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形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形,我们最多说的是象形,中国文字就是象形文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古人观天察地,而成文字。文字初成,夜鬼哭,天雨粟。然而要了悟其中的奥妙,必须由学开始。
  学天文,学人文,是为了最终了悟大道。前人给了我们很多的终极的指向,儒释道说三教合一,一团和气。西哲马克思说,人类营造世界最终用的是美的规律。但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终极,古人语焉不详,或者说中国的圣贤将终极指向清清楚楚写在碑版与典籍里,你看得懂文字,可是你看不懂意思,或者你不真懂其中的意思。为什么你不懂呢,因为中国的东西,往往明于理,而秘于径。这个径,是道路,也是技术,是你通过它而明理悟道的路径。古人不讲,不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而是因为知道悟道有八万六千法门,无法说。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兜兜转转,跌跌撞撞而找到的一条路,说不定是最适合你的。路径真的很难找,但别急,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不分先后,鲤鱼跃过终极的横杆都是龙。知道这个理,就可静下心,你或许就能找到那条道。
  静下心来寻径问道的第一步,是肖形,你需要和师长亦步亦趋,先把自己的形安分下来,才能按捺住自己的心。即便裝模作样吧,也要大致随形,不能相形见绌。形,是外在的形式,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看到的首先是世界变化的形式,求学就要模仿这个变化。师傅怎么做,徒弟就怎么做,通过和师傅的“对板”,先把自己的身形向老师靠拢,放弃自己的习气。中国文字要临帖,中国武术要练套路,古琴教习最直观,师徒两个人两台琴,面对面教习,就像照镜子一样,纹丝不乱,依样画葫芦。
  别小看了画葫芦,画久了,你能知道葫芦的曲线,大小,形态,甚至知道气味,份量,你以后才能知道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所以老师给徒弟要捏架子,哪儿的腕要松,哪儿的肘要垂,胸口要松得可以养鱼,肩要沉得就像接住地。师傅还要给徒弟捏形,就像拗铅丝,慢慢地生铅丝就会有了金属疲劳,放人身上就叫“打磨”,软掉了圆熟了。徒弟也要琢磨师傅的形,看看师傅在哪里松了,体味松的尺度和大小。这就像把玩和田玉,不上手是不行的,你只能在外面看个大概,上手了,你才知道那油性的程度。所以,网络教育与云上导师对于中国文化的教习那必定是一个泡影,没有面对面的示教,那就是瞎学,大部分连肖形都学不会。中国人说口传心授,即便是形,也不是一个数学公式,是全息化的。
  寻道的入口总是那么朴素,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却也简易,如芯片,一个指甲大小的芯片包含了众多高科技,关键在找到好的老师。但人们往往经验不足拜访不到真师,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有三种人确有可能是真师:一偏执狂比较嚣张,因为有真才实学不免比较骄傲;二,有明确的师承,名师出高徒;三,真心的十分谦虚,但对学术的见解理法明确,遇上这样的真师是求学者的福气。遇到真师则是缘分到了,接下来就需要求学者好好把握了,第一步便是肖形。
  其实肖形亦如中国的毛笔,笔软而奇怪生焉,哪里有刻钢板的那种一成不变的形呢。所以,跟一个好师傅真是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敬,你找到好师傅了,你全心全意都要敬仰他,你要死心塌地地学习他,心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老师在面前,要学得原汁原味,老师不在面前,脑海里要有老师的一言一行,无论何时都要向师傅的形逼近,这就是初学者的须知。
其他文献
古城是苏州的掌上明珠,街巷是与姑苏古城相生相伴的“血脉”。保留古城区的独特古韵,同时持续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享受到现代居住条件和生活便利,是当前姑苏古城治理的必答题。  “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城精细化治理模式,让古城街巷环境更优美、设施更现代、生活更智慧,让更多市民分享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成果,就能吸引更多有活力的人群在古城工作、在古城创业、在古城生活。” 金阊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跃表示
期刊
