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词,抑或一个政党的信仰之光(组诗)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们所信仰的光,在南湖里穿行
  红船,不眠的灯火。我无法形容它的
  颜色、情态,和精准的航向。力量都来自
  那个叫嘉兴的地方。跌宕的传奇
  只以一圈涟漪,论一论一个政党的初心
  和使命。十几个人的背后,正夜以继日地
   反刍
  画桥倚高楼,清碧触船舷,让骨头
  火焰一样狂长,被沧桑的岁月串联成不屈
   和坚强
  秀水泱泱,南湖的时光在锦绣里泼墨
  叫醒父亲的日出,叫醒母亲的月照,叫醒
   四万万同胞的星耀
  昨天还是雾霾重重,今天是晴朗万里
  红船辽阔的归属,决定了它民生安乐祥和
   的天籁
  2
  如果,我们将红船的航线无限牵引
  向著天际填写电闪雷鸣,填写阳光雨露,
   填写镰刀斧头
  文字咬合着南湖水的节奏,要将全部的春风
  铺展在如纸的辽阔大地上,让九百六十万
   平方公里的江山在岁月里静好
  说出红船内部跳动的心,带着无止息的向
   上、向前之力
  就像蝴蝶为向死而生做出最美的标记
  每一羽,都似大地的长袖舞动,具有很高
   的幻术
  正如我看到的南湖,和黄河、长江一样
  足可供养诗歌和社稷
  像一个政党的思想,呐喊里长有星光和野草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为尘世
  消除灾厄、谋求福祉的雄心与决心
  我曾多次献上我的崇敬和赞美,看南湖,
   看红船
  其实也就是看一个政党如何描绘一个国家
   的图景
  3
  打开水波,如同打开一种光明的宝鉴
  一册江山在水墨中立起,恍如大地上拱出
   的芽苗
  可以从容地享受南湖无波的静美,让世界
   多一份惊奇
  黄色的皮肤,明了深与浅、进与退的辩证法
  身体里有南湖的水位,有红船的神意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匹东风,而东风
  蕴含于一个政党的内心,而我知道
  我有着与它同样的梦想。民生,民心,小康
  也只有握得住桨的人,才能划开
  月光下南湖的水面,红船载动五千年文明
   的积淀
  徐徐而行,每一下,都带着岁月的疼痛,
   和诗意
  4
  徐缓水墨,最唯美的抒情源于时间的精雕
   细刻
  草木的情愫正在冒芽,山河的撰述正在泼墨
  在红船平仄的律令里,南湖与其他河湖没
   有什么不同
  黄河、长江、鄱阳湖、洞庭湖……都是一
   样的
  都足以掀起巨浪,党的力量,英雄的力量,
   民族的力量
  共同扛鼎一场旷世壮举
  一抷泥土也可歌唱,一滴水也可舞蹈,一
   棵草木也可飞翔
  泥土把泥土堆高,水把水浩渺,草木把草
   木拔节
  百年年华,一个政党描摹的春天已在南湖
   流光溢彩
  桀骜不驯的闪电之中,盛世的唱词潺潺流着
  仿佛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一阕锦绣的江山,都已染上红船的红
  红是滚烫的热血,是虔诚的初心,是美丽
   的中国梦
  开启红船的人,在红船助力中
  让一个民族脱胎换骨,生出飞翔的翅膀
  并转赐予砥砺奋进的人民,把梦想涂上自
   己的颜色
  5
  红船里有南湖,闪烁着一个政党的信仰之光
  一些鸟鸣,像美好的时光
  题跋着蓝天的扉页,与南湖一起幸福地荡漾
  纸上种植的梦,让我的爱没有了悬念
  我相信红船和骨骼同样奇峻
  我相信南湖和血液同样澎湃
  我相信祖国和诗歌同样天天长出新意
  我相信我的天涯,幸福与安居不偏离左右
  现在,我的内心澄澈
  南湖微澜,横溢红船的首尾
  这世间最柔软和最坚定的信仰之光
  深入我的体内,我似乎看见
  我长成了南湖抑或红船的模样,一个灿烂
   的辉煌
  【温勇智,笔名温颖,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清明》《文学港》《诗刊》《西部》《绿风》等。近几年,先后获三十余个全国征文一等奖。】
其他文献
一  2010年春,我和几位同事被抽去山区参加为期两天的义诊活动。义诊地点设在离城里最远山村的一所学校里。那是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全是盘旋山路。说是义诊,也只是帮村民免费诊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虽简单却琐碎。  傍晚收工时,同事小玉突然捅了捅我,在我耳边好奇地问:“在你的右前方,有个小女孩一直在偷偷看你呢,都一个下午了。”抬头望去,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正靠在不远处的一棵桂花树下偷偷望
期刊
