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具有穿越时空的持久魅力在于“理至不磨”,“画意情趣”盎然。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诗的意境“品诗味、悟至理”,结合诗意绘制画面,使诗画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品味诗情。
关键词:古诗词;诗情;画意;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I2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64-02
中国古典诗词,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精品,如何提升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架起了一道彩桥。
一、“诗情”理至不磨
诗情是不受时空阻隔的,是持久绵长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友情的持久绵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亲情的持久绵长;“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爱情的持久绵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豪情的持久漫长;“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是情愁的持久绵长;其诸情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持久魅力在于“理至不磨”。其意思就是说把道理概括得精警扼要,便不会磨灭失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至今脍炙人口,就是由于它精辟地概括了送别之情,交谊之理。江淹“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柳永“多愁自古伤离别”。孤寂悲凉、缱绻难舍、黯然消魂是古代送别诗的共同情结,但王勃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暗示出两地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及政治环境上的悬殊差别,又暗示出所去路途坎坷遥远。但诗人的视线却超越了迢迢千里的阻隔,遥望风烟渺渺,这虽是虚幻想象,但却营构出诗人对友人长途迢迢的牵挂思念,对友人政治前途的忧虑和迷茫。友人尚未起程,拳拳之心已飞驰千里,惜别之意自然流出“与君离别情,同是宦游人”。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辛酸勾起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欲语还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转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非麻木无情,也非旷远超迈,而是饱尝了离别的悲愁孤寂之后的思想升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广为传诵。妇孺皆碑是因为它极精辟的概括了离别之情,交谊之理。概括了古今共通的人情事理,又表现出诗人独有的种种心态:一则说明“知己”情谊不会受时空、空间的阻碍而削减,只要心心相系,虽远隔天涯海角,但心灵上却仍会象近在“比邻”一样的时时沟通,“天涯”与“比邻”距离的远近极端对比,被夸张的空间距离反差突出了朋友情谊的深厚亲密。二则是委婉地向友人表露出我是你的至近知己,会时时牵挂着你,同时也希望远去他乡的友人也能时时想起自己,挂念他人与被他人挂念都是人生难得的快乐。三则是宽慰友人:你我既为知己,天涯既为比邻,此去天涯又何妨!四则鼓励友人:“丈夫志在四海”显示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胸。“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也同样是多种情感的交融,而非浑身慷慨。慷慨豪放的英雄气概中融着淡淡的儿女之情,慷慨豪放的表现形式下富有浓浓的多重韵味,寥寥几字道出了古今人类普遍经历体验过却又难言说不清楚的情理,这也许便是理至不磨的奥秘与价值。中国诗歌一向注重抒情,而理至不磨的观念则是一个重要补充,画龙点睛式的精辟概括更会动人心魄,流传百世,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这就说明了诗歌有抒情之外,也具有说理的功能,这在差异很大的东西方古典诗歌中是一个无意的偶合!早在诗歌的起源《诗经》时代,诗人们便已运用诗歌的形式阐发事理。此后诗中直接说理的现象数见不鲜了。如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夏曾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等都可谓理至不磨的名句,从其久诵不衰中也可见精辟概括至理名言的影响与生命力了。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这些至理名句呢?首先得非背不可,好诗至理名句不可不背,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是课堂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思想内容,品位诗的语言凝练美和音乐美,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朗诵和背诵的自觉性。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诗的意境“品诗味、悟至理”。
二、古典诗词中的“画意”趣味盎然
“诗情画意”是一种“互文”的说法,即诗画中的情和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是一体的,即画上要题诗,所题之字又是书法,所以诗情画意“一等相称”。古诗词在“诗画”有机融会这一点上尤为出色。
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不仅是王维,其他很多人都十分注意“诗中画”的意趣。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就曾被人作为画题来考画师的,这首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春景,“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全诗的“活穴”,一向以写景如画,富于情趣而著称。荒江野渡,行人本来稀少,尤其时至傍晚,春潮带雨,水势湍急,更是空寂无人,怎样表现“无人”这一幽静的境界?诗人除用莺歌、水声进行衬托外,主要突出了一只浮泊在水面上的空船。船因“无人”而“自横”。人多认为“横”字用的好,其实这个“自”字用的更妙。“横”字写出了船的势态。而“自”字写出了船的意态。“自”有自在、自得之意,一个“自”字把船写的有了感情、写活了。一叶孤舟,无人摆渡,正悠闲的横躺水面上,听任潮拍雨打,悠悠然的晃来摆去。静景中有静趣,诗的深悠静寂的境界,诗人恬淡自适的情趣都通过这只空自摇晃的船,集中地体现了出来。诗意妙在那种悠然自得的情味。诗中的画从构图来看,横在画图中间的不是一条不宽的蜿蜒曲折的小河,画幅近处是青葱可爱的野草,稍深处有一片树林,枝头上黄鹂在鸣叫,作为主体的,占据画面中心的是:在渡口上用缆绳系着一叶小舟,它被雨后急涨的潮水冲激得横置了,在水流中一起一浮的荡着……这首诗的画面构图,多样而统一,有远景近景,富于层次感、纵深感。