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竞技套路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特征分析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aoso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内容丰富,融技击、健身、观赏娱乐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研究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理论指导武术训练实践,以武术项目的特点为出发点,探讨武术套路科学的训练方法,旨在为武术套路训练走向科学化与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互联网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1.2.2专家访谈法
  采访多名武术套路教练,运动训练学专家,就个别问题征询了专家的意见。
  1.2.3观察法
  通过观摩武汉体院、广西师范大学等专业队训练情况,并结合历届全运会、全国武术锦标赛等武术套路竞赛的录像资料,发现并总结训练发展的整体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力量训练的相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支持
  2.1.1武术套路的技能特征分析
  竞技武术套路讲究全套动作的高质量,动作难度的高规格。高质量地完成高难度动作,杜绝扣分点的出现,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和身体控制能力。现在试行的规则最明显的特点是难度动作(包括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以及器械的抛接难度)的高分值,并对难度动作进行了量化,确定难度等级和分值。
  根据现今竞赛规则要求,每一个武术竞赛套路,都必须有一定的高难度动作。如果没有很好的力量素质、时空判断能力和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就很难顺利完成这一难度动作。无论是刀术、剑术、棍术等器械类套路项目长拳、太极、南拳。都需要良好的力量为支撑,武术套路运动需要的力量素质不是绝对力量的大小,而是完成快速动作的爆发力,即速度力量素质的优劣。这就需要在力量性训练中合理运用力量训练的各种手段。
  2.1.2武术套路的生理生化因素特征分析
  套路运动中的拳、刀、枪、剑、棍等技术的比赛及训练时间约为90秒钟左右,在表演类项目中属于时间持续较长的运动,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保证机体长时间完成成套动作的能量需要。尽管通过一定的运动训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仅能提高5%~25%,但因武术套路的训练和比赛中存在显著的节奏性,通过呼吸系统可以分析,专项运动员在完成具有较强节奏的动作时,呼吸越彻底,机体所摄入的氧量增多,为氧与血细胞的气体交换提供了额外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目的、有规律地科学训练,以发展其最大吸氧能力。其方法主要将心率作为主要参数。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血乳酸值这两项指标作为运动员素质的重要因素对成绩的影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无氧代谢是由磷酸原分解释放出能量以及通过糖的酵解形式释放能量的生化过程。ATP-CP分解释放能量,是短时间的最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1]。武术的特点是,闪、站、腾、挪。属于快速力量类项目,都是以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是保证机体在供氧不足及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
  2.1.3核心力量特征分析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解决快速运动中稳定性与爆发力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某些竞技运动项目必要而且有效的训练手段。对传统武术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挖掘整理其练习内在的含义,将会对现代核心力量训练在武术训练应用中发展积极的促进作用。
  武术套路中或是静若处子的动作定型,或是动若脱兔的突然爆发。这就需要通过特定动作的静力性和动力性练习,使腰、腹、臀、髋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协调均衡发展,从而使身体平衡能力增强,达到运动中拳腿力量速度的提高[2]。在这个过程中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提高核心稳定性,使身体由动到静更加迅速和稳固。同样地,在运动中根据需要快速调整气息在腹腔内的聚合点位置,达到调整重心,维持身体平衡,对运动发力起到内在的稳定支撑作用。
  2.2力量训练本体特征分析
  2.2.1不同套路项目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武术套路拳术技术动作的用力,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在演练时的发力动作尤为重要,运动员发力需做到顺达,打出寸劲和爆发力。上肢发力顺序,是发于腰、传于肩、催于肘、达于手,而踢腿、蹬腿的发力顺序是起于臀、止于膝、达于脚。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看,都是按照大环节带动小环节,大肌群作用带动小肌群用力规律,最后通过四肢快速传递力量的用力过程。
  武术套路对力量的要求是要有良好的腰腹力和上、下肢及全身的爆发力。但因套路动作存在特殊性,决定了专项力量要有特殊要求。对于长拳类武术套路动作,它具有踢打摔拿、起伏转折,对下肢爆发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且完成以上各动作的主要肌肉群不相同且解剖动作多半是在属于近固定(躯干为上固定)的情况下完成下肢用力动作的。南拳相反,主要以上肢力量为主,发力动作短而有力,动作多半是在远固定(躯干为下固定)的情况下完成。在武术器械项目中以刀法为主的劈、砍、刺、撩、挂、缠头裹脑动作等;枪术动作以拦、拿、扎、舞花等枪法结合各种身法与步法,要求全身发力的协调一致。同样,其它武术套路类技术动作对肌肉力量也有其具体特殊的要求。
  2.2.2力量训练负荷特征分析
  2.2.2.1原则特征分析
  力量训练的原则特征包括:在间歇时间上,应保证运动员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后方可进行接下来的练习;在组织形式上,可采用重复练习法来实施控制;而赛前以体能主导的准备阶段,应充分考虑到个体体能适应刺激水平的程度,在间歇时间上以不完全恢复为主的间歇训练来实施控制,练习内容多以半套、三段、整套、甚至多套。技能水平的提高是以增加动作复杂化程度、提高运动员大脑调用模块化程式的时间和效率为出发点而考虑的,而赛前训练的多因素考量包括技能、体能、心理、战术等综合能力的准备。
  2.2.2.2力量训练的组织方法特征分析
