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时尚经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蓝、灰、绿几个单色服装,转眼到喇叭裤、蝙蝠衫、牛仔裤、西装的兴起,60年成都面貌变得越发斑斓;斗转星移,从护肤到化妆到发型再到吃喝玩乐,60年成都女人生活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独特经历见证着60年的变化。
  家住老文化宫(现太升南路)附近的谢婆婆一家,如今已是三代同堂,孙女、女儿、婆婆各自代表其时代烙印的同时,这个家庭也背负着成都60年消费变迁的缩影。
  
  谢素芬 80岁 退休
  成都记忆知多少:资格“老成都”、“成都通”,80年来一直在成都居住、生活,一步步走来,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陈小勇 49岁 全职太太
  成都记忆知多少:土生土长成都人,从小“混迹”文化宫一代,成都改革开放30年亲历人。
  徐文瑜 24岁 邮政系统
  成都记忆知多少:典型80后成都妹妹,跳橡皮筋、扎蝴蝶结,逛夜市长大的一代,独力、自主、个性。
  
  


  “哈哈,婆婆别动,笑一笑,您就放心吧,我用手机一定把您拍的很漂亮。”初秋清晨,望江公园竹林凉亭下,一位40岁上下的妇女站在一位古稀老人身旁,帮她揉肩捏背的同时,不时望拿着手机比划照相的少女,笑颜如花。一样的眉眼,同样的笑声,相似的神态,老中青祖孙三代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婆婆谢素芬今年80岁了,岁月在她脸上刻画出了痕迹,却掩盖不出乐观的本性,随时都是乐呵呵的笑着,慈祥温暖,回忆起当年每逢节假日带着儿女去人民公园游玩照相留影的情景,总是止不住的骄傲:“那时,照相可是一件大事哦,一般人没事不会进行照相这种消费的。”
  妈妈陈小勇是位全职太太,在家排行老幺,一听名字就很有五六十年代的时代特征,那时女孩子也得勇敢坚强,年轻时,可是一个“潮人”,闲暇时会约上伙伴朋友专程去体育场(现在的成都市体育场)滑5毛钱一次的旱冰,乘4分钱的公交车从城北看风景到城西(那时,成都只有仅此一条公交线),还会去人山人海的百货大楼购物,买一盒最时髦的“百雀灵”搽脸,进行护肤。
  孙女徐文瑜生于80后,是个典型的白羊座,性格活泼,具有冒险创新精神。喜欢逛街,爱好购物,可以在盐市口一带转个整天也不会“脚耙手软”的类型。不喜欢雷同,崇尚自我与个性,属于新时代的代表人物。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谢婆婆家也不例外,三个女人汇成一台戏,
  女儿和孙女都除了一脉继承了婆婆性格的外向乐观健谈,还一样追求美丽和时尚,虽然每人背后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但祖孙三代演绎出属于各自时代的旋律,独一无二的时尚经。
  
  消费观之“顶上”
  