它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正因为它的诗意中有着鲜明的画的意趣。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远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下,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画面中兀立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再如辛弃疾的《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中通过一普通农家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情趣。这首词“诗情画意”颇有特色。首先就画面的经营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将一条覆满荷叶、蓬莲的清溪纵贯画面的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其他的景物都由这“溪上、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的豆田,都和谐地排在它的两旁,画面上安排了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人物形象,极富情趣,全诗如同一幅素描,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洋溢着画意中的色彩美,寥寥六句,一句一个画面,一句一个境界,全篇33个字,几乎没有一个描写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却色彩艳丽。藕花红、藕鹭白、荷叶绿、湖水蓝,画意盎然,美不胜收。词中的亭台、小溪、流水、夕阳、池中的藕花世界、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形亭亭,荷叶形田田,暮色苍茫的天空,一群雪白的藕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火红的荚蕖交相辉映,这盎然的诗画艺术怎不喜人心魄!象这样的诗情画意,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几乎首首必具。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水、月、沙绘成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辛弃疾的《西江月》勾画了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短短十个字,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面对着这些精美绝伦的“诗中画”如何引导学生品位这些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呢?首先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然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结合诗意绘制画面,使诗画有机结合,使学生不断地接受艺术熏陶,不断地产生艺术欣赏情趣,从而更好地品味诗情,“一箭双雕”使学生诗、画艺术的品位不断提高,以上做法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就连我自己的诗、书、画艺术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诚然,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也不是轻易就能品读出来的,但只要平日里让学生多熏陶,说不定就能熏出许多小画家、小诗人呢!
(作者单位:敦化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古诗词;诗情;画意;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I2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64-02
中国古典诗词,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精品,如何提升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架起了一道彩桥。
一、“诗情”理至不磨
诗情是不受时空阻隔的,是持久绵长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友情的持久绵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亲情的持久绵长;“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爱情的持久绵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豪情的持久漫长;“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是情愁的持久绵长;其诸情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持久魅力在于“理至不磨”。其意思就是说把道理概括得精警扼要,便不会磨灭失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至今脍炙人口,就是由于它精辟地概括了送别之情,交谊之理。江淹“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柳永“多愁自古伤离别”。孤寂悲凉、缱绻难舍、黯然消魂是古代送别诗的共同情结,但王勃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暗示出两地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及政治环境上的悬殊差别,又暗示出所去路途坎坷遥远。但诗人的视线却超越了迢迢千里的阻隔,遥望风烟渺渺,这虽是虚幻想象,但却营构出诗人对友人长途迢迢的牵挂思念,对友人政治前途的忧虑和迷茫。友人尚未起程,拳拳之心已飞驰千里,惜别之意自然流出“与君离别情,同是宦游人”。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辛酸勾起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欲语还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转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非麻木无情,也非旷远超迈,而是饱尝了离别的悲愁孤寂之后的思想升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广为传诵。妇孺皆碑是因为它极精辟的概括了离别之情,交谊之理。概括了古今共通的人情事理,又表现出诗人独有的种种心态:一则说明“知己”情谊不会受时空、空间的阻碍而削减,只要心心相系,虽远隔天涯海角,但心灵上却仍会象近在“比邻”一样的时时沟通,“天涯”与“比邻”距离的远近极端对比,被夸张的空间距离反差突出了朋友情谊的深厚亲密。二则是委婉地向友人表露出我是你的至近知己,会时时牵挂着你,同时也希望远去他乡的友人也能时时想起自己,挂念他人与被他人挂念都是人生难得的快乐。三则是宽慰友人:你我既为知己,天涯既为比邻,此去天涯又何妨!四则鼓励友人:“丈夫志在四海”显示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胸。