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惠农支付业务发展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j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惠农支付服务体系作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的发展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服务的外延效应,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农民群众提供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通过其业务需求推动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了信贷资金流入偏远农村地区,对促进农村精准扶贫、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支持“三农”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辖区实践,对保山市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服务的外延效应、存在的困难进行研究分析,并就进一步加强惠农支付体系建设、拓展惠农支付服务的外延效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惠农支付 外延效应 调查 思考
  普惠金融是一种金融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旨在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延伸至原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人群,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地区获得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重点是建立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从而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而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构建惠农支付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不仅破解了乡镇以下地区金融服务缺位的难题,有效填补了当地金融服务空白,且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的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外延效应,不仅有效改善了“三农”、小微企业、贫困地区的融资状况,而且对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保山市农村惠农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人行保山中支以加強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和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为重点,以惠农支付业务点的创建为突破口,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工程。经过多年的创建,保山辖区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惠农支付体系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自2010年以来,人行保山中支以惠农支付点的创建为突破口,积极稳步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和下发了《保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一创两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府、金融机构、特约商户、农民群众等部门和群体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人行保山中支会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有关部门以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为突破口,突破POS终端在城市只能用于消费(不能支取现金)的制度规定,认可POS终端在农村地区可用于支取小额现金,积极打造特色惠农支付服务体系,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协调发展和支付普惠。
  (二)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实现了广覆盖
  在创建惠农支付服务点的过程中,人行保山中支依托农村地区的优质商铺,以惠农支付服务点的建设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通过采取政府支持、金融机构承办、农村商户参与、市场方式运作的多方合作发展模式。通过以POS终端为技术支撑,联结行政村有实力的商户,在商户的营业点构建惠农支付点,实现了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的广覆盖。自2011年4月,建立了辖区第一批32个惠农支付服务点,2012年,为配合烤烟收购电子化结算的推动,在烟叶种植村寨建立了第二批168个和第三批351个惠农支付服务点以来,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共建成惠农支付点1038个,惠农综合服务站100多个,覆盖了72个乡镇,80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
  (三)惠农支付业务惠及广大农村
  近几年以来,人行保山中支充分引导金融机构利用银联网络实现借记卡小额取款、刷卡消费、小额转账汇款、刷卡缴费、查询等业务,为金融机构缺失或金融机构不健全地区的农村群众提供个人金融服务,切实加快了惠农支付业务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依托惠农支付点发放涉农补贴,多项惠农资金可以直接批量发放到个人,大大缩短了农户获取补贴的时间,为农户节约了大量取款的交通费用,受到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累计发生惠农支付消费业务23693笔,金额10545万元;取款业务305358笔,金额15817万元;缴费业务78027笔,金额380万元;转账业务107456笔,金额12061万元。惠农支付业务惠及全市72个乡镇、800个行政村、200多万农民群众。
  (四)惠农支付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人行保山中支在创建惠农支付点,推动惠农支付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对惠农支付点的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惠农支付的工作水平。自2015年以来,人行保山中支针对辖区现有的197个惠农支付服务点无业务发生的情况,采取撤销一批、调整一批、巩固一批的工作措施整顿没有发挥作用的惠农支付服务点,以确保现有的惠农支付服务点真正发挥效能。即对确无业务需求,无法开展业务或不愿办理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42个惠农支付服务点列入撤销退出名单,对有业务需求,但因商户办理业务积极性不高或选址不合理的服务点,合理确定接替商户,重新选点调整83个,对惠农支付服务点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未发生业务的72个服务点,要求收单机构加强与商户沟通协商,通过开展业务操作培训、宣传动员并联系电信公司解决线路故障等措施尽快正常办理业务。
  二、保山市惠农支付业务外延效应分析
  (一)信贷支农效应不断增强
  近几年来,在人行保山中支窗口指导下,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在发展惠农业务的过程中,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充分依托惠农支付点,不断发展农村金融业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涉农贷款业务,促进了信贷资金流向农村地区,使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效应不断增强,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涉农贷款余额达324.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18亿元,增长12.56%。其中:农村企业贷款余额132.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66亿元,增长13.35%;农户贷款余额10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7亿元,增长9.2%;企业支农贷款余额11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5亿元,增长15.9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84.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31亿元,增长12.37%;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5.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2亿元,增长63.57%。涉农贷款占全市贷款余额的比重达55.86%,占比较大。   (二)金融扶贫取得较好实效
  近几年以来,人行保山中支借助惠农支付点贴近农村的优势,结合国家金融扶贫战略,加强了对农村地区贫困现状的监测与分析,引导金融机构结合扶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路径与措施,充分发金融业在扶贫开发中的支持与保障作用,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取得明显实效。一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信贷支持效应较为突出。目前,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政策的指引下,人行保山中支以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余额达23亿元,共启动开工的搬迁安置点67个,涉及全市35个乡镇、123个行政村、300多个扶贫安置点,项目完成后将有12205户贫困户,49727名贫困人员受益,其中:建档立卡农户5039户,人数达19789人。二是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扶贫效应。在推进金融扶贫的过程中,人行保山中支充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以拓宽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的覆盖面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等金融政策在金融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余额4.16亿元,比年初增加2891万元,增长7.47%,同比增加3317万元,增长8.67%,涉及贫困农户7470户,较上年同期增加607户,增长8.84%。三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信贷支持效应不断增强。近几年来,人行保山中支注重政策的引导作用,以辖区农信社为主导,按照“风险可控、保本服务”的原则,每年按不少于6亿元的额度,组织对贫困农户给予每户2万元3年期的专项贷款扶持,对仍有需求并具备偿还能力的农村危改户再给予5万元的市级优惠贷款政策。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辖区各级农村信用联社共兑付农户补助资金逾8483.05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贷款余额达7.41亿元,比年初增加4372万元,增长6.27%,涉及贫困农户数18543户,比年初增加883户,增长5%。
