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有风骨藏底蕴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永海,字钰晟,号朴真,1963年生,河南省辉县市人。现任新乡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艺术院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中部崛起促进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魅力》杂志社副主编,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原文化研究院书画部主任,新乡市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主任。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并获奖,许多代表性作品及学术论著被刊登在《世界知识》画报、《中国书画家选集》、《中国名家书画集》、《河南省书画名家作品集》等权威报刊,并被专业机构馆藏。诸多巨幅作品被政府机关悬挂在大型会议厅及办公场所,不少作品作为政府部门、企业形象礼品被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广泛收藏。
  先后出版《牛永海隶书》、《艺林人家·牛永海和他的艺术之家》、《华夏精英·牛永海书法艺术》、《牛永海书法艺术作品集》、《中原翰墨印象·中原书风领军人物·牛永海卷》《新乡书法名家——牛永海书法作品等》等多本书籍。
  我常常想象一个书画家,他笔端流淌的墨汁,就像溪流一天天汇入大海的过程,融入大海的气势。正如古人所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一个书画家可以谓之成功时,那些曾经涂抹过的墨水早已成为扬帆之下滔滔的江水。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凸显,这是天赋,更是人为,有着说不尽的付出和努力。“静水流深”,我常常想起这样一个成语,多么贴切,多么深刻,多么亲切的比喻啊!这不就是老子所云“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吗?“柔能克刚”、“坚硬如水”谓之的正是人在路途上的功夫,只有一个刻苦修行的人才可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我想到我身边的一个人,一个担任着文联行政职务,同时更以书法见长的牛永海。
  铺展一张宣纸,蘸上所研之墨,凝神运笔,几番回合,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跃然纸上。我不止一次地欣赏他的挥毫,那种凝神静气让我对书法艺术更加崇敬。艺术是情感的宣泄。每次挥毫,笔锋的旋律让他获得更多创作的冲动,一笔一划渗透着古老文字的烟尘,见证着一个书家的功力。
  有时是宁静地观看,有时则是偶然地走近,和一位艺术家在一起是一种享受。从牛永海的书法中你不仅可以感受到沁人心脾的墨香,还可以得到更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从他的书法中不难看到他学识、品行和内心的静养,彰显了一个书家虚怀若谷般的风度和满腹才情的外崭,传递了书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书家行为的另一种延伸。我常常从他的鸿篇巨幅中看到一种风骨,一种山的韧性和山的峻拔,一种山岚之气在他的笔下氤氲,在留白处濡染。勿庸置疑,牛永海是一个从乡村,从太行山脚下一步步走出自己风格的书法家,字里行间依然藏着山村、大山的奇峻和厚重对他的影响。字藏底蕴,这是一种磨砺,磨砺中的坚守和创新,一撇一捺都是功夫。可以想见,多少时日,他在枯燥寂寞中历练,在书法的艺术天空中遨游,从此岸到彼岸,从丘陵到山峰,艺术的探索反过来为他琐碎的日常工作注入了活力。工作是为了立身,艺术可以慰心,没有影响,而是互补。
  学习传统,但不拘泥,这就是艺术的生命。品读牛永海书法作品,清冽如茶、其味隽永。比如他书写的《道德经》五扇屏,近六千字,用笔瘦劲、提按分明、对比强烈,其章法如山泉汩汩流淌,赋予了作品更多的古朴与拙意。其线条用笔张弛,朴实笃厚,豪放与洒脱有度,充溢着激情和美感;既浑厚大气,潇洒俊逸,又刚凝遒劲,藏露相合,生气勃勃,读着令人荡气回肠,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他新创作的《围炉夜话》力作,熔冶碑帖,率意冲淡,有宋人尺牍遗风,古茂直逼汉简,是我们赏读牛永海书法碑帖结合的成功典范。其点画方硬、厚重、苍茫,既有金石之气,又有刀刻味道;其结体方正、古拙,又不失生动、活泼,给人出乎意料的表现,是书家本质的心灵流露,是真正意义上的“书为心画”;其章法打破常规的字距行距,时直时曲,聚散有致,错落跌宕,犹如一曲委婉动听的交响乐,令人赏心悦目。
  一个人的喜好往往是和自己的生命融在一起,一点一点都是凝结,都是凝注。创新使一个人的作品更有活力,要说到他的刻字了:在2013年春举办的新乡艺术精品展上,一种形式新颖的刻字艺术拽住了很多观者的目光,那种力度,那种刀工,那种曲曲弯弯,藏而不露又暗藏锋芒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一张张木板赋予了生命,让观者看到另一种生命的律动;立体的作品中好像藏着动听的旋律,那些刻下的字在沉静中跃跃欲试。这些年来他不但在书法上有更大的造诣,还一直在默默地钻研刻字艺术,一次次在练习手腕上的刀功,在刻字的过程中结识了一批新乡的刻字艺友,本着共同的追求和执着,倡导和发起成立了“新乡市书法家协会刻字艺术委员会”,他引领的刻字队伍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刻字展中屡次问鼎大奖,在省内外有较高的享誉度。2012年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大展中,新乡六位作者的刻字作品入展,2013年国际第三届刻字艺术展中,又有五位作者的刻字作品入选,是全国入选作品最多的地市。以刀代笔,纵横驰骋,随时抒发一种创作的快感,以心手双畅,刀郎气清而惬意,这又是一个人的追求和大气。看他磨在指缝间的老茧,强劲的手腕,握刀时筋脉呈现在视线之中,能感受到一个艺术追求者血液的流动,一笔笔刻在木头上的字迹是从筋脉间流淌出来的心血。他的刻字作品分别在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第十届书法篆刻展、第四届书法兰亭奖和第三届国际刻字艺术展中入选入展。人,活的就是一种锐气,对生活,对人生,更是对艺术。
  无论是书法还是刻字,说到底都是情感的艺术,如果这些作品没有揉进情感,你再努力也是书匠、画匠、刻工而已。艺术的东西太刻意便失去了灵性,没有灵性则没有韵味,没有动感,观之寡淡;相反,如果作品注入了情感,就有了底蕴,就会有流动的色彩。
