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之为萧飒 ——试论萧飒作品的两大特点和价值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飒的成名是伴随着台湾女性文学崛起而开始的,这一时期是女性话语大放光芒的阶段。然而萧飒的小说却擅以男性第一人称来叙述,为男性“代言”;且在女性私语化的倡导背景下,却倾向于对广阔社会的书写,似乎与倡导的潮流拉开距离。本文意在探讨萧飒区别于其他作家和当时潮流的特点所在,揭示出萧飒之所以为萧飒的价值和意义。 Hsiao Sa’s fame is accompanied by the rise of Taiwan’s female literature began, this period is the stage of women’s speech shine. However, Xiao Sa’s novel is good at male first-person narration, male “endorsement ”; 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advocacy of female whispers, but tend to write a vast society, seems to be with the trend of advocating a distance.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o-Sa,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writers and current trends, revealing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Xiao-Sa’s Xiao-Sa.
其他文献
一、概况 徐州矿务局义安煤矿自投产以来,虽经多次通风系统改造,目前仍采用原中央边界抽出式通风。由于生产范围不断扩大,开采 I. Overview Xuzhou Mines Bureau since the
面如梨花眉似黛,目幽深,空灵在。轻颦浅笑愁无奈,常敛蛾眉,不干风月,自是悲难耐。  白苹花满湔裙处,西风吹尽游丝度。却道人比黄花瘦。西楼灯下,清尊素影,借词撒才苦。  这,便是我眼中的李清照。她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美得空前绝后,无人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愁”的化身。然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
期刊
暗黄的书桌,半旧的书卷。抚过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时节催着我出门走走。  撑一把洁净的伞,漫步于校园。望着清亮的雨珠儿在湖面上律动,映着秋叶残绿的黯然萧索,透着渺渺秋色的静谧淡雅。傍晚的湖畔很静,只有我一个人,听得见雨声在耳边回响,呢喃着几乎无人问津的小调。  我忽然想到菊。暂且不论晋陶渊明独爱菊的风雅抑或惆怅,只简单地在头脑里勾勒,菊应是秋日的一抹丽色,这样的凉秋之夜,只有它能点缀一二。  
期刊
世界上每秒出生4.3人死亡1.8人,即时此刻众生欢笑,此刻众生恸哭,如潮起潮落,来来往往那么多。  自然以生老病死的法則维持着世间的动态平衡,而个体生命的价值远不止成为维持这生生不息的大机器运转的元件,只因你我是活生生的个体,有会笑的眼睛。  人间最美不过烟火味,烟火灶头维系的不过是一点温情。人是群居动物,以感情为食,系以为生。而如今日漸长大的人啊,那一点对人情的依赖性总归是被冲刷的淡漠些了。城市
期刊
本文介绍了如何采用西门子SIMATICT-CPU S7-300 PLC,作为机床进给轴的运动控制器,在完成机床设备逻辑控制的同时,完成复杂的机床运动控制任务。所有的运动工艺组件(伺服驱动
在土壤磷、钾的有效性和吸收利用方面,人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现已证明,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肥料施用等均会影响它们的有效性[1,2]。在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灰棕紫泥土壤中,钙磷
张波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此时正坐在旅游巴士车的最后排的靠窗的椅子上,神情倦怠的玩着手机,时不时的扫一眼其他还在院子里逛荡的同事们。  张明明手里抱着一瓶汽水,坐在父亲身边的位置,模样长的跟自己老爸像极了,一眼瞅过去,就知道准是亲生的爷俩。  巴士开出去半个多小时,黄昏越发的凝重,车上大多数人没有了来时的热闹,纷纷陷入到沉默的气氛中,只有前排的几个年轻人还保有着精力充沛的样子,在打着扑克牌。  
期刊
基金项目:1.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文学地理学与延安文艺生成机制研究》,编号13J158;2.陕西省社科院青年课题《文学地理视域下的柳青当代价值研究》。  摘 要:柳青是陕西当代文坛的一颗启明星,是照亮陕西文坛发展的奠基人,柳青的文学起源于他的家乡,发展于他工作的三乡,成熟于他奉献的皇甫村。他的文学成就离不开文学地域的滋养,也离不开他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他的文学精神激荡了一代陕西作家的前行之路。 
作者简介:尤恒,曾用笔名“初雪”,江苏省作协会员。出版过长篇小说《请给我一支烟》(男版)、中短篇小说集《青春期》。中篇小说处女作《青春期》,首发于2002年《钟山》杂志第3期,被《小说选刊》2002年第7期选载、并入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中国作协《小说选刊》选编、漓江出版社)一书。中篇小说《花》获江苏省“中国梦·我心中的梦”文学征文一等奖。在《钟山》、《中国作家》(原创)、《雨花》、
期刊
摘 要: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家,他“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学贯古今,横跨东西文化,一生都在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同样,他主张改革国民懦弱委顿之根性,开启民智。在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人眼中,中国人的国民性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具体从林语堂的国民观、他认为国民观形成的原因,中西国民性比较三个方面来阐述他的见解。  关键词:林语堂;林语堂作品;国民性;中西比较  作者简介:傅饶(1999-),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