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0例中的应用比较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SS]:比较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SS]: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模拟吡格列酮片,观察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和模拟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SS]:除oma-β外,观察组胰岛素和C-肽、oma-IR的变化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SS]: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R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92-02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这两类药物均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并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糖代谢的作用,但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且在患者体内作用的部位也存在一定差别[1]。本研究旨在对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WO糖尿病诊断标准[2],选取治疗前已经使用固定剂量的α糖苷酶抑制剂或是磺酰脲类的药物进行治疗4周以上;如为新诊断的患者,已采用饮食控制或运动治疗4周以上,但血糖控制不理想。所有患者心、肺、肝、肾等功能均正常,排除高血压病症,且并未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FPG和血脂(甘油三酯G、总胆固醇C)差异内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0例患者在早餐后口服一片00mg的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g每粒)和两片模拟吡格列酮片,并在晚餐后服用一片00mg的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0例患者在早餐后服用两片30mg的盐酸吡格列酮(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1mg/片)和一片模拟二甲双胍片,晚餐后服用一片模拟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2周、4周、8周及12周均进行随访,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两组患者空腹及食用100g馒头后两小时内静脉血浆血糖、胰岛素、血FFA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式测量患者血糖,通过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患者C肽和胰岛素进行测量,测定过程中使用到的药盒由天津德普生物科技医学产品有限公司生产。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观察患者共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和观察。在观察前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的数据,同时计算出所有患者的BMI和WR;同时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空腹血糖)、2hFPG(postprandial 2h plasma glucose,餐后两小时血糖)、F-Ins(fasting insulin,空腹胰岛素)、P-Ins(postprandial 2h insulin,餐后两小时胰岛素)、F-CP(fasting C peptide,空腹C肽)、P-CP(postprandial 2h C peptide,餐后两小时 C肽);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法测量患者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患者C肽和胰岛素进行测量。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FPG×F-Ins)/22.;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20×F-Ins/(FPG-3.)。
  1.4 统计学分析 本观察数据统计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X-*3]±s)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空腹及食用100g馒头后2h内静脉血浆血糖相对服用药物前都有明显的降低,但是两组患者之间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与患者接受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在空腹和食用馒头后C-肽含量显著降低,而胰岛素含量和oma-β含量则显著升高(P<0.0);观察组患者在空腹和食用馒头后C肽和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P<0.0),而oma-β含量则显著升高(P<0.0)。同时,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观察组患者空腹和食用馒头前后胰岛素和C-肽、oma-IR的变化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但oma-β的增长幅度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FFA的变化情况 二甲双胍患者在治疗12周之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有了相对显著的升高,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则无显著性变化(P>0.0),详见表3。
  3 讨论
  过去临床认为,二甲双胍能够对人体起到降糖作用的原因是其增加了糖分的无氧降解并抑制了肝糖的异生并降低肝糖的输出。最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增强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与吡格列酮并不相同。吡格列酮是通过改善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IR的,是一种强力的激动剂[3-4]。目前临床上已经有通过服用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使得患者C-肽、IR等指标降低且细胞功能得到改善的实例。[JP]
  临床上服用二甲双胍的常规药量大约为0.2gbid-0.gtid/d。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从一开始就使用0.gtid/d的剂量则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而如果从一开始使用低剂量的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之后慢慢增加剂量,患者能够有更好的耐受性。本次研究采用中等剂量的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药物在治疗前后对各项指标产生的影响。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长刺激因子可使肝合成G、C增多,脂代谢紊乱加重,肥胖者过多的FFA 能抑制血浆中的葡萄糖进人组织细胞,使胰岛素促进糖代谢的作用降低,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肥胖愈重胰岛素抵抗愈明显,这可能是高WR者易患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F-CP和F-INS升高的,二者对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重要意义。OMA-β 是用于评价个体的胰岛β 细胞功能的指标。正常个体的OMA-β指数为100%。糖尿病人群中,OMA-β 指数会因疾病进程不同而偏离正常值,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OMA-β数值降低,功能增强则OMA-β数值升高。研究显示OMA-β与F-Ins 呈正相关,表明在初发2 型患者治疗之前,其OMA-β 能反应胰岛β 细胞受损的程度。
  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加上0.gbid的二甲双胍和30mgqd的吡格列酮的降糖作用相差不大,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胰岛素抵抗变化趋势发现,对照组患者在用药8周后虽然F-Ins和P-Ins相比用药前略微升高,但F-CP和P-CP却有着显著降低,且治疗后IR降低,β细胞功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Ins、F-CP、P-CP和IR相比治疗前都有了显著降低,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也明显得到改善,该结果与报道相符[6]。检测oma-β、oma-IR、FPG、G、C、FFA、F-Ins、WR、P-Ins、F-CP、P-CP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JP]
  对比两种药物对胰岛功能和IR作用存在的差异,发现观察组患者的F-Ins、P-Ins、F-CP、P-CP和oma-IR降低的比值和百分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这就说明吡格列酮相比二甲双胍能够更好的减少IR,但在增强胰岛分泌功能方面则要稍微低于二甲双胍。
  综上所述,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海芳.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36-3137.
  [2]杨秀昕,赵和平,李娟,等.罗格列酮会用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49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1.2(8):697.
  [3]李延兵,廖志红,黄知敏,等.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0(1):30-32.
  [4]胡利东,陈劲松,栾晓军.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71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0):4624-462.
  刘运军.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6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3:027.
  [6]颜雪静,刘勤.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260-261.
  (收稿日期:201.0.2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SS]:对乙肝宁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2,3,,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SS]:采用PLC法,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KG-*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进样量10μl。结果[SS]:二苯乙烯苷在~000μg/ml浓度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SS]选取四肢骨折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SS]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观察组优良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6%,差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SS]选取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SS]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观察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止痛、胃肠减压、抗生素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SS]选择住院治疗的112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地那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SS]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两
期刊
【摘 要】 目的:[SS]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SS]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21例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支气管冲洗少量液体注入支气管和灌注大量的液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组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的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成分、临床疗效和肺不张患儿肺复张情况。结果:[SS]观察组与对照组回收的支气管肺泡灌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SS]将10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0例给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及复方岩白菜素片治疗,治疗组0例给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加麻杏柴芩汤治疗。结果:[SS]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0.0%,总有效率80.0%。两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有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芬太尼全麻诱导时不同剂量盐酸纳美芬对呛咳的预防效果。方法:[SS]选取采用全麻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30例,四组病例均用芬太尼全麻诱导。A组于诱导前min静脉注射ml生理盐水,B组同期静注0.1μg/kg盐酸纳美芬,C组同期静注0.2μg/kg盐酸纳美芬,D组同期静注0.3μg/kg盐酸纳美芬。观察四组患者注射芬太尼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中医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临床效果。方法:[SS]选取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与中医滋阴活血法治疗组(观察组),各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SS]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疗后2周、4周、3个月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SS]选择9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SS]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具体见表1。  [6][JZ]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螺旋C扫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脊柱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40例患者均在收治后24h内分别应用X线方法以及双排螺旋C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将通过X线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通过双排螺旋C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以手术证实结果作为评估标准,对不同诊断方法下脊柱外伤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双排螺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