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编制、立法,为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5日,2019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教育作为国民关切的焦点之一,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两个较去年新增的“更”字,意味着现阶段国家、老百姓对于教育质量和公平的要求更高,心情愈发迫切。
  对于幼教领域,备受关注的入园难入园贵、民办园发展、教师编制等问题,在会议期间一一得到讨论与回应。本刊择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好声音”进行梳理,透过委员代表的提案议案,看两会的聚焦能否满足民众的教育期待,诠释出教育现代化应有的内涵。
  入园难、入园贵怎样解决?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的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了尽快实现目标,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重申这一主题,表明了政府全力解决老百姓“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决心。
  对于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3月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大的民生,今后3到5年,将实现幼儿园学位能力全覆盖。连维良介绍,政府在保好基本、兜住底线的基础上,要大力支持非基本养老育幼服务多元化发展,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升示范性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比例。在能力布局上,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边远农村的倾斜支持,消除服务盲区。同时,政府还要更多发挥社区的作用,引导优质养老育幼服务机构进入社区。
  今年两会期间,民盟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全面二孩”实施后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其中建议加强学前教育政策支持和重点投入。要有序推动各地改造提升薄弱幼儿园、农村小规模幼儿园和教学点,重点推进农村、老城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
  “应明确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形成以公办为主、多元化财政资助的发展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提案中指出,要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园位。部分地区可优先确保弱势儿童小学前一年或两年的免费教育,逐步向三年延伸、向更多人群辐射。有条件的省市可直接实施学前教育的三年免费政策,逐步减轻弱势儿童家庭在幼儿教育上的经济负担。
  民办园发展前景几何?
  去年《若干意见》发布后,关于“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的规定,如同投入湖心的一枚石子,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前景受到质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幼儿园提出了基本要求,即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未来,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只要符合这三项基本要求,政府都会支持。此后3月16日發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共修改充实了83处。其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共增补了10处表述,在草案“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之后,增补了一句“依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这处增补,给民办教育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说,前不久,国家提出要鼓励大力发展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但是,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时出现了一味追求公办园的高占比,给民办幼儿园带来了一定的恐慌。“把这句话加进来,不仅可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而且积极回应了民办教育界的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提法,表明政府将更加公平地对待公办园和民办园。柳茹说,目前,民办幼儿园数量和在园人数上都占据主体,但在获得的政府支持方面不及公办园。实现幼有所育,离不开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幼儿园的共同发展。要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学前教育,解决目前学前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这三条标准的提出,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诉求,也将成为未来衡量幼儿园发展的门槛。
  幼师编制、待遇怎么办?
  每月工资仅2000-4000元,平均工作时间9小时以上、职称评定名额少……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我国幼儿教师的现状。他们担负着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每天在孩子左右寸步不离,许多教师都患上了声带小结、听力障碍的“职业病”。然而,职后薪水低、社会地位偏低、职称晋升困难,造成了这一群体的职业幸福感不高,人员流动性大。
  柳茹说,当前,国家在工资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了幼儿教师一些倾斜,许多政策也在完善中,现在幼儿教师也可以参与正高级教师的评审。“然而,就拿职称评定来说,幼儿教师在机会和条件方面还是处于弱势,名额少,条件高,特别是要求论文论著、课题、研究成果等,幼儿教师普遍很难达到。”
  “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学历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应当实事求是,对不同学历水平的学生提出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我建议改革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建立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分层资格考试和晋升制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说。刘焱建议,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考试可以分为教师助理(保育员)、初级教师、主任教师等三个层级;在分层资格考试的基础上,为幼儿园教师设计独立的职称评定晋升系统,鼓励和激发幼儿园教师终身学习。
  在加快学前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柳茹建议,加强幼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建设,即政府出台政策保障,推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落实;构建一体化培养课程体系,实现职前职后教师培养的有机衔接;多渠道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全覆盖,支持每名幼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至于幼师编制长期存在的问题,民盟中央建议,鼓励各地统筹利用幼、小教师编制资源,争取对学前教育进行单独列编。鼓励地方成立幼教集团,对辖区范围内非在编教师进行统一分配管理,通过政府购买幼教集团服务的形式,尽快完善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编制问题往往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可以利用同工同酬的办法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如果能使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的待遇没有差别,编制问题就不是很突出了。“钱的问题比编制的问题更关键。”
  学前教育立法“立”什么?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明显发展,但在一些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仍是薄弱环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说,一些幼儿园缺乏经费、运转困难,一些园因缺乏专业合格教师,小学化现象较为普遍,或教育质量不高。
  庞丽娟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政策制度等问题依然突出,适应于我国新形势下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体制机制的建立,最根本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空白的现状,呼吁《学前教育法》尽快出台的声音越来越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党委书记李久存建议,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明确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以及幼儿教师的身份地位和基本权益保障。
  庞丽娟提出,学前教育立法要坚持公益与普惠、政府主导、改革与创新、公平与均衡的理念,立法的重点一方面在于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和定位、职责及分工协调机制、管理体制与机构、督导评估与问责制度、财政投入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立法应注重确立以公办园、公办性质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并多元共同发展的办园体制、明确学前教师的身份地位等基本权益与保障,以及建立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扶助制度上。
  托育怎样跑出加速度?