  (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效应较为明显
  近几年来,人行保山中支以惠农支付业务的延伸为主要目标,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当地“三农”金融需求,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不断加快。保山市各金融机构在发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抵押品范围,不断扩宽抵押品范围,加快“助保贷”、“鑫农贷”等信贷产品的发展步伐,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林權抵押贷款余额5.38亿元,受益企业21户,受益农户373户。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10笔,金额总计50.7万元,贷款余额166.2万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发放36笔,金额总计305万元,贷款余额910万元。“助保贷”产品发放20笔,金额总计6271万元,贷款余额9937万元;“鑫农贷”产品发放86笔,金额总计1030万元,贷款余额1880万元。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方式不断创新。充分引导金融机构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贷免扶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烟草公司+合作社+农户贷款”、“助保贷”、“龙头企业+合作社联保”等贷款模式,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9个,贷款余额2.52亿元,带动了农户19072户,
  (四)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近几年以来,人行保山中支在推动惠农支付点创建的过程中,组织、协调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是不断加大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建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为农村群众提供取款、转账、缴费、刷卡消费和查询等金融服务,满足了农民群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数达到了221个,覆盖面达到了100%,乡镇金融机构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面达到了100%。二是加强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人行保山中支以发展惠农支付业务为依托,不断深化银行卡助农取款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充分发挥小额现金流转、惠农卡、自助银行设备等优势,积极妥托推动电子汇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科技服务水平。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达221个,全市72个乡镇布放ATM终端926台,POS机16840台,特约商户6430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527万户,发放银行卡564.22万张,累计发生银行卡业务2123.26亿元,累计发生票据业务250.76亿元,全市农村地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累计交易额达826.07亿元。
  三、惠农支付业务发展及服务外延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从保山的实际情况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是以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部分商业银行参与,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支农效果看,国有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153.01亿元,其贷款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比重为47.19%;农业发展银行涉农贷款余额90.84亿元,其贷款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比重为28.02%。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总计59.01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比重仅为18.2%,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85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的比重仅为0.88%,小额贷款公司投向农业的贷款仅有8.58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的比重仅为2.65%,农村金融主体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农业发展多元化的信贷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惠农支付业务的发展。   (二)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分布不均
  一是金融机构分布不均。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作为三农领域的主要支持者,在全市4个县中,仅有3个有营业网点,未实现网点在县域范围的全覆盖。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也未实现全覆盖,且同一家银行在各县间所设的网点个数差异也很大,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从网点设置的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乡镇设置网点较多,但其他金融机构多数只设到县一级,在农村乡镇设置网点的机构并不多。二是惠农服务地区差异明显。截止2016年9月末,保山市共设立惠农支付点1038个。其中,隆阳区惠惠农支付点311个,占比30%;腾冲市惠农支付点259个,占比25%;施甸县惠农支付点176个,占比17%;龙陵县惠农支付点145个,占比14%;昌宁县惠农支付点145个,占比14%。从分布的情况看,全市惠农支付点主要集中在隆阳区和腾冲市。据调查,惠农支付点创建进展不一除了受到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外,还与当地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力度和金融机构的投入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
  (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有待提高认知度
  受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影响,加之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方式单一,导致农民群众金融知识匮乏,从而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认知度较低。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的现金结算方式,认为传统的现金交易没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对银行卡交易、票据等非现金结算方式认知度较低且不会使用这一支付工具,部分农村地区银行卡使用率相对偏低,睡眠卡数量较大,特别是惠农卡,一些农户除领取补贴外,不会发生其它业务,活卡率基本在30%以内。
  四、惠农支付业务发展及服务外延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服务现代农业的商业性金融体系。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促进在县及县以下设立分支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避免资金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项目和大企业。二是构建服务“三农”的银行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使其成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主要为现代农业服务的农村商业银行。三是构建有利于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发展的环境。各级政府应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政策上对银行金融机构机具下乡、乡下特约商户实行奖励和专项补贴,提高各类机构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各种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引导各类支付组织进入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多元化。
  (二)以惠农支付业务发展为依托推进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