“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也同样是多种情感的交融,而非浑身慷慨。慷慨豪放的英雄气概中融着淡淡的儿女之情,慷慨豪放的表现形式下富有浓浓的多重韵味,寥寥几字道出了古今人类普遍经历体验过却又难言说不清楚的情理,这也许便是理至不磨的奥秘与价值。中国诗歌一向注重抒情,而理至不磨的观念则是一个重要补充,画龙点睛式的精辟概括更会动人心魄,流传百世,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这就说明了诗歌有抒情之外,也具有说理的功能,这在差异很大的东西方古典诗歌中是一个无意的偶合!早在诗歌的起源《诗经》时代,诗人们便已运用诗歌的形式阐发事理。此后诗中直接说理的现象数见不鲜了。如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夏曾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等都可谓理至不磨的名句,从其久诵不衰中也可见精辟概括至理名言的影响与生命力了。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这些至理名句呢?首先得非背不可,好诗至理名句不可不背,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是课堂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思想内容,品位诗的语言凝练美和音乐美,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朗诵和背诵的自觉性。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诗的意境“品诗味、悟至理”。
二、古典诗词中的“画意”趣味盎然
“诗情画意”是一种“互文”的说法,即诗画中的情和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是一体的,即画上要题诗,所题之字又是书法,所以诗情画意“一等相称”。古诗词在“诗画”有机融会这一点上尤为出色。
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不仅是王维,其他很多人都十分注意“诗中画”的意趣。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就曾被人作为画题来考画师的,这首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春景,“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全诗的“活穴”,一向以写景如画,富于情趣而著称。荒江野渡,行人本来稀少,尤其时至傍晚,春潮带雨,水势湍急,更是空寂无人,怎样表现“无人”这一幽静的境界?诗人除用莺歌、水声进行衬托外,主要突出了一只浮泊在水面上的空船。船因“无人”而“自横”。人多认为“横”字用的好,其实这个“自”字用的更妙。“横”字写出了船的势态。而“自”字写出了船的意态。“自”有自在、自得之意,一个“自”字把船写的有了感情、写活了。一叶孤舟,无人摆渡,正悠闲的横躺水面上,听任潮拍雨打,悠悠然的晃来摆去。静景中有静趣,诗的深悠静寂的境界,诗人恬淡自适的情趣都通过这只空自摇晃的船,集中地体现了出来。诗意妙在那种悠然自得的情味。诗中的画从构图来看,横在画图中间的不是一条不宽的蜿蜒曲折的小河,画幅近处是青葱可爱的野草,稍深处有一片树林,枝头上黄鹂在鸣叫,作为主体的,占据画面中心的是:在渡口上用缆绳系着一叶小舟,它被雨后急涨的潮水冲激得横置了,在水流中一起一浮的荡着……这首诗的画面构图,多样而统一,有远景近景,富于层次感、纵深感。它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正因为它的诗意中有着鲜明的画的意趣。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远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下,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画面中兀立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再如辛弃疾的《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中通过一普通农家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情趣。这首词“诗情画意”颇有特色。首先就画面的经营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将一条覆满荷叶、蓬莲的清溪纵贯画面的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其他的景物都由这“溪上、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的豆田,都和谐地排在它的两旁,画面上安排了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人物形象,极富情趣,全诗如同一幅素描,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洋溢着画意中的色彩美,寥寥六句,一句一个画面,一句一个境界,全篇33个字,几乎没有一个描写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却色彩艳丽。藕花红、藕鹭白、荷叶绿、湖水蓝,画意盎然,美不胜收。词中的亭台、小溪、流水、夕阳、池中的藕花世界、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形亭亭,荷叶形田田,暮色苍茫的天空,一群雪白的藕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火红的荚蕖交相辉映,这盎然的诗画艺术怎不喜人心魄!象这样的诗情画意,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几乎首首必具。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水、月、沙绘成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辛弃疾的《西江月》勾画了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短短十个字,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面对着这些精美绝伦的“诗中画”如何引导学生品位这些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呢?首先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然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结合诗意绘制画面,使诗画有机结合,使学生不断地接受艺术熏陶,不断地产生艺术欣赏情趣,从而更好地品味诗情,“一箭双雕”使学生诗、画艺术的品位不断提高,以上做法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就连我自己的诗、书、画艺术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诚然,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也不是轻易就能品读出来的,但只要平日里让学生多熏陶,说不定就能熏出许多小画家、小诗人呢!
(作者单位:敦化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