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14-02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已经结束,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二轮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即“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形成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它承上启下,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高三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安排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成为每个数学老师关心的问题,就此我们高三数学备课组就如何搞好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谈谈我们的几点建议:
1 教师正确的备考思想是有效进行二轮复习的基础
不同的备考思想决定不同的复习计划,产生有效或无效的备考效果。首先教师不能把二轮复习简单地看成从网上收集不同学校最新的模拟试卷,让学生做然后分析,或者把二轮复习简单地看成“重复原有知识”,应该把它看成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通过科学、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在知识上产生飞跃,产生“质的变化”。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能力提高不是简单重复和题海战术。依照心理学记忆原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能力、知识到应用多次地反复和深化的过程,并非一次性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对数学思想和本质的揭示。所以,复习计划要体现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一线教师说:名师不如严师,严师不如盯师。这也道出了面对高考我们一线教师的无奈,但是在二轮复习中,抓得实确实很管用。最后,建议老师在高考的最后100天内,不要盲目相信学生的自觉性,在没高考之前,我们都不能放松。
2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学习任何课程,最为首要的是树立学习的信心,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有句名言说得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高三学习过程中,特别在二轮复习时,老师选择的例题及练习与一轮相比较会更灵活,在更注重思想方法的提升。而且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考试的次数也增多,每次考后成绩的上下波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及积极性。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和重视自己数学知识中的薄弱点,以便更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自我完善。只有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得到加强,实力才能提高,自己心里才更有底气,才更有战胜高考的信心。
在二轮复习初,我喜欢把下面这段文字送给学生:初春的小草是最值得人敬畏的,当它钻出地面的那一刻,它没有考虑长出地面之后会不会受冻,会不会被踩踏……而只是专心地向上生长,因为它知道,只有向上生长才能见到阳光,它已把希望之心勇敢地先抛向太阳。希望学生明白: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考试,有一个坦然的心境,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相信自己,对于不会做的选择题,高考时也能蒙对。
3 科学的复习计划是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保障
复习计划的科学性表现在能够依照不同学习阶段,设定确定的目标,制定有效地措施,把复习内容组成适应学生认知结构、学习规律的复习序列。首先要明确复习重点,数学高考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考试说明》指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持较高的比例,并达到必要的深度”。因此,二轮复习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克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具体复习时,建议在三角复习时突出“三角的“变”;“导数”在于“用”;重视三个“二次”之间的联系以及函数的“活”;数列复习应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性质为重点,寻找规律;解析几何重在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性质上,理解考查的“本质”——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向量复习注意在几何方面的应用,以形为主;“不等式的综合运用”应突出在数列中的综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应以多面体为载体突出“图”。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特点,我们把复习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完成。
3.1 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我国的数学教学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特征,也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浙江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以来,全面深入地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而从阅卷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念不清,计算出错、公式遗忘等问题十分普遍。如:概念模糊、似是而非;思维定势、生搬硬套;新颖问题,无从入手;书写错误、格式不规范。扎实的“双基”是复习计划的第一目标,也是高三复习的重要阶段,第一阶段的“双基”复习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基石。建议老师们务必重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1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新教材,努力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二轮复习,老师将以专题形式组织复习,适当拔高,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更加关注能力的提升。数学高考历来注重基礎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夯实基础仍是重中之重,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获取高分的关键,要防止忽视基础、专攻难题的不良倾向,真正做到:基本概念清晰明了,基本运算熟练正确,基本方法运用得当,书面表达规范准确,为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复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梳理和归类;在解题训练的同时,更注重总结通性通法,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淡化特殊技巧,寻找解题规律。在这个阶段使学生形成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安排时间约占总复习时间的一半。(2月初~3月底)
3.2 提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形成数学素质。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因此,在二轮复习时应对高中数学涉及的四种主要思想方法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进行专题研究,并在解题活动中注意提炼。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解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题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复习时间约占总复习时间的五分之一。(4月初~4月中旬)
3.3 复习一些学科内综合专题,加强能力训练
高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第一、二阶段复习多以基础的、单一的、典型的知识和问题呈现,这些孤立的知识点和技能不能形成能力,只有在不断解决综合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自觉学会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准确地进行表述,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能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真正做到“准确、熟练、快捷、合理”,不断提高运算能力;能观察、分析各种几何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图形进行变换、分解与组合,强化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并要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和训练,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新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进行分析与加工,独立思考,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复习内容以支撑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为复习核心,即“函数、导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垂直)、解析几何的坐标法等基本思想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揭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知识的应用范围为主,使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复习时间约占总复习的五分之一(4月中旬~五月初)
3.4 查漏补缺,注重考后反思
这个阶段进行全卷综合训练,模拟高考,查漏补缺。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达到知识的迁移、重新构造完整的知识网络和各种能力提高。考前强化很重要,但要重质减量,狠抓落实,坚持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要重点抓好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并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把握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逐步适应高考的要求。每次考试经老师讲评后要及时总结反思,发现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真正做到:退一步——触发灵感,进一步——认清本质,串一串——融会贯通,议一议——豁然开朗,从而提高练习的实效。(五月初~六月初)
