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互动型教学法初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纲要》课教学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方法的探究很重要。互动型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法,创造性地运用在《纲要》课教学中,能提高《纲要》教学的教学实效。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必须抓好质疑、探索、互动、创新四个环节。
  【关键词】 《纲要》课 互动型教学法 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从 2006年开设至今,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一些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倡导《纲要》课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互动型教学法。它是一种新型教学法,通过教师或学生选择互动话题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和互动。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大胆探索,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创新。这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型教学法需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质疑
  质疑环节,是互动型教学法运用的重要前提,要求教师发现与教学相关的、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这个过程,既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学习思考的结果。在质疑过程中,鉴于学生在高中对本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没有了刚接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知识时的新奇,故学生下意识或潜意识地对这种“重复”产生疲倦、厌倦甚至反感,排斥。因此,如果是教师提出问题的话,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以及心理特征,要切实把握问题的深度及和学生实际对接的路径。正如沙健孙先生在论及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谈到,我们要注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说明有关的历史情况,着重从正面讲清有关的道理,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领学生善于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如果是学生学而思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指点,使其质疑有较强的针对性、普遍性、现实性和一定的学术性。教师选择互动的话题,要选择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问题,要选择当今现实生活中相关或相似的热点问题,要选择有一定学术研讨价值的问题,还应顾及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认识水准等存在差异,不能拘泥于历史知识的细枝末节和仅满足或迎合学生好奇、猎奇的心理,要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如近代的通商口岸、外债与今天的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区别,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是什么等。选择的话题需从教学大纲和教材总体进行考虑,要有综合性,要始终围绕《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即“一个主题”“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进行。如在教材第二、三、四章内容后可让学生思考: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或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和人民自发选择的结果。这几章的内容在这些问题的串联下,有机地统一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纲要》课程严谨的逻辑思路,很好地突出了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互动话题还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启发性。例如,笔者在讲授第一章“反对资本 - 帝国主义的外国侵略”时,针对反侵略失败的问题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反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反侵略的,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经济技术落后是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经济技术落后是不是就不必反侵略,这样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总之,互动的内容需是学生能谈,想谈,愿谈,喜谈的话题。如此,通过教学,教师才能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温故和知新结合起来,把常规的学习和初步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纲要》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探索
  探索环节,是互动型教学法运用的重要环节,承上启下,是质疑环节的深入与细化,是互动环节能否展开和展开的效果如何的关键。好的话题,并不必然带来好的互动。学生对话题的进一步思考,对话题涵盖的素材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动展开的程度和质量。要取得满意的互动效果,《纲要》课老师需引导学生对话题细化、内化,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和分析材料,为学生在互动环节的出彩展开提供知识储备,理论武器及心理准备等。这样,既可保证学生在至为关键的互动环节能谈、健谈和善谈,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能力,可培养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和严谨朴实的学术作风等。当然,要求每个学生都为此去精心准备,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习性实际和生活实际,灵活安排,变通处理。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分组或学生自我分组,分工合作,既可保证互动的有效进行,又可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如笔者在组织“列强侵华究竟给中国带来什么”话题时,指导学生从问题的由来、内容、逻辑论证等几个方面去探究、求索。在互动实践教学中,学生无论是持何种论调,都力求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据,在论证上,都力求能自圆其说,互动的展开很激烈,也很深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纲要》教学实践中,也常碰见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在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更多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立场,而是通过交流沟通,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不少学生很有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诸多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见解,但显零星、散乱,缺乏系统和进一步的考证。笔者在课内和课余,在講授和交流时,有意识的授之以渔,并鼓励学生形诸文字,使其独到的思想系统化、文字化。这些都为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互动
