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柳袁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2002年起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他推行以“本真、唯美、超然”为特征的“诗性教育”,倾力打造语文“审美课堂”,主张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努力构建“激活、共鸣、浸润”的作文教学模式。他坚持文道结合,亲自撰写并带领老师开发了二十余本语文校本教材和读物,让乡土文化、校园精神回归语文课堂,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历史语文”融为一体。论文《构建语文“审美课堂”》《诗性教育与语文教学》《让学生诗性地写作》《让地域文化回归语文课堂》等分别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人民教育》和《中国教育报》曾分别以《“最中国”的学校》和《柳袁照,诗性教育的先行者》为题,对他的办学特色和卓越的办学实绩进行了整版报道。
柳袁照是出名的苏州才子,以能诗善文称著,当年常常被借到省教委写一些大块的文章,所以我认识他比较早。他的诗歌“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有造化自然的中和之美,他那叙事写人的散文尤为质朴简洁而感人至深,在朋友圈子里很受称道。柳袁照谈作文教学,主张“诗性写作”。这是他的由衷之言,更是本色行当。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心中所思,借语言文字以表达。口中所言即是话语,下笔所述即为作文,二者之区别在于是否见诸文字。但作文水平之高下,与所识汉字的多少,实在并无太多的联系,老舍这样的文学大师,全部著作也只涉及2500个汉字。按理口既能言,又识得一定量的汉字,便一定下笔能文。但害怕写文章的人很多,能写好文章的更少。你看儿童学说话,并没有多少人刻意地去教,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无师自通,能自如地说话。学生作文是在儿童会说话的基础上,由受过专业训练的语文教师来教的,教了十多年,学生还是不善作文,甚至普遍害怕写作文。儿童学说话与学生学作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自然而活泼的,后者是刻意而死板的。作文的规矩太多,要求太高,学生总是伴随挫败的感觉,况且想说的不能说,不想说也得说,得完全按教师的规定说,久而久之,便逐渐失去了自主说话的兴趣和能力。许多学生日常说话滔滔不绝,一旦正襟危坐,临场作文便无言以对。
作文教学如何才能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柳袁照认为“教育要像一股清泉,活泼泼地流动”。以“泉”喻“文”,这是诗家本色。“泉”须有水的流动,“文”须言之有物。水从何来?有“源”方有泉水的流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言何以生?有“情”才有语言的表达,“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感正是作文的源泉,是谓情本体。水的品质在明净,文的品质在真切。章学诚认为诗文的标准是“清真”。他说:“清则气不杂也,真则理无支也。”柳袁照说“泉水要清澈明净”,作文“要情真意切”。文章终究是写给别人看的,总要“如泉水般清澈明净,才能让人喜欢,让人流连”。他认为作文要“顺其自然”,有如泉水的自然流淌,“随物以赋形,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柳袁照以诗的语言描述作文之道——“泉水从山崖泉眼里流出,本身就是一种优美或壮观的状态,遇到草木激起水花,遇到岩石激起浪花,一路奔流,遇到悬崖,就纵身一跳,成为一道瀑布,飞泻而下,跃入深潭,又静静地流淌。”文笔是这样的优美,说理是这样的透彻。
诗歌以想象和联想为特征,以水喻文能唤起联翩的遐想。无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还是“黄河西来决昆仑”的雄浑,或“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奇瑰,甚至决江河而下百川的威武,其源头也无非是山涧的溪流。那叮咚的泉水,一路流动,一路唱着欢快的歌。作文也是如此。柳袁照认为,内容与情感是第一位的,而方法技巧是其次的。“作文首先需要的是要有东西可写,又有东西可以表达,而这些东西是从心底里奔涌出来的,不做作,不虚伪,甚至也不雕琢,清清纯纯,清清爽爽,一派自然”,说得多好。鲁迅先生称赞刘半农的文章便是以“小溪”作喻,说他虽浅,但“不浑浊”,“清澈见底”。古人云“诗家者流,以汪洋淡泊为高”,为文如清澈的小溪,不故作高深,不混沌驳杂,这便是诗性的写作。