  常常听调侃:“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可见发型对女人的重要性,女人发型的演变史从很大程度来说也是一个审美文化的发展史,相对于如今动辄千百元为自己“顶上”造势的常态,
  时间倒回60年?倒回30年又是怎样?让我们回顾下60年来成都女人对发型消费看法。
  《成都女报》:记忆中最时髦的发型是什么?一般选择怎么打理自己的“顶头大事”呢?
  谢:还是要分年代,建国初期最时髦的就是扎两根很厂的麻花辫子搭在胸前,因为感觉很健康、积极、向上,所以又叫“解放形象”,那时几乎每个女孩都托着两条长辫子,我也不例外,那时还没有橡皮筋,有几寸红头绳缠头发就很“洋盘”。后来到了60年代,随着杨春霞在京剧样板戏《杜鹃山》中塑造的党代表柯湘的流行,主旋律式的齐耳短发开始流行,而两耳别着的钢夹就是最高级的装饰品。那时,还不流行理发,一般就是找熟悉的人拿着剪刀减,最奢侈洗发品蝴蝶牌洗发香波一般人都用不起,大家用的就是原生态的皂角,至于护发品,完全没概念,到是用过清油抹头发,让头发显得很光滑。
  陈:好像小时候还是扎两条辫子,到了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加上一些外在流行因素的共同影响,烫发成了首要选择,在我印象中,好像周围的女娃娃都在烫发,烫爆炸、招手停、高刘海……不同于现在流行的“清汤挂水”,凡是和卷发沾边的发型都很受欢迎,所以自然卷很受羡慕。那个时候开始学会去美发厅弄头发,懂得剪头发不再是家里人拿着剪刀就可以搞定的事,也是一种消费。至于护发品,就是海鸥牌洗发膏和蜂花护发素,虽然这些东西现在很难寻觅到踪迹,当时可是高级货哦。
  徐:现在变化好快啊,没什么固定流行的发型,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好像我高中时比较流行日韩风,现在社会上又在走短发风潮,没准过几个月又变了,没有什么最时髦,现在的人多元化,也更自我。至于打理头发,肯定去美发店啊,像我周边的朋友,没事都会去洗洗头,剪剪刘海什么的,去美发店已经不再是为了减头发而去,有时候纯粹是享受。
  
  消费观之“脸上”
  
  时代在变,化妆品同样在变。60年前,化妆品很少见,被视为为奢侈品;60年后,不用化妆品很少见。在成都,60年化妆品变迁又是怎样?
  《成都女报》:属于自己年代的化妆品消费有哪些?
  谢:化妆?就结婚的时候涂了胭脂,打了粉,平时生活中没有人化妆。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对思想意识的看重,远高于对于容貌身材的看重,所以基本上没有化妆的概念,说到化妆,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脸上涂抹胭脂参加演出,其次就是照相,因为是黑白照片,照相前照相师会把每个人的嘴唇拿炭花涂黑,注意是涂黑不是涂红哦,也只有涂黑了才能让黑白照片的嘴唇颜色深,也才更好看。
  陈:关于化妆,应该是80年代后期的事情了,那时比较走极端,要不就是将朴素进行到底,素颜;要不就是红艳大浓妆,惨白的脸,配上粗黑的眉浓重的眼影,再涂上鲜红的大红唇,是那个时候的典型装扮。还有就是纹眉和纹眼线了,当时我周边许多朋友都把眉毛弄成粗粗的一条,虽然现在不少人都已经取了,但在我看来,纹眉是那个时代的标志。那时化妆品还没像现在这么讲究,一般选择去百货大楼购买诸如贝壳油,春娟宝宝霜、百雀灵擦就好,洗面奶是90年代后才知道的,像安安黄瓜洗面奶、丁家宜这些牌子现在还记得,那时还没有超市,也是在百货大楼或者人民商场选购。
  徐:呵呵,现在好像流行素颜吧,也就是裸妆,其实我想和发型一样,现在关于女性妆容也更加多元化,至于化妆品单品,我个人比较喜欢药妆,像微姿之类,药店都有售,周围的朋友也很喜欢去屈臣氏这种日用品店“一站”采购全,化妆品则会去王府、伊藤等大商场专柜选购,也有一些同学早早开始保养了,去一些连锁美容店定期洗脸什么的。
  
  消费观之“品牌”
  
  


