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對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评价,提出发展战略,并提出战略实施的若干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物医药 SWOT 对策建议 保障措施
一、 简述SWOT 分析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特定的经营领域和产业来说,决策者要成功地制定出指导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必须在经营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取得动态的平衡。不能孤立地看待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而必须结合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内部条件来识别机会。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只有在与自身所拥有或将拥有的资源,以及与众不同的能力相匹配情况下,它才有可能变成为有效的机会。如果存在于环境之中的机会并不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状况相适应,那么就必须首先着眼于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内部条件。
SWOT分析,就是帮助决策者在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一种有用而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环境研究,认识到外界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对自身的存在造成什么样的威胁或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同时根据自身在资源拥有和利用能力上有何优势和劣势,依此两方面的结合点,就可以制定出指导产业生存和发展方向的战略方案。
二、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 SWOT 分析的模型设制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各国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上各具特色,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这一大背景下,杭州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快速起步阶段,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看大发展、快发展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笔者认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很好地了解外部环境对杭州生物医药产业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机会)和构成的约束条件(威胁),并及时掌握产业赢得竞争的要素9优势)和妨碍产业赢得竞争的因素(弱势),以产业内部在能力上的优劣势差来利用环境机会、削弱威胁,把握今后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因此,选用 SWOT 模型进行定性分析。
三、 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评价
1.优势(Strengths)分析
⑴丰富的科技资源
杭州市集中了全省生物领域主要的科技资源,拥有省内与生物有关的30多所高等院校中的17所,与生物有关的14个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全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拥有国家新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全国仅4家);浙江大学建有国内一流的高通量新药筛选平台,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香港中文大学、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杭州华大携手成立联合药物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研发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浙江)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中医学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联合构建浙江省新药创制与产业化支撑服务平台。此外,多数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或与国内外重点科研机构建有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如华东医药建有基因研究所和生物研究所,澳亚生物拥有P3实验室,九源基因建有博士后工作站。这些都为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⑵较好的产业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健康发展,杭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相当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和效益优势已日益突显。行业内先后涌现出九源基因、天元生物、普康生物、艾康生物、澳亚生物、中肽生物、艾博等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产品涉及基因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多个现代生物领域,这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居全国领先地位。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在不少领域,杭州生物医药已经居于国内领先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第一针”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使得杭州九源基因工程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建立基因工程工业化生产基地的企业,这比国内其他实现基因药物产业化的企业整整提前了1年半的时间;华东医药集团公司开发的百令胶囊和环孢素口服液、杭州九源基因工程公司的另一种生物技术药品低分子肝素钠、杭州天目山药厂的表皮生长因子等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广阔的市场;澳亚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HIV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已经在1998年和2001年取得新药证书和正式生产批准件;杭州埃夫朗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诊断试剂盒和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酶标诊断试剂盒均已获得新药证书。同时,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在世界上首次发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H2株,院属普康生物公司的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获得国家发明奖和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杭康生物公司开发出国内首个海洋生物促智新药——“喜恩开”复方海蛇胶囊,是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东医药新型骨修复材料BMP-2取得产品注册证,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
⑶完善的服务体系
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为充分,在新药临床咨询、药品市场推广、GMP认证、专利申请、投资、培训等领域出现一批知识型中介服务机构,能够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技术转让、贷款担保、融资中介、市场营销和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省内被认定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均在杭州,有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浙江省中医院和浙江中医药研究院5家机构,可以开展多方面药品临床研究,为生物医药的研发与产业化提供了条件。
⑷良好的发展环境
杭州是著名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对创业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003年,杭州市被世界银行评定为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第一名。
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引进、金融和中介服务等各个方面,为生物技术及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杭州生物制药的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研发能力、良好环境构成了国际投资和合作的优势。目前,已经有美国、日本、古巴、韩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生物技术企业在杭州市进行投资及项目合作。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近年来,虽然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有待解决。
⑴体制的制约
资源配置分散,科研与生产脱离,产业化水平不高。
杭州的生物制药研发与生产资源分散在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配置相对分散,科研与生产脱离,难以形成合力。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难,另一方面企业又因缺乏新技术而发展缓慢。再加上既精技术又通管理的领军人才相对不足,社会资本投入生物产业缺乏退出平台,造成生物医药产业优越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得不到发挥。因此建立有效的载体对资源进行整合是杭州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⑵资金的制约
科研成果产业化困难。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市场进入的门槛高,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由于资金严重不足,社会上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的开发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制约。
