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关纪事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engqi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与沙湾关结缘于1997年。
  1997年,也就是20年前,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辞去了内地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随着南下的人流来到了深圳,通过一个高中学妹的引荐,我很顺利进了一家大型台资工厂做客户跟单。
  工厂在深圳横岗镇的上围新村。横岗镇属于关外——那个时候的深圳,关内和关外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关内关外,戒备森严,关内是特区,与关外“水火不容”,关内更像城市,关外更像农村,一关之隔,两个世界,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关内与关外的根本不同体现在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则体现在身份的认同度与自由度方面。关内的人要出关,可以畅行无阻,但是关外的人要进关,就必须持有“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在关口下车,排队通过熙攘的边检站大厅,接受边检验证。所以那个时候,如果没有“边境证”,你是进不了关内的。
  由于那时我到深圳没有多长时间,又很快找到了一份在关外的工作,短时间没有特别要进关的理由,也就没有急于去办理边境证。
  但机缘不契,万事身不由己,工厂里发生了一件突发事情,我的一个大客户的出口报关资料被海关扣押,专门处理报关的同事又说不清楚道理,必须我到现场去解释,否则将影响到客户货物时效,轻则给客户造成损失,重则会让工厂失去一个优质的大客户。
  可我没有边境证,如何是好?思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而客户出货的事情十万火急,已经来电催促多次,情急之下,只好铤而走险——报关员把司机找来一起商量,决定把我藏在丰田大霸王后座椅背后面“闯关”。
  从横岗到关内,有两个进关关口可供选择,远一点的是布吉关,近一点的就是沙湾关。根据司机多年开车过关的经验判断,走沙湾关相对安全保险:一则沙湾关较为偏僻;二则沙湾关查验比较简单(可能不用打开车门查验);三则司机经常出入沙湾关,与关口查验人员有些面缘。既如此,自然是选择沙湾关过关了。
  谋划已定,事不宜迟,我们一行三人去“闯关”,副驾上坐着报关员,我坐在后排座位上,大霸王从深惠公路转向丹沙路不久,司机停下车,说马上到关口了,让我藏在后座椅背后面去!
  大霸王很快到了沙湾关,我隐藏在车后面,听到司机和查证人员对话,验证员查验了司机和报关员的证件,又把头伸进车内来看。司机说,除了两个人,什么都没有!司机把话说得云淡风轻,可我躲在后面,不敢多动,惊出了一身热汗。
  有惊无险过了沙湾关,但是缩紧的内心并没有马上舒展开来,所以也没有心情去观赏车外的关内景色,好在由于提供的资料准确,解释清楚,在海关没费多少周折,客户的问题就妥善解决了。
  “闯关”成功,可这次“闯关”给我留下了心里阴影。
  后来陆续了解到一些有关边境证管理与查验的实情,也亲眼目睹派出所像赶鸭子一样把没有边境证的人赶上执法车拉走的情形,一些来深圳打工的人,因为没有边境证,不幸被查出,有的被罚款,有的被收容遣送到陌生的地方去做苦工,甚至有人身陷囹圄身亡……这些,让我后怕,我不敢设想,如果我当时“闯关”被查出,等待我的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2
  现在回过头来剖析当年来深圳的心境,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最初只是因为家境贫寒。尽管自己在中学教书,但所得工资根本不能改变家庭积弱的贫穷,而那些到了南方,特别是到了深圳的同学和老乡,不时有消息传到耳里,说他们在南方工资高,挣钱多,发财了,很多同学当时的工资就已超出2000元了!而1997年前后,在内地的中学,我们还拿着300来块钱的工资,现实的对比造成严重的心理反差。
  几乎只是一念之间,就决定南下深圳了。
  当然,当时并没想到会在深圳扎根的。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在农村长大、没有多少社会经验、也没有多少见识的穷教师来说,可以说是鼠目寸光。抱着闯闯的心理来到深圳,慢慢融入到新的工作和新的环境之中,年深月久,又有了到关内工作的机会,改革开放后发展、繁华起来的深圳确实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隐秘的渴望和责任,于是有了背井离乡的坚持,有了坚守。
  尽管如此,现实依然是骨感的。由于关内房租贵,尽管我找到了关内的工作,却依然住在初到深圳的落脚地横岗,每天上班下班,过二线关、接受边境证查验成为生活之不可回避,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布吉关、沙湾关成为生活中的必经之路,如影随形。当然,过关的境遇慢慢地在发生变化——起初,每天进关需要下车过检验大厅验证,后来可以不用下车了,验证人员直接上到公交车上验证,再后来,边境证慢慢式微,过关凭身份证即可,直到最后关内关外一体化,深圳全面撤消二线关。
  但我与沙湾关的关联,绝非第一次违法闯关,后来经常出入沙湾关那么简单。
  2005年,我到深圳的第八年,一个非常现实又严肃的问题摆在我和妻子面前:儿子已经两岁多了,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是把儿子接到深圳来一起生活,还是离开深圳回老家去陪伴儿子,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还是要在深圳留下来,把儿子接到深圳来生活,这一决定衍生出来的更加现实的問题是,儿子来了怎么住?儿子的爷爷奶奶要不要一起接到深圳来?是长期租住在逼仄的小房子里?还是下定决心买房?
