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思政”格局下,加强班级建设成为助推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有力抓手。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不同于讲座和报告形式,主题班会以学生主动参与和高度互动为典型特征,一场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给学生所带来的理论认知上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在“大思政”格局下,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也存在问题,也面临机遇。本文将在剖析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主题班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根本工作迎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班级作为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唯一能覆盖全部学生的基层组织,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主題班会是以班级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方式,只有触动心灵,才能引起共鸣,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当前,由于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考核标准不够清晰、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主题不够鲜明等一系列问题,而使得主题班会的育人效果受到影响。
1.主题班会考核标准不够清晰
由于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各个高校并没有形成主题班会的统一方案、教案,不同高校、不同学院所开展的主题班会缺少统一谋划。同时,由于统一框架体系,主题班会考核评价就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进而不能形成考核驱动的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内生机制。
2.主题班会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
现在通用的主题班会形式多为辅导员讲解、观看视频、聆听报告等,学生发言、分享的机会受到时间和场合限制。因此,学生作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而只是被动地参与到主题班会中来,其接受教育引导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3.主题班会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主题班会活动的成功开展往往依赖于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的现场指导、良好地场地支持及充足的经费保障。而由于地方高校发展受限于地方社会经济发水平,长期面临经费、场地及师资上的短缺问题,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普遍存在体制机制问题。
4.主题班会形式不够丰富
传统的主题班会一般局限于教室内开展,主题班会失去了应有的活动特征和教育功能,育人效果不明显。
二、“大思政”格局下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框架
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为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大思政”格局下,主题班会的开展应紧紧围绕三全育人工作主线,与十大育人体系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维度设置主题班会的框架结构。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学生班级主题班会指导提纲》,确立主题班会标杆。同时,结合“新生适应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等七大模块,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精心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多样性的主题班会实施方案,配备微视频,建立资源库,完善主题班会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我二级学院边建设边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主题班会思政育人成效,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与以往的主题班会有所不同:辅导员只是幕后指导,把方向、作总结,唱主角的是学生,比如制订方案、确定形式、准备素材和参与表演等,都由学生承担。同时,注重形式多样性,提升了主题班会的吸引力,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大思政”格局下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1.搭建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专项资料库
针对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题不够鲜明、活动重复度高、学生兴趣不大等现实困境,有必要形成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融合校史及学科特色的主题班会专题。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要有高度,更要接地气,要通过主题班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主题班会既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也要有惊涛拍浪的声势,真正落到学生心坎里。
2.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训,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的班会是由班主任确定主题,47%的主题是由班委或班级同学民主讨论确定,说明部分班级的主题班会仍然是采用老师主导、学生参与这种传统模式。通过访谈得知,部分班干部或普通学生由于缺乏组织班会活动的经验,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活动反 响较差,故班主任又承担起了组织实施工作。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 体,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的培训,提升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朋辈引领和帮扶作用。
3.完善考评和奖惩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现有的考核机制只包含对班会次数、辅导员出勤情况的量化考核和学生对班会效果的主观评价,没有形成科学、合理、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应继续完善主题班会的考评评价机制,多角度量化班会的开展效果,并将主题班会开展情况与班主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挂钩,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4.借助新媒体提升主题班会的吸引力
随着微博、微信、微助教、雨课堂、慕课等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领域的教育模式变革,传统的说教式、单向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 求。当前我校主题班会仍以线下教育为主,个别学院也在积极探索利用辅导员工作坊、微信公众号、直播间等平台开展主题班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主题教 育活动,既可以吸收借鉴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超越传统的“一对多”的交流局限,形成多人同时发声的交流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赛男. 大学生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实践[J]. 北京教育(德育), 2018, 838(11):95-97.
[2] 郭金林.高职标准化主题班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认知差异分析视角[J].现代教育,2019(07):49-50.
[3] 庞红萍,余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以“适应大学生活”主题班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5):211-212.
[4] 张彬.解析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载体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2019(04):71-72.