  和他相处,我喜欢他说话的语调与对人的谦和、亲和,他表达立场和与人交流时的不愠不火,慢条斯理。他虽是领导,但从他谈话里听不出官气。这可能还是和一个人的修为一个人的修养有关,那里边依然有一个“藏”字,有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待人接物、对待世界的态度。人和人接触,实际上要的就是一种尊重,一种公正,一种平视,而不是狭隘的以权压人和设置障碍,不是傲视,不是俯视,更不是鄙视。这样,人和人的距离才能缩短,待人要的是一种真诚。“正德厚生”、“厚德载福”,是他常常赠人的作品。从作品的内容,他言人言物的心怀可见一端。所以笔下才会更加的宽阔,才会行云流水,自然流淌。他的作品同时也有一种温润的,舒缓的,淡远的,不急不躁的气息。和他在一起,常常有关于人生、关于人性之间的交流,我们常常在一起谈到《道德经》《弟子规》《诚子书》等,他送给过我几张碟片,都是关于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让我受益,也感动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灵的关照。正是藏有这种情怀,他还倡议书法家们书写关于传统道德教育的书法内容,并在适当的场合开办展览,传递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学经典,2012年以来,他联合多名中国书协会员共书国粹《弟子规》《道德经》《诗经》等,编辑出版了《经典传承》《大爱无疆》等书画作品集,在市内经常举行展览,并以弘扬经典文化,开启人生智慧为题,在学校、幼儿园等举行了“与经典同行”赠书活动。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策划、发动、组织书画家自觉参加“大爱无疆·新乡著名书画家‘爱心包裹’捐赠”等慈善募捐活动,处处播撒艺术家的大爱。
  “术业有专功”,这么多年他在书法之路上的造诣,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他心无旁骛,修为自我,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他的平淡澄净,形成了他沉稳雍容的风格。
  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这不是他拥有和继承了什么财产,而是在他的影响下那个家庭充满的艺术氛围:他的爱人是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女儿、女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均在中央美院深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作品分别多次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大展;儿子学的是表演艺术,现为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已和多位名家同台演出,成为曲苑新秀。
  书画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可能是确定其气质、其品位的重要因素。一个书画家、艺术家到最后拼得可能也是这种文化的实力。这些,我们在他的身上已经有了体会。
  作者简介:
  徐立新,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线描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墨视界》《国画研究》杂志艺术总监。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现代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逆反,慢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图画笔记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指的是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个人的日常生活、自然观察、旅行见闻等各种经历。绘制图画笔记不要求专业的绘画训练或是绘画的天分,评判其价值的标准并不是笔法技法,而是在笔记中留存的生活印记。想要记录生活的人可以大胆地去画下想要记录的瞬间,就如同孩提时天马行空的信手涂鸦,无需担心画技的问题。  关键
期刊
他从长安文化沉淀最为丰厚的五柳巷走出。在这里,他在藏香点燃的气息中,聆听过隋唐古刹卧龙寺的晨钟暮鼓和神秘抑扬的佛教音乐;在这里,他曾嬉戏于关中金石之府西安碑林的碑石丛中,领略中国书法启蒙的感性熏陶:在这里,他更留恋于与小伙伴在明代古城墙残垣上跳跃嚎叫:在这里,这块曾经是豪门巨贾、官僚、军阀宅院鳞次栉比的地段,他目睹过清末与民国遗风的苍凉与灰暗;在这里,他无忧无虑地读完小学、中学,成了最调皮又最优秀
期刊
摘要:2012年4月由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的庞薰琹大型艺术展、决澜社文献展,令人震撼!获益匪浅!老前辈艺术家们对祖国的赤诚、民族的捍卫,对艺术的挚爱、良知的坚守,弥足珍贵!这些闪耀着中华民族光辉的优秀品格,在当今纷繁热闹的艺圈商海,尤其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和楷模作用!值得我们深省、静思!  关键词:庞薰 民族符号 国际竞争  沐浴着首都2012年4月灿烂的朝阳,怀揣着超越春天的喜悦,迈进了炎黄艺术
期刊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背景报告之一    中国农村在25年的国民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稳定地解决了中国农业问题,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通过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使2.25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穷;使2.5亿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或者流动就业;他们在中国GDP长期增长份额中贡献率平均达46.26%,但是人均年收入水平却只是城镇居民的1/3弱;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更是差距巨大
期刊
作者简介:  李小婧,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教师。设计领域涵盖视觉传达设计和会展艺术设计。  丘美玲,广州番禺职业技术教师。设计领域涵盖平面设计和三维动画设计。
期刊
作者简介:  陈泽,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期刊
作者简介:  姜亦金,潍坊科技学院美术系副主任。
期刊
作者简介:  游 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王志鹏,武汉山一艺术有限公司。
期刊
作者简介:  李红霞,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与项目设计实践工作。
期刊
作者简介:  安娜,泰山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山东省重点艺术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