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渐入佳境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语文课,新课导入至关重要。导入,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虽然它只占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但作用却很大。成功的导入,就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对课堂导入的看法。
  
  一、作用巨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和教学氛围,衔接新旧知识,为一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作用巨大。具体来讲,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转换学生的注意力
  当一堂课刚开始时,学生的情绪一般都还处在课间休息的兴奋状态,突然的安静只是外表的安静,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转移到课堂上来。如果教师这时直接进入新课的话,肯定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心理认识的过程,需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而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特征,与各种心理活动是难以分开的。聪明的教师就会选择运用导入语,以自身的风度、上佳的语言表达力、新奇的内容等来控制课堂,抓住学生心理,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尽快回归到课堂脑力思考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上课,才能“箭无虚发”,句句入耳,教者会教得轻松愉快,听者也会听得心驰神往。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上讲,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感到兴趣。”用心的教师就会运用精彩的导人语,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诵或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美妙的乐曲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3.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活动,课堂更应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新课标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开始,教师登台亮相之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语,如果一下子获得学生的好感,那便取得了通往学生心灵的通行证。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奠定了基础。教师朴实亲切的导人语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的友谊桥梁。会让师生之间的情感在导课过程中得到交流和升华,从而使学生在信赖、期待、理解、仰慕的情绪中接受知识的传授。
  4.营造氛围,奠定全课的感情基调
  高尔基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高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一堂课伊始的导人语也有这样的功效。教师导入的语调是激昂还是舒缓,方式是绚丽的抒情还是朴素的叙述,基本上奠定了全课的感情基调。
  由此可见,好的导人语,可在极短的时间内稳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要讲些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为本节课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俗话说:“龙是一条,各有各的耍法。”教师的课堂导入就像耍龙一样,龙头耍得不好,龙身、龙尾不管怎么耍,也生动不起来。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探讨第二个问题:导人的方式,力求发挥导人语最大的功用。
  
  二、方式多样
  
  教师究竟要营造怎样的导入语,又以怎样的方法来导入,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下面笔者就举几种常见的方式来抛砖引玉。
  1.设疑式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式导人是指一堂课的开端,教师设疑布阵,引起悬念,诱发学生思考求知的欲望,使之要学。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所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如能紧扣教材,设置一段带有问号,启发人思考的导人语,对整堂课而言,定能起到良好的开端作用。笔者在教曹文轩的《前方》这篇课文时,上课开始就投影了那幅课本上的插图——同名摄影作品,并配上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同学们,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的作品,题目就叫‘前方’,从这样一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摄影师又为何取名为‘前方’呢?”笔者用设疑的方式导入新课,目的就在于制造一个“圈套”,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到作者的身边来。
  设疑式导入在语文课堂导人中运用颇多,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之中。
  2.背景资料式导入
  背景资料式导入就是指以介绍文章作者或相关背景的方式来导人新课。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把一般课堂步骤中的导入、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等融合到一处进行,确实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笔者很是欣赏。比如笔者有一次听广西南宁第八中学的田彬老师教学《我为什么而活》,田老师一上课就投影了罗素儿童时代的照片,再用非常煽情的语言简洁地讲述了这个孩子的不幸。然后,田老师又投影了一幅罗素成年后的照片,并告诉学生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成就。最后公布这个人就是罗素,引领学生走进罗素的作品,了解罗素。她这一堂课的宗旨就是“读一篇好文章,走近一位伟人”。
  同样,湖南长沙第十五中学的满浩英老师执教屈原的《湘夫人》时,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导入,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满老师一上课就投影了自己在长沙湘君湘夫人的雕像前的一幅照片,从而引出对湘君湘夫人的介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写作年代距今久远而又文意含蓄,不介绍有碍学生理解的课文宜用此法介绍作者,但语言要简洁,条理要清晰,重点要突出,切不可脱离课文内容。
  3.审题解题式导入
  这种导人方式直接切人正题,简洁明了地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常可以折射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比如笔者在执教《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时,首先就要求学生到课文中追寻“山”在文中指什么,“山”是怎样思考的,从而明白题目的含义、作者的写作宗旨。
  4.创设情境式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式导入可以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直观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特定的情境。比如江西赣州三中的翁丽雯老师在执教《发掘语言的魅力》这一课时,就是用黄健翔解说2006年世界杯上1/8决赛意大利淘汰澳大利亚的那一段比赛视频来导入的,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自然地把学生带人到语言得体与否的问题讨论中来。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无论使用哪种导人方法,我们都要视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择善而用,使之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甚至有摆花架子之嫌了。
其他文献
摘要:多角度叙述是文学作品创作中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福克纳在自己的作品中亦是多次用到多角度叙述。本文则以威廉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文本,详述作品中隐藏在文字间的多角度叙述。并试阐释此种写作手法对于塑造人物性格产生的影响,以期达到读者对于多角度叙述写作手法的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多角度叙述 人物性格 影响    一、引 言    多角度叙述的写作手法是威廉姆?福克纳作品中的一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但现实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嘴里喊着素质教育,实际推行的却依旧是应试教育。在这些学校,班级被人为地分成重点和非重点,所谓的“差生”也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备受冷落,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真切地认识到差生转化才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育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样道理,真正的管理是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据班级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将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管理方案,自主落实管理措施,自主进行管理评价,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是唯一的管理者,掌控着班级的主导权,学生处于
期刊
摘要:陈独秀一生坚持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无情而又尖锐地批判形形色色的专制主义。在:十世纪头四十年里,他先发动和指挥了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共第一代领袖集体一起,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然后又以斯大林的独裁现象为批判对象,明确地指出了其错误做法对中国民主革命造成的重大危害,从而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陈独秀 专制主义 民主与科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诵读经典能传承人类的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诵读经典的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诵读经典的习惯。  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
期刊
初知陶老是自己师范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陶老乃中国教育前进浪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面真正的旗帜。身在教育行业不知陶老其人,便枉为人师了。但真正拜读陶老的高著,却是工作四年以后的事情了。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新华书店中见到一本《陶行知文集》,翻开就被里面那贴近中国实际提出的教育理念所吸引和震惊,教育原来是这样的!当时的心情就好比久旱逢甘雨,激动得无以言表。一篇篇浅显易懂的文章,一句句真切朴实
期刊
摘要:英语歌曲教学尊重学生兴趣发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应结合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师要变“学”教材向“用”教材过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它做出相宜的裁剪,加深、拓宽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资源 英语教材 英语歌曲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政治教师要想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我认为除了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特点。还必须符合当前我国多元文化背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科学设置德育目标、完善丰富德育形式、奖罚并举助其矫行。  关键词:初中学生 身心特点 德育实效性    初中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成长危险期,即青春发育期,是最容易出现
期刊
作为一名幼儿英语教师,每天都和一群活泼可爱、求知欲很强的孩子们在一起。天真的孩子们常常会问我一些的问题:“小乌龟用英语怎么说?”“刺猬用英语怎么说?”“小草用英语怎么说?”当我清楚地告诉他们这些单词的发音时,小朋友们往往很难牢固地记住这些读音。我开始了不断的尝试,运用各种体态语言,让孩子们跟着我动起来,让孩子们爱说英语,爱唱英语歌曲,爱表演英语童话剧……  良好的教态和体态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中把游戏作为课堂中的“佐料”,而“佐料”的使用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关键,本文就毛振明对游戏这个“佐料”的见解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游戏教学    毛振明在《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一书中这样认为,技能性强趣味性也强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健美操等,学生玩起来很高兴,而里面可学的技术也很多,这类在体育教学中应最为重视,它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