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简要开场白后,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深入和体验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并掌握这首词的情感表达艺术。
  (3)背诵这首词。
  ……
  检查课前自学情况,一学生领读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
  生1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重音读得还比较准,不过“更与何人说”这一句,重音的位置还要再注意啊,一定要突出“何”。还有,情感还需要再加强。还有谁想再读读?和他比比。大家再推荐个女同学。
  生2读课文。
  师:语速、语调、重音都还不错,但是我觉得凄清、哀婉的味道还应该有那么一点发展空间。想不想听老师读呢?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鼓掌。
  师: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一定要饱含真情。下面请同学们梳理一下内容脉络。不妨以“执手相看泪眼”划界,也就是说,在这个场景之前和之后分别都写了些什么?
  生3:写了离别前的情景。
  师:写了离别前的什么情景?
  生5:有对景物的描写。
  师:都有哪些景物?
  生5:有寒蝉,有秋雨。
  师:还有呢?谁再来补充?
  生6:还有长亭、傍晚。
  师:傍晚不是时间吗?
  生6:傍晚也说明日光昏暗啊。
  师(很满意):除了景物还写了什么?谁再来说说?
  生7:时间。“对长亭晚”的“晚”就表示时间。
  师:是的。具体是什么季节呢?
  生8:秋天。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时节?谁再来说说?
  生9:应该是深秋。“寒蝉”就是深秋的蝉。
  师:还写了什么?
  生10:还写了地点,地点在“长亭”。
  师:两人在哪里喝的酒?
  生10:在“都门”的“帐”内。
  师:当时的天气如何?
  生10:“骤雨初歇”,刚下过雨。
  师:这又是在写什么?
  生10:环境。
  师:还有哪些景物同时也可以表示环境?
  生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师:好。那就是说,写了季节、环境、具体时间、具体地点、饮酒。(教师板书)你来说说分手之后写了什么?
  生11:分手之后,写了对于未来的一种想象。
  师:“念去去千里烟波”,同学们想一想,分手之后,词人一路走啊走,越走越远。这句词里包含有与他作别的那个人对他怎样的情感?
  生:怀念。
  师:怀念?这个词不太准确吧?但肯定有个“念”。能不能想个办法换个带“念”的词?
  生12:思念,想念。
  师:还不够准确。你走了之后,我心里就放不下,该是——?
  生:挂念,惦念。
  师:那么,从词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词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13:孤单、寂寞、痛苦。
  师:好。那么,下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词的哪个词语更能表达出词人的孤寂来?
  生14:沉沉。
  师:“沉沉”形容暮霭很浓重。当然,这里面肯定蕴含着词人压抑、纠结、很沉重的心情。同学们要记着,文学作品里的景物描写大都蕴含或隐喻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心志、理想等的,绝不是纸扎的花、塑料树。但是,这里的“沉沉”似乎还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他的孤寂。同学们再想想,哪个词最能表达出这种孤寂呢?
  生15:阔。
  师:这就对了。你们想想,一个人行走在辽阔无际的楚天之下,叫天不应,呼地不语啊。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默地理一理上阕的内容脉络。之后,再齐读一遍。
  师:读得有进步了。那么,你们读的时候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词最能打动你?
  生7:我认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凝噎”就是只哽咽说不出话来。那么,要是能说出来,送别者该会讲些什么话呢?
  生12:我很想念你,不希望你走。
  师:大家可以做笔记:不希望你走,我很想念你。还有没有?
  生10:注意身体,一路珍重。
  师:好,让他珍重,别感冒了。还有没有?
  生2:希望他幸福。
  师:希望对方多保重,还要对方不要忘记我。有没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啊?
  生:有。
  生9:还应该有遇事你要想开一点,别自己折磨自己,要学会安慰自己。
  生13:还有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学会关心、照顾自己。
  师:这里面可真的包含千言万语呀!还有谁想补充?
  生11:还有你走后我很痛苦,我无法忘记你。
  师:没有人补充了。好,那就请同学们用心梳理一下,这“无语”中到底有多少层意思。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
  生用心梳理,做笔记。
  师:好。两个人本该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但此时却哽咽无语两眼泪,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7:对自己送别的人用情太深。
  师:对什么样的人会用情太深?
  生17:情感上十分亲近、密切的人。
  师:比如?
  生17:像母子啊,兄妹、好友、恋人啊。
  师:词中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他俩该是什么关系呢?
  生18:友人。
  师:不够准确。你们好像老是刻意回避那个名词。他俩该是情人关系,彼此都是心上人。你们将来也会有心上人的。
  生笑。
  师:太亲近了。看一眼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生6:有过,我有一个表姐,她去年到外地上学。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非常好。当时,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车站,一路什么话都没有说。可是到了车站,她一走,我的泪就流下来了。
  师:哇的就哭出来了,好多话都没来得及说呢,当时干啥了呢?自己都不知道了,反正就是说不出话,心里很难受。好,请同学们把上阕再动情地读一遍。
  生齐读上阕。
  师:更有味道了。尽管是齐读,大家还是动情了,把情感投入进去了。多想想自己分别时的痛苦,你就知道词人和他的心上人有多么痛苦了,情感自然就上来了。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品味一下词的下阕。你走了之后我很孤单,这个世界对我没有味道,哪一句词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生4:此去经年,良辰好景虚设。
  师:作者直接表达孤单这种思想,抒发这种情感。(板书:孤单抒情)读的时候,这个“虚”字要重读稍拖。请同学们都来找一找,下阕中给你想象空间最大、最有味道的是哪一句词?
  生19: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你认为这句词有什么空间呢?
