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幅名画背后的秘密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X射线、荧光分光光度计、内窥镜等高科技手段,来揭开那些世界级大师画作背后的秘密……
  达·芬奇 《抱银鼠的女子》(1488-1490)
  最早的画中没有银鼠
  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科特发现,达·芬奇经典肖像作品《抱银鼠的女子》颜料涂层下一共有3个版本:一个版本中女子怀中没有抱银鼠,另外两个版本中银鼠的大小、形态和皮毛的颜色都不同。
  画中的女子叫塞西莉亚·加莱尼,是米兰大公爵卢多维克·斯福扎的情妇,而这位米兰大公爵的昵称就是“银鼠”。
  科特利用反射光技术对这幅画分析了3年,他主要使用的是“层放法”(LAM),当强光不断照射在画作上,一台连接电脑的相机会自动处理光的反射,从而分析出每一层都画了什么。
  科特说:“据我们分析,达·芬奇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他在画画的时候总是改变他的想法,在这里涂掉几笔,又在那里添上几笔。”
  达·芬奇一生仅仅画了4幅女性肖像,除了《抱银鼠的女子》之外,还有《蒙娜丽莎》、《吉内夫拉·德本奇》和《拉贝勒·费罗尼》。
  梵高 《一块绿草地》(1887)
  草地下藏着一张女人的脸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梵高1887年的画作《一块绿草地》中其实还藏着一幅农妇的画像,只是后来梵高用铅制的颜料把它覆盖过去了。这不足为奇,因为据说梵高由于没有钱购买作画原料,曾经多次在已使用过的画布上再作画,用一幅画覆盖着另一幅,据推测,这位天才画家三分之一的作品可能都有“画中画”。
  科学家们已用科学手段证实,那幅农妇的画像是在《一块绿草地》完成前2-3年画上去的。画中秘密的发现也要拜高科技所赐,科学家们通过不同化学元素具有不同X射线特性的原理,利用粒子加速器的密集光束刺激画作上的颜料原子,使其产生不同的X射线,然后再通过侦测器收集这些射线进一步分析。通过这项技术,科学家们在2008年还原出了农妇的肖像,甚至能分析出农妇的嘴唇和脸颊原本用的是红色颜料画上去的。
  雷尼·马格利特 《优雅的姿势》(1927)
  一幅神秘消失了的画
  雷尼·马格利特(1089-1967)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作品仿佛谜题一般让人遐想,他独特的创作对达利、马宋一代年轻的波普艺术家有非常大的影响。《优雅的姿势》是雷尼在1927年完成的作品,画中有两个一丝不挂的年轻女子靠在圆柱边上,仿佛在思索着什么。这幅作品1927年公开在画廊展出后,受到业内人士广泛的关注,可神奇的是,这幅画在展出之后就神秘消失了。
  直到201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辛迪·安伯森在检查馆内雷尼·马格利特画作时,注意到了一幅名叫《餐桌》的画,画中展示了一张普通的餐桌,上面摆着食物和餐具,只有盘中火腿的上面的眼睛透露了画作超现实主义的基调。辛迪发现这幅画被画框盖住的地方居然也上了色,但雷尼·马格利特一向的作画习惯是在画框处留白。
  于是她利用X射线技术,发现了这幅画下面原来还有另外一幅画,当她把用科技手段还原出来的画横过来再看,发现这居然就是当年神秘消失的《优雅的姿势》的四分之一。据专家分析,这幅画当年在展出后可能就被雷尼切割开来重新作画了。随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又在雷尼的另一幅作品《模特》下面,发现了《优雅的姿势》的另外四分之一,到目前为止,该画还有一半下落不明。
  戈雅 《大法官拉蒙·萨图尔》(1823)
  原本画的是拿破仑的长兄
  戈雅的这幅《大法官拉蒙·萨图尔》画的是当时马德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拉蒙·萨图尔,但据收藏着这件作品的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宣布,他们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定测技术发现,这幅画像底下还隐藏着另一个人物作品。
  通过人物的制服和勋章来推断,被覆盖的人物肖像应该是法国将军约瑟夫·波拿巴,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的长兄,曾经短暂地做过西班牙国王。专家推断这幅画像可能是1809-1813年之间完成的,随着拿破仑部队从西班牙败退,戈雅考虑到这幅画可能会给他带来政治风险,于是另作了一幅画将其覆盖。
  伦勃朗 《白胡子老人》(1630)
  一幅流落于民间的伦勃朗真迹
  一位收藏家宣称自己家中所藏的《白胡子老人》,很有可能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伦勃朗的真迹。起初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可就在2011年12月,在欧洲和美国的专业机构分别鉴定后证实,这确实是伦勃朗的作品。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幅画的底下还有伦勃朗自画像的草稿图,众所周知,伦勃朗是一位习惯于画自画像的画家,他生平留下了100多幅自画像,涵盖了他的青年时期到老年时期。
  画作之下的伦勃朗自画像素描被发现,是得益于X射线荧光成像技术手段的成熟,在素描画像被还原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画像中有个看上去较为年轻的人,他的头上还戴着一顶贝雷帽,素描像和伦勃朗年轻时期的其他自画像如出一辙。
  雷诺阿 《里昂·克拉皮森夫人》(1883)
  原画的背景其实更红
  这幅创作于一百多年前的画作,由于时间的洗礼和光线的照射,画面其实已经严重褪色。于是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的研究员们,运用X射线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技术,让《里昂·克拉皮森夫人》恢复了它没有失色之前的原貌。
