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你读到的是普通生活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在四川话里不念keyi,念kuoyi。和“巴适”这个词一样,“可以”带有浓浓的川味,也是成都人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梅梅和蓉儿就想做这样一本杂志书,讲柴米油盐酱醋茶,溢满真诚的心意和生活的味道。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在《可以》,你读到的是普通生活。”
  冲动是魔鬼
  去年回成都之前,梅梅已经在北京一家4A广告公司打拼了三年了。这个学视觉设计出身的姑娘,理想就是做一个设计师或者广告人,但现实和理想,总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刚到北京时,她住在通州一个小房子里,每天清早挤地铁进城上班。在帝都,她不过是一个外地务工人员。更可怕的是,原本以为光鲜亮丽的广告人,现实中却过着凌晨五点下班,一个月在家超不过三天的日子。所谓的打拼,在梅梅心中却只留下了一片空白。
  趁着放假回家,她约大学同学蓉儿来家里聊天。她花了五分钟时间,跟蓉儿说自己想做一本书,一本能看见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快乐与美的书。类似的独立出版物,在欧美遍地都是,日本和台湾也越来越多,但国内却一本都没有。也许是一时冲动,在学校时那种“设计人”的人生理想,再次点燃了两个小女孩心中的火炬。
  其实那时,蓉儿在成都已经开了三家服装店了。刚毕业的时候,蓉儿也在本地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后来因为低血糖只能辞职创业。谁也没想到,她的服装店很快从一家开到了三家,虽然很辛苦,过得还不错。但是面对理想,蓉儿毫不犹豫地关了店面做起了书。
  但是很快她们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说冲动是魔鬼?首先是钱的问题,原本一年出四本的计划,在第一本之后被迫改为半年一本,季刊的预算一年得超过20万元,两人的储备资金还远远不够。钱可以省着花,但是人手不够,为了找人帮忙,她俩四处请人吃饭。一个杂志社的美编朋友以亲身经历劝阻她们做书,于是她们堵了一把,那顿饭有两张发票,如果都中奖了,朋友就帮忙做书。谁也没想到,这种低概率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两张发票各刮出了五块钱,到现在梅梅还把发票贴在自己的本子里。
  准备工作有惊无险,实操起来却又困难重重。除了需要寻找合适的作者、摄影、采访对象,千辛万苦到了下印厂的时候,谁想命途多舛,好不容易谈好的印刷厂突然毁约不接单了。好在因祸得福,她们听朋友说有一家重庆的印刷厂搬到了龙泉驿,当天就赶去考察。没想到那家印刷厂比之前看过的几家都更专业。直到这时,难产的创刊号总算得见天日了。
  在那个过程中,尽管梅梅和蓉儿抱头痛哭了不少次,有时因为艰难、有时因为感动,但等创刊号拿到手的时候,她们才真正有空闲去回味这小半年走过的路。真是冲动是魔鬼,当时奋勇拼杀,这会儿想起来才觉得后怕。索性捧着自己一字一句一张图片做出来的书,让她们觉得这魔鬼也还不错,小鞭子抽着她们真就干成了一件事儿。
  理智也是魔鬼
  既然说了冲动是魔鬼,那么梅梅和蓉儿就理智了一回。创刊号之后,她们觉得是时候做些调整,重新思考一下这本杂志书的未来。结果有好有坏,这让她们发现,原来理智也是魔鬼,当你权衡了太多东西之后,大概也早就偏离了当初想要的男阶自己了。
  理智带来的好处,是她们希望做一本永续的书,于是找到了四川美术出版社将《可以》合法化。在出版社的帮助下,她们真正建立起了出版行业的规范。校对老师曾经跟她们说了一句话:一本中文书,如果连文字和标点都不会用,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在哪里?比如“预定”还是“预订”,校对老师翻开《康熙词典》取第一个用法。用“!”还是“?”,随手的一个标点符号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情。尽管出版社的老师们都比较老派,但梅梅和蓉儿却在这种震撼的教育底下学会了严谨。
  可是,理智这个魔鬼,也给第二本书带来了一些遗憾。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资金的短缺是梅梅和蓉儿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家里人非常支持她们的事业,但是她们更希望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于是,她们俩开始接一些外包的设计工作,准备兼职养书。可在那一两个月当中,兼职的设计工作占据了她们很大一部分精力,最终投入到自己事业中的,她俩坦承只有不到20%。小熊掰玉米,最终丢了玉米、扔了西瓜,也跑了兔子。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梅梅和蓉儿决定不会再做。
  就像她们在创刊号里曾经采访过的一家渔具店,二十年间,三代人的家族传承。如今,在两个“80后”的操持下,这家渔具店在红星路上算是独树一帜。梅梅和蓉儿也希望可以像他们那样专注,那样《可以》也才能做到与众不同。
  几乎与《可以》的诞生同时,内地一下子出现了好几本生活方式类的杂志书。梅梅和蓉儿觉得大家能跨出这一步不容易,但她们却并不认同那些杂志书的取向。所以,当别的书把日常生活精英化、格式化的时候,她们希望在自己的书里让大家读到真正普通人的生活。就好像现在的成都,一家家精致的茶馆鳞次栉比,可她俩喝茶还是喜欢去人民公园,吃饭也终究是苍蝇馆子最对味。在梅梅和蓉儿眼中,这就是《可以》的味道,这就是生活的味道。
其他文献
3月开始,关于艺术的展览会开始层出不穷。从3月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到大皇宫的艺术巴黎博览会,以及A2Z画廊艺术家Luke Newton被选中在巴黎东京宫展出作品,再到5月的艺术北京博览会……从月初就开始了艺术小蜜蜂式的忙碌行程。  从创立到现在忙碌的工作,A2Z已经发展了6年,回想一开始和我们合作的艺术家,大家有哪些共同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旅法艺术家高洁。巴黎艺术圈不大,华人艺术家也都互相认识,