①投资风险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投资前期研究的少,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瓶颈效应。
②重科研轻开发,试验设备落后,下游技术特别是生产工艺和纯化处理等方面水平较低,使科研成果产业化难度加大。
③存在著较大的制度缺陷,尚未建立起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融资体系,本市生物医药企业难以形成专业化和规模经济。
⑶人才的制约
从杭州市人才环境来看,由于受全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同时受人才的引进、储备、使用和成长的良性机制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人才难找不仅仅是制约杭州市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样也是杭州市其他行业存在的问题。杭州市人才队伍“泥瓦匠”多,“建筑师”少;优秀人才难觅,二流人才居多。顶尖高级人才不愿到杭州来,主要原因是杭州工资待遇不够高,发展机会不如一些大城市;从全国招聘来的人才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容易“跳槽”,且很容易流失。
四、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
根据SWOT模型分析,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与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相结合,提出SO、WO、ST、WT战略,如上表。围绕这些战略的实施,对杭州市生物医药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杭州市政府应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结合产业特点,尽早制定出台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指导性发展规划。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集中有限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对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确保生物医药产业避免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另外,可考虑成立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院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与杭州市企业的融合,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形成开放、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发挥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科研平台的作用,加强其与杭州市医药企业的合作,在基因测序、药物评价、新药开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在杭科研设备、技术资源,组建杭州市虚拟联合技术中心。
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加快信息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提升企业对于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突破的监控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加强企业横向间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共享,避免重复投入使资源浪费。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双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3.培育优势骨干企业,拓展生物医药市场
积极推动医药企业资产重组,鼓励优质资产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引导具有发展优势的大型企业实施资本经营,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联合重组。鼓励产品类型、质量相当的企业组建企业联盟或联合重组,发挥规模效益。通过资源整合集聚,发挥整体优势,进一步促使优势产品的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完善营销网络,巩固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推进合资合作,培育发掘潜在市场,积极为已落户杭州的外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鼓励企业增资扩股,促进后续项目在杭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吸引国际知名生物制药公司来杭投资建厂、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出现新的亮点。鼓励国内优势企业来杭投资生物医药产业,参与杭州医药企业的改革重组。国内、国外市场联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4.重视品牌战略,实施错位竞争
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已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也就拥有了竞争优势。生物医药企业也一样,要加强产品研发,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近年来,错位竞争成为众多企业品牌战略的重点举措。所谓错位竞争,就是避开趋同性的竞争手段,刻意追求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竞争理念和竞争策略,来拓宽自己的市场空间。错位竞争包括错位功能竞争、错位产品竞争、错位促销竞争、错位档次竞争、错位服务竞争、错位结构竞争等多个方面,是一种与“趋同竞争”相对立的竞争策略。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顺应市场的变化,尽可能地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定位发生错位,创造出让竞争对手难以仿效或短时间内难以仿效的促销方略,凸现品牌个性,形成自我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生物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完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
立足于自主创新,创造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通过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专利是知识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专利制度是激励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专利制度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依法进行保护,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要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科技工作者把取得专利作为科研开发立项的目标之一,把取得专利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之一。
6.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促进行业发展的协调自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水平,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要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咨询公司、市场推销公司、战略管理公司、猎头公司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尤其要鼓励海内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机构到杭州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行业展览及产品推广等全方位的服务。
五、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人才体系、投融资体系和研发体系,为杭州市生物制药产业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
1.构建政策体系
继1999年建立规模为4000万元的杭州市生物基因工程产业化风险资金,2000年底《关于实施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一号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用8000万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充实到杭州市生物基因工程产业化风险资金,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快“一号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从200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再安排500万元用于“新药港”建设……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对生物医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扶持。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等方面亦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现阶段,要不断地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建议政府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表彰制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新药生产、科研机构申请国家行政保护制度。
推进体制创新。创造条件,全面推进科研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运作模式。
2.构建人才体系
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环境。制定灵活高效的生物医药产业用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人才来杭创业。为人才在杭州创业提供援助。对于在杭州创业的人才,打破各种限制,帮助解决生活工作等问题。为其创业提供有力资助,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
创造条件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对于引进的各类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政府给予资助和补偿,提供必要的待遇。鼓励各类人才以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设立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基金。