  如今,买什么都讲究个牌子,时间退回60年,在成都,那时的品牌效应又是怎样?顺着祖孙三代的话语,让我们回顾下成都品牌60年。
  《成都女报》:在你心目中,什么叫品牌?
  谢:品牌?我自己就是品牌。五六十年代,我在成都中服厂工作,那时的成都中服厂是成都最好的服装厂,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挖”了很多解放前的王牌师傅在那里做衣服,说起“中服”的衣服,那时的成都可谓人人皆知,能穿一件“中服”的衣服,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陈:在我年轻时,凡是成都百货大楼里面的衣服都是品牌。那个时候不懂,总觉得大商场的东西都很“洋盘”,东西也很齐全,中山装、列宁装,军装、喇叭裤、蝙蝠衫、牛仔裤、西装……种类齐全,应有尽有。恐怕现在很少有人还记得成都最早的本地知名品牌是芙蓉衬衫,而最早被大家熟悉的外国品牌皮尔卡丹,这些都是我们那个年代心目中的品牌。
  徐:品牌?不固定?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不需要仅有昂贵的价格,属于自己,符合自己个性的东西才是品牌。
  
  消费观之“购物”
  
  买什么?哪里买?60年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以中心皇城坝发展到如今天府广场,成都第一批富翁的原产地青年路到如今的春熙路,种种变迁的同时,成都人消费观随之起伏。
  《成都女报》:属于自己的年代中,一般选择在成都哪里购物?
  谢:那时还真的是为了买而买啊!买的也多是生活必须品,米面油布料等,那时买东西地点相对固定,买粮多在三桂街,也就是现在文化宫附近,买衣服布料则是在提督街一截,买菜买日用品没有现在这么规模化,一般小商小贩都会挑着担子,叫喊着从家门口路过。那时很盼望“摆会”,逢年过节,人民公园、青羊宫、武侯祠一带都会出现集市,买东西相对方便。
  陈:百货大楼!人民商场!那时这2个商场人气太旺了,买东西一定要在那里购买,还记得80年代末在百货大楼,电梯第一次进入成都时,好多人争先恐后排队一睹其“芳容”,我第一次坐电梯就是在那里,看着自动的铁梯,不敢上,还是被别人拖上去的,也正是在那里,知道了很多以前不晓得的品牌,认识了芙蓉衬衫、晓得了皮尔卡丹。现在百货大楼拆了,人民商场也改名了,但应该说我对这些商场还是很有感情,虽然现在成都商场云集,但我还是很怀念有人民商场、百货大楼的日子。
  徐:哈哈,哪里都在买。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夜市地摊,青年路、青羊小区的夜市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难忘的,到了后来,夜市消失了,买小东西就去染坊街,觉得很齐全,如今染坊街没有了,就和同学朋友去新中兴盐市口一带购物。不过现在成都发展挺迅速,不像从前非局限在市中心买东西,周末约上朋友去玉林、抚琴、双楠一带还是淘得到好东西,至于日用品,就更方便了,下楼就是红旗超市、互惠连锁,很便捷。
其他文献
“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音乐品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十大文化推动力品牌”,这是“同一首歌”的栏目介绍。在中国除了春晚,观众看得最多的晚会就是“同一首歌”。这档创办于2000年1月27日的央视王牌节目,按理说不会遭遇被停播的命运,但事实往往令人意外,2009年10月,同一首歌传出被停播的新闻,虽然央视出面证明这是谣言,但同一首歌的收视率降低,观众流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同
期刊
中国味VS西洋味    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在成都美食中是不变的真理,西方美食得以进入成都并获得追捧,是因着其美味独到而不是追求虚无的生活品质而已。与此同时,中餐的姿态亦是越摆越到位,不卑不亢,分庭抗礼。      川菜之强势,也不能垄断成都人民的胃口。在成都吃全国,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也并不奢侈。这里不仅能找到最地道的中餐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美食也基本无所遗漏。这些美食、餐厅和城市有什么关系
