者”。“sandwich”(三明治,夹心面包),源自John Montagu,4th Earl of Sandwich(1718-1792),英国上议员,他嗜赌成性,为多争取赌博时间,叫人把面包切开,中间夹肉,以便他边赌边吃,后来这种面包被称为“sandwich”。
  
  3.2 注意理据模糊与理据散失现象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英语也像其它工具一样,在使用中会逐渐消损,造成理据的模糊。“sad”就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在古英语中该词的意思是“满足的”,由sate(=full, satisfied, contented)变来 ;因为古人注意到一个满足的人多是不爱活动的,因此该词便有了“镇静的”意思。后来,人们又注意到镇静的人大多是深思熟虑的,所以sad又变成“严肃的”意思;因为严肃的人常常不免有忧郁之感,于是sad便渐渐从“忧郁的”演变为“悲伤的”意思了。“pen”最早指“羽毛”,古人用羽毛当笔,这样的笔称为“pen”,现在人们用钢笔,书写工具由羽毛变成钢笔了,还是用pen。这样原有的语词理据就变得模糊了,有的甚至失去了理据,比如首字母缩略词initialism和acronym就完全无理据可寻了。例如:UN, USA, GASP=Group Against Smog and Pollution, STOP=Students Tired of Pollution, Marlboro(万宝路)=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等,在没有解释的前提下,读者是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的。
  
  3.3 注意理据的隐性与显性特点
  语词都有其典故出处,其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没有理据的语词基本上是没有的。有些语词的文化理据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或变得模糊或散失理据(如上所论)。语词文化理据的呈现具有隐性或显性特点,人们只有在对某语词产生的文化语言系统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其理据才能显现出来。“词义是现成的理想意义(概念意义),它代表的是现代人对事物的高度理性化了的认识,而理据则是原始的造词动因或由来,前者是共时的显现的,后者是历时的隐性的。”(王艾录、司富珍,2002)因此,理据显现的程度与阐释者对语言文化系统认识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菲尔莫(C.Fillmore)和拉可夫(G.Lakoff)都认为,说话者对世界都有一种基于文化经验的“民俗理论”(folk theory),即一种制约人的联想的“认知框架”(frame)或“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语词的文化理据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词源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门学科。了解语词的文化理据对认识英语词汇体系的特点、认识不同的文化积淀以及揭示语言内部规律大有裨益,并且对英语语词的学习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语词文化理据的追溯,明晓其得名的缘由,结合造词理据的分析和类推,以简驭繁地理解、掌握和记忆英语语词。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
  “疯狂英语编辑部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Johann Gottfried Herder.论语言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98.
  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顿祖纯.National Slurs例论[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
  陆云.语词的文化理据与翻译[J].语言与翻译,2002.(2).
  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C].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王艾录、司富珍.理据三问--三问与黎良军先生商榷[J].辞书研究,2002(2).
  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张维鼎.语言文化编码中的理据与任意[J].外语教学,2003(11).
  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
其他文献
上学年我负责高二年段一个A班英语的教学。在开学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中,我发现了一位名叫邹志的男生,他上课能大胆质疑,不断举手抢答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第一次年级测试中他居然考个55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有关邹志同学的信息,在第二天的试卷分析课后,我尝试着通过观察和访谈加深对他的了解。  邹志同学乐观、自信,兴趣广泛,社交能力强 ;但做事情不能持之以
期刊
1. agony aunt 知心大姐  在中文的报纸杂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个叫“知心姐姐信箱“之类的专栏,专门就读者提出的一些生活当中的问题提供建议。这种栏目在英文里通常用的是agony aunt。请看例句:  A: What are you reading there?  B: Oh I't reading the agony aunt section in the newspaper—I
期刊
摘要:领会监控策略一般运用于阅读教学中,作者尝试运用该策略来指导英语听说教学,根据该理论预先设置领会目标的要求,从课堂听力教学、课堂会话教学、指导学生课外泛听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 :领会监控策略 ;听力 ;会话 ;泛听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8-0013-3    Abstract: Compr
期刊
我从1979年以来在大学教非英语专业的文理工科学生的英语课(过去称“公共英语”,现在称“大学英语”),其间在国内外七所大学读过外语教育研修班,参加过英国、美国、欧洲和香港举办的教师培训或国内由外国专家主持的教师培训,应邀到过30多个省市近百所大学讲学;主持过几十场大中型教师培训;受众达上万人次。可以说,教学、研学、受训和培训,成了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就是我对这段教师生涯的总结和写照
期刊
摘要: 英语习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撷取包含数字表达的习语,探求它们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习语是英美文化积累和储存的宝库。我们可以用习语来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借文化桥梁来学习语言,也是掌握习语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习语 ;数字习语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8-0025-3   
期刊
摘 要:“和谐说”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谐观念为基础,并结合系统论、对话理论和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译作的整体的“和谐”美。本文结合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通过比较《名利场》两种译本对文学翻译中的和谐美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文学翻译;《名利场》;整体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
期刊
摘要:Halliday指出小句与小句之间可能呈现各种功能语义关系,概括起来有两种:相互依存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投射”是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它存在于小句复合体和嵌入等结构中。逻辑—语义关系在小句复合体中表现得较明显和典型,但嵌入结构在实际语篇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嵌入式“投射”句的功能语义特征。  关键词 :投射;嵌入;事实  [中图分类号]I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Coleridge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古舟子吟》)中关于描写古舟疾行一诗节的汉译入手,试图探讨诗歌翻译中英诗的头韵修辞格可以和汉诗的联边格和叠字词互为边译这一范式。  关键词:诗歌翻译 ;规范 ;头韵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8-0034-4    Abstrac
期刊
摘要:外语学习者话语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课堂话语互动是习得话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和分析国外话语研究领域的理论及外语教学的成果和国内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进行课堂话语互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介绍了课堂话语互动的基本结构形式 ;最后,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尝试提出协商式的课堂话语互动模式。  关键词:课堂话语 ;话语能力 ;互动 ;协商式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如合作不主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合作不充分、角色分工不均、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以及教师评价不全面等现象,对此,笔者就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提高自身素质与合作学习能力以达到合作学习的高效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低效现象 ;解决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