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 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兴趣;读书;激趣
一、培养兴趣
一直承担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兴趣和智力是嫡亲姐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较差,他们做事大多凭兴趣去做,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习的功课缺乏清醒的认识、理智的把握和持久的精神。
二、用功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我深知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三、用情激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激情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情感教育首先要引发情感。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圍,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或悲愤,在开讲时,先适当导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例如《沁园春·雪》,在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示范朗读课文,我包含激情的朗读深深的感染了学生。接着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全班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以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使学生情趣激昂,体验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学生就因此对我的课感兴趣,喜欢上了语文。
四、用爱育人。
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心中已牢牢扎根。我常常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不爱,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因此我时常不失时机地抓 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爱的教育。如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傅雷家书》一文时我就让学生给语文老师写一封信。孩子们在后来的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高了。我觉得这是爱的力量。几年来学生想处,我感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爱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对学生的尊重也是爱。
教育永远都有不完美,但在教育这条路上执著追求只求让自己不留遗憾。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天使找到回家的路”!这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里出发,为了每一个天使,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而如何才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归宿,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抓住“教育中那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谢校长的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因为没有人给她过生日而大闹天宫的事件,让他看到了,走进这个孩子内心的一个教育契机,他抓住了,当他沟通看守所,让她的父亲和他一起给这个女孩儿过生日时,那一刻,我想一定是她彻底开始想要寻找真正自我的开始!
一个契机,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要走进学生,要拆除他们心灵的围栏,并不仅仅是抓住契机就可以结束了的。那还有不断的坚持和不屑的努力,一个行为有偏差的孩子,他是经历怎样的不断地挫折,才走进了放弃自己,丑化自己的路途。因而,要拆除他们心灵的围栏,还需要不断教育跟进。正如谢校长所说,我们要“对孩子好,好到孩子不好意思!”
当他一次一次的去家访,当家访到,家长用怀疑的眼光看他:你是不是对我们孤儿寡母有什么企图?他仍旧没有放弃,我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这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者的信仰,我想,唯有他曾经说过的“让每一个天使都找到回家的路”,“用辛劳唤醒孩子的心灵”!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此时,我感觉我掀开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的一角。教育是爱的艺术,而爱的艺术需要慢慢的勾画,像谢校长所说“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实人”,不轻佻,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去做,教育急不得,需要我们俯下身子慢慢躬行!教育永远都有不完美,但在教育这条路上执著追求只求让自己不留遗憾。
参考文献
[1] 赵月霞. 多措并举 凝聚青年教师成长正能量[J]. 共产党员(河北),2015,000(018):10-11.
[2] 徐军民,王娜. 创新校本培训载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正能量--潍坊市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典型材料[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00(008):222-223.
[3]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孙孔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高等教育学》-谢安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教育学概论》-白彦茹,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关键词:兴趣;读书;激趣
一、培养兴趣
一直承担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兴趣和智力是嫡亲姐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较差,他们做事大多凭兴趣去做,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习的功课缺乏清醒的认识、理智的把握和持久的精神。
二、用功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我深知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三、用情激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激情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情感教育首先要引发情感。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圍,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或悲愤,在开讲时,先适当导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例如《沁园春·雪》,在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示范朗读课文,我包含激情的朗读深深的感染了学生。接着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全班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以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使学生情趣激昂,体验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学生就因此对我的课感兴趣,喜欢上了语文。
四、用爱育人。
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心中已牢牢扎根。我常常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不爱,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因此我时常不失时机地抓 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爱的教育。如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傅雷家书》一文时我就让学生给语文老师写一封信。孩子们在后来的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高了。我觉得这是爱的力量。几年来学生想处,我感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爱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对学生的尊重也是爱。
教育永远都有不完美,但在教育这条路上执著追求只求让自己不留遗憾。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天使找到回家的路”!这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里出发,为了每一个天使,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而如何才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归宿,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抓住“教育中那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谢校长的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因为没有人给她过生日而大闹天宫的事件,让他看到了,走进这个孩子内心的一个教育契机,他抓住了,当他沟通看守所,让她的父亲和他一起给这个女孩儿过生日时,那一刻,我想一定是她彻底开始想要寻找真正自我的开始!
一个契机,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要走进学生,要拆除他们心灵的围栏,并不仅仅是抓住契机就可以结束了的。那还有不断的坚持和不屑的努力,一个行为有偏差的孩子,他是经历怎样的不断地挫折,才走进了放弃自己,丑化自己的路途。因而,要拆除他们心灵的围栏,还需要不断教育跟进。正如谢校长所说,我们要“对孩子好,好到孩子不好意思!”
当他一次一次的去家访,当家访到,家长用怀疑的眼光看他:你是不是对我们孤儿寡母有什么企图?他仍旧没有放弃,我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这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者的信仰,我想,唯有他曾经说过的“让每一个天使都找到回家的路”,“用辛劳唤醒孩子的心灵”!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此时,我感觉我掀开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的一角。教育是爱的艺术,而爱的艺术需要慢慢的勾画,像谢校长所说“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实人”,不轻佻,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去做,教育急不得,需要我们俯下身子慢慢躬行!教育永远都有不完美,但在教育这条路上执著追求只求让自己不留遗憾。
参考文献
[1] 赵月霞. 多措并举 凝聚青年教师成长正能量[J]. 共产党员(河北),2015,000(018):10-11.
[2] 徐军民,王娜. 创新校本培训载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正能量--潍坊市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典型材料[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00(008):222-223.
[3]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孙孔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高等教育学》-谢安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教育学概论》-白彦茹,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