  “买房”,这个生活中的不速之客,这两个我们一直不愿意轻易触碰的字眼,最终浮在现实生活面前,急迫地需要去面对,而我和爱人都是一般的打工者,经济能力可想而知,和妻子思虑再三,最后选择在沙湾关附近买了偏僻又便宜的房子,这也就是说,我们在深圳定居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家,我们的家就在沙湾关附近,尽管那里地段平庸,环境也不好,但那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的房子,住着一个家,是一家人团聚的地方,是一家人放心的地方,如此足够了。
  住在沙湾关附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出入非常方便,可以说,那个时候,在我们心中,沙湾关是野蛮靠近文明最近的地方,我们从家里出发,七八分钟就到了沙湾关,进关就是罗湖区,进关向右,几分钟车程就抵达深圳水库,进入罗湖繁华的商业圈;进关向左,十多分钟车程就可以抵达深圳第一山梧桐山,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失落!随着深圳地铁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地铁网星罗棋布,四通八达,却没有一条地铁通往沙湾关,沙湾关成了一个被地铁遗忘的地方,这会不会是沙湾关的宿命,抑或是我的宿命!
  但,由于住在沙湾关附近,我和沙湾关的关联已无可脱卸。
  3
  住在沙湾关附近,每天进关出关,我见证了沙湾关从繁忙走向萧条的全部过程。
  二线关撤销后,深圳的二线关相继陷入沉寂,沙湾关也不例外。
  大约在2010年到2015年的几年时间里,二线关作为“遗址”象征性存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人流擦关而过,却没有人驻足,曾经人潮涌动的验证大厅再无人问津。
  有时候我从沙湾关经过,会突然在验证大厅外面停下来,或者鬼使神差走进验证大厅,看着验证大厅落寞的旧影发呆,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个又一个画面——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记录下了什么!
  光明?黑暗?荣誉?屈辱?悲欢离合?
  我思之切切,却思之不清!
  2015年年底,沙湾关在沉寂几年之后重新热闹起来,打桩机日夜响腾,沙湾关在深圳二线关改造工程中訇然坍塌。
  经年累月,沙湾关原来进关的弯道取直,在原沙湾关旧址,长出一个新的建筑物,体量宏大,建筑物下面,是空阔的场地,电子招牌上显示“公交停车场”字样,据知情的人介绍,这里将作为公交停车场使用,沙湾汽车站也将迁移到此处。
  建筑物上面,别开生面,建成一个空中广场,广场层次丰富,遍植花草树木,拾级而上,就到了开阔的广场上面,其间点缀花木、园艺、石椅、凉亭之类,别出心裁,极得耳目之悦,广场上面还有一个露天会场,舞台和观众席的设计,粗朴写意,典雅别致。
  沙湾关改造之后兴建的建筑物还处在将息之中,最终如何使用尚不得而知,但在我看来,这个建筑物,这个广场,这个庞然大物,应该称得上深圳二线关改造的匠心之作。
  某日在沙湾关路口公交站下车,走到丹沙路和布沙路交汇处,也就是原沙湾关进关入口处,突然看见一株巨大的榕树,树姿俊美,不知移栽多长时日了,早已苍翠欲滴,树影婆娑,树下立一石牌(也可说是石碑),上书五个红色行楷大字:“沙湾关旧址”,石牌右下角落有时间:“1983-2015”。
  站在榕树下面,盯着“沙湾关旧址”五个大字,沉默良久,我突然意识到,“沙湾关”,这个与深圳经济特区并生的非典型二线关,確实已经不复存在,并将慢慢被人遗忘。
  但是,沙湾关,在深圳城市发展的脉络中,真真实实存在过30多年,见证过特区建设的沧桑,也见证了特区发展的繁荣和兴旺,现在,它将完完全全退入深圳历史的暗角。
  深圳的二线关,给深圳、给深圳人、给早期来深建设者,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这些问题,随着深圳二线关的消亡,会慢慢沉淀在深圳的历史记忆之中,或者突然有一天,又会被史学家提起。
其他文献
王崇,你好!  谢谢你连续的回复。这几天我想到很多,心里很难过。想起孩子小的时候,由于我身体不好,都是由外公外婆带的。外公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不听话,外公就是打。有一次,因为孩子影响外公弹钢琴,结果立即被外公打了一耳光,她(孩子)当时反应是被打闷掉了。当时我们在上班,是隔了段时间,外婆无意提到的。  外婆两面性,好时溺爱,不听话时也会打小孩。一劳累或心情不好,就会骂人发脾气。最近
期刊