古人说“道法自然”,作文也要法其“自然”。自然出于本色,儿童本有赤子之心,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偏要引导学生作无病呻吟的雕琢之文。教师的作文指导倘一派莫测高深的玄妙,学生的作文便“为赋新词强说愁”。口是心非,为文而造情,如何写得出感人的文字?记得若干年前,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姚卫伟托着一本沉甸甸的作文指导书对我说:“这是专家的专著,你看光文章开头便有三百法之多,如此繁琐,学生怎么会不害怕作文呢?”看来作文的指导必须以简驭繁,有如诗歌的写作,要以凝练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灵,激起感情的共鸣,才能收到举一反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柳袁照以自己的散文《夏老师》为例,现身说法讲述作文之道,他扣住“情”发问,简洁而明快:文中何处最动人?这是一种什么感情?由哪些场景、细节写出?由此表现出夏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纲举目张,不枝不蔓——“文章的思路、脉络、情节、场面、结构都在其中”。文既因情之激发而萌生,也随情之演变而展开,情感跌宕起伏则文脉曲折回旋,场面之精彩、细节之精微、结构之精巧,均在其间。曹丕《典论·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势即是文章感情的显示。
老师如何教学生作文?柳袁照显然主张将学生的情思导向于审美的发现,注重内心的体验,而后是自然地表达。他不赞成弃自然而就功利,反对用文章作法之类的僵硬冰冷的框架来规范生机活泼的情思。作文教学的艺术绝不是请君入瓮的计谋,不是设法将学生导入教师预设的圈套,更不能把学生的生活和感受装到一个预先打造的容器里。面对同样的生活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朱光潜曾以大树为例,植物学家看到树的光合作用,木材商估算这棵大树有多少体积,艺术家则从树的伟岸挺立看到人格的独立不迁。同样面对一汪泉水,柳袁照关照和追求的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审美境界,另有人关心的是此泉水怎样才能灌进瓶,装进箱,卖到钱。面对学生的作文,柳袁照遵循叶圣陶先生的主张——“我手写我心”,关心的是情感的诉求、自然的表达,而不是物化的规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形诸语言的表达,这便是诗性的写作。 写作确有些方法,但又没有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章学诚说:“语言之有起止,啼笑之有收纵,自然之理,岂有一定式哉?”鲁迅先生也说,作文没有秘诀,倘有一定传给儿子,但父子文学家鲜见。没有千古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方法之类,更不可能按文章作法之类的引导就能写出美妙的文章。柳袁照主张教师要写“下水文”,这样指导学生作文方能感同身受,切中肯綮。他认为写作教学之所以有各种怪状,“与老师缺乏写作体验有很大的关系。语文老师自己不写作文,日积月累,写作的那切身的酸甜苦辣早已远离了,给学生的指导总是隔了一层”。诚哉斯言,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柳袁照尖锐地问:“一个数学老师不会做数学题,能让他教数学吗?一个音乐老师不会唱歌,能让他教音乐吗?为何一个语文老师不会写作文而让他教作文呢?”他以自己所写的散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评价和鉴赏,让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如何伴随情感,文章如何随感情的变化而逐步展开等。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的音容笑貌,细节的清晰感人,学生均历历在目,文章的作法也能即兴体悟。作文是由情思生成语言,鉴赏是于语言中见情思,教师现身说法,披情以入文,学生对写作技巧自然心领神会。
柳袁照认为作文之道,材料是第一位的,布局是第二位的。犹如苏州的园林,先有树木花草,亭台楼阁,池塘假山,而后才是安排的匠心:草木扶疏,山水相映,疏密有致,曲径通幽。如此良辰美景,才能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柳袁照告诉我们,作文要“养成注意观察,注重积累的习惯,要敏于发现,善于感知。然后,因势赋形,善于表达,这是作文之道”。要言不烦,言正而旨远。柳袁照的文章是诗意写作的典范:写人则寥寥几笔,神情毕肖;叙事写景则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的论说文也没有剑拔弩张、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引譬设喻,娓娓道来。柳袁照为文有轻灵跳脱的韵致,吞吐曲折的旋律,构成一种荒荒油云、廖廖长风的开阔境界,这或许便是诗的意境。柳袁照是性情中人,有儒雅的书卷气,文如其人,文字干净明丽,似乎对着阳光可以照透,这大体是沈从文、汪曾祺的风格。有此文学修养,作文教学自然左右逢源,诗意盎然。
柳袁照主政苏州十中。苏州十中为历史名校,叶圣陶、苏雪林等曾在此执教,费孝通、杨绛等在此求学。他们后来均为文坛大师、学术泰斗,又都仁者高寿,文章风格也是冲淡自然、清新俊逸的路子。柳袁照有此道德文章,出任苏州十中校长,正是薪火相传,得其所宜。今天的苏州十中,正是柳袁照写就的一首诗,玲珑剔透,古色古香,被海内外誉为“最中国的学校”。
鲁迅先生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思想与人格的表现。”鲁迅先生此说或可作为柳袁照的写照,无论是主政学校或指导作文,均是生命的“诗性写作”。