期刊
春节不肯在家里老实待着,大年初三就跑去杭州学木匠,结识了许多木友,体验了一下当木匠的乐趣,也带回了两把自己做的椅子,这算是玩木丧志吗?  其实@玩木丧志是MYLab创始人水杉微博上的名字,他和大师兄二人,业余玩木相识,两年前一起创办了木友课堂,2014年年底木工坊由郊区搬到杭州市区,发展成为如今的MYLab木艺实验室,称得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木工工坊,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木工发烧友前来体
期刊
“刺青就像是收藏,开始的时候收藏在自己身上,后来自己身上没地方了,就只能收藏在别人身上。”十八岁开始文身的东这样解释自己创办成都首屈一指的刺青店——清鬼。  我却觉得这种收藏的心态背后实则有一种悲观,就是对失去的认知,而失去的根源,是死亡。我们都恐惧死亡,但是我们都还没有经历过死亡,而恐惧的更多是死亡所带来的失去——自我、财富、创作、爱人……而将刺青作为收藏又是一种相对积极的行为,甚至是一种偏执的
期刊
搬到山中的实验室,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多年的城市生活令我缺失的不是人类生存能力,而是生长在水泥高楼里,人情冷漠,我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孤傲、友好开朗、性格分裂的假象。  大自然的教育从来都是直接的:任你再讨厌潮湿的雨季,没有了水,别说洗碗,地里的菜都要干死;任你再惧怕大大的骄阳,可万物生长靠太阳,拥有瓜果梨桃才是正经事。对“自然”二字的解释,既美好又残酷,正如:水既可以脏也可以干净,明白自然的性质
期刊
12月21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北京首旅集团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双方将在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客源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投资经营等方面进行多领域合作。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李国俭表示,与京津冀地区有实力、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合作,是促进鄂尔多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期望能与京津冀地区更多的旅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互惠共赢,全面提升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福
期刊
NTYPE翻译过来大概是“异质”和“无穷”的意思,但Joao Lemos和杨洋偏偏给工作室起了一个恰恰相反的中文名叫“一质”,虽然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成都南边的新城,一条宽阔的马路,两旁尽是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构筑的塔楼。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大都市的模样,他们不知道这是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白那时起,格式化的规划与建筑,磨平了每个城市的棱角,所谓的大都市全都失去了自己的
期刊
立春这一天,成都难得阳光灿烂。下午两点,Rosa来上班了,从家走到店里只要三分钟路程。她不慌不忙地给自己倒了杯热水,打开电脑播上一首Bruno Mars的歌,拿起一本《Lucky Peach》随手翻了两页,一天从这会儿才真正开始。午后和暖慵懒的阳光,倒是特别契合这个小店的名字“无早”,Rosa笑笑地说:“我早上都在睡觉。”  “无早”的一楼是咖啡厅,跃层的二楼摆放着上百本世界各地的独立出版物。二楼
期刊
伯爵地中海花园  20世纪60年代起,Piaget伯爵即把无拘无束、享受生活的潮流风尚融入作品设计中,Piaget伯爵Mediterranean Garden地中海花园系列灵感也正与此不谋而合——在风光旖旎里维埃拉(Riviera),荫荫棕榈、粼粼波光和待放玫瑰无不借Piaget伯爵巧夺天工的锻金与专业宝石镶嵌工艺,将黄金、宝石与钻石打造成栩栩如生的传世杰作。  前不久,Piaget伯爵宣布杰西卡
期刊
去年12月北京大雾霾之后一个晴朗的中午,我们和Open Page的团队一起午餐并讨论这一期杂志的编辑和主题,当洪晃提出让我和Cedric各自写一篇关于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到我们相识的那一刻时的文章时,我们是不确定和犹豫的。我快速想了一下,童年的记忆似乎都还在,但仔细地想捋清它们的线索时,好像又很难抓住它……  大概是看出了我们的犹疑,洪晃说我们可以不用写流水账,而是选择记忆里最鲜明的场景,用图文把它们
期刊
经典电影《罗马假日》捧红了一辆Vespa机车,去年年底一本两片的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和国产电影《重返20岁》,更是让这辆车红透了半边天。无论是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骑在车上假装游览罗马的情景,还是金秀贤欧巴摘下机车帽的瞬间,都让影迷们尖叫不已。当然,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他们胯下那辆造型优雅的机车。  玩老机车的人,Vespa不过是冰山一角,在汽车并不普及的19世纪,机车曾是人类最先进的代步工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