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与超越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静观是对外物的超越,是返诸内心的宁静而后形成的与天地万物的交流和融合。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从整体生命存在的特质出发,注重主观的释然与超脱,看重旁观的丰富和超越,在宁静的栖居中获得自我的确认。它是人生顿悟的方式,以生命的动感来呈现最丰富最深邃的静,更加呈现出静观持久却更高的真实本相。
  关键词:静观 超越 主观 客观 生命
  静观,并非虚无,而是涉及内在生命的反身自省,它要求退到灵魂深处的本性之中感受生命的美感和诗意。静观和哲学有着莫大的关联,无论是东方的禅宗和道家,还是西方宗教中的忏悔静观,实际上都是为了摆脱生命困境而进行的自我的净化与拯救。当代美学逐渐与实用主义建立关联,遮蔽了人内心的光辉,而静观则是恢复和重启精神内在性的契机,它以独特的认知反观的质朴和内在情感感受力的丰富呼唤着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解放与自由。
  一、静观是主观的释然和解脱
  日常生活的焦虑和困窘,使得人们受限于眼下的存在。而经验的重叠和因果的循环,则干扰了人真正与物的“神遇”。所求者,無非是感性羁绊下的贪嗔痴慢疑,而无法领会事物的内在真实和灵魂的关联。静观倾向于对现实活动的超越和对世俗功利的舍弃。它要求人其中,同时能够出其外,从功利价值的态度向审美实现真正的转身。主观的释然和解脱,侧重的就是个体对现实思维方式的转变。别尔嘉耶夫认为,“个体必须体认痛苦、悲剧、怕、畏、烦、爱等”。“静观”之“静”,要求的是对客观事物原因的悬隔,对生命存在根基的沉思和深切的感受,从而超越因果所带来的干扰,摆脱对性情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而“观”则是拉开观者和被观照物之间的距离。即使身处其中,同时也能实现某种淡化,将“参与”转变为“欣赏”,品其中之味,感受其中之韵,而实现对物的超越。以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为例: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讲述的是诗人自江南走过,邂逅一个如同莲花般淡雅端庄的女子。她整日痴情守候着良人的归来,盼过昨宵,又盼今朝。然而痴心的等待,换来的却是冷漠的回绝。青石小巷的街道上不曾听到归来的声音。正巧诗人骑着马路过,女子恍惚中产生了误解,随之失望接踵而至。对于诗人来说,这样结着秋怨的、美丽有情的女子,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遗憾。然而,在末尾,诗人却言“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从而呈现了超现实的理想色彩,使得“错误”本身也熠熠闪光。该诗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转变了对待“错误”的认知态度。虽然诗歌之中交叉着女子的幽怨、焦灼和失望,同时也有着诗人本身的喜悦、落寞和欣赏,情感错综复杂,然而奇崛之处就在于静观的超越。诗人并没有为这“错误”懊恼,同时也没有为这“错误”遗憾。它真正地沉到心底,显现的是对美丽爱情的感动和对纯粹追求的欣赏。它使得“观”不再是参与其中的热闹,更多的是一种被呼唤出的爱的期待和祝福。由此,主观的释然和解脱,所关注的不是付出必有回报的功利,也并非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平凡愿望,而是对生命深处所蕴藏的一种精神所呈现出的纯净、寂静和质朴的赞叹。那“达达”的马蹄声,不再是诗人骑马的声音,而是敲动世界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的领悟。
  阿瑟·米勒在《英雄》中说过:“人人都有苦恼,不同的是我试着把苦恼带回家,教它唱歌。”这是何等激昂和壮观的审美态度。它既要求有着充沛的审美敏感,领悟他人和自己的苦恼,深入其中而不得其解的困惑,同时又要有面对和承担的勇气。它在“静”之中凝神领悟,反复观照,才能使得自身受困的灵魂得以和真实重现尽力沟通,抵达超验的神秘和宁静的喜悦。
  二、静观是旁观的丰富与超越
  无论是古希腊的美学还是德国古典美学,其实都将静观作为旁观者的态度来理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人生就好比一场体育竞赛,有人像摔跤者那样在搏斗,有人像小贩那样在叫卖,但是最好的还是像旁观者的那一些人。”德国康德提出过审美无功利的说法,而丹麦勃兰兑斯则直接借助例子来讲述旁观和美学的内在关联:“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三方面去看——从实用角度去看,从理论上去看,从美学角度去看。对于一片森林,有人会问它是否有益于本地区的健康状况,而树林的主人会估计它作为柴禾能值多少钱,这都是从实用观点去看它;植物学家对它生长的情况进行科学考察,这是从理论观点去看;如果一个人只想到它的样子,想到它作为景色的一部分所起到的作用,他就是从艺术或美学观点去看。”审美的静观从旁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舍弃了利益的关联和考虑,以“虚静”的态度去观照事物的感性形式和外观,享受形象所带来的审美美感。
  然而,在“虚静”的背后并非虚无,相反,它应该是生命的丰富。正如叔本华所说:“他停止做抽象的思考,而只是把他的心力投向对象的观照,将他自己沉没在它们之中,让他所观照的事物充满他的意识,也就是任他眼前的事物,霸占住他的意识,他变得忘掉了他自己的个性。”以古希腊的雕像维纳斯为例,其丰腴的肌肤、饱满的脸庞、挺直的鼻梁令人称赞,最为动人的是其柔和的眼神。在静观之时,它所带来的心境却是丰富而深入的。她的眼神看起来恬静平淡、单纯静穆,透露着一种高贵的神性之美,但是它的真正美感却来自于“静”的丰富,仿佛万千情感都孕育其中,既有平静、慈祥、宽容和善良,同时也可以看到对邪恶的冷漠、对阴险的无情、对狡诈的排斥、对不公的憎恶。当这种二元的丰富融合在一起时,你会发现,这种眼神陡然一变,重新又变得超脱、圣洁和干净。不是嫣然一笑,也非巧笑倩兮,而是经历了时间的绵延,沉淀了历史的流转,同时又让人沉静下来的和谐、明确和澄明。
  然而这种丰富,需要和自身的情感开辟出一个距离,它是经过反思后形成的感受。如果观察者在观看维纳斯时,将自己当时复杂的情绪和因果纠缠带进去,虽然能够由此产生丰富的情感,却不能获得作为旁观者的静观。所谓“静”,在旁观的角度,是一种“客观化”的过程。它跳出了主体自身所沉浸的日常规律和因果联系,而是要求忘却自我的世俗因果,在客观的角度去观察故事中的人物。这种隔离而后实现融合的过程,恰恰是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麦克尤恩在其小说《家庭制造》中,通过叙述者的设立、对重要情节的含混和空缺以及刻意营造疏离冷静的叙述风格等,建立出不可靠的叙述模式,这些模式带来的反讽和陌生化效果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跳脱出文本表层的惊悚与猎奇,站在更冷静和客观的社会层面去思考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处境。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 麦克尤恩 《家庭制造》 反讽 陌生化  当作家遇到较难处理的题材时,往往会选择不可靠叙述的策略来规避可
