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关键在于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以认识数学对象为任务、以概括数学语言为载体、以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逻辑性、逆向性、归纳性及转化性等。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帮助我们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 逆向思维 转化思想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思维的主动性,表达为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以学习数学为乐趣,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兴趣,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维。
  例如:“余弦定理”的导入教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如下两个问题:(在RT△ABC中,已知b,A,如何求c,B,C?(2)在RT△ABC中,已知A,B,如何求C,b,c?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加以解决。在学生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3)已知A,b,C,如何求a,B,C? 对这个问题,学生经过积极思考,感到不能像(l)、(2)两题那样用正弦定理来解决,很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由此引出本节要学习的新课题.
  二.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懂了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消化,消化不等于深化。只有通过个人用脑思考,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做到既懂且会,既会且牢,既牢且深
  在教学中,将所研究的问题加以引申,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实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一节时,课本中给出一个定理、两个推论,但通过全面分析,可进一步引出两个课本以外的结论来:推论1.两弦在圆内垂直相交,将圆周分成了四段圆弧,两段相对的弧的和等于圆周的一半;推论2.两弦的延长线在圆外垂直相交时,将圆周分成四段圆弧,大于半圆的弧与其相对的弧的差等于圆周的一半。
  三.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虽然有较强的趣味性,但因数学问题浩如烟海,变化多端,很多学生就因驾驭困难而感到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会让学生对所拥有的数学材料产生兴趣,那么他们的整个心理活动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就会聚精会神地注意数学命题的情境和发展趋势,甚至会达到“入迷”的地步,这种“入迷”就意味着创造性成果的降临。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关系”的教学,大都采用先让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观察根与系数关系得出结论,再证明、应用定理的程序。的确这是启发学生发现命题的好方法,但是上课开始为什么要解方程、观察呢?于是我们在本课的引言中表明:我们已经已知方程求根,与它相反的问题是什么呢?即已知根求作方程!那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求方程是什么意思?即求出方程各项的系数,也就是说,我们的问题转化为已知根求方程的系数。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四.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思考问题时,以敏锐的感知,迅速的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在讲“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割线定理”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快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等积式中线段的起点都是交点,终点都在圆上,且相乘两线段在同一直线上”.
  五.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通过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的一种思维,是与顺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倒着想”、“反过来想”、倒行逆“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定理都是可逆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倒过来想一想”,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深度也非常重要。
  七、要培养思维的归纳性
  在数学世界里,有很多知识点是很有规律的,如果把握了这些规律,就会大大减少学生学习上的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是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学习知识中创设情景问题,巧妙引导。情景问题必须是所学知识中具有一定规律的设问,有“一用力,就到岸”的尺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内容后,问:你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什么规律吗?引导学生从所有四种不同形式的不等式组去寻找,结果很快就能得到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大小小为无解。
  八.要培养思维的转化性
  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的有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化高次为低次,化多元为一元;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具体内容上,有加减法的转化、乘除法的转化、乘方与开方的转化、数形的转化等等。例如: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除法”这两节教学内容中,教材是通过“议一议”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过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个地方虽然简单,但却充分体现了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加以解决,这符合学生原有的认识规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简单而忽视他的教学。
  学生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的高低。只有这样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做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定将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所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从而表明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 数学 生活化 实践  “数学生活化”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下引起了更加高度的重视,它能够为单调枯燥的数学课堂添加生活的色彩。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要义务去积极探索促进课
转座子(transposon,Tn),又叫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 TEs)、跳跃因子、可移动基因、跳跃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实质是在细胞中能从同一条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以适应新时代科学知识迅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我认为,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也已有不少时日,它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的向前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中学数学教育在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与教师角色上的转变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
期刊
小学数学高段时,“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相对会比较固定,如何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有效性是摆在每位数学教师面前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实践问题,这是教育
通过对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的植被和土壤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4期的遥感影像图,分别从时间、空间序列分析了飞播后植被群落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植被的演替过程和土壤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教育上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标志着我国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为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 方法  近些年,学校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效
《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我充分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本文我就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过程中无形的动
期刊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认识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关注学生的情感,已成为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  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直接去参与一些数学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理解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从而进行情感交流。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绷着面孔,不敬言笑,那么课堂气氛必然趋向紧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