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呈现出令人振奋和举世瞩目的新局面、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观大势、谋大事、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内容
  古代中国曾经成为“辉煌中国”,近代中国却不幸沦为“没落中国”,当代中国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强盛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纵深探索和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紧紧围绕这三大基本问题,相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时代宣言,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鲜活元素。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思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什么样的党、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政府、什么样的干部队伍、什么样的军队等方面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提出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战略,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政府改革发展战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执政骨干队伍建设战略以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人民军队的军队建设战略,等等。这些重要战略思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不懈的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凝聚和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我们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复兴战略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实践要求,彰显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辨证的科学方法。我们党经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用29年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用30多年的时间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还有30多年的时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阶段后进入复兴阶段,必须自觉用习总书记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统一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领悟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内涵极为丰富,思想极为深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战略思想,其思想来源与目标定位息息相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框架下,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目标可归纳为:以“建成小康社会”为现实奋斗目标,以“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长远战略目标,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充分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从国际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梦的实现对推动全世界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从国家和民族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民众个人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个人梦。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国家、民族、人民、个人的共同理想。
  战略主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充分表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二者虽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用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战略步骤——“两个一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战略由两个渐进式、阶段式战略组成,即“小康社会”战略和“民族复兴”战略。“小康社会”战略起点为1991年,终点为2021年,中间由三个阶段性目标构成,即1991-2000年“进入小康”、2000-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推进民族复兴。
  战略方法——观大势,谋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战略方法,强调从全局角度看问题、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提出国际大势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国内大势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推进工作必须顺应这两个大势;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必须集中脑力来想、集中精力来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战略愿景——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要求,其执政理念就是为了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战略途径——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战略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仍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源;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两个不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改革开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战略保证——继续推进执政党建设。如果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们党所要打的坚硬的“铁”,那么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就是“打铁的人”,要把“铁”打好,自身首先要“硬”。这就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并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打铁还须自身硬,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提出好干部的新的五条标准;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反腐肃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解决突出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准确把握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理论特质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汇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旗帜,是我们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行动指南,内涵十分丰富,特色非常鲜明。
  思想理论的战略性。善谋者,观大势、谋大局、成大事。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远虑就是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进行战略谋划。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注重战略性的思考和准备,就注定会失败。当代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几代人共同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承前启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化解风险挑战、克服艰难险阻,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摆在新一届领导集体面前的重大抉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度研究、深入思考、准确研判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并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长远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战略谋划。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站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高度进行谋划的战略抉择,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考,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大势、谋大事的气魄和谋略。
  思维方法的辩证性。辩证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看待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风险与挑战,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与部署。在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时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揭示了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历史规律和重要事实,是实施民族复兴战略的认识前提、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础。在如何深化改革开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论,进一步理清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深入推进,为民族复兴战略提供不竭动力。
  理论逻辑的严密性。民族复兴战略思想首先是以“中国梦”这一通俗的形式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实质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在要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人民幸福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梦想要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承担起自己的三大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这个梦想的实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两个一百年”为基本步骤,即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实现现代化;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保持事业发展前行的强大动力;必须着力解决当前面临各种发展的障碍和屏障,着力破解经济结构、民主法治、资源环境、利益协调、社会矛盾、国际形势、军事国防等等方面的种种难题。民族复兴战略思想以“中国梦”为逻辑起点,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进行了全面部署,是一项系统的、整体的战略谋划与部署,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人民性是民族复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价值诉求。“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民族复兴战略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造福于中国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是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过上富足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夙愿,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努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干、奉献自己的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
  理论品质的继承性。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这个曾经辉煌的古老的东方民族历经磨难,甚至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强、民族复兴就成为近代中华儿女矢志奋斗与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为之拼搏,为之献出了鲜血和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九十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三个历史时期的开创、发展与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可以说,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的深刻反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持续探索的深入总结、对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不断提炼中形成的。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切中了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自强的时代命脉,契合当代世界与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的时代继承和当代创新,必将成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航船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他文献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革命夫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携手并进,情深意笃,一直遵从着“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的夫妻约定。在为革命理想并肩奋斗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之间常有书信往来,或互道思念,或互相鼓励,有同志式的关心,也有亲人间的叮咛。细细品味他们之间的往来书信,既可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精神追求,也能感受到平常夫妻间的款款深情。  195
期刊
帷幔和窗帘!柔和而令人麻醉的情调!还有风琴!牧师先生们,请你们忘掉教会吧!有谁会带着风琴去赴温柔乡呢?  她的信我已经看了足足有十二遍之多,而且每读一遍我都会发现新的魅力。那是我能想象到的出自女人之手的最美的信。  喂,燕妮,让我再对你说上一句吧  高兴地说上一句,作离歌的结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最后银色的微波将会借着旋律  拍打到你的气息  生命的脚步  劈开岩石的裂缝与突出  无畏前行 
期刊
2013年是充满挑战和收获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湖南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但全省上下 力同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展望2014年,虽然经济运行环境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大势没变,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利好增多,湖南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有望持续和巩固。  回眸2013年:湖南经济稳中向好  这一年,
期刊
  
期刊
罗荣桓元帅曾经告诫一些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  诚然,当上“官”、骑上“马”,比普通老百姓确实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但必须明白的是,党员干部的地位是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唯一正道。否则,就会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沼。  罗荣桓元帅自己就做了很好的表率。他不管是做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高级领导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如何一步步变为现实?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大业,怎样积聚奋发向前的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响彻中国大地,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考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必须让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
期刊
小康梦、两型梦和崛起梦,正在成为三湘儿女的不懈追求。加快实现湖南“崛起梦”,必须夯实县域经济这块基石。  壮大县域经济是湖南实现崛起梦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是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石。县域集中了全省大多数人口、资源和社会生产力,是实现湖南富民强省战略的基石和支撑。2012年,湖南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8.2%;县域生产总值占66.6%;县域财政总收入占34.6%。如果全省有60%的县市达到目前湖
期刊
当今时代,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人们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思想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这个大势下,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备受关注,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啥时说,民众都会进行价值评判。如果心中没有“怕”字,对群众毫无敬畏,平时口无遮拦,屡出“最牛官话”“雷言雷语”,让群众不满,这不行。如果老怕“说错话”,面对群众质疑、舆论“围观”,当“泥菩萨”、打“太极拳”,同样会让群众失望。  对领导干部
期刊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转
期刊
习仲勋一生没有犯“左”的错误,始终坚持并倡导实事求是,他在陕北土改期间给毛泽东连发三封反“左”电报的故事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称赞他“能实事求是,是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是习仲勋一生的做人原则,也是贯穿他革命生涯的一根红线。  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甫一发表,12、13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就先后立即予以转载。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