柳袁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2002年起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他推行以“本真、唯美、超然”为特征的“诗性教育”,倾力打造语文“审美课堂”,主张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努力构建“激活、共鸣、浸润”的作文教学模式。他坚持文道结合,亲自撰写并带领老师开发了二十余本语文校本教材和读物,让乡土文化、校园精神回归语文课堂,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历史语文”融为一体。论文《构建语文“审美课堂”》《诗性教育与语文教学》《让学生诗性地写作》《让地域文化回归语文课堂》等分别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人民教育》和《中国教育报》曾分别以《“最中国”的学校》和《柳袁照,诗性教育的先行者》为题,对他的办学特色和卓越的办学实绩进行了整版报道。
柳袁照是出名的苏州才子,以能诗善文称著,当年常常被借到省教委写一些大块的文章,所以我认识他比较早。他的诗歌“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有造化自然的中和之美,他那叙事写人的散文尤为质朴简洁而感人至深,在朋友圈子里很受称道。柳袁照谈作文教学,主张“诗性写作”。这是他的由衷之言,更是本色行当。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心中所思,借语言文字以表达。口中所言即是话语,下笔所述即为作文,二者之区别在于是否见诸文字。但作文水平之高下,与所识汉字的多少,实在并无太多的联系,老舍这样的文学大师,全部著作也只涉及2500个汉字。按理口既能言,又识得一定量的汉字,便一定下笔能文。但害怕写文章的人很多,能写好文章的更少。你看儿童学说话,并没有多少人刻意地去教,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无师自通,能自如地说话。学生作文是在儿童会说话的基础上,由受过专业训练的语文教师来教的,教了十多年,学生还是不善作文,甚至普遍害怕写作文。儿童学说话与学生学作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自然而活泼的,后者是刻意而死板的。作文的规矩太多,要求太高,学生总是伴随挫败的感觉,况且想说的不能说,不想说也得说,得完全按教师的规定说,久而久之,便逐渐失去了自主说话的兴趣和能力。许多学生日常说话滔滔不绝,一旦正襟危坐,临场作文便无言以对。
作文教学如何才能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柳袁照认为“教育要像一股清泉,活泼泼地流动”。以“泉”喻“文”,这是诗家本色。“泉”须有水的流动,“文”须言之有物。水从何来?有“源”方有泉水的流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言何以生?有“情”才有语言的表达,“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感正是作文的源泉,是谓情本体。水的品质在明净,文的品质在真切。章学诚认为诗文的标准是“清真”。他说:“清则气不杂也,真则理无支也。”柳袁照说“泉水要清澈明净”,作文“要情真意切”。文章终究是写给别人看的,总要“如泉水般清澈明净,才能让人喜欢,让人流连”。他认为作文要“顺其自然”,有如泉水的自然流淌,“随物以赋形,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柳袁照以诗的语言描述作文之道——“泉水从山崖泉眼里流出,本身就是一种优美或壮观的状态,遇到草木激起水花,遇到岩石激起浪花,一路奔流,遇到悬崖,就纵身一跳,成为一道瀑布,飞泻而下,跃入深潭,又静静地流淌。”文笔是这样的优美,说理是这样的透彻。
诗歌以想象和联想为特征,以水喻文能唤起联翩的遐想。无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还是“黄河西来决昆仑”的雄浑,或“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奇瑰,甚至决江河而下百川的威武,其源头也无非是山涧的溪流。那叮咚的泉水,一路流动,一路唱着欢快的歌。作文也是如此。柳袁照认为,内容与情感是第一位的,而方法技巧是其次的。“作文首先需要的是要有东西可写,又有东西可以表达,而这些东西是从心底里奔涌出来的,不做作,不虚伪,甚至也不雕琢,清清纯纯,清清爽爽,一派自然”,说得多好。鲁迅先生称赞刘半农的文章便是以“小溪”作喻,说他虽浅,但“不浑浊”,“清澈见底”。古人云“诗家者流,以汪洋淡泊为高”,为文如清澈的小溪,不故作高深,不混沌驳杂,这便是诗性的写作。