  这是互动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寻求答案:看书、阅读、讨论、思考等,最后这一切信息和结果在课堂互动时集中展现出来,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学识、能力、思想、人格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淡化传授者的身份,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甚至忠实的听众,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体现互动型教学的多元性、创新性、开放性。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通过讨论中的多向交流,学会质疑、学会借鉴、学会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创新、探索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以《纲要》教材为基点,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努力创造宽松的互动气氛,打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营造充满竞争而又和谐的互动气场,使互动教学在紧张而活泼中有序有效进行。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的气氛,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即使学生的认识有误差,分析偏激,也而不能去压制学生,而要鼓励他们说出理由,然后进行引导,促进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笔者在讲到第六章第三、四节内容时,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为话题,预期展开了一个学时的互动教学,但在实际展开时,用了两个学时,学生仍意犹未尽。通过互动,不仅给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他们的竞争、合作、尊重、包容的对话态度和精神。笔者任教班级,多是大班教学,学生有时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给互动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经过精心选题,认真组织,有效的沟通和指导,一二次互动教学下来,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大为融洽,开展互动型教学也逐渐为学生喜欢,也就更有成效了。而且,在这种氛围中,《纲要》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看似弱化和淡化中反而得到强化,因为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以及从对话中接受的思想更容易让人信服。当然,《纲要》课程其他的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效用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创新
  创新环节是对前几个过程的总结提高,是前几个环节的开花结果。当然,创新要求把《纲要》课教学目的和今天强调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要把握好尺度。在这一环节,《纲要》课教师需要通过引领,使学生的创新和《纲要》课的主旨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创新富有科学性、思想性。教师自己总结和提高或引领学生总结和提高时,必须严谨、科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阐述问题。例如,笔者在回答“怎样看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和挫折”时,结合历史事实阐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史、建设史,两者都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探索史。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无石头可摸,也要过河,其中必然伴随错误和挫折。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关键在于对待错误和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上的五次大的挫折,体现出几个共同点:党自己发现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提高自身。实际上,党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党纠正错误、寻找新道路、总结经验、酝酿新理论、完善自身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这样阐述,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某些模糊认识,进一步认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更加坚定学生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又如,在探讨“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时,针对有人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观点,教师首先要鲜明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既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也不符合十七大精神。因为十七大报告中有多处论述表明二者一脉相承。例如,十七大报告就直接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實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里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自然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以学习历史的方式提高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能力,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资源,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和引导学生理解历史逻辑,不能只停留在“历史是怎么过来的”,要进一步思考“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以及今天的我们如何对待历史的时代性课题。笔者在讲到“如何对待日本侵华历史”这一问题时,援引了2008年5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来收束,既表达了对待历史的理性态度,又从政治的高度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创新就会在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同时,保证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弃不离,不偏不过。如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彰显的大道于潜移默化中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尽在其中了。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2 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年增刊.
  [3]沈成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
  [4]新华网. http:/ / 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08- 015- 08 22:07:49.
  作者简介:卢勇 ,男,贵州纳雍人,生于1977年10 月,穿青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现在贵州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任教,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贵州省情》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研究生罗志远收,电话:13765051373,邮编:550001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1月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发布。综观《准则》和《条例》,有七个方面鲜明特点值得关注
说起家乡天津宁河县,真的,幸亏有个七里海,不然,真不知她以什么示人.芦台古镇风貌不再,美丽田园风光难觅,余下的景物还有什么昵?我真的说不出来.rn本来那条宽阔如江的蓟运河,
光学模拟测色仪采用校正滤色器使仪器满足卢瑟条件,校正滤色器的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校正滤色器精度的因素,并阐明了提高校正滤色器精度的方法及原理.
商业,是一座城市繁荣的风向标,商圈的演进,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那些分布于岛城各个区域的商业群落,形成这座城市独有的商业生态,它们记录下青岛城市经济发生过的大事件,吸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国有企业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严把四关”强化政治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快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出现了农民工与高校毕业生争抢就业岗位现象.对处于“夹生层”的高职生而言,就业压力愈显突出,心理误区更加显现.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对于高职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合到高职语文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培养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劳动者。随着教育大众化,高职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兴趣与本科院校相比,普遍较差。要想改变高职生文化基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交往能展现的时代,而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为伴,缺少与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没有受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和娇宠下,变的自私、任性、性格孤僻、自我封闭而远离同伴。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
青岛举办了一场充满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展示了园林园艺最新发展的技术水平,就展园的展前展后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Qingdao hel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