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语文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一直沿用传统课堂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固化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当前教师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存在明显区别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开始走向成熟,但是身心的发展不够稳定和健全,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理念。这就需要教師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重视向学生在课堂中讲授知识以外,还需要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实践,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逐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践活动已经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拓展。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很容易调动自身的参与热情,进而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全面,因此在实践时,可以选取和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实践内容,然后将学习的基本内容融入进去,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实现思维的拓展,进而逐渐形成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这种方式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一定弥补作用。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养花》与第四单元《野草》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学习,学生可以在大自然中观察自由生长的花和野草,进而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对自然的探索中真正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二) 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思维水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是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一定艺术素养。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注重对学生审美眼光、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不应该仅仅是对表面内容的学习,而是应该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阅读和背诵之后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内在含义,使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可以辨美丑、懂是非,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实现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东施效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查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布置一篇和东施效颦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将两篇不同文章进行对比,看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而深入挖掘文章中体现的内涵,这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思维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极大促进作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 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课程改革后,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开发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之后,自身的核心素养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内容的设置是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得到提高,也可以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和回答,并且可以将自身不理解的问题主动向教师提问,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螳螂捕蝉》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黄雀要在最后行动?你怎样看待螳螂的行为?这种提问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怎样进行反思,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又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琥珀》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琥珀在你心中有怎样的印象?琥珀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个事物比较相似?教师可以在正式的学习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查找资料并且仔细进行思考,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自身的思维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
  三、 结束语
  总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有一定自我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的高年级小学生中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和审美的提升,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娣.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文存阅刊,2018(10):101.
  [2]张明珠.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175.
  [3]李娜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必备的写作知识[J].语文课内外,2018(19):225.
  [4]魏娟.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策略[J].神州,2018(32):69.
  作者简介:
  黄碧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 目前放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也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副作用。因此,研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多糖是生物有机体除蛋白质和核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语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爱国主义素养作为语文整体素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再加上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使得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思想武器,因此,对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精神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爱国主义;小学语文;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极富有思想性的课程,语文阅读成了明确体现思想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同样重要的.并且,读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的.读是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吸收,而写就是学生理解的表达.只有有了吸收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表
摘 要: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在一步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在要求社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助力经濟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国家对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时常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了解更多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教授更多的实用知识。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寻求一种高效、新颖的教学策
主要棉花种质在形态学特征和RAPD标记上的遗传多样性②我们用两个主要的棉花栽培种陆地棉和海岛棉进行了有限的种间渐渗育种,然后,分别用RAPD标记从DNA水平,用遗传率高且稳定的形态学特征从
会议作为人们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特定形式,本身是一个由多种社会因素构成的群体行为过程。多年以来,造成我国在“精简会议”方面成效甚微,“会海”越“填”越宽的原因,个人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的脑出血或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试验药胞二磷胆碱钠片与上市药物胞二磷胆碱钠胶囊(商品名为思考林)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
摘 要:语文是我国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各种考试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语文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初中是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还能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初中阶段,学生都处于青春期,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簇的带通滤波和包络解调方法。通过合理地选择小波参数,用多个单类Morlet小波组成的小波簇可构成具有零相移、平顶通带及快速衰减过渡带特性的带通滤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亲身体验基础之上的共情式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亲身体验促进相关知识的内化.本文结合教学实例,简单阐述了如