  芝加哥艺术机构保管员弗朗西斯卡·卡萨帝称,这项发现是个偶然,有一次在将作品从画框中拿出进行保管检查时,保管人员在左上角发现了一处极度鲜艳的红色调,他们意识到这幅画原本的颜色要比现在更活泼并充满热情。根据技术手段分析,雷诺阿原本使用的深红色颜料是用胭脂虫制成的,褪色是因为颜料中的分子在光照下脱离画作导致的。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如果刚沏好的茶上面漂着一层浑浊的浮膜,一定是劣质茶,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是优质茶的典型特征。专业品茶师一天要品鉴上百种茶,通过极其细微的差别来判定优劣。约尔格·瑟库洛夫斯基于1959年出生在德国汉堡,在不莱梅读完了大学,主修国际贸易专业。自1985年起至1989年,在不莱梅W. B. Michaelsen产茶公司采购部工作。1989年成为了杜尔塞多夫的缇喀纳(Teekanne)工厂的品茶
没有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大概也无法理解世界各地各个年龄段的毕业生疯狂的庆祝活动、怪癖的纪念品和隆重的仪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地毕业生是怎样纪念自己的青春的吧。“裸”奔在一些美国大学,毕业生会趁大学生节的机会欢庆毕业,“放纵”自己,尽情胡闹一次。在当地大学生节当晚,毕业生们只穿着靴子和少量内衣,涂着刮胡须膏,沿着大学城“裸”奔。平时当地大学生也喜欢以这种方式庆祝各种活动,但参与者为数不多,通常只在
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高科技中心,新加坡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现在它又是如何在不丢弃工业社会成就的同时,迈向绿色发展的?“从城市花园到花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引领着这个数百万人口的面积狭小的岛国迅速发展为朝气蓬勃的生态之城。  滨海湾花园  从火星上的地球观测站一定能看到:一个由可以反射多余温度的玻璃制作而成的巨大半球形穹顶,内部由人工控温,设有空气调节器,铺有地下水管。这里除了栽种玫瑰、仙人掌和洋
风情的意大利人在街头看到美女时通常会说“Ciao bella!(再见美人!)”,然后唱起意大利歌。而英国建筑工人在街头看到美女时会说“Oi, love!(哦,宝贝儿!)”,然后开始向她们吹口哨。  在英国街头有一种奇怪的社会风气——城市建筑工地的工人都会向路过的女性吹口哨。在英国这个绅士的国度,会以吹口哨的方式在街头向女性“示好”的只可能是建筑工人——那些不羞于展示自己浓密腋毛的小伙子们,他们还会
外交是一种智慧的较量。智慧来自何方?智慧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长出来的。从什么地方长出来?答案是文化沃土。遇到问题,跟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我看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邓小平在1975年谈到中法关系时曾说:把中法两国联系在一起的因素比人们想象到的要多得多。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我接触的法国人中,大多数对自己国家及欧洲的历史很熟悉,对巴黎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他们不仅重视自己的历史,对
17世纪中叶,一个德国人在游俄日记中,对“古怪的”俄罗斯浴进行过生动的描述,这成了世人“接触”这一“奇特之浴”的“经典”之作:在热气腾腾的房间里,一个个赤条条,平躺在三层沐床上熏蒸,实在热得受不了时,才出浴往身上泼冰水。遇冬日,则跑出室外,在雪地上打滚,滚足后再返回续蒸,一连数回,感到爽尽才罢浴。从这部日记还可以看出,人人都喜欢这种浴法,不分男女老幼,也不论平民贵族。而且,这既是爽身之道,也是人际
每到年初或是某个人生节点(例如生日),就少不了做计划、表决心的事儿。“啊啊啊,今年我一定要……”边说边暗自希望自己富有野心的计划能够完美实施:马上就去做,最晚明天,肯定有一天会去做……你是不是其中一员呢?所有时代最天才的拖延者追求卓越的人应该看到,就连天才也不总是按时完成他们的杰作。著名画家达·芬奇就是一个拖延大王,《最后的晚餐》超出约定期限4年才交,而《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是拖了14年。如今这样的
现在,是安定、富裕、健康的年代,却也是活得最忧虑的年代。最新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幸福的真谛,并告诉我们如何去获得它。尼尔·帕斯李察得知妻子莱斯利怀孕之后,脑海中就开始构思写一本书。当时他们的亚洲旅行刚结束,正坐在回加拿大的航班上,一位空乘递给他一块松糕,包装纸上写着“恭喜”二字。在旅行快结束的时候, 莱斯利觉得身体不适,可能是怀孕的征兆,在飞机中转的时候,她测试了一下,果真如此。帕斯李察知道后,第一
这个由谎言堆积起来的故事,毫无疑问是真实的。  卡尔洛有一个怪癖,他总是喜欢在时事辩论之后下厨。他过着简单的生活:没有银行卡,简略的政治文化背景,简单的家庭关系——一个死去的母亲,居住在意大利波伦亚的多年不见的父亲。这名30岁的男人喜爱整理,也热衷于改编马文·盖伊的音乐。卡尔洛通过他的整理癖与编纂癖,确认了一些资本主义体制的敌人。“我曾将他怪异的行为视为英国与意大利之间的文化差异,因为卡尔洛告诉我
医学的进步让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但不管怎样,人总有一死。在走向死亡时,人们应当避免什么、接纳什么呢?玛吉·弗格森的探究给了我们一些参考。去年夏天,我父母给当地的殡仪馆打电话。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时日不多:父亲86岁,母亲82岁,他们身体健康,能够独自料理生活。但是他们想在临走前,清理好老房子,尽量少给5个孩子添麻烦。为自己的葬礼做准备也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父母都不惧怕死亡。他们都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