  一是合理布局网点,延伸金融服务网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强社会责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拓展服务覆盖面,向农村市场回归,尽早实现县域及农村地区服务网点均等化。二是积极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放宽农村銀行机构的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合作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扩充其资本数量,使其产生规模融资效应,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有益补充。三是合理设立惠农支付服务点。在惠农支付点创建中,商业银行应切实履行好收单机构的职责,按规定对预发展的特约商户认真开展调查,深入村委会收集相关商户的资料,了解其资金能力、信用情况、风险防范能力等情况,同时,对现有的部分由于办理惠农支付业务的积极性不高,长期无业务发生的服务点(商户),应及时做出调整和撤销。
  (三)积极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支付结算体系
  一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信用状况和农村的习惯、农民的意愿,加速开发和使用适应农村支付结算需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对城乡金融机构已经推广和使用而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推广和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金融机构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丰富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产品的类型。二是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针对当地经济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方案,进一步改革现行的结算业务收费模式,对现金业务种类采取不同的业务收费方式,降低非现金结算收费的标准,以鼓励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的广泛使用。
  (四)持续强化农村支付结算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要加强对偏远农村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户结算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侧重对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常识的具体指导,并注重宣传规模和范围的延伸,侧重向广大乡镇及以下地域倾斜,在旅游景点、农贸市场、养殖基地等农民密集的场所开展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切实让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金融产品和支付结算业务的用途和好处,切身体会到金融产品和支付结算业务给广大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极大便利。
  参考文献
  [1]赵明元.如何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基于云南惠农支付点的实践调查研究[J].银行家,2016(4).
  [2]杨发根.阮文红.探索惠农支付服务新模式[J].金融时报,2016(11).
  [3]苏丽霞.民心工程惠民心—惠农支付服务云南模式探析[J].时代金融,2012(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陕西高新区2007~2014年的创新绩效,并对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高新区总体技术效率偏低,尚未完全释放现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潜能,应注重提升存量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陕西高新区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衰退不仅拖累了TFP的增长还抵消了纯技术效率上升对TFP的贡献,导致了TFP的衰退;仅西安和宝鸡高新区的TFP得到改善,西安高新区的提升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布局几经调整,三次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昆明市总体经济水平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昆明市及其所辖范围内人均GDP约16308元,同比增长8.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为7.3:46.4:46.3。自2004年以来,三次产业格局呈现二三一特征,一产同比增长4.3%;二产同比增长14.6%;三产同比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为7.0:48.2
期刊
【摘要】随着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很多企业出于各种目的,不断发生会计舞弊事件,甚至成为普遍现象,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也让证券市场信誉和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遭受严重损害,本文将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形式及原因,基于审计视角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会计舞弊 审计 策略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传递经济信号的媒介,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需求者以获得的会计信息来进行
期刊
【摘要】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形成与积聚,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安全。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应当而且能够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国家审计的现状,指出国家审计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面临的问题,全方位、多视角地提出国家金融审计的改进设想。  【关键词】金融稳定 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职工薪酬的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多层次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确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并在2014年7月1号正式实施,最新版的职工薪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19号保持高度趋同,新准则分为了总则、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法律的经济学分析,从合同的违约情况出现的原因作切入点,通过预防违约发生的措施,即从不同角度增大违约成本,包括通过声誉机制中采取信息披露的提前预防,和对违约受害方进行赔偿来对违约活动进行补救,以及防范措施的成本增加三种方法,运用一系列相关经济理论,结合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详细的阐述。笔者主要从经济学中理性人的角度思考,通过对违约成本效益的对比分析,并考虑现实中法律约束的相关规定,综合权
期刊
【摘要】在公有资源的使用上,经常存在过度使用、过量开发、污染严重等情况,由此引发人们对“公地悲剧”现象的思考。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公地悲剧”,本文以广告的公地悲剧为例展开描述,分析其存在原因及解决对策,并探讨了如何把公地悲剧转化为公共福祉。  【关键词】公地悲剧 广告 公共福祉  一、公地悲剧及广告的“公地悲剧”的释义  公地悲剧首次是由威廉·佛司特·洛伊(1833)提出的,用来描述有限的资源注定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传统石化能源的枯竭和环境压力的增大,新能源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本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选取我国沪深股市主要新能源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行业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盈利能力差异,但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可以作为投资者选取股票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方差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 新能源  一、引言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境问题的日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高管政治关联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通过对2009年~2014年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间,随着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和地位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也得以不断提升,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中活跃着越来越多的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也日益成熟,市场对高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由于课程设置不甚完善,教学模式有待改进,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对于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学校与市场的人才供需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构建基于任务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模拟实训等方式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