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政府“搭台” 市民看戏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宁波各大剧场的舞台变得喧闹起来。
  新年刚过,挪威国立“作品82号”交响管乐团和当今挪威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安娜·卡特林·苔丝内斯的专场演出就让宁波乐迷领略了北欧风情,接着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瑞典斯德哥尔摩女子弦乐队、匈牙利钢琴家乌肯和萨克希、德国柏林交响乐团和斯洛伐克国家舞团粉墨登场,让宁波市民大开眼界……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艺术团队来到宁波,他们打开了一扇宁波与世界交流的窗户。
  演出市场的红火,得益于政府“搭台”。宁波大剧院的总经理陈建方说:“宁波是一个商务城市,近代以来都是以经商著称,老百姓没有欣赏高雅艺术的习惯,但政府给演出拨款补贴,这个市场就慢慢培育了起来。”
  宁波市政府从2003年起探索对高雅艺术演出实行政府补贴,并制订了补贴办法。陈建方所在的宁波大剧院自2004年投入使用后,市财政对大剧院自主性高雅艺术商业演出给予每场6万元补贴,2005年就获得补贴近500万元。而宁波音乐厅普及高雅艺术百场音乐会获得了每场1万元补贴,并通过政府牵线搭桥,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得到利时集团每年100万元赞助。
  2006年,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市财政局共同制订的《宁波市高雅艺术演出补贴办法》正式出台,对高雅艺术的补贴面进一步细分,并提高了补贴额度。该《办法》规定,由国内外国家级院团或具有国际影响的正规院团上演获得国际公认的剧目,每场可获得补贴5万元;由国内外艺术表演团体上演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的剧目,每场补贴1万元;各剧院高雅艺术演出达50场以上,每增演一场,补贴标准在原定额度基础上上浮20%。
  “市场运作把高雅文化产品的选择权真正还给了观众,而政府扶持使更多的市民有能力进行选择,也使高雅艺术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勇气面向市场。”宁波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说,“宁波正进行着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体制虽然变了,但政府的扶持不会变,它体现了政府倡导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提升社会文化层次的一种文化责任。这不是中国特色,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都会给高雅艺术的演出进行补贴,这也是他们能够普及高雅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发挥政府文化投入的最大效益,该《办法》还规定,接受政府补贴的演出,出票率必须在70%以上,20元以下的低价位售票不少于20%。“一定要设置上座率和演出质量等指标,这也是经营者享受补贴后应尽的责任。”宁波市文广局负责人介绍说,2007年,宁波财政投入高雅艺术的补贴资金为650万元,确保了各剧院实行低票价运作,10元、20元的低票价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走进剧院看戏。
  
  (本刊综合编辑)
其他文献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令人着迷的小事:一件喜欢的旧衣裳、夜晚的低语、无花果的滋味……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报纸上的案件  你刚刚和孩子吵了一架,过会上班又要对上司忍气吞声。不过现在,你正在浴缸里读报纸。首页上有重大新闻。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厨师在确认妻子出轨后,将其杀害、分尸并水煮了四天,被发现时,尸体只剩下一点头骨,警方正是通过这一点点残骸确认受害人为厨师的妻子。然后你又读
“既然大家都说我是全村最富的,那我就选个全村最穷的!”去年3月,城口县厚坪乡云峰村党支部要求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签订帮扶责任书,三组组长、党员袁自林第一个站起来挑了块硬骨头——帮扶流浪汉苏仕青。  30岁出头的苏仕青,穷是出了名的。前些年,他的父亲长年患病卧床不起,母亲是个哑巴,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岩洞里,一个铁罐、两张用木板搭起的床、两床破棉絮,就是他家的全部家当。苏仕青靠帮别的村民打工混口饭吃
重庆人热衷于“打麻将”、“斗地主”,淡于学习、疏于读书。这种漠然于文化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市委书记汪洋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多读书,并以此带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使读书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重庆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对此,我很有同感。   我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因为书的诱惑,申请分配到馆藏水平堪称亚洲第一的国家图书馆(那时叫北京图书馆,简称“北图”)工作。那是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
冲出峡谷——计划单列时期(1983—1997)  【使命】  1983年,农村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何把改革引向城市和企业,成了全国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一个重大命题:“四川面积太大了,重庆的经济实力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应考虑如何让重庆发挥更大作用!”为了破解这一命题,1983年1月7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一套完整的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呈递到四川省委、省政府。三天后,四川正式
编者按: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激励“重庆舰”破浪前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阶段重庆工作的重要指南,是推动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学习、宣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市首要的政治任务。    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对做好新阶段重庆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
别梦薇,小名甜甜,沙坪坝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这位只有11岁的小姑娘,多次在全市、全国的才艺表演中捧杯拿奖,小小年纪就星光灿烂。“小明星”的成长之路,是她的父母,用浓浓的爱铺就的。  小甜甜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别桦是沙坪坝区供电局检安公司高试班班长,母亲石露是沙坪坝区供电局“95598”热线电话话务员。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家庭,特别一点的是,石露年轻时当过文艺兵,现在依然是供电局的文艺骨干。这位曾
在西藏那片神秘的土地上,耀府从戎戍边20年,20年军人生活,造就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  1984年,耀府回重庆合川探亲,通过战友介绍,认识了在合川市工商局上班的我。从此,我们俩书信往来,传递彼此的情感。我们谈理想,谈工作,谈彼此的生活,信越来越厚,情越来越真。  我第一次到耀府老家去,在院子里看见一个80岁左右的瞎眼老太太,脸上很脏,流着鼻涕。耀府走上前去,拿纸轻轻地为老太太擦鼻涕,然后打水给她
编辑同志:  你好!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上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随处可见大标语,口号喊得震天响,仿佛“新农村”是一件指日可待、轻而易举的事。可是,作为一个在农村工作多年的镇干部,我想给你们反映一个困扰我多年的心病:新农村确实好,但没有“新农民”,谁来建设它呢?  以我所在的镇为例。我镇总人口4.5万,辖14个村和3个居委会,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有1.1万人。可以这样说,留守在农村中的,除
2009年1月1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农民彭士光起了个大早。  彭士光把一大叠钞票装进信封,揣在怀里,哼着歌儿直奔黄水镇。  “‘家电下乡’来石柱了,我得趁机给家里添置冰箱、洗衣机。”彭士光喜滋滋地说,“这几年莼菜丰收,我家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像彭士光这样种植莼菜致富的农民,这几年,在整个黄水山区的黄水、枫木、冷水、石家等乡镇,已有上万户。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石柱县委、县政府利用特色
上世纪70年代末,个体户是闲散人员的代名词。幸运的是,1982年,我领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而今,我已退出商海,专注于重庆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渝中区分会副秘书长一职。回忆这段从摆地摊到异地设厂再到服务个体户的经历,我颇有些感慨。    ■ 走投无路干个体    1973年,我结束知青生活回到重庆,由于当时办理的是“病退”,自然很难进入国营和集体企业。从1973年到1979年做生意之前,我只是偶尔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