编者按  都说散文是一种老年的文体,散文拼的是什么?最终是思想穿透力、学识阅历、文化涵养和人生境界,而这些,需要经年累月的积淀。  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散文家,如陆机、冰心、何其芳、伍尔夫,他们在年轻时已绽放光华。  本次推出的“广西散文新生代”专辑,这批80、90后散文作者相对年轻,他们既有共性又形态各异。以代际来划分属性是一种简单之法,但通过这样的集束展示,寄望他们深入时代,深入人心,找准散文
期刊
我与《广西文学》的关系像是一场迅速升温的恋爱。  每个作家都会有几家在情感上非常非常“要好”的刊物,或是因为这家刊物在自己最初和最为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或是因为这家刊物的某位编辑有“知遇之恩”,他懂得文学也懂得自己;或是因为这家刊物始终是自己敬仰的,因为机缘终于获得了它的承认,等等。就我个人而言,我与《广西文学》的渊源开始得较晚,至今也不过数年的时间,但却在心理上迅速地变得亲近,迅速地把自己变成
期刊
我还在租房子住的时候,谢建告诉我,老董在仙葫那边搞建筑。搞建筑?我惊讶地问道,暗想老董不至于淪落到这个地步吧。在我的意念里,搞建筑就是在高墙上砌砖的建筑工。我完全没有轻视建筑工的意思,只是想,毕业于广西大学的老董怎么成了砌砖的建筑工了?想当年,老董多风光呀,中考考了全镇第一,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博白县中学。不管怎样,老董应该有更好的出路吧。作为多年的好友,我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  老董是我的初中同学,
期刊
后来每次见面,她都会讨好地从僵硬的脸上切开一道口子,从口子里掏出夸张的笑容,我用优雅得体来掩盖内心的实质——我讨厌她用来遮挡嗫嚅的笑容,我并不打算研究她的欲言又止,我犯不着为了她而成为单位的人民公敌。  我并不讨厌她,但是我必须疏远她。她偶尔会发信息给我,一个表情或者一句问候,它们小心翼翼地瑟缩在我的聊天对话框,企图进入我的空间,我用过分客气的词句筑起拒人千里的樊篱,她指尖奔涌的万千情感符号在屏幕
期刊
周末翻墙上的挂历,发现日子真经不起翻看。辛丑年的春分又过了,春天的下半场开始冲刺,人家已经千里莺啼绿映红,我的一亩三分地还在灰蒙蒙的沉眠中。  海明威小说里有个在非洲狩猎受伤导致右腿生疽的作家,躺在野外的帆布床上与女人拌嘴,自嘲,料定自己“也许你永远不能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这就是你为什么一再延宕,迟迟没有动笔的缘故”。  至于我,起码还没有坏到生疽的时刻。  月亮出来了。半个白月亮,带着几分绒黄,嵌
期刊
我时常会梦见我的曾祖母。  梦里的她,还是在老家那间昏暗的厨房里忙碌着。一身黑灰的斜襟盘扣老式衣服,一顶戴了很多年却似乎不见褪色的绒布帽,帽额上嵌着一颗绿莹莹的宝石状装饰物。她的脸还是瘦瘦小小的,右鼻翼上有一颗小肉刺,几乎没有下巴,会眯着眼睛笑。梦里的她,时而费力地挺起驼着的背,两手往后倒晃,吸足了气后亮开尖细的嗓门拖着长腔唤着我的小名……  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我曾告诉过她关于梦里出现曾祖母的事,
期刊
到延安去  八十多年前,神州大地  最时髦最自豪的口号  一说到延安  就有了神圣之心  那里高擎抗日救国大旗  黄土高原,燃烧希望  这是年轻人的圣城  青春激扬的地方  爱国志士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祖国大江南北  海外华侨,正义友人  四万多知识分子  义无反顾奔赴  荆棘密布,跋山涉水  写满意志的坚定  看到从沦陷的上海来  历时十三个月的征程  宝塔山下,延河之滨  多少青年瞭望波涛  
期刊
身体是一个口袋,  张开时很大,闭合时很小  张开的时候,可以掏出一个幼婴  闭合的时候,可以关住一只野兽。   ——题记  不存在的弟弟  “你曾经有过一个弟弟。”  妈妈说这句话时,正指着家庭相册里的一张照片,语气平淡、短促,却极其突兀。这是一张普通的老照片——20世纪80年代的泛黄背景,妈妈烫着当年流行的波浪头,穿一身浅黄色粗毛线大衣,身形瘦削,细眼长眉,嘴角有淡淡的微笑;爸爸则穿着一套浅灰
期刊
1rn挂掉电话,桂康忍不住转过头去,看到旁边空空的椅子,不免有些失落.rn电话是县委宣传部一个姓林的女孩子打来的,说是明天有一个中央媒体的记者要来采访他,顺便让他带去他老家看看.桂康欣喜若狂,挂掉电话后竟然忘记了身旁的同事已经巡逻去了.他想告诉同事,明天有记者要来采访他,他需要请假一天,想让同事替他值班.其实,桂康想要跟同事说值班的事是其次,首要的还是要跟同事告诉这个好消息,有记者要来采访他了,他要上电视报纸了.桂康有些迫不及待,拿起桌上的对讲机就呼叫起来:“福来福来,你在哪里?”桂康边说边瞄向眼前的几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