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在教学的作用已经不可估量,媒体在教学的中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教师在媒体的选择上海存在误区,如何选择媒体在教学中不可忽视,使用得当事半功倍。
  【关键词】媒体 模象媒体 实物媒体 比率
  
  近几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微机上就可以实现许多传统模拟的数字化。使得视频、音频、图像、动画和图形文字一起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所处理和表达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从而为多媒体计算机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最有前途、令人振奋的发展领域。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急剧增加和人口的膨胀,急需训练有素、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既深且远。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概括地说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高品质、设计良好并且使用得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会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的趣味性更强。虽然教学媒体是以完成学习目标的要求为目的的,但精心设计的教学媒体,仍具备其媒体本身的特性,尤其是视听类媒体,适当的发挥其逼真的声光效果,也会激发学习的动机,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若再提供学生动手参与学习的机会,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乐在其中。
  学习内容更标准。同样一门课,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内容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虽然可解释为教师的自主性与教学的艺术性,但也可理解为学习内容缺乏一致性。使用教学媒体可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即使教师在对学科内容理解上有所出入,学生可从教学媒体中接收到同样的知识信息,教学内容还是一致的。
  学习效果更好。进行过认真设计的教学媒体必然是针对学习者的特性并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组织,以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起来效果当然会更好。如小学自然系列电视教材,是组织了全国小学自然学科的专家将该学科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以小专题的形式拍成电视教材。使用时,配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观其行、闻其声,自然印象深刻,效果较好。
  学习更加个性化。我们的教学大都以年龄为依据划分年级和班级,进行团体教学,很难照顾到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媒体的使用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使学生按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教材的深浅程度和学习速度。这样,迟钝的学生不用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拼命追赶,聪明的学生也不必为等待慢的学生而浪费时间。
  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更高。具有一定媒体素养的教师,在使用教学媒体时,会安排某种形式的准备工作及后续工作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不会让教学媒体完全代替自己。如观看电视教材之前给学生介绍背景资料,讲解观看目的等,观看之后安排讨论等。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时则更是要求双向沟通,实时交互。
  因此,设计合理的教学媒体可以提高和促进学习。但是教学媒体的有效性还依赖于教师。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使用中既不会完全依赖教学媒体,也不会对某种媒体产生失望,就能够在使用中减少盲目性。现代科学技术的确可以帮助教学,改进教学。但是把教学工作做好的基本的教学原则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同样要充分备课,要事先把材料充分消化,找出最容易为学生吸收的方法来教,又得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自己做。这些和许许多多其他有效的教学原则都相同,所改变的是我我们有了新的机会,有了更好的工具和手段,可以更有效的来运用这些原则。
  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那么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依据知识技能内容的特点选择媒体。需要家里感性经验或需要客观验证后的知识,则应该选择实物媒体。需要进行细致分析,抽象概括的知识,需要选择相应的模象媒体作为分析的对象。关于知识应用方面的经验,由于受世纪操作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象媒体,依据认识过程的特点选择教学媒体。对于上位学习或发现学习,需要提供关于下位知识的具体经验,这就要选择实物媒体或模象媒体。例如,要形成“压力”的上位概念知识,就需要提供一组具体的压力现象的图片或投影片,如放在平面上的重物对平面的压力,用手在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的压力;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上的压力;用手握住瓶子时手对瓶子侧壁的压力等等。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才能概括出压力概念的内涵。依据教学组织形式和认识活动的情感的需要选择媒体。以教师为指导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接触面宽的演示性媒体。学生活动为主的小组教学组织形式,则需要可供学生直接操作的媒体。户外的参观调查则需要现实事物的媒体或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一类的媒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则需要教师充分开发种种教学资源,如指定课外阅读参考书、图书馆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社区中的人员等。学生较色扮演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用DV机或录音机,将学生的较色扮演活动记录下来,然后重放进行反馈和改进。不同的媒体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的影响也很大。在引入新课题时所设置的情境中使用事物媒体、报纸新闻、图片等媒体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构成悬念。提供反映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辅助材料的录像片,其活动图像和声音容易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学生能亲手操作的媒体更能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宗旨真实的情境,学生可以参与或操作的媒体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和兴趣。
  媒体是否运用的到位还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得有基本的动手操作和设计能力,要想把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好,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继续学习。相信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媒体教学将在这一时期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要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校数学教师认真积极投身数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学生整体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够高,集中体现在:认为数学太抽象,公式多、符号多、学起来枯燥乏味;脱离现实生活,不少学生认为除了考试外,数学不再有什么用,因此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不得不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真正履行了数学课程标准所说的数学教师的一个重大职责,即将数学知识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
新课标在21世纪初全面推广后,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法等教育改革的新气象。在这股改革洪流的推动下,纷纷在“新”字上做文章。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形式新,改进教学设计使思路新,拓展教学内容,使内容新等等,形成了新课标“热”。但是,我觉得越是在“热”潮中我们越应该有“冷”思考。    思考之——从教育意识上看,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课标作为一个新事物,对我们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各地学校纷纷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笔者也听了很多“情境一问题一探究—评价”或“新课程、新探究、新评价”等诸如此类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公开课,欣喜发现,教师一改过去传统的“一言堂”方式。而以“辩论”、“小品”、“采访”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政治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但笔者同时也深感忧虑,这样“热热闹闹”的所谓探究性学习,教学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学生参与的所有的有益活动都算成绩,都能得分    1、对当前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  近年来,虽然素质教育提了很长时间,但是,学生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方面是由于受家长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我们评价学生方式比
物理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她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更谈不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物理的概念的教学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更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呢?
从2006年11月到2009年11月,利用三年时间,我主持研究了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感培养的阅读课堂教学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我们形成了一些理性的认识,比如:“语感和美感具有相类似的生理机制,语感培养与美感教育相互关联”、“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影响着阅读目标的达成效率”;“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体会,想象整体意境,体会文章语意等等方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语感培
【摘要】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但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老师采用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学科、班级管理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知识;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学思想  教学班就是一个学生组织,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生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环境;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师生认知领域里的
[摘 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要探析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以期对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新课标 有效教学 高中数学    一、引言    笔者常听到老师说:“这道题作业做过了,上次也考过了,怎么又错了!”,学生却说:“考过吗?我不记得了。或者是检测后才会做,但就是检测时做不出来或者出错”。对此,笔者认为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现了问题,使得师生配合出现了空
一、我第一次的失败——难忘的教学滑铁卢。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已是我遇到的第二轮的教学了,2006年第一轮教到这个单元时,面对这个单元只有薄薄的8页教材,但涵盖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等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我有些迷茫,北师大版这个单元按教师用书的建议是应该授8课时,教材提供的是4小节的内容,即分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質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以人为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景,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质疑;互动交流;联系生活;创新想象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而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