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实验教学通常有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培育品德等功能。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做逆反演示实验、开放演示对比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增加课堂实验、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运用多样化实验手段等来激活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验教学通常有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培育品德等功能[1]。化学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及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反应的本质,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最佳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改进演示实验
达尔文说:任何改进,都是进步。同样对实验的任何改进往往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中也特别注重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但若全部照搬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降低了课堂效率,若能将某些实验的方法、过程、装置等等加以改进,更能加强实验的科学性和嚴谨性,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改进实验过程
有些化学实验过程,因为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的理解,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进一下实验过程。案例1.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实验,将略显红色的水分别等量注入到2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活性炭,振荡,再将大小相同的两个脱脂棉团塞在试管中,用玻璃棒将其慢慢推向试管底部,将两试管对比,放有活性炭的试管中红墨水变成了无色。
2.改进实验方法
有些实验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去做,实验结果误差大,甚至实验不成功,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案例1.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不论CuSO4溶液的浓度有多大、温度有多高,光亮的铝丝较难把Cu置换出来,更不用说是形成铜树。如果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可溶性盐酸盐(如氯化钠),反应就会迅速被启动,可在5min之内形成课本图中所示那样漂亮的铜树。同理,Zn与稀H2SO4反应,如果反应速度慢,在稀H2SO4中加半药匙氯化钠,反应的速度就会奇迹般地快起来[2]。案例2.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我的改进方法是:取木炭粉末与氧化铜粉末按质量比约为1:3混合均匀,然后用适量的脱脂棉团沾满混合粉末,再小心放进试管,加热1分钟澄清石灰水立刻变浑浊、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红色。这样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效果好。
二、做逆反演示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正反两面同时引导,构建有效化学课堂。我利用逆反实验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反面进行思考。案例1.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我就故意在试管口不放一团棉花,学生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学生提出了疑问;实验结束时我又先熄灭酒精灯,让水倒流到试管口,当时学生都惊喊起来,此时我便迅速地移出导管,学生虚惊了一场,情绪变得高涨,趁热,我抛出问题:第一,为什么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第二,为什么水会倒流到试管? 学生踊跃讨论、回答后教师再分析讲解,知识在学生高昂地情绪中得到巩固,提高了课堂质量。案例2.质量守恒定律[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我除了按课本在敞口烧杯做天平不平衡实验外,也做气球装碳酸钠套住试管在密闭容器中做天平平衡实验,得出一个貌似相反的结论,学生从而产生了矛盾冲突,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到了极点,然后师生解决矛盾,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更深入,应用就更准确,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开放演示对比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中,向学生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良策。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实验,不太注意操作动作,现象记不清;看同学实验注意每一步的操作,不对马上指出,特别有对比的实验记得特牢。因此,教学中大胆地把演示实验向学生开放,采用学生演示对比实验进行教学。案例: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我先请一位学生用滴管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这时同学们高呼:无明显现象,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我说;好呀!我的高徒生终于推翻了科学家——酸碱能反应的结论,学生质疑,当认知冲突时,我马上演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然后再里滴加盐酸的演示实验来验证。又请两位学生同时做实验,学生一:向盐酸中加入酚酞,然后再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然后再里滴加盐酸。通过四个对比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很容易记牢:为何最好用酚酞做指示剂、最好酸碱顺序不倒。在枯燥的复习中,我也常开放演示对比实验:如在鉴别题、共存问题、做生锈或有油漆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失败与燃烧条件等等,通过开放对比演示实验,既能突破难点,扫清障碍,加深理解,又能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四、增设课堂实验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补充实验是必要的,以增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案例1.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和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总是理解成降低物质的着火点。我增加了一个实验:在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冰水,将少量花生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熄灭。案例2.NaOH溶液和CO2能否反应,教材直接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这难以使学生信服。教学中,我用气球套在玻璃管一端后塞在收满CO2的烧瓶,注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烧瓶中的气球很快胀大起来,同时学生捂住耳朵叫:“老师,危险呀!气球快要爆炸啦!”通过实验学生就会信服CO2和NaOH能反应。这一实验与石灰水跟二氧化碳反应形成对比的特点,既加深了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性质理解,又巩固了碱的化学性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是新课标化学学习的核心,通过实验探究引发学生求知欲,进而生疑、解疑、激活学生思维,思维活了,学习效率就提高了[3]。作为新课标的化学教师,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就找到更科学、更有效、更简便的实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张玉斌.初中教学典型课示例.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验教学通常有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培育品德等功能[1]。化学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及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反应的本质,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最佳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改进演示实验