  相较于学前教育,0-3岁婴幼儿托育领域似乎更加“缓慢生长”,终于在此次两会迎来了“热度”时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现场再表态,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让“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有幸福的童年”。
  从供给端增加0-3岁托育服务,成了各方共识。刘焱表示,在“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婴幼儿照护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体量大,需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形式。在具体实施中,一定要把儿童安全保障问题放在首位。在解决基本的照护服务后,要考虑到婴幼儿的发育特点,服务人员的綜合素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建议,利用社区现有的资源开展“短时看护”服务,建立公益性社区婴幼儿托育网点,探究“社区化、就近化”的托育服务模式。此外,还可支持各地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福利性亲子教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园区等成立托育机构。
  长期以来,托育行业没有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缺少相关政策指导、行业标准和有效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高小玫建议,面对育儿社会焦虑,不仅要补托育服务短板,更应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建设的高度系统谋划。高小玫认为,建立育幼制度体系,首要的是高水平重构社会托育支持体系。在具体建议上,她提出,托育服务以护育、营养、安全为要;构建社会托育服务体系,要强调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人民为中心的托育服务,要求基本、普惠、公平、规范。
  责任编辑:谷珵
其他文献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学习支持中心”是西北地区首家专门服务于学校内部各种学习问题和成长问题的专业指导机构,是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关注每一个学生成功学习和健康成长而建立的学习支持系统。中心依托陕西师范大学优质、专业的教育资源,组成了由国内外专家与实验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担纲的专业团队,对学业落后失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问题进行诊断、评估,并提供认知、情感和学业等全方位的教育干预,发掘学生学习潜能
期刊
从渤海湾的磅礴涛浪,到燕山长城的亘古连绵;从开改革先河的“胡服骑射”,到演绎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 “红色太行”。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大气而勃发的河北如一幅泼墨的山水画卷,呈现在中国的大地上。河北省的教育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濡染下,如何迈出现代化的步伐,如何为美丽河北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本刊专访了河北省教育厅厅长杨勇。  《教育家》:杨厅长,当前,教育现代化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关于教育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实施三年来,烟台市以学校为德育阵地,积极构建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一主两翼三板块”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培育良好的德育生态。他们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观察事物入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判断、选择价值标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主动自我践行。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家校合作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题中之义,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涵。它是推动人类教育发展、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实施“大教育”、提高教育效能的需要。也就是说,想办好学校,就必须走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之路。  但当下,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并
期刊
近年来,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统领,以“研-训-行-评”一体化德育科研路径的构建与实施为抓手,积极开展“学科育人”“课程创新”“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全员育人、全域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新格局。  现实思考:审视反思再出发  长期以来,德育科研一直
期刊
初中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五四学制”的优势,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初中生的时代特征,构建了以“诚毅”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从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德育融入教育
期刊
那优美的小精灵,如雪花飞舞于天际,一起去远方。  一颗种子,一阵微风,为了实现梦想,蒲公英选择飞翔。  繁衍生息,生生不息,播撒生命之光!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也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学校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载体,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构建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陕西师
期刊
“难道就没有更好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了吗?”  “如果你是孩子妈妈,你会这么淡定吗?”  “我没到你们领导那里告状已经对你很好了!”  ……  优优妈拍着胸脯、咄咄逼人地找到教师A,说:“老师,我有个事情想问问你!”教师A马上搬来一把椅子请优优妈坐下来,正准备开口询问,优优妈抢先一步:“我就想知道昨天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家优优晚上做噩梦都在哭喊!”教师A马上仔细地回忆所有和优优有交集的事件,
期刊
心理學中,有一个摘苹果理论:一个心中有渴望的人总是跳起来去摘那个自己不容易够到的苹果。它告诉我们,做事总要给自己设立一个更高些的目标,让自己努力达到这个目标,从而创造出人生的辉煌,收获美好的未来。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精进教学研究,实现专业发展这一目标,需要有“跳起来摘苹果”的意识和思维,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提升专业成长能力。通过深入到教学与管理实践,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扎实教研基本功,实现自我职业
期刊
海雾霭霭,烟波浩渺,烟台如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发光。烟台教育聚焦德育一体化课程建设,以润物无声的柔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发芽。烟台市的德育教育如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铺就学生一生成长的底色?本刊专访了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局长徐建敏。  《教育家》: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健康成长,但目前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烟台市在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