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编发我的稿件?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孔繁策编辑:
  最近以来,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故冒然给您写信,请予释疑。
  我近来给贵刊投过好几篇应时稿件,却从未得以编发录用,不知是什么原因。若说是内容不符合刊物需要,可类似稿件频频编发;若说是稿件质量不高,可有些已刊发的文稿亦不见得比我的稿件阐述得全面,有的遣词造句也不太讲究。究竟何故,百思不得其解。贵刊是否把人情稿、关系稿看得重了些?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请予以公开作答以释疑虑。
  此祝 编安
  一名真诚的读者 王唤之
  2004年8月10日
  
  真诚的朋友王唤之:
  十分感谢您的坦诚。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本刊自创刊至今21年来,一直诚邀和依靠各界名厨贤士投稿支持,视读者如衣食父母。每日兢兢业业,好中选优,毫无懈怠。唯恐广大读者不满而厌弃,又何敢以人情稿、关系稿糊弄衣食父母。读者之所以会产生如此错觉,大约每期刊物中老作者的面孔多了一些的缘故吧。
  老作者面孔多,可以说是利弊参半。其有利一面是可以保证刊物质量;其不利的一面是新鲜空气较少,有时未免沉闷。说心里话,我们也殷切期盼多发表一些新作者的作品,但总是未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也不是本刊偏爱一些老作者的来稿,而是老作者们已基本掌握了本刊编发稿件的一些规律,而新作者们尚不得要领所致。为此,我们现将这些老作者掌握的这些规律公诸于众,渴望更多的新作者加入到我们刊物作者的行列。
  一、由于本刊编发周期较长,故在去年刊登了《来稿须知》一文,要求作者们对时令性稿件要“春写夏,夏写秋,秋写冬”,才能提高采用率。比如,今年6月过端午节,而第6期的稿件,我们在3月份就已编发。如果四、五月份再寄来有关粽子的稿件,即使再好,我们也无法刊用。现今已进入9月份,我们正在编12期的稿件,一些有关新年家宴的稿件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如果等到10月份,第12期刊物的校样都已出齐,再好的文稿我们也爱莫能助了。
  二、本刊为大众化普及性刊物,为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要,设置了近20个栏目。为保持栏目之间的平衡,除了真正有见地、有新意的理论性文章和教学文稿外,其余均以2 000字左右为宜,过长的文篇势必挤占其他栏目的篇幅,而栏目之间的不平衡也必然会影响到我们一部分读者的兴趣,甚至会丧失一部分读者。因此希望来稿精炼再精炼,压缩再压缩,最多也不要超过3 000字。
  三、稿件规范,字迹清晰。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稿件不是用稿纸誊清,而用的是白纸、信纸、练习本纸;有的虽用稿纸,却字迹潦草,犹如狂草展示,有的须连猜带认,有的须前后连看几遍才能知其大意。这样影响了编发。人所共知,烹饪行业术语行话甚多,由于地域差别,许多称谓各异,稍一不慎,便会误导读者。同时也会对作者的名誉造成损害。所以我们希望来稿都能规范些、清晰些。这对作者、读者、编者都有好处。
  此外,还有个别作者写的稿子不错,但不是忘了署名,就是未落邮编及地址。此类现象时有发生,望能以此为戒。
  相信,只要能按上述办法坚持不懈,您的稿件采用率必当直线上升。
  好了,别不多谈。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监督和支持。
  顺祝 撰安!