[关键词] 生物医药 SWOT 对策建议 保障措施
一、 简述SWOT 分析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特定的经营领域和产业来说,决策者要成功地制定出指导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必须在经营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取得动态的平衡。不能孤立地看待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而必须结合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内部条件来识别机会。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只有在与自身所拥有或将拥有的资源,以及与众不同的能力相匹配情况下,它才有可能变成为有效的机会。如果存在于环境之中的机会并不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状况相适应,那么就必须首先着眼于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内部条件。
SWOT分析,就是帮助决策者在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一种有用而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环境研究,认识到外界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对自身的存在造成什么样的威胁或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同时根据自身在资源拥有和利用能力上有何优势和劣势,依此两方面的结合点,就可以制定出指导产业生存和发展方向的战略方案。
二、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 SWOT 分析的模型设制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各国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上各具特色,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这一大背景下,杭州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快速起步阶段,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看大发展、快发展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笔者认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很好地了解外部环境对杭州生物医药产业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机会)和构成的约束条件(威胁),并及时掌握产业赢得竞争的要素9优势)和妨碍产业赢得竞争的因素(弱势),以产业内部在能力上的优劣势差来利用环境机会、削弱威胁,把握今后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因此,选用 SWOT 模型进行定性分析。
三、 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评价
1.优势(Strengths)分析
⑴丰富的科技资源
杭州市集中了全省生物领域主要的科技资源,拥有省内与生物有关的30多所高等院校中的17所,与生物有关的14个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全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拥有国家新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全国仅4家);浙江大学建有国内一流的高通量新药筛选平台,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香港中文大学、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杭州华大携手成立联合药物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研发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浙江)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中医学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联合构建浙江省新药创制与产业化支撑服务平台。此外,多数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或与国内外重点科研机构建有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如华东医药建有基因研究所和生物研究所,澳亚生物拥有P3实验室,九源基因建有博士后工作站。这些都为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⑵较好的产业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健康发展,杭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相当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和效益优势已日益突显。行业内先后涌现出九源基因、天元生物、普康生物、艾康生物、澳亚生物、中肽生物、艾博等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产品涉及基因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多个现代生物领域,这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居全国领先地位。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在不少领域,杭州生物医药已经居于国内领先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第一针”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使得杭州九源基因工程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建立基因工程工业化生产基地的企业,这比国内其他实现基因药物产业化的企业整整提前了1年半的时间;华东医药集团公司开发的百令胶囊和环孢素口服液、杭州九源基因工程公司的另一种生物技术药品低分子肝素钠、杭州天目山药厂的表皮生长因子等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广阔的市场;澳亚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HIV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已经在1998年和2001年取得新药证书和正式生产批准件;杭州埃夫朗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诊断试剂盒和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酶标诊断试剂盒均已获得新药证书。同时,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在世界上首次发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H2株,院属普康生物公司的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获得国家发明奖和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杭康生物公司开发出国内首个海洋生物促智新药——“喜恩开”复方海蛇胶囊,是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东医药新型骨修复材料BMP-2取得产品注册证,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
⑶完善的服务体系
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为充分,在新药临床咨询、药品市场推广、GMP认证、专利申请、投资、培训等领域出现一批知识型中介服务机构,能够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技术转让、贷款担保、融资中介、市场营销和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省内被认定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均在杭州,有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浙江省中医院和浙江中医药研究院5家机构,可以开展多方面药品临床研究,为生物医药的研发与产业化提供了条件。
⑷良好的发展环境
杭州是著名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对创业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003年,杭州市被世界银行评定为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第一名。
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引进、金融和中介服务等各个方面,为生物技术及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杭州生物制药的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研发能力、良好环境构成了国际投资和合作的优势。目前,已经有美国、日本、古巴、韩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生物技术企业在杭州市进行投资及项目合作。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近年来,虽然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有待解决。
⑴体制的制约
资源配置分散,科研与生产脱离,产业化水平不高。
杭州的生物制药研发与生产资源分散在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配置相对分散,科研与生产脱离,难以形成合力。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难,另一方面企业又因缺乏新技术而发展缓慢。再加上既精技术又通管理的领军人才相对不足,社会资本投入生物产业缺乏退出平台,造成生物医药产业优越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得不到发挥。因此建立有效的载体对资源进行整合是杭州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⑵资金的制约
科研成果产业化困难。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市场进入的门槛高,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由于资金严重不足,社会上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的开发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制约。
①投资风险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投资前期研究的少,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瓶颈效应。