达尔文说:任何改进,都是进步。同样对实验的任何改进往往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中也特别注重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但若全部照搬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降低了课堂效率,若能将某些实验的方法、过程、装置等等加以改进,更能加强实验的科学性和嚴谨性,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改进实验过程
有些化学实验过程,因为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的理解,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进一下实验过程。案例1.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实验,将略显红色的水分别等量注入到2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活性炭,振荡,再将大小相同的两个脱脂棉团塞在试管中,用玻璃棒将其慢慢推向试管底部,将两试管对比,放有活性炭的试管中红墨水变成了无色。
2.改进实验方法
有些实验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去做,实验结果误差大,甚至实验不成功,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案例1.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不论CuSO4溶液的浓度有多大、温度有多高,光亮的铝丝较难把Cu置换出来,更不用说是形成铜树。如果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可溶性盐酸盐(如氯化钠),反应就会迅速被启动,可在5min之内形成课本图中所示那样漂亮的铜树。同理,Zn与稀H2SO4反应,如果反应速度慢,在稀H2SO4中加半药匙氯化钠,反应的速度就会奇迹般地快起来[2]。案例2.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我的改进方法是:取木炭粉末与氧化铜粉末按质量比约为1:3混合均匀,然后用适量的脱脂棉团沾满混合粉末,再小心放进试管,加热1分钟澄清石灰水立刻变浑浊、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红色。这样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效果好。
二、做逆反演示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正反两面同时引导,构建有效化学课堂。我利用逆反实验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反面进行思考。案例1.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我就故意在试管口不放一团棉花,学生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学生提出了疑问;实验结束时我又先熄灭酒精灯,让水倒流到试管口,当时学生都惊喊起来,此时我便迅速地移出导管,学生虚惊了一场,情绪变得高涨,趁热,我抛出问题:第一,为什么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第二,为什么水会倒流到试管? 学生踊跃讨论、回答后教师再分析讲解,知识在学生高昂地情绪中得到巩固,提高了课堂质量。案例2.质量守恒定律[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我除了按课本在敞口烧杯做天平不平衡实验外,也做气球装碳酸钠套住试管在密闭容器中做天平平衡实验,得出一个貌似相反的结论,学生从而产生了矛盾冲突,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到了极点,然后师生解决矛盾,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更深入,应用就更准确,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开放演示对比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中,向学生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良策。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实验,不太注意操作动作,现象记不清;看同学实验注意每一步的操作,不对马上指出,特别有对比的实验记得特牢。因此,教学中大胆地把演示实验向学生开放,采用学生演示对比实验进行教学。案例: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我先请一位学生用滴管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这时同学们高呼:无明显现象,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我说;好呀!我的高徒生终于推翻了科学家——酸碱能反应的结论,学生质疑,当认知冲突时,我马上演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然后再里滴加盐酸的演示实验来验证。又请两位学生同时做实验,学生一:向盐酸中加入酚酞,然后再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然后再里滴加盐酸。通过四个对比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很容易记牢:为何最好用酚酞做指示剂、最好酸碱顺序不倒。在枯燥的复习中,我也常开放演示对比实验:如在鉴别题、共存问题、做生锈或有油漆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失败与燃烧条件等等,通过开放对比演示实验,既能突破难点,扫清障碍,加深理解,又能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四、增设课堂实验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补充实验是必要的,以增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案例1.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和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总是理解成降低物质的着火点。我增加了一个实验:在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冰水,将少量花生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熄灭。案例2.NaOH溶液和CO2能否反应,教材直接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这难以使学生信服。教学中,我用气球套在玻璃管一端后塞在收满CO2的烧瓶,注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烧瓶中的气球很快胀大起来,同时学生捂住耳朵叫:“老师,危险呀!气球快要爆炸啦!”通过实验学生就会信服CO2和NaOH能反应。这一实验与石灰水跟二氧化碳反应形成对比的特点,既加深了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性质理解,又巩固了碱的化学性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是新课标化学学习的核心,通过实验探究引发学生求知欲,进而生疑、解疑、激活学生思维,思维活了,学习效率就提高了[3]。作为新课标的化学教师,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就找到更科学、更有效、更简便的实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张玉斌.初中教学典型课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