期刊
摘要: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小说中,叙事者多为认知能力敏锐的作家或学者等知识分子。多克特罗赋予这些认知主体一种“僭越的精神”,让他们在追溯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伦理唐悟,做出各异的身份和道德选择。本文认为,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多克特罗 僭越的精神 历史 认知 伦理  多克特罗(Edgar Lawren
期刊
摘要:陶渊明咏史诗中有一首《咏三良》,此诗以秦穆公杀“三良”殉葬为题材。历来论陶诗者认为陶渊明是认可“三良”之忠义行为的,但是,结合陶渊明的思想与诗歌内容分析,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笔者认为陶渊明对“三良”之殉是有质疑和同情的,这与陶渊明内心的儒玄思想矛盾有关,儒家之积极入世精神使陶渊明肯定“三良”之忠义,道家之隐世养真精神却使他对“三良”入世丧命的悲剧表示质疑。所以,陶渊明对“三良”之殉并非只是简单
期刊
摘要:随着永井荷风文学在日本学界获得重新定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也对其文学的文艺价值和社会价值展开了讨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译介,呈现出多方位、多视角的解读。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勾勒出目前我们对永井荷风文学的研究样态实有必要,这样能够抛砖引玉,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照。21世纪以来,我国对永井荷风文学的研究不但突破了小说解读的范式,涉及诗歌、散文、纪行文等多种题材,不仅有微观的细致,也有宏观
期刊
摘要:《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它反映了一种信仰与伦理身份的焦虑。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这种焦虑既是英格兰民族性格发展的动力,也是构建其文化传统的因素。论文以典型人物泰门为切入点,结合时代特点,分析英格兰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社会观念与价值取向的转变。  关键词:泰门 价值观 焦虑  城邦像一部真正的戏剧。保持城市自身的健康和力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如同一个人的理智和美
期刊
摘要: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观照,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剧中的筵席场景、肉体肢解形象等狂欢化场景颇多,具有胜利与失败、生与死交替的双重意义,又因其夸张、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在戏剧创作上初步展现了马洛独特的、具有怪诞美学倾向的艺术逻辑。  关键词:马洛 《帖木儿大帝》 筵席 肉体 怪诞美学  《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the Great)是早期现代英国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
期刊
摘要: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作家的个人艺术创作常常折射出了一种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主要涉及女性作家对自身作者身份的认同和对其作品文学价值的不确定性。美国19世纪女作家伊丽莎白·斯托达德被文坛遗忘了八十年。本文通过对其个人经历和文学作品的研究,希望从家庭生活的崇拜论、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创作、婚姻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和女性的自我怀疑这四个方面分析和理解19世纪的美国女性作家在其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和作家身份认同
期刊
摘要:苏轼在《论仓法札子》一文中指出制定仓法旨在增俸养廉,但仓法实在过于严苛,即便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政府因噎废食,起到了混乱纲运的相反作用。因此,苏轼作此札劝谏君主废除仓法。  关键词:苏轼 《论仓法札子》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仕途多舛,元祐六年(1091),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不久又被调
期刊
摘要:香菱是《红楼梦》塑造的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香菱学诗”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悲剧人物的自我救赎,香菱命运多舛,历经坎坷,际遇堪伤。但作者并没有让香菱自暴自弃,沉沦在苦海无边的生涯中,而是通过“香菱学诗”来展示人物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香菱三首咏月诗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使得人物成为鲜明、生动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香菱学诗 人物塑造 自我救赎  《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之所以具有恒久不衰的艺术
期刊
摘要:《乞放市易欠钱状》是苏辙公文代表作之一。苏辙在这篇奏状中批判了市易法在施行过程中出现的四大弊端,并提出相应对策。奏状反映了苏辙的民本和廉洁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乞放市易欠钱状》以数据说话,以及运用四言骈体的艺术特色,对现代公文写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辙 《乞放市易欠钱状》 现实价值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政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