以上复习计划是有序的,每个复习阶段之间是递进的,前一阶段使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又回到“原点“的重复,而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提高。 二轮复习绝不是一轮复习的翻版,要重点放在“做真题、练真功”上,全面整理、提炼已有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问题和新情景中去。如此,方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活化”。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已经结束,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二轮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即“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形成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它承上启下,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高三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安排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成为每个数学老师关心的问题,就此我们高三数学备课组就如何搞好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谈谈我们的几点建议:
1 教师正确的备考思想是有效进行二轮复习的基础
不同的备考思想决定不同的复习计划,产生有效或无效的备考效果。首先教师不能把二轮复习简单地看成从网上收集不同学校最新的模拟试卷,让学生做然后分析,或者把二轮复习简单地看成“重复原有知识”,应该把它看成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通过科学、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在知识上产生飞跃,产生“质的变化”。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能力提高不是简单重复和题海战术。依照心理学记忆原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能力、知识到应用多次地反复和深化的过程,并非一次性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对数学思想和本质的揭示。所以,复习计划要体现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一线教师说:名师不如严师,严师不如盯师。这也道出了面对高考我们一线教师的无奈,但是在二轮复习中,抓得实确实很管用。最后,建议老师在高考的最后100天内,不要盲目相信学生的自觉性,在没高考之前,我们都不能放松。
2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学习任何课程,最为首要的是树立学习的信心,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有句名言说得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高三学习过程中,特别在二轮复习时,老师选择的例题及练习与一轮相比较会更灵活,在更注重思想方法的提升。而且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考试的次数也增多,每次考后成绩的上下波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及积极性。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和重视自己数学知识中的薄弱点,以便更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自我完善。只有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得到加强,实力才能提高,自己心里才更有底气,才更有战胜高考的信心。
在二轮复习初,我喜欢把下面这段文字送给学生:初春的小草是最值得人敬畏的,当它钻出地面的那一刻,它没有考虑长出地面之后会不会受冻,会不会被踩踏……而只是专心地向上生长,因为它知道,只有向上生长才能见到阳光,它已把希望之心勇敢地先抛向太阳。希望学生明白: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考试,有一个坦然的心境,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相信自己,对于不会做的选择题,高考时也能蒙对。
3 科学的复习计划是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保障
复习计划的科学性表现在能够依照不同学习阶段,设定确定的目标,制定有效地措施,把复习内容组成适应学生认知结构、学习规律的复习序列。首先要明确复习重点,数学高考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考试说明》指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持较高的比例,并达到必要的深度”。因此,二轮复习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克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具体复习时,建议在三角复习时突出“三角的“变”;“导数”在于“用”;重视三个“二次”之间的联系以及函数的“活”;数列复习应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性质为重点,寻找规律;解析几何重在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性质上,理解考查的“本质”——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向量复习注意在几何方面的应用,以形为主;“不等式的综合运用”应突出在数列中的综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应以多面体为载体突出“图”。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特点,我们把复习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完成。
3.1 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我国的数学教学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特征,也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浙江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以来,全面深入地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而从阅卷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念不清,计算出错、公式遗忘等问题十分普遍。如:概念模糊、似是而非;思维定势、生搬硬套;新颖问题,无从入手;书写错误、格式不规范。扎实的“双基”是复习计划的第一目标,也是高三复习的重要阶段,第一阶段的“双基”复习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基石。建议老师们务必重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1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新教材,努力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二轮复习,老师将以专题形式组织复习,适当拔高,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更加关注能力的提升。数学高考历来注重基礎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夯实基础仍是重中之重,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获取高分的关键,要防止忽视基础、专攻难题的不良倾向,真正做到:基本概念清晰明了,基本运算熟练正确,基本方法运用得当,书面表达规范准确,为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复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梳理和归类;在解题训练的同时,更注重总结通性通法,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淡化特殊技巧,寻找解题规律。在这个阶段使学生形成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安排时间约占总复习时间的一半。(2月初~3月底)
3.2 提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形成数学素质。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因此,在二轮复习时应对高中数学涉及的四种主要思想方法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进行专题研究,并在解题活动中注意提炼。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解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题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复习时间约占总复习时间的五分之一。(4月初~4月中旬)
3.3 复习一些学科内综合专题,加强能力训练
高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第一、二阶段复习多以基础的、单一的、典型的知识和问题呈现,这些孤立的知识点和技能不能形成能力,只有在不断解决综合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自觉学会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准确地进行表述,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能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真正做到“准确、熟练、快捷、合理”,不断提高运算能力;能观察、分析各种几何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图形进行变换、分解与组合,强化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并要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和训练,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新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进行分析与加工,独立思考,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复习内容以支撑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为复习核心,即“函数、导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垂直)、解析几何的坐标法等基本思想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揭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知识的应用范围为主,使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复习时间约占总复习的五分之一(4月中旬~五月初)
3.4 查漏补缺,注重考后反思
这个阶段进行全卷综合训练,模拟高考,查漏补缺。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达到知识的迁移、重新构造完整的知识网络和各种能力提高。考前强化很重要,但要重质减量,狠抓落实,坚持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要重点抓好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并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把握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逐步适应高考的要求。每次考试经老师讲评后要及时总结反思,发现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真正做到:退一步——触发灵感,进一步——认清本质,串一串——融会贯通,议一议——豁然开朗,从而提高练习的实效。(五月初~六月初)
以上复习计划是有序的,每个复习阶段之间是递进的,前一阶段使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又回到“原点“的重复,而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提高。 二轮复习绝不是一轮复习的翻版,要重点放在“做真题、练真功”上,全面整理、提炼已有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问题和新情景中去。如此,方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