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便于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师应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带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中学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地理;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98-0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学地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面对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教师应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带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理教学资源
   1.爱国主义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内容,還有教育技术和文学艺术等内容,与地理教学联系较为密切,对于构建高效的中学地理课堂有着积极作用。爱祖国、爱家乡,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努力企及的深层次素养目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文化自信、教学自信,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给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
   2.仁爱思想内容
   仁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从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开始,去感受他人需求,力求构建和谐社会。仁爱思想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是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的体现。中学地理教材涉及很多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以仁爱思想为基,以人地协调观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实现更高层面的探究。例如,福清天宝陂是绵延千年的治水智慧工程,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体现了古人治水中的仁爱思想。教师要将仁爱思想渗透至日常的地理课堂中,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或其他生命物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爱人、爱地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3.道法自然内容
   道法自然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人类在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活动中,有着明确的地域空间。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自然界的各要素存在着整体性,也存在着一定的承载力。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问题,都体现着道法自然的理念。例如,2021年6月获批的“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旨在推动福州与周边城市协调联动,促进都市圈整体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将道法自然理念落实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懂得依据规律办事,助力现代社会发展。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1.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首要前提是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梳理、归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并将其厚植于地理教学,除了需要教师具有过硬教学能力外,还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
   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可以是继续教育,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培训过程重在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可以渗透的传统文化进行备课,在课堂上展示,由其他教师评价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教学和挖掘教学资源的能力,帮助教师更合理有效地掌握教学方法,还可以让教师更进一步地感受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地理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经验。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还可以是教师的日常自我提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阅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不断丰富自我。学校或是区域学科教研组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会,让地理教师在读书会上交流思想,传递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认识与感悟。
   2.推动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体等存在差异,实施的地理教学方法同样存在差异。教师要想构建高效地理课堂,优化教学各个环节,就应以核心素养目标为根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彻底打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个性统筹并建立全过程“生本式”课堂,全方位唤醒学生内心的求知欲、表达欲、创新欲。其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促进教学方法革新是优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情境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皆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二十四节气农谚以及农民播种视频。这些生动形象的图文、视频信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向学生传达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加深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如,在讲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时,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民居,观察当地的建筑结构,寻找老物件,探寻建筑奥秘,用真实的经历与体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多样化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迅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捷通道。中学地理教师应广泛涉猎网络平台中呈现出的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甄别筛选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即时聊天、语音、图片、动画、视频和文字等形式传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学习资源,逐步有机整合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进一步拓宽其覆盖范围。
   例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预习,分享一些比较好的地理学习的自媒体教辅公众号资源。比如,微信平台上的“星球研究所”公众号以图文信息介绍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类似的公众号还有“三维地图看世界”,从区域性角度分析某地的人文情况。这些教辅资源能有效补充地理课堂教学的不足。基于网络平台获取与传播资源、互动学习,将原本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不仅可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对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将立德树人摆在首位,综合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运用多平台多方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相关联的内容,统筹地理课堂教学各环节,创设更加生动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月娟.利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政史地,2020(01).
  [2]陈伟.利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19(11).
  [3]王海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8(08).
  [4]朱贵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逻辑性强,难度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积极优化教学方法,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构建数学智慧课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与反思环节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初中数学;减负增效;智慧课堂;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诗歌教学进行有效对接,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文章对诗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微课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对接的意义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诗歌教学;有效对接;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硬件配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而衔接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并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计算机教学计划。文章从中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入手,探索解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新途径,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中职;高职;衔接;一体化;建设;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虛拟仿真教学是依托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依托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的一种教学活动。反馈式虚拟仿真软件联合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四步触诊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规范学生的操作,加强学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四步触诊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140
摘 要:翻转课堂运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研究翻转课堂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提高英语教师的应用意识,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英文歌曲,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彰显英语语言的艺术性,还有助于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理解枯燥的语法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英文歌曲导入,烘托课堂氛围,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利用英文歌曲,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文歌曲;氛围;体验;合作能力;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重要教学目标。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娱乐活动,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扩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引入竞争模式,促进学生自主练习;营造课堂氛围,推进学生学习计算;针对性安排讲解,训练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教学;核心素养;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
摘 要:文章基于科学探究素养视角,探讨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教学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提问时机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形成“以问领学”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科学探究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科学探究素养;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9
摘 要: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示范功能、强化功能、矫正功能、激励功能。特别是在数学总复习阶段,数学试卷讲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文章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对策,以充分发挥试卷讲评作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质量;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互联网 教学”模式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模式。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含义,明确融合的必要性,找寻深度融合的方式。文章对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