  生19: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师:那么,这两句词写了怎样的情境?词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100字写出来,现在开始。
  学生做扩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两名学生展示了课堂作业。
  师:还不够细腻、动人。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被数理化训练给磨蚀了,要么就是同学们还缺乏醉酒和恋爱的经历。限于时间,课堂上就不再展示同学的作业了。同学们回去好好做这个作业。能不能做好啊?
  生(齐声):能!
  师:好。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的下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品析、探究一下这首词是怎样表达词人的情感的。我先提个问题,词里主人公“都门帐饮”,为什么会没有心情呢?
  生:因为就要离别,两人很伤心。
  师:有没有其他因素感染、刺激他俩的心情呢?
  生20:有寒蝉。
  师:深秋的寒蝉。也就是说蝉即将死亡了。它们的叫声会怎样呢?
  生20:很难听的。
  师:泰州这地方不缺这种东西,同学们都听到过吧?
  生(齐声):听到过。
  师:那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呢?
  生21:还有“骤雨”。
  师:雨后,天气很凉,心情就更不好了。还有别的吗?
  师:“对长亭晚”中的“晚”是什么时候?
  生22:黄昏,傍晚。
  师:请同学们想想,这“寒蝉”“黄昏”“骤雨”等在这里到底起什么作用?
  生22:借景抒情。
  师:太笼统了,请说得具体、准确一点儿。
  生23:渲染烘托。
  师:渲染烘托什么样的情感?
  生23:凄凉,悲伤,惆怅。
  师:这就对了。准确地讲,应该是写景渲染烘托,融情于景。同学们,娶媳妇为什么要放鞭炮啊?
  生:烘托热闹、喜庆的气氛。
  师:人家结婚,你若拿个二胡去演奏《二泉映月》,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生(笑):挨揍。
  师:对。这是词人表达情感的第一个重要手法。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师:到此,我突发奇想,词人直接抒情,上阕内容都不要了,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师:不行。谁来说说理由?
  生24:直接抒情就会显得很突兀。
  师:很突兀。突然嚎叫起来,会把人吓坏的。
  师:小花盆为什么栽不了大花树啊?
  生24:花土太少。
  师:对。花土太少,肥水也不够,也就是铺垫不足,不厚实。这样一来,大花树只会枯死了。可见,抒情就好比大花树,铺垫就好比花盆里多而厚实的土。这首词,如果没有上阕厚实的铺垫,下阕的抒情就会怎么样?
  生(部分人齐声):突兀,苍白。
  师:好。这就是词人表达情感的第二个重要手法。即景生情,厚实铺垫。
  师:这首词一共102个字。上阕有51个字,就用了11个字来描写分手那一刻,这叫什么描写?谁来说说?
  生9:心理描写。
  师:恐怕不太对呀。请同学们再想想,到底是什么描写?
  生9:动作描写。
  师:有点儿意思了。不过,还是不太准确。谁再来说说?
  生9:细节描写。
  师:对了。细节描写是一个特殊描写。它可以是一种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心理,还可以是一种表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细微而不宜被他人觉察到。比如,大家都在桌子上吃饭,而桌子下面却有两只脚在悄悄地沟通——这就是细节描写。
  生笑。
  师:细节描写,往往也有突出表达情感、感染读者的作用。这是词人表达情感的第三个重要手法。
  ……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本课系2013年10月28日“关注生活化语文教学·江苏语文特级教师论坛”活动示范课,由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高旭峰整理。)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2013年,张家港市以“美丽课堂”为核心价值追求,开启了区域内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三年来,港城教育人在“美丽课堂、生态教育”理念的统领下,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归宿,立足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和学科教学本质探寻两个基本点,将区域教学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  “美丽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理念执守,是对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提炼总结;同时,更是对课堂教学发展方向的一次探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
“目标引探法”是探究教学法的形式之一。它主张教师根据课时目标进行设疑,引导全体学生共同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标。其核心是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动,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发展自主探究的精神。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八上)》Unit 4 Task板块A DIY story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阐述“目标引探法”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本单元话题为DI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一直密切相连,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说要与时俱进、革新技术,顺势而为、改变观念,善用技术、提高效率,为我所用、共同进步。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23-02  【作者简介】汪少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
【关键词】备课;反思;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71-02  【作者简介】1.焦立,江苏省宜兴中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师;2.顾洪亮,江苏省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江苏宜兴,214200)副主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我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它们是不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所谓“细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智慧,教师就应更加重视数学学习活动的学程设计,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教师要通过可接受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自觉体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觉运用,不断丰富和提升活动经验。自觉体悟的常用方式有独立探究自悟、多维互动领悟和学后反思感悟。  【关键词】自觉体悟 数学探究 智慧生成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施行,新课程改革已经走向内涵发展
【摘 要】本文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老王》一课的教学现场。执教者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展开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深读文本,深入思考。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主旨的理解,从老王的善良本性走向杨绛的反思品格;二是对艺术表现的理解,体会对比鉴真、细节传神的写法。  【关键词】《老王》;实录;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29-02
【编者按】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以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书香校园”为落脚点,以培育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养为旨归,根据当下学生的阅读现状和能力发展需求,从多个层面开展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多维建构课外阅读课程管理机制,落实课外阅读课程化常规性措施,编制系列阅读教材,优化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建构系统的监控、考核、评价体系。该校同时加大课外阅读常态教学与研究的管理力度,注重搭建阅读、积累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中对九年级化学教学要求,“不再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
【摘 要】文章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有其内在的逻辑,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文本解读应理清其思路,贴着思路教学,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35-02  【作者简介】1.郑晓炜,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教师;2.
初中数学里有大量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思考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本文从三个维度谈谈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函数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让生活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的学生能一通百通,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学生更应该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怎样利用一道题目举一反三,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最聪明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设计了以下探究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