  武术专项力量训练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教练员必须以运动员的年龄特点、运动状态、训练目的和场地、器械条件,训练环境等为依据,选择适宜于武术运动员的组织形式和训练方法,根据运动员运动能力来确定分组,规定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完成规定的任务与训练目的;通过这些要求,使机体的专项力量得到显著提升。而对于套路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来说,比较实用的训练方法一般采用循环训练和比赛训练法。(1)循环训练法。是按一定的顺序安排多个项目,要求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顺序、次数以及组别进行循环练习的方法。练习时教练员根据训练目的和任务以及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6~10个有关的练习内容,按性质对内容的顺序进行安排,以每人练习最高重复次数的一半或2/ 3为标准,每次进行二轮,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2)比赛训练法。利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力量训练,对训练的情况实行奖惩制度,提高运动员练习的积极性和训练效果。采用比赛法训练法时,教练员需事先制定训练的要求和评定成绩的方法。在分组时运动员之间的水平要相当,避免最后结果过分悬殊,如此安排目的是使训练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又能增强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运用比赛训练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奖惩办法,奖惩的方法主要用于力量练习,如对输的一方追加额外的力量训练等,但强度要小于原来的力量强度。
  不管采用怎样的训练方法,每次力量训练过后都要进行柔韧性练习。因为武术运动对机体柔韧性的要求很高,而力量练习对机体的柔韧性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每次力量训练过后,教练员应督促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柔韧性练习,使身体得到放松,如此有利于机体疲劳的恢复。
  2.2.3力量训练手段特征分析
  力量训练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得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技术动作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1﹚要训练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肌群,同时改善与其相关的运动中枢神经间的协调关系。因不同动作参与工作的肌群不相同,训练中一定要具体分析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给参加运动的主要肌肉定位,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2﹚根据专项动作性质确定训练方法。在武术的各种技术动作中,肌肉收缩时的支撑条件是不相同的,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两端不处于支撑状态,但能使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二是近固定(躯干为上固定)使下肢运动具备踢、踹、勾、蹬等动作。三是远固定(躯干为下固定)使上体运动。在武术器械类技术中,上肢是在手持器械的特殊情况下完成动作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着重发展运动员出手的速度和力量,注重器械的初速度和爆发力训练,且训练效果一定要与技术动作用力保持一致。
  对于系统训练的武术运动员,为打好专项力量基础,从一开始教练员就要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并结合身体部位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采用一定的顺序,由分解到组合再到与专项动作相结合的训练手段,以逐步提高专项力量[3]。如为发展腾空外摆莲的力量,首先发展下肢力量,其次是发展下肢在空中的外摆和躯干伸展力。当发展弹跳力时,可先采用动作简单的负重下蹲、上拉以及大腿的外摆等练习;当练习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可过渡到蹲跳抓举等难度较大的练习,再过渡到跳深、持器械的跳深、多收跳深、单腿跳深等,最后做负重腾空外摆莲动作。
  为了防止力量训练影响肌肉、关节的弹性与灵活性,在每次力量练习之间都要做放松练习,拉长肌肉和关节灵活性练习,确保专项力量与灵活性、柔韧性协调发展。
  
  3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建议
  
  3.1力量素质训练要与生理生化相结合
  武术套路的力量素质训练和其他素质一样,只有符合人体的生理生化基础、人体解剖特点,才可能使训练更科学。如体内外的温度对力量训练的影响表现在体温升高,神经肌肉功能得到积极改善,力量训练效果较理想。在传统武术中,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有助于劲力的发放,从而完美体现武术的至柔至刚。如太极拳训练中,要求“由松至柔,积柔成刚”。刚是通过发放劲力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力量素质是体现“刚”的必要基础,进而体现了武术套路给观众带来了劲力美。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注重生理生化原理、区别项目特征、依据负荷原则、安排负荷周期、设计负荷结构、选择具体的手段为总指导思想,形成以有氧训练为基础、无氧训练为重点、动作结构为指导、专项特征为要素、负荷量度为依托、负荷强度为核心、负荷原则为前提的训练模式。
  3.2力量素质训练与心理因素相结合
  在力量素质训练中,有些运动员认为力量素质不如柔韧素质重要便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要使运动员在心理上接受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标。要让运动员具备持久性的意志努力的能力。一般都贯彻在准备活动和专项基本功练习中,占有相当比重,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心理上必须具有进行持久性意志努力的能力,避免出现烦躁情绪。还要发挥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这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刺激,充分动员运动员机体的内在潜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如在进行快速力量训练时,给运动员定出一个目标,让他们自己提出具体任务“推举14次”,“不超过10秒”等。
  3.3密切关注力量训练领域的动态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受到竞技运动训练的特别关注,但这种训练基本只是参照以康复和健身的为目的的练习手段,这显然不能满足竞技运动合理改造生物个体,提高运动成绩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紧跟力量训练领域前沿动态的同时要找到与专项结合的切入点,让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们的训练中。例如,核心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悬吊训练法,我们应该在全面了解和把握这种训练手段的作用机理、应用范围、功能特点甚至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之后,再将其与我们的力量训练结合起来。
  
  4小结
  
  4.1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至今,表现力主要体现在“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而要完美的将其体现出来,力量素质占绝对的主体地位,所以力量素质的训练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特点非常值得研究。
