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展学校体育社团的理论意义
  
  1.体育社团也就是体育俱乐部,产生于17—18世纪。早在1608年英国就出现了高尔夫俱乐部。它是机关、团体、学校中文化娱乐场所总称,英文CLUB意即“总会”,新中国50年代有些城市建立国防俱乐部。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改革中,建立学校体育社团是开拓青少年身体素质潜能一个重大举措。学校体育社团是在学校领导组织下,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多样性、持久性的业余体育运动的团体。
  2.由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为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体质、良好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求知欲望,自觉形成某一兴趣的社会群体。在这群体中促进学生追求健康个性发展,培养强烈集体责任感,使学生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在社团中更加和谐地发展,为终身体育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基础。学校体育社团中各个活动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是学生有兴趣的,受到学生欢迎的,使学生一技之长得到发挥。中学体育俱乐部是适合他们锻炼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有:
  (1)举办社团是自愿的,因此参加社团活动是自觉的;
  (2)社团里的活动多样的,适合个人的兴趣爱好;
  (3)社团锻炼在业余时间进行,活动时间有保证;
  (4)受到家长的欢迎,家长再也不用担心。
  3.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体育活动是放松身心的最佳方法。这些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愉悦身心。这是现代人推崇体育锻炼的一个新的特点,他们进行体育锻炼时,讲究环境、讲究氛围、讲究情调,这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带来的观念的转变。体育锻炼的花销已列入家庭的正常预算,1999年3月5日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体育产业要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广大群众真正受到体育实惠,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得到落实;要改变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出钱由体委包办体育的做法,逐步发展到人民群众自己掏钱买健康,使体育活动成为家庭消费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如今,体育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学校体育社团可以依托现代大背景搞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4.实现体育强国,需要学校来承担体育的普及工作。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以为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离我们很遥远,是贵族运动,而不去开展。社会在发展,十年前保龄球对中国人还是很陌生,而今天保龄球已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娱乐项目。所以,任何体育项目首先去开展,有了普及才能提高。有了群众体育的开展,才有竞技体育的发展。一个体育强国不仅需要有广泛的普及的群众性体育,也需要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上具有很高的竞技水平。而这个普及工作,最终还是应当由学校来承担。
  
  二、问卷调查
  
  对高一年级选体育社团的学生,共496人采用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可以选择两个以上项目)见表一
  
  2.我校的体育社团活动所开展的项目及人数和场地的分配情况,见表二
  
  
  三、讨论与分析
  
  由此可以看到,当前学生对一些新兴类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球类、团体项目的活动比较喜欢,而对单项的个人竞技的田径项目表示冷落,究其原因:
  1.新兴类体育项目、球类项目、团体项目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方面的兴奋度、持久度比较强,如今的生活节奏快,强度大,一天紧张的学习过后身心疲惫,而体育活动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它是一种积极性的放松,特别是参与中等强度、有技术性、对抗性要求的体育活动是放松身心的最佳方法。这些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愉悦身心。这是现代人推崇体育锻炼的一个新的特点:锻炼与娱乐并重。由此可见,体育社团要走出校园,利用社会的体育资源要尽可能多地开展活动项目。
  2.田径项目比较枯燥,甚至艰苦。当前学生喜欢趣味性和娱乐性较高的项目,另外也表现了独生子女怕苦累、唯我独尊的弱点 。当今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充分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的同时,又要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校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可以是实施新课改革试金石。
  3.开设项目少、方法太陈旧,跟上体育课没有什么区别,只局限于学校,面临着场地器材的问题。学校开设了三大球打破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秩序已迫在眉睫。在学校缺乏教育设施形势下,学校体育社团可以寻求社会力量支持与合作。因为社会是教育的本源,社会的力量是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原动力。与社区体育合作,可以使学校在教育资源上得到补充,又可以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符合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4.初中所学的游泳得不到施展,而游泳已列为中考项目。今年江苏省新编体育教材中出现了游泳、保龄球等新的教学内容,这些项目在中学体育课中开设,正迎合当前方兴未艾的休闲体育的需要,而且这些项目在当今社会也是较受欢迎的,是深受大多数年龄段人们喜爱的体育娱乐项目,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来进行以上这些项目的教学,学校面临着场地器材的问题。我们作为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尽快实施新增内容的教学,以创造性的工作,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学校组建的体育社团就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工作之一。
  
  四、建议
  我们要尽可能利用好学校体育资源为体育社团活动服务,同时又要把体育社团活动推向社会。主动与社会上的企业公司建立各种经济形式合作,促进双方发展,从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强化中学社团的生命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注意一些问题:
  1. 体育社团活动要与体育课相互挂钩
  体育社团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应采用自由式、开放式的形式。体育教师要进行基础教学和辅导。之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为体育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2.聘请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任教
  可在体育社团活动中组织夏(冬)令营,举办假期培训班,组建“明星队”之类,组织各种竞赛,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教师进行辅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一个正常体育活动,目的任务一定要明确,在组织、管理考核、师资力量等方面学校要严格把关,经费上学校要给予支持。
  3.与社区体育合作
  利用社区的体育资源和场馆开展活动,特别是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优秀苗子的发掘,建立专项系统的、正规的训练。作为一种辅助形式,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做一些贡献。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新时代对美术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新观念下的新型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课程不管怎么改,如果作为学生领路人的教师的观念不更新,教师的整体素养上不来,会呈现新的课标旧的观念、新的课本旧的方法,那么新课程等于纸上谈兵。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果美术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怎么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呢?怎么能培养出高
中国新闻出版报讯两岸合编《两岸常用词典》台湾版8月13日在台北正式发布。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两岸合编辞书有助于消除彼此隔阂,深化两岸交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今年,省文化厅在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3年全省公共
<正>~~
期刊
读经典作品,是与高人对话,有如受教于名师,拓宽视野,开人心窍,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审美享受,培养创造精神。因此,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把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高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55万字。新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增加了名著阅读与推荐的专项内容,同时各级语文考试也把名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提及,当时白、元诗为世人“模勒”衙卖于市井。对元稹笔下“模勒”一词,有作“雕版”讲者,有作“钩勒”讲者,长期争论不休。本文根据唐中和
借鉴4RS营销理论,从加强读者关系管理、协调与文献提供方的关系、应用物流技术实现文献快递、实施有效员工关系营销管理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工作。
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以“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已在广大学生中推行,新课程理念强调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的常态学习方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也彻底转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方式。因此作为思品教师必须继续转变思维,反思教学,思考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以指导教学。  思考一: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   传统的教学模
新课堂模式总体来说,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精讲点拨为辅。学习内容以学案的形式提前下发,学案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过关到整体感知再到局部探究,每个环节都有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自学。课堂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主持下先讨论学案中的题目,小组形成一致意见后,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其他小组补充或修订,师生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对重要的问题或学生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呈现出开放、自主、合作的特点
县级图书馆在县城公共图书馆网点建设向农村延伸发展中如何强化自身建设,勇于肩负起中心馆的职能,为加速实现图书信息服务覆盖整个城乡,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龙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