期刊
这一次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的又是一个女人,她的照片被媒体疯狂转载的时候,中国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此位留着不合时宜的童花头并把妆画得犹如哥特乐队主唱一般的女人是谁。  她叫赫塔米勒,作品尚未译成中文,本届诺贝尔上她的荣誉究竟是在凸显女性作家的地位,还是女性作家作为弱势群体获得的怜悯?  诺贝尔果真爱女人?      性别的费厄泼赖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非科学类奖项,似乎理应对女性的偏爱要多一
期刊
在成都,高校蹭课一族正逐渐成为都市白领工作之余的一种时尚,不仅如此,新一代的“蹭车”、“蹭饭”大量涌现,全面拉开了资源共享的现代生活方式,宣告“蹭时代”的来临。    何谓“蹭”?汉语词典解释:“由擦过而沾上”或“占便宜”。除了蹭课,蹭车蹭饭,“蹭客”正以一种另类姿态,在人群中风生水起,“蹭时代”全面来临,不过此“蹭”非彼“蹭”,并不是以占便宜为中心,而是“蹭”出时尚,“蹭”出健康生活新观念。  
期刊
大城市白领流行写遗嘱  最近,《重庆晚报》报道了一则消息,34岁的白领刘晓(化名)虽然家庭美满,身体健康,但是她不仅立下详细的遗嘱安排好后事,还定期更新遗嘱。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不仅仅是个例,而是如今在白领阶层中的一个风潮。是什么让这些正当年的社会中坚力量开始考虑死亡的问题?这种现象背后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遗嘱: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
期刊
熟悉味VS新鲜味    究竟是守了三代人的祖传秘方好,还是守了三代的祖传秘方被改良后好,又一个没有结果的美食终极问题。搁在成都,只顾着往返于传统与改良之间,返身而去都是满口留香,倒也少了没必要的口舌之争。实际上,守便安守,改便大改,才是这座城市的动人之处。      持虚守静也好自我更新也好,凡事无不处在变化中。只有变是不变的。地道的郫县豆瓣红烧肉居然越吃越甜,绝对是白糖红糖或者冰糖放多了。所以,
期刊
外婆扯来二尺花布,是50年代最时尚的姑娘;母亲在成百买到一件的确良衬衣,是80年代最时尚的姑娘;到了现在,女儿一日一套,外婆和母亲几乎要看不懂这样的时尚。  时髦不止是一个形容词,它本身就是一篇文章——描述着春熙路的年年月月,成都女人的骄傲和美好。  六十年让时髦的成都女人们,塑造出了一个真正的时尚之都。      何为时尚?顾名思义,乃时代之风尚,狭义上来讲就是穿衣戴帽、衣食住行所折射出的一种生
期刊
其实在成都生活的人会发现,有很多美食埋藏在小区里,而且有些景象年复一年难以磨灭,如果说要寻找最成都的特色小吃,小区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玉林片区那热火朝天的餐饮店;物美价廉让人回味的八里小区美食;双楠片区那高档餐饮店门前的高档车等等,都代表着成都不同方位的不同美食文化。本期美食栏目将随机采访,带你去发现成都的小区中特色美食,也许有些你连听都还没有听过。    八里小区      详细地址:厂北路口世
期刊
“英戈组合”即将到来的消息,已经让这座城市激动了几个月。从来都只是由交响乐团点燃的高雅音乐市场,这次以首席男高音和第一民歌王后的搭配第一次出现,似乎更能让成都市民心动。不要一丝不苟的姿态,也不要明目张胆的亵渎,成都人需要的高雅音乐依然饱含着严肃的张力,却也被汤汤锦水拿捏出了更通俗也更亲切的模样。    高在何处,雅在何方      提到高雅音乐,人们总是想起唱着花腔的女高音,或必须穿着三件套出席的
期刊
成都女报=女 MR.WALT=W  女:您作为一位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您对宋祖英和多明戈有怎样的了解?  W:宋小姐的名字我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非常熟悉,2003年她在金色大厅的第一次演出,我就有欣赏,当时那首《茉莉花》让我听得几乎想要落泪,她有着水晶一般的嗓音和迷人的笑容,是一个伟大的中国艺术家。多明戈更不用多说。他们的合作我还从来没有机会领教过,所以这次成都演唱会我第一天就买到了VIP的门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