②重科研轻开发,试验设备落后,下游技术特别是生产工艺和纯化处理等方面水平较低,使科研成果产业化难度加大。
③存在著较大的制度缺陷,尚未建立起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融资体系,本市生物医药企业难以形成专业化和规模经济。
⑶人才的制约
从杭州市人才环境来看,由于受全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同时受人才的引进、储备、使用和成长的良性机制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人才难找不仅仅是制约杭州市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样也是杭州市其他行业存在的问题。杭州市人才队伍“泥瓦匠”多,“建筑师”少;优秀人才难觅,二流人才居多。顶尖高级人才不愿到杭州来,主要原因是杭州工资待遇不够高,发展机会不如一些大城市;从全国招聘来的人才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容易“跳槽”,且很容易流失。
四、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
根据SWOT模型分析,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与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相结合,提出SO、WO、ST、WT战略,如上表。围绕这些战略的实施,对杭州市生物医药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杭州市政府应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结合产业特点,尽早制定出台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指导性发展规划。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集中有限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对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确保生物医药产业避免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另外,可考虑成立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院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与杭州市企业的融合,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形成开放、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发挥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科研平台的作用,加强其与杭州市医药企业的合作,在基因测序、药物评价、新药开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在杭科研设备、技术资源,组建杭州市虚拟联合技术中心。
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加快信息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提升企业对于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突破的监控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加强企业横向间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共享,避免重复投入使资源浪费。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双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3.培育优势骨干企业,拓展生物医药市场
积极推动医药企业资产重组,鼓励优质资产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引导具有发展优势的大型企业实施资本经营,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联合重组。鼓励产品类型、质量相当的企业组建企业联盟或联合重组,发挥规模效益。通过资源整合集聚,发挥整体优势,进一步促使优势产品的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完善营销网络,巩固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推进合资合作,培育发掘潜在市场,积极为已落户杭州的外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鼓励企业增资扩股,促进后续项目在杭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吸引国际知名生物制药公司来杭投资建厂、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出现新的亮点。鼓励国内优势企业来杭投资生物医药产业,参与杭州医药企业的改革重组。国内、国外市场联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4.重视品牌战略,实施错位竞争
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已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也就拥有了竞争优势。生物医药企业也一样,要加强产品研发,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近年来,错位竞争成为众多企业品牌战略的重点举措。所谓错位竞争,就是避开趋同性的竞争手段,刻意追求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竞争理念和竞争策略,来拓宽自己的市场空间。错位竞争包括错位功能竞争、错位产品竞争、错位促销竞争、错位档次竞争、错位服务竞争、错位结构竞争等多个方面,是一种与“趋同竞争”相对立的竞争策略。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顺应市场的变化,尽可能地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定位发生错位,创造出让竞争对手难以仿效或短时间内难以仿效的促销方略,凸现品牌个性,形成自我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生物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完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
立足于自主创新,创造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通过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专利是知识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专利制度是激励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专利制度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依法进行保护,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要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科技工作者把取得专利作为科研开发立项的目标之一,把取得专利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之一。
6.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促进行业发展的协调自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水平,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要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咨询公司、市场推销公司、战略管理公司、猎头公司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尤其要鼓励海内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机构到杭州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行业展览及产品推广等全方位的服务。
五、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人才体系、投融资体系和研发体系,为杭州市生物制药产业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
1.构建政策体系
继1999年建立规模为4000万元的杭州市生物基因工程产业化风险资金,2000年底《关于实施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一号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用8000万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充实到杭州市生物基因工程产业化风险资金,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快“一号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从200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再安排500万元用于“新药港”建设……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对生物医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扶持。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等方面亦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现阶段,要不断地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建议政府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表彰制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新药生产、科研机构申请国家行政保护制度。
推进体制创新。创造条件,全面推进科研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运作模式。
2.构建人才体系
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环境。制定灵活高效的生物医药产业用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人才来杭创业。为人才在杭州创业提供援助。对于在杭州创业的人才,打破各种限制,帮助解决生活工作等问题。为其创业提供有力资助,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
创造条件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对于引进的各类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政府给予资助和补偿,提供必要的待遇。鼓励各类人才以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设立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