古人说“道法自然”,作文也要法其“自然”。自然出于本色,儿童本有赤子之心,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偏要引导学生作无病呻吟的雕琢之文。教师的作文指导倘一派莫测高深的玄妙,学生的作文便“为赋新词强说愁”。口是心非,为文而造情,如何写得出感人的文字?记得若干年前,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姚卫伟托着一本沉甸甸的作文指导书对我说:“这是专家的专著,你看光文章开头便有三百法之多,如此繁琐,学生怎么会不害怕作文呢?”看来作文的指导必须以简驭繁,有如诗歌的写作,要以凝练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灵,激起感情的共鸣,才能收到举一反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柳袁照以自己的散文《夏老师》为例,现身说法讲述作文之道,他扣住“情”发问,简洁而明快:文中何处最动人?这是一种什么感情?由哪些场景、细节写出?由此表现出夏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纲举目张,不枝不蔓——“文章的思路、脉络、情节、场面、结构都在其中”。文既因情之激发而萌生,也随情之演变而展开,情感跌宕起伏则文脉曲折回旋,场面之精彩、细节之精微、结构之精巧,均在其间。曹丕《典论·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势即是文章感情的显示。
老师如何教学生作文?柳袁照显然主张将学生的情思导向于审美的发现,注重内心的体验,而后是自然地表达。他不赞成弃自然而就功利,反对用文章作法之类的僵硬冰冷的框架来规范生机活泼的情思。作文教学的艺术绝不是请君入瓮的计谋,不是设法将学生导入教师预设的圈套,更不能把学生的生活和感受装到一个预先打造的容器里。面对同样的生活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朱光潜曾以大树为例,植物学家看到树的光合作用,木材商估算这棵大树有多少体积,艺术家则从树的伟岸挺立看到人格的独立不迁。同样面对一汪泉水,柳袁照关照和追求的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审美境界,另有人关心的是此泉水怎样才能灌进瓶,装进箱,卖到钱。面对学生的作文,柳袁照遵循叶圣陶先生的主张——“我手写我心”,关心的是情感的诉求、自然的表达,而不是物化的规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形诸语言的表达,这便是诗性的写作。 写作确有些方法,但又没有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章学诚说:“语言之有起止,啼笑之有收纵,自然之理,岂有一定式哉?”鲁迅先生也说,作文没有秘诀,倘有一定传给儿子,但父子文学家鲜见。没有千古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方法之类,更不可能按文章作法之类的引导就能写出美妙的文章。柳袁照主张教师要写“下水文”,这样指导学生作文方能感同身受,切中肯綮。他认为写作教学之所以有各种怪状,“与老师缺乏写作体验有很大的关系。语文老师自己不写作文,日积月累,写作的那切身的酸甜苦辣早已远离了,给学生的指导总是隔了一层”。诚哉斯言,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柳袁照尖锐地问:“一个数学老师不会做数学题,能让他教数学吗?一个音乐老师不会唱歌,能让他教音乐吗?为何一个语文老师不会写作文而让他教作文呢?”他以自己所写的散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评价和鉴赏,让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如何伴随情感,文章如何随感情的变化而逐步展开等。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的音容笑貌,细节的清晰感人,学生均历历在目,文章的作法也能即兴体悟。作文是由情思生成语言,鉴赏是于语言中见情思,教师现身说法,披情以入文,学生对写作技巧自然心领神会。
柳袁照认为作文之道,材料是第一位的,布局是第二位的。犹如苏州的园林,先有树木花草,亭台楼阁,池塘假山,而后才是安排的匠心:草木扶疏,山水相映,疏密有致,曲径通幽。如此良辰美景,才能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柳袁照告诉我们,作文要“养成注意观察,注重积累的习惯,要敏于发现,善于感知。然后,因势赋形,善于表达,这是作文之道”。要言不烦,言正而旨远。柳袁照的文章是诗意写作的典范:写人则寥寥几笔,神情毕肖;叙事写景则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的论说文也没有剑拔弩张、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引譬设喻,娓娓道来。柳袁照为文有轻灵跳脱的韵致,吞吐曲折的旋律,构成一种荒荒油云、廖廖长风的开阔境界,这或许便是诗的意境。柳袁照是性情中人,有儒雅的书卷气,文如其人,文字干净明丽,似乎对着阳光可以照透,这大体是沈从文、汪曾祺的风格。有此文学修养,作文教学自然左右逢源,诗意盎然。
柳袁照主政苏州十中。苏州十中为历史名校,叶圣陶、苏雪林等曾在此执教,费孝通、杨绛等在此求学。他们后来均为文坛大师、学术泰斗,又都仁者高寿,文章风格也是冲淡自然、清新俊逸的路子。柳袁照有此道德文章,出任苏州十中校长,正是薪火相传,得其所宜。今天的苏州十中,正是柳袁照写就的一首诗,玲珑剔透,古色古香,被海内外誉为“最中国的学校”。
鲁迅先生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思想与人格的表现。”鲁迅先生此说或可作为柳袁照的写照,无论是主政学校或指导作文,均是生命的“诗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