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探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mnbv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力求营造全体学生都乐意与老师一道学习的良好氛围,把学习数学知识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知识的运用有机融为一体,使师生配合默契,每个学生都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达到令人信服的艺术境地。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
  课堂是最直接、最简便的学习场所,小学数学课堂用语结构要简单、易懂。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用纯正的普通话、形象的语言、惟妙惟肖的神态模仿教材中的人物,使学生感受较为纯正的普通话,少受方言和母语的影响,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美,达到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目的。
  二、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
  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教学非语言艺术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达到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数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表达是在真实、自然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思考数学问题、透彻领悟数学知识。
  三、教学手段“灵活”的艺术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单调重复的教学手段自然无法给人以任何的美感,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围绕一个“活”字作文章。 我认为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选择教学手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利用讲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简笔画等手段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3.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中的情感艺术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和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每个面的面积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说: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看了之后,不用老师说,你们自己就会计算了。(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老师要把你们带到这个纸盒里面去,要想进去呀,你们要闭上眼睛,等老师数一、二、三的时候,你们就进去了。(等学生睁开眼睛)你们进去了吗?老师说你们都进去了,你们看,这教室就像放大了的盒子,你们不是都坐在盒子里面了吗?……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钻进盒子”——学生天天见的教室,想象各个面的求法,而后再“走出盒子”,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抽象的概括。通过这“一入一出”,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变枯燥的内容为生动有趣的数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感,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情感,提高了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其产生了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五、教学艺术节奏
  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旋律性变化。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节课的节奏若能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那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艺术的几个环节?简单地说,首先导课力求体现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其次,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再次,把握教学节奏,用纯正的普通话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美的享受,让学习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艺术美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需要。教师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教学,学生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学习,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有人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它能充实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心灵,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有人说“书籍是时代进步的阶梯”,它能开启人类的智慧,塑造时代的伟人。一本好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文明和富有爱心;一本好书,能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拥有向上的动力;一本好书,更能给我们启迪,让我们获得无穷的智慧。无数成功人士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之路无不是以书籍为奠基。我说:“如果哪一位老师能让自己的学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从而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课堂上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绽放光芒呢?笔者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
期刊
摘 要:线这种表现手段从古至今在美术课堂上都应用极广。线是美术课堂中进行绘画与创作的基石,同时也是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的必要手段。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把握线的神韵、简化没有意义的线条、欣赏名家的作品、探索线的形式意味几个方面来进行线的表现和把握线的基本脉搏。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线 应用  在美术课堂中,同学们创造出的生动漂亮的美术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离不开“线”这个基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感教育,从而达到最佳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跟着感觉走,一旦他们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钻研物理,使物理成绩不断提高。可以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启发质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名人轶事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学好物理 激发兴趣 多种方法 不断改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 反思 解决策略  西方教育家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既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回馈信息的重要管道,也是学习者的兴趣得以保持与提高、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新旧知识得以有效连结与巩固的可靠手段。古人曰:学
期刊
一年级学生喜欢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所以学习内容应贴近生活。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突出特征就是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因
期刊
一、基础是前提,能力的培养是目的  扎实的基础是每一学科的共同要求,也是搞好专题复习的前提。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因为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把那些分散在各章节中零乱的知识概括提炼出来,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才能真正驾驭知识,在今后各个阶段的复习中才会得心应手。没有扎实的基础,学生就很难达到上述目的和要求,并且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就犹如空中楼阁。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
期刊
摘 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一切活动之中,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几乎都有迁移的发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小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正确地运用迁移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降低新的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迁移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迁移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是广泛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