  本刊编辑 孔繁策
  2004年8月15日
其他文献
餐饮产品的附加值,在突如其来的“非典”时期,在某些店家得到了明显的凸现。当整个餐饮业营业额暴跌时,这些店家的营业额反而有所上升。可以这么说,附加值的创造,使店家在这场危机中得到了收益和回报。倘若“非典”的控制时间跨度更大的话,效益岂不更加明显。对于附加值的重要意义,中国的餐饮工作者是该到再认识的时候了。    一、餐饮产品的价值与附加值    简单的商业行为,例如顾客到食品店买一些食品,到珠宝店买
期刊
黄鳝美味可口,捉黄鳝意趣盎然,用自己捉来的黄鳝自炊自食,更是其乐无穷。  那年,我在黄柏河修水电站,记得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农历五月初四),在吃晚饭时,青年工程师小袁约我夜晚去捉黄鳝。我虽年过半百,鬓染秋霜,但童心未泯,欣然同意。  天一黑,我俩就穿上深筒胶鞋,小袁手提着用油漆桶自制的煤油灯,这个煤油灯有一根很粗的灯芯,点燃后亮度很强,我拎一条蛇皮口袋(一种编织袋)不紧不慢向田野走去。  这是一个凉
期刊
  
期刊
作为经营餐饮业20余年,成天在国外与菜肴为伍的中国厨师,期望以不断的创新和改良来调进口味, 简化制作程序,更希望能结合东、西方饮食文化和原料,因地制宜来一个小材大用,创出一道道新滋味的——中西合璧的奇香美味万人迷的中国佳肴,下面仅就一些初步实践就教于大家。  缔子,又称茸、糊、糁等,各地称呼不一。缔子的种类很多,有虾缔、鱼缔、肉缔、蛋缔、及鸡缔和豆腐缔子,其中又分软缔、硬缔,主要是含水量多少的区别
期刊
山芹香煎鸡    菜肴特点:形体小巧,色泽桔红,外酥内嫩,味鲜香浓郁,蘸汁香甜爽口,点缀美观,是典型的异国佳肴之一。  原辅料:鲜鸡胸肉300 g,鲜山芹叶120 g,胡萝卜泥80 g,土豆泥50 g,绿色芥末膏5 g,盐2 g,蚝油10 g,白糖30 g, 炼乳10 g,鸡蛋清100 g,马蹄丁50 g,鸡蛋3个,色拉油50 g,黄油15 g,蒜头粉2 g,胡椒粉2 g ,红酒20 g,姜、葱各
期刊
鱼,亦称江团、白吉,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主要产于长江一带,其他著名的品类有,安徽淮河的王、贵州赤水习鱼。鱼体形长,吻呈锥形,前部扁平,腹圆,后身渐细,体侧和腹部呈灰白色或粉红色,长可达1 m,体表无鳞,鱼膘肥厚,可做上等鱼肚,是长江“三鲜”之一。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易被人体吸收,该鱼春季最旺,秋季最为肥美,是餐桌上难见的珍馐。下面,笔者介绍几款鱼肴,以飨读者。    凉瓜鱼丸    原料:
期刊
从古至今,我们侗族人民热情好客,最喜欢宾朋亲友来家中做客已被众人知晓,广为流传,但侗家人最喜欢用腌鱼、腌肉来招待宾客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外界知之甚少。腌鱼、腌肉真是甜、酸、辣三味俱全,并且色、鲜、嫩、香具备,不仅冷热都可以食,而且吃起来非常可口,既是侗家人的家常食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主菜。腌鱼、腌肉的存放工具是用木制腌桶。因为过去没有“电冰箱”,就用腌桶来代替冰箱,腌桶的制作非
期刊
在中国烹饪艺术中,讲究菜的色、香、味、型俱佳已是闻名中外的。然而,讲究菜的“美名”,同样为各方烹饪大师们所推崇。因为菜名不仅是菜品内涵的体现,也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们审美趣味的集中反映。因此,追求菜名的艺术境界,是达到享受美味与愉悦精神的重要途径。  翻开一部中国烹饪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菜的菜名由最初的“渍”、“淳熬”等单音节或双音节词组成,基本上还是以所用的主料和烹饪方法来命名。随着社会经
期刊
2004年7月26日,全聚德集团举行“全聚德创建140周年暨亚运村店开业庆典”。孙孚凌、何振梁及文艺界、体育界嘉宾200多人欢聚一堂,为即将出征雅典奥运会的“中国军团”添力助威,共祝中华奥运健儿勇夺金牌,再创佳绩。  庆典上,全聚德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姜俊贤同志首先致辞,与会嘉宾一起观看了由全聚德集团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专题纪录片《百年全聚德》。  “百年圣火北京迎奥运,百年炉火老店展
期刊
红汤牛杂    原料:洗净半成品牛肚、牛心、牛百叶、牛舌各30 g,葱、姜各10 g,八角3粒,花椒0.8 g,干红椒30 g,盐15 g,味精6 g,鸡精5 g,糖5 g,老抽0.5 g,醋0.5 g,色拉油50 g,料酒10 g,胡椒粉0.5 g,香菜10 g,蒜苗10 g,清汤1500 g,红油20 g(辣椒红油)。  制作:1. 牛杂切片;香菜、蒜苗、葱切段;姜切片。  2. 炒锅上火,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