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华文化经典的重要性,孔子学院都开到了大洋彼岸,外国人都开始崇拜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人自己却将它忽略、丢弃,可喜的是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而我也参与了进来,走进经典,品味经典,教授经典。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经典对于语文教学和德育的重要性。
一.中国国学经典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当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学时,即要灭亡了。”当看到这句话时,第一反应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去国学时其实就是这个灵魂“无家可归”时。为了“有家可归”我们势必要对教育进行改革,而起步阶段就在小学,作为一名小学的一线语文老师,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至于家长学生普遍的不重视,我们学校,我们老师任重而道远。中华文明能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具有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国学蕴含着中 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对他们进行国学教育因此备受关注。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同时是国学教育最能普及的阶段加 强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对我国国学教育的开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对国学的兴 趣。小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了解文学艺术、历史名人、民风民 俗等传统文化知识,增长了见识,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同时, 兴趣是人类的第一老师,学生能够在众多学科类中找到自己的喜 好,对国学慢慢产生兴趣,才能在未来生活中继续学习国学。 加强小学生的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和 学习态度。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朗朗上口的韵文,里面的为人之道,孝悌之礼,配上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读诵时就被潜移默化。学习《笠翁对韵》了解对对子的博大精深,一首首唐诗宋词带领孩子们畅游诗海词源,我觉得我们的经典之旅其实才刚刚开始。
二.小学经典国学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学。《礼记·学记》上记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 学。 ”所谓“国有学” ,大概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国”与“学” 相连并称之语。当时所称的“国学” ,实际上是朝廷及诸侯国中的 最高学府,和后代的“太学”略为相似,与今天所谈的“国学”名 同而实异。近代意义上“国学”的概念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 1920 年开始兴盛,1982 年后复兴至今。但是对于 国学的概念始终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 表性的意見是邓实写的“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这是广义上的国学。狭义上的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 化。因此,狭义的国学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传统文化中包括的不仅仅是经史子集,还有传统戏剧,历史名人,各地民俗等,项目繁多,内容丰富,良莠不齐,这就要求老师对这些内容进行甄别选择。可现状是小学教师中缺少专业的国学老师,大多由语文老师担任,语文老师大多是自学国学,不精不系统,不能受到良好的培训,在执教时往往力不从心。
其次,在大多数小学中所谓的国学经典也仅仅局限在诗词、《论语》等内容上,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存在误区,学生也只是在机械的背诵,理解与否并不被重视,里面的优良传统,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不一定能被学生理解,有的学校处理不当,只是一味的迎合风气,把诵读经典当成了必修课,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教师的压力,收效却甚微。国学经典应该被重视,可不能搞成表演。
再次,缺少适合学生学习的书籍。刚开始我校的经典教学是按照年级购买的书籍,随意性比较大。更有的学校直接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给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让学生学懂,吸收。可喜的是我们所在地区教育局和学校加大力度进行校本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看到了一些成绩。也在不断摸索中,加大对老师的培养力度,提供各种辅助资源,让教师在教的时候有一套方法,不在是睁眼一抹黑。
三.国学经典教育方式多样化
以我国传统的学术作为依托,因而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涩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解决 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 flash 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国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国学学习效果。创新国学学习形式。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并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 可供借鉴,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对小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创新国学学习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国学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国学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国学精髓。那样,大人看成是负担的东西,因为孩子乐学,就成了快乐的“负担” 。
此外,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名言警句、书画作品、等大力丰富国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 化中获得国学的滋养和熏陶。 无论我们抱有怎样的质疑,国学已经进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之中,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下面,我们是否真 正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在实施国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兴趣?对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需要以怎样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国学能否真正进入小学课堂,让所有受国学教育的孩子从内心接受国学、喜爱国学、受到熏陶,这些更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努力创造一个高效和谐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经典浸润童年,书香相伴学生成长。任重而道远。
一.中国国学经典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当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学时,即要灭亡了。”当看到这句话时,第一反应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去国学时其实就是这个灵魂“无家可归”时。为了“有家可归”我们势必要对教育进行改革,而起步阶段就在小学,作为一名小学的一线语文老师,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至于家长学生普遍的不重视,我们学校,我们老师任重而道远。中华文明能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具有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国学蕴含着中 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对他们进行国学教育因此备受关注。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同时是国学教育最能普及的阶段加 强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对我国国学教育的开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对国学的兴 趣。小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了解文学艺术、历史名人、民风民 俗等传统文化知识,增长了见识,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同时, 兴趣是人类的第一老师,学生能够在众多学科类中找到自己的喜 好,对国学慢慢产生兴趣,才能在未来生活中继续学习国学。 加强小学生的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和 学习态度。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朗朗上口的韵文,里面的为人之道,孝悌之礼,配上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读诵时就被潜移默化。学习《笠翁对韵》了解对对子的博大精深,一首首唐诗宋词带领孩子们畅游诗海词源,我觉得我们的经典之旅其实才刚刚开始。
二.小学经典国学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学。《礼记·学记》上记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 学。 ”所谓“国有学” ,大概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国”与“学” 相连并称之语。当时所称的“国学” ,实际上是朝廷及诸侯国中的 最高学府,和后代的“太学”略为相似,与今天所谈的“国学”名 同而实异。近代意义上“国学”的概念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 1920 年开始兴盛,1982 年后复兴至今。但是对于 国学的概念始终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 表性的意見是邓实写的“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这是广义上的国学。狭义上的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 化。因此,狭义的国学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传统文化中包括的不仅仅是经史子集,还有传统戏剧,历史名人,各地民俗等,项目繁多,内容丰富,良莠不齐,这就要求老师对这些内容进行甄别选择。可现状是小学教师中缺少专业的国学老师,大多由语文老师担任,语文老师大多是自学国学,不精不系统,不能受到良好的培训,在执教时往往力不从心。
其次,在大多数小学中所谓的国学经典也仅仅局限在诗词、《论语》等内容上,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存在误区,学生也只是在机械的背诵,理解与否并不被重视,里面的优良传统,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不一定能被学生理解,有的学校处理不当,只是一味的迎合风气,把诵读经典当成了必修课,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教师的压力,收效却甚微。国学经典应该被重视,可不能搞成表演。
再次,缺少适合学生学习的书籍。刚开始我校的经典教学是按照年级购买的书籍,随意性比较大。更有的学校直接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给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让学生学懂,吸收。可喜的是我们所在地区教育局和学校加大力度进行校本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看到了一些成绩。也在不断摸索中,加大对老师的培养力度,提供各种辅助资源,让教师在教的时候有一套方法,不在是睁眼一抹黑。
三.国学经典教育方式多样化
以我国传统的学术作为依托,因而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涩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解决 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 flash 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国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国学学习效果。创新国学学习形式。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并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 可供借鉴,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对小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创新国学学习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国学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国学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国学精髓。那样,大人看成是负担的东西,因为孩子乐学,就成了快乐的“负担” 。
此外,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名言警句、书画作品、等大力丰富国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 化中获得国学的滋养和熏陶。 无论我们抱有怎样的质疑,国学已经进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之中,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下面,我们是否真 正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在实施国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兴趣?对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需要以怎样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国学能否真正进入小学课堂,让所有受国学教育的孩子从内心接受国学、喜爱国学、受到熏陶,这些更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努力创造一个高效和谐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经典浸润童年,书香相伴学生成长。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