[5] 赵思佳.“三全育人”机制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新尝试——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2):23-25.
作者简介:
孙莉莉,讲师,学院分团委书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主题班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根本工作迎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班级作为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唯一能覆盖全部学生的基层组织,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主題班会是以班级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方式,只有触动心灵,才能引起共鸣,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当前,由于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考核标准不够清晰、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主题不够鲜明等一系列问题,而使得主题班会的育人效果受到影响。
1.主题班会考核标准不够清晰
由于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各个高校并没有形成主题班会的统一方案、教案,不同高校、不同学院所开展的主题班会缺少统一谋划。同时,由于统一框架体系,主题班会考核评价就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进而不能形成考核驱动的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内生机制。
2.主题班会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
现在通用的主题班会形式多为辅导员讲解、观看视频、聆听报告等,学生发言、分享的机会受到时间和场合限制。因此,学生作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而只是被动地参与到主题班会中来,其接受教育引导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3.主题班会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主题班会活动的成功开展往往依赖于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的现场指导、良好地场地支持及充足的经费保障。而由于地方高校发展受限于地方社会经济发水平,长期面临经费、场地及师资上的短缺问题,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普遍存在体制机制问题。
4.主题班会形式不够丰富
传统的主题班会一般局限于教室内开展,主题班会失去了应有的活动特征和教育功能,育人效果不明显。
二、“大思政”格局下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框架
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为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大思政”格局下,主题班会的开展应紧紧围绕三全育人工作主线,与十大育人体系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维度设置主题班会的框架结构。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学生班级主题班会指导提纲》,确立主题班会标杆。同时,结合“新生适应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等七大模块,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精心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多样性的主题班会实施方案,配备微视频,建立资源库,完善主题班会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我二级学院边建设边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主题班会思政育人成效,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与以往的主题班会有所不同:辅导员只是幕后指导,把方向、作总结,唱主角的是学生,比如制订方案、确定形式、准备素材和参与表演等,都由学生承担。同时,注重形式多样性,提升了主题班会的吸引力,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大思政”格局下地方高校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1.搭建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的专项资料库
针对主题班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题不够鲜明、活动重复度高、学生兴趣不大等现实困境,有必要形成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融合校史及学科特色的主题班会专题。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要有高度,更要接地气,要通过主题班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主题班会既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也要有惊涛拍浪的声势,真正落到学生心坎里。
2.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训,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的班会是由班主任确定主题,47%的主题是由班委或班级同学民主讨论确定,说明部分班级的主题班会仍然是采用老师主导、学生参与这种传统模式。通过访谈得知,部分班干部或普通学生由于缺乏组织班会活动的经验,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活动反 响较差,故班主任又承担起了组织实施工作。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 体,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的培训,提升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朋辈引领和帮扶作用。
3.完善考评和奖惩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现有的考核机制只包含对班会次数、辅导员出勤情况的量化考核和学生对班会效果的主观评价,没有形成科学、合理、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应继续完善主题班会的考评评价机制,多角度量化班会的开展效果,并将主题班会开展情况与班主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挂钩,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4.借助新媒体提升主题班会的吸引力
随着微博、微信、微助教、雨课堂、慕课等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领域的教育模式变革,传统的说教式、单向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 求。当前我校主题班会仍以线下教育为主,个别学院也在积极探索利用辅导员工作坊、微信公众号、直播间等平台开展主题班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主题教 育活动,既可以吸收借鉴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超越传统的“一对多”的交流局限,形成多人同时发声的交流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赛男. 大学生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实践[J]. 北京教育(德育), 2018, 838(11):95-97.
[2] 郭金林.高职标准化主题班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认知差异分析视角[J].现代教育,2019(07):49-50.
[3] 庞红萍,余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以“适应大学生活”主题班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5):211-212.
[4] 张彬.解析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载体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2019(04):71-72.
[5] 赵思佳.“三全育人”机制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新尝试——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2):23-25.
作者简介:
孙莉莉,讲师,学院分团委书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