桌上的啤酒不停冒泡,終于吐露一个初夏。闲暇时漫步海滩,心情比海水更加轻盈。倘若你拥有清新颜色与温柔裙摆,微风吹过,便感觉自己是一条在阳光中游弋的小美人鱼。
期刊
2005年以前,高校里让老师头疼的桀骜学生拉帮结派,演绎出各种版本的江湖传说。  比如某海鲜酒楼门口的楼梯经常在中午被霸占,40多个看上去不太好惹的年轻人坐了整整三排,开会。  陈科煜剪着平头,戴眼镜,一副学生气,他上的初中在福田区很有名,但不知道为什么,学校门口仿佛是各大帮派的一个聚集地,放学跨出校门的那个瞬间成为了一种历练,当时陈科煜身高才一米四几,“很怕啊”,他回想时说。  他属于那种很认真
期刊
鸢尾花花期从春到夏,在这一季度,不仅仅是大束的鸢尾,浪漫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服上留下了数千种不同的花草,人們天性热爱自然,对于女生而言,花卉图案的服饰还有明媚的加持力量。
期刊
我是个念旧的人  初中搬家,從简陋的一居室搬进宽敞的三居室,十五瓦昏暗灯光变成了让眼睛觉得略微刺眼的大吊灯,一米长的小床也变成了一米八的大床。  一切都变得美好了吧,可我一点也不开心。  我不自觉地就走回云春巷,那是原来居住的地方,窄窄的巷弄,矮矮的砖瓦房,表面覆着青苔,凉亭边有个豆腐摊,粗嗓门的黎妈又在骂她家偷喝酒的老公,还有躺在太师椅上的阿公,看见我就拿出了他珍贵的奶糖:来了?快来吃糖。  我
期刊
水密码 小蓝盒·水CC ¥128/15g  迪士尼在全球缔造了许多勇敢美丽的公主形象,《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儿公主正是其中之一。她美丽善良、心存梦想,为解救父亲进入被施咒的城堡,并凭借自身力量突破重重险阻,更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而多年来致力于为每一個平凡女孩带来极致水润护肤体验的补水护肤品牌水密码,也从未停止过赋予水密码女孩自信、真我与快乐的使命。正是因为感知到了在平凡而忙碌的生活里,有着无数被童话所
期刊
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总是到结婚就告结束,“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仿佛从此就能一帆风顺,美满到白头。  然而,婚姻的真相是:结婚只是一个开始。王子和公主的婚后生活里,也会有鸡飞狗走、孩子哭大人烦、吵嘴打架婚外情……  婚姻不是钢铁铸成,任凭锻打锤击都不能损其分毫。  婚姻也不是塑料花,一辈子不打理仍可娇艳如昔。  婚姻是一株植物,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它可以生长、茁壮,自然也可以枯萎、
期刊
林瑾第一次在家长群里看到欺凌事件的视频,是在两年前。那年她女儿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视频里一个女孩被另一群女孩辱骂、扇耳光,群里的家长们看到后,都义愤填膺地指责施暴的孩子。  林瑾想到自己的女儿,心头一紧。只是指责这些孩子有用吗?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林瑾自问道。如果这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有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如果我没有去教她,她会不会也欺凌别人?如果女儿卷入欺凌事件,我有没有能力觉察,给她一些必要的支持
期刊
变成猫  日剧《四重奏》里这样定义“成年人的诱惑”:变成猫、变成老虎、变成被雨淋湿的狗狗。  周小昭觉得自己和邓兮之间,就在精准地践行着这套成年人的恋爱法则。  他们结识于香港。  作为交换生,周小昭在回大陆前要给亲朋导师们准备手信,问了问身边的同学,他们推荐了鼎鼎大名的珍妮曲奇饼干。周小昭去的是尖沙咀的那爿店,赶了个早,跟着导航顺利来到美丽都大厦。  令她不曾想到的是,珍妮曲奇也有很多山寨品,山
期刊
被设计才华耽误的演讲家  田面村有个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金属灰外墙神秘低调,氛围宁静,洛可可的深圳分公司驻扎在这里,创始人贾伟刚刚走出其中一间会议室,稍显疲惫,凭着设计师对美的自觉,他从随身行李箱里掏出了自动刮胡刀,坐在角落的沙发上默默刮净胡茬。  “是马东邀请的。”坐在自家旗下的咖啡厅里,贾伟谈到不久前参加的《奇葩大会》,“他发微信给我说李开复来了,李银河来了,有意思的人来了,让我参加这一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