如同一件巨大的艺术装置,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地标型建筑,也是苏州最大、全国第三大的剧院综合体苏州湾文化中心12月在大众视野里横空出世,吸引八方瞩目。  苏州瞩目的地标性建筑  占地约160亩,总建筑面积约21.5万平方米,苏州湾文化中心西临太湖,位于东太湖度假区核心中轴线上,有两个悉尼歌剧院那么大,总投资约30.9亿元,是太湖之滨集文化创意、信息交流、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期刊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苏州的镇湖刺绣再度引起关注。继2018年、2019年苏绣作品惊艳亮相进博会之后,今年,苏绣小镇不仅“走进”繁忙的虹桥高铁交通枢纽,为旅客带来一场特殊的“太湖苏绣体验之旅”,还开辟了两条苏绣特色旅游线路,邀请参会嘉宾与上海市民到苏绣小镇实地体验。  而11月20日,苏州高新区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订框架协议,开设联通进博会与高新区之间的苏绣主题商务接待旅游线路
期刊
原本缺乏绿化的背街小巷焕发出生机,昔日卫生死角因景观小品成了“美丽街角”,独居老人通过“一键呼叫”功能呼叫“安全管家”到家排除险情……“有了贴心周到的‘管家们’,住在这里,我们也能有安全感、幸福感和收获感。”家住三茅观巷的居民柴淑敏说。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先手棋”主动出击治理难题  三茅观巷是中街路片区的一条支巷,以中街路为中轴线,北至东中市,南到干
期刊
晨雾在深秋初冬的乡村尤其有烟雾朦胧的味道,清晨的田间地头,笼罩在浓雾里,朦朦胧胧,涤荡着喧嚣与芜杂。  乡村最美的时光,还要属金灿灿的丰收时节。  走在乡村嗅着稻谷清香,最容易滋生幸福的感觉。银杏金黄,树下孩童的欢声笑语和银杏叶子一起飘荡。因为明媚和喜悦的金黄,绿水蓝天更显得深邃,粉墙黛瓦在金黄的映衬下也更觉意境悠远。  在吴江乡村,静静地感受岁月静好的气质与神韵。  关于乡村的记忆,一定还有萦绕
期刊
留在苏州,沉溺于一口甜食,迷恋苏州话特有的软糯,以及那些陪伴多年的近邻们……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色里程社区藕巷新村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土生土长的老苏州人,他们许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在他们心中故土难离,从面朝黄土到住进高楼,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那一水一山、一花一食的浓浓乡情,从未改变。  难离舌尖上的苏州味道  民以食为天,家乡的味道总是胜过外面的万千美食佳肴。  冬至的团子、元宵节的汤圆、重
期刊
罗马不是一天建好的,城中村也不是,它是在一次次膨胀中长成了今天的样子。  城中村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杂乱无章、复杂多变的,对于城市人来讲,城中村似乎是一个不该有的存在。然而从另一角度观察,带动一座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关键的是流动人口,而这些外来人口基本住在城中村里。  这段时间以来,吴门桥街道针对辖区城中村较多、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持续开展集中整治系列行动。“原来城中村也可以很美!”当昔日管线乱搭的“空中
期刊
干净整洁的工地、安静的施工环境,有条不紊的施工现场……这些表象的背后,有一个运筹帷幄的“大脑”,正在掌控着工地全局。这个智慧大脑,“听得到”工地噪音,“看得到”工地扬尘,“感应得到”工地的危险和违规行为,被高科技加持的“智慧工地”正成为大势所趋。  12月11日下午,由张家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的“2020年张家港市‘智慧工地’示范建设展示观摩活动”,在江苏德丰建设集团的阳光新城项目拉开帷幕,活
期刊
崇文重教,山高水长。  今天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因为教育,是落实到一个个学校的。今天,苏州教育的发力点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力量源泉就是校长。教育大家陶行知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思路决定一座学校的思路,一个好的校长能够带领学校找到个性发展的路径,并且把个人对教育、对学校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一所普通的学校得以超越体制化时代千人一面的模式,而
期刊
中国银行是中国唯一持续经营百年的银行。岁月无痕,斗转星移。如今,中国银行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百年时光,推动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血脉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诠释中国的复兴梦想。  《现代苏州》杂志书刊策划工作室,历时一年,从编辑、设计到印刷出版,将苏州中行百年的奋斗历程、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载入《百年记忆》丛书中,阐释出一家中坚大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每一本书都有它独特的温度,再次翻开这册《百年记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