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 要“读”书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里所说的“读”,即诵读,又称朗读、朗诵。古人学语文(过去不叫语文),把“读”书看得非常重要。
   现代语文教育也重视阅读教学,它有三种重要手段:读、思、议。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可是,目前的语文学习,好多人将古人的经验之谈抛到了九霄云外。试想,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有多少时间在“读”书,又“读”了多少书。课堂上难听到读书声,即使是晨读课,也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因此,我以为明确“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又有现时意义。下面就谈点个人的浅见:
   “读”,可以体会文章的感情。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学生朗读时能与作者的感情沟通,进而产生共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悲愤之情,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淡雅闲情,学生们都只能好好地“读”,才能品出味来。当然,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时更需留心,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悲凉,莫泊桑《项链》同情中喻讽刺,陆游《书愤》豪壮中流露愤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朗读时更需细心揣摩。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的第四部分“天气愈冷了……”一节。当得知时刻怀念、牵挂的战友忽然被枪毙了,柔石“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悲愤与仇恨之情,思念和痛悼之意是何等的强烈而复杂,但鲁迅只写了“原来如此!……”四个字。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才能读得到位。笔者以为:“原来”之前宜停足够时间,“原来”之后应稍作停顿:“如此”要深沉,缓慢,“如”字拖长音;读完后停足时间再往下读。
   “读”,可以再现文章的形象。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像”,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像”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
   “读”,可以理解作者的思想。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古人读书当是诵读。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诵读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例如《阿Q正传》中“土谷祠畅想曲”一节,初读觉得好玩;联系背景及前后文方觉阿Q可笑;后来才明白鲁迅先生的用意:阿Q之所以有这样可笑的想法,是因为革命者并没有发动下层愚昧的劳动人民;再读是时便觉阿Q可怜、可悲;涵泳再三,又读时阿Q的心态已了然于心,尚未张口已觉阿Q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仿佛不是自己在读,而是阿Q在倾吐“革命心声”。无论朗读者还是听众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都受益匪浅。
   “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的抒情性,议论文的逻辑性,记叙文的叙述性,这些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无需举例,借两句古语为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技能。目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学生“不敢说”和“不善说”的现象十分严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读”书入手,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洪亮、清晰、流畅、自然地读现成的书面文字。这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语气、语调的变化;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读,没有心理压力,能自由自在地读。此外,读书能使人口齿伶俐,讲话滔滔不绝,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技能和信心,使学生从“不敢说”和“不善说”变成“大胆说”和“善于说”。
   综上所述,“读”,是沟通书面语与口头语,实现语文学习目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对课文最好的预习。有经验的老师一听学生诵读的水平就立刻可以判断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其他文献
一、读   单就文言文来说,读就是读出节奏,不能读破句子;还应读出情感,深刻领悟句子的内涵。   (1)读出节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期刊
一、引导学生预习课文   文言文的学习必须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而教师则要给予提示,明确要求,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最好能疏通全文,与此同时批注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解答。也可以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给予提示之后,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如早自习和晚自习等
期刊
美国的一位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中国的一位教育先辈也曾多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这些论述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那么
期刊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要用情感去体验。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课堂气氛活跃,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师生之间的教学配合更为密切,教师能够让学生做到对文章有情感体验,则教师讲课有激情,学生听课有热情,也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乐趣。于是在新课改中,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期刊
学生学习语文最难的就是作文写作,说到原因要么是没有材料写要么是不知道怎样写。我认为,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两方面着手解决。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写作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且古代文学大家留存有 “锦囊投诗”“积叶成章”等逸闻趣事,这些都说的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性。现代知名作家邓拓也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你看农民出门,总顺手带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
期刊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材料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已占30%,且大多要求背诵。通过背诵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作者文构思的巧妙之处,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作者独特的构思,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背诵尚不大难,可对文言文的背诵就伤脑筋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些艰深难懂的文字不仅离他们年代久远,而且拗口难读。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这些言语言文感兴趣而
期刊
唐朝诗人张旭写过“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表达自己对武陵人的羡慕,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惆怅之情。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创造了文坛上的一个不朽的经典。   提起陶渊明,就会想起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它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和处境相关。   公元405年秋,他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
期刊
一、以情动情   教学活动总是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所以教师讲课必须带着激情,进入角色,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 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 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中学生对自己
期刊
通过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的配乐,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鲜活化。通过精选和制作美的画面,使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得到审美愉悦。声像优化组合所创设的情境是沟通作者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桥梁。课件所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作者碰撞、交融,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目的。  
期刊
(一)佛缘甚笃的一生   王维,字摩诘,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生于今山西省祁县。其父早逝,母崔氏是虔诚的佛教徒,拜禅宗北派祖师神秀为师,守戒习禅三十余年。在母亲的影响下,王维深得禅法意蕴,作为一代著名诗人,其诗颇多禅意,可玩味参悟。   王维“以般若力,生菩提家”(《赞佛文》),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