  4.2 在对力量素质的训练寻求理论支持上文章从武术套路技能分析、生理生化因素分析、心理能力特征分析、核心力量特征分析等几个方面。在对力量训练的的特点进行分析时主要从不同套路的项目特征,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力量训练的周期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的。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9.
  [2]赵秋菊.长拳类竞赛项目的训练系统控制与优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
  [3]高谊.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1999:12.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其他文献
摘 要:“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比“基本知识掌握”更高位阶的能力,是用之于改造世界的有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实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思考、会提问;创设平等的对话环境,鼓励孩子不唯教材、不唯教师;提供探究知识的平台,让孩子体会探索知识比直接获得更有意思。  关键词:数学思考;问题意识;平等对话;探究    一、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惟一重要的关系,往往忽视了学生在相互对话、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在语文对话教学中,学生要独立阅读文本、深究问题,这是生生对话的起点;教师在“生生对话”过程中扮演着开启者、倾听者、引导者、激发者、决断者的角色;生生对话的关键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与合作,培养合作与探究的习惯,满足学生归属感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使每个人都能
期刊
摘 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目的,对公司安全培训中心的工作进行调研,得出安全培训工作应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努力创新,为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字:安全生产;教育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培训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同时响应集团公司为了推进矿区职工教育培训教科研工作,现对我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教师获得最快地成长,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有利于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反思方法; 教育智慧; 教师成长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
期刊
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第一次课都是绪论课,因此,绪论课对每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必修课。何谓“绪论”?在《辞海》中,对“绪”的解释是“丝之头”,对“论”的解释是“起阐述、说明的作用”。概而言之,“绪论”就是在开头要说的话,正所谓绪论课就是一门课程的“发端之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面,就围绕绪论课的教学谈点粗浅认识。    一、绪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关于这个问题,现实中可以听到截然不同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英、汉语言差异的角度,分析了翻译过程中英、汉词汇方面存在的跨文化差异,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克服这些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差异;翻译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因为语言同文化相依相存。当语言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载体的容器。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之上,而翻译既然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文化渗透于
期刊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积极主动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已成为西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准确把握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以及客观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有效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是东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产业转移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所谓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期刊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要的途径。本题主要讲淸三个问题:一要讲清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和谐的一个基本问题;二要讲清农民主体地位,真正把新农村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灌输到位,充分调动农民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三要讲清重点、难点、疑点,增强农村干
期刊
摘 要:通过从比赛信息的选择、现场统计系统的设计、制作和信息数据收集、检测等几个方面对足球比赛现场信息统计系统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探究,达到帮助教练员快速及时地分析出本方球队或者对方球队在比赛中的具体表现情况的目的,有助于教练员进行临场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以保证球队在比赛中正常发挥出技战术水平和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逐步提高。  关键词:足球比赛;信息;记录;统计    足球比赛现场信息的统计分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体育教育在早期教育中愈发显示出特殊作用。运用文献资料和实证调研法,对婴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使人们对婴幼儿体育活动给与高度重视,有效指导,提高早期体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婴幼儿;体育活动;影响因素;指导战略    婴幼儿的体育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活动的过程,而是一个活动主体(婴幼儿